明如居士:以菩提心受持《感應篇》


 2018/2/6    熱度:1005    下載DOC文檔    

  受持《感應篇》的人不僅要發起皈依三寶的心,而且還要努力讓自己發起出離心,在發起出離心的基礎上進一步發起大悲心,在發起大悲心的基礎上進一步發起菩提心,並以菩提心來受持《感應篇》。因為僅僅像《感應篇》所指示的那樣取捨善惡,但若自心的“我執”以及因“我執”而引發的貪嗔癡等煩惱沒有斷除,就只能得到暫時的安樂。由於我執煩惱的作用,在享受這些善報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造下惡業,在善報結束後,這些惡業就會讓我們再次感受痛苦。

  什麼是出離心呢?所謂出離心,就是認識到“有漏皆苦”的事實之後,對存在於自心的“我執”以及因“我執”而產生的貪嗔癡等煩惱生起斷除之心。所謂的“漏”,就是“我執”引發的貪嗔癡煩惱,我們的內心只要有這樣的煩惱,就一定會處在痛苦之中。

  因為有“我執”的緣故,自然會產生“我”和“非我”的認知,並在此基礎上產生“非我”之外境中的某些人事物對“我”有利或有害的認知,這就是愚癡。為什麼說這是愚癡呢?因為“我”和“非我”並非真實存在,而是內心的“我執”制造的一個巨大的錯覺,我們就是駐留在這個巨大錯覺之中並且根本認識不到“我”和“非我”是錯覺的人。既然“我”和“非我”是錯覺,建立在這個錯覺之上的“我”和“非我”之間的種種關系——如有利有害、擁有與不擁有等等,當然也是錯覺。

  有了這樣的愚癡錯覺,隨之就會引發貪心與嗔心煩惱。若覺得“非我”之外境對自我有利,就會形成“願此人事物永遠不要失壞或離開”的貪執;若覺得對自我不利,就會形成“願此人事物失壞或離開”的嗔執。有了貪執與嗔執,痛苦就會隨之而來。

  嗔執是怎樣引發痛苦的呢?不如意的外境是由過去的惡業所導致,嗔執就是內心對現前不如意人事物的不滿或者說不接受,這種不滿或不接受才產生的時候,就會令自心感到痛苦;內心感到痛苦時,嗔執也會變得更加強烈。所以,嗔執與痛苦是互相增上的關系。不僅如此,嗔心還會使得自己制造新的惡業,這些惡業在未來會讓自己感受更多的不如意與痛苦。

  貪執是怎樣引發痛苦的呢?如意境是由過去的善業所感召,當如意境出現時,會有一些短暫的快樂,但同時對這些如意境的貪執也會漸漸增上。等到福報消盡,如意境就會消退、失壞,那時內心被漸漸養大的貪執,再也沒有與之匹配的外境,於是內心就會出現很大的痛苦。所以,對善業所感召的悅意境,若不能斷除貪執,未來必將感受痛苦。

  所以,無論如何,若不能斷除自心之上的“我執”,就不能斷除內心的貪嗔癡;若不能斷除貪嗔癡,即便按照《感應篇》斷惡行善,也只能暫時離苦得樂,卻不能獲得永久的大安樂。

  例如,佛經裡面有個關於頂生王的公案是這樣說的:頂生王在因地曾經是一個孩童,因為用歡喜心供養了佛陀四顆豌豆,以此善業後來轉生為統率四大洲的轉輪聖王,名號為頂生王。他享受了無數的世間安樂,在享受安樂的過程中,對榮華富貴的貪心越來越增上,最後導致他要與帝釋天爭奪王位而墮落在地獄受苦。

  行持任何善業都會得到善報,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有漏皆苦”的見地,沒有對“我執”以及“我執”所引發貪嗔癡煩惱的出離心與對治法,頂生王的經歷就是一個典型的“行善之後上升,上升之後作惡而墮落”的典型范例。

  有人疑問:“行善上升之後一定會作惡嗎?難道不存在不作惡的情況嗎?”我們要知道,如果對“我執”沒有對治,一定會引發貪嗔癡的煩惱;因為有貪嗔癡煩惱的緣故,即便行善上升而享受安樂,但在上升與享受安樂的同時,一定會作惡,因為作惡之因就是內心的貪嗔癡煩惱,只要貪嗔癡煩惱沒有斷除,惡業就會被默默地累積。如《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存在不存在享受善報的安樂而不造惡業的情況呢?這種情況就是要在斷惡行善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我執”及其所引發煩惱生起出離心而修持斷除我執與煩惱之法。若不修持斷除我執與煩惱之法,則享受安樂而不造惡業的情況絕無可能。

  若在以上所說出離心的攝持下,一邊受持《感應篇》,一邊修持斷除我執與煩惱之法,這樣就不僅會獲得行善所得善報的安樂,而且還不會造惡業而墮落。若如此行持下去,最終會獲得小乘阿羅漢的果位。

  但如此行持還不夠,還要發起將一切眾生救出“我執”苦海、讓他們也享受無苦之樂的大願,這種大願就是所謂的大悲心。三界六道的所有眾生,在輪回的長河中曾經無一例外地做過自己的母親。做母親時,她們對我等極其慈悲,好吃的先給我們吃,好的衣服先給我們穿,自己能夠享受的卻不享受,把享受的機會讓給我們,對我等恩重如山。如今她們被“我執”之魔所綁架,墮在貪嗔癡的苦海中,不斷造作種種惡業而感受無量痛苦。對於老母有情的這種現狀,若我們只顧自己獲得無苦之樂而行善或修持斷除我執之法,這是很自私的心態,因此一定要發起將墮在我執煩惱苦海中的老母有情救出來的大願,這種大願就是大悲心。

  有了大悲心還不夠,要兌現大悲心,不僅要修持斷除“我執”之法,還要修持斷除細微“法執”之法。就像很多小乘阿羅漢斷除“我執”之後,只能讓自己獲得無苦之樂,還沒有像佛陀那樣的巨大的救度眾生的能力。而通過修持般若空性斷除細微的“法執”之後,就會讓我們獲得佛陀的果位,具備無盡的救度眾生的能力。因此我們要對大乘佛法所宣說的斷除“法執”的證悟境界生起希求之心,只有得到了這樣的去除了細微“法執”的佛果,我們才能真正兌現自己的大悲心,展開救度老母有情、使她們獲得無苦之樂的無盡事業。這種發願為了救度老母有情使之獲得無苦之樂而要證悟空性的決心就是我們常說的菩提心。

  如何以菩提心攝持包括《感應篇》所說善業在內的一切善業呢?通過“前行發心殊勝、正行無緣殊勝、後行回向殊勝”這三殊勝來攝持。

  所謂“前行發心殊勝”,就是行持一切善業時,要這樣想:我行持這樣的利他善業,不是為了自己獲得輪回中的安樂,也不是為了自己獨自獲得出離輪回的安樂,而是為了將老母有情救出生死苦海,用這樣的發心來行持一切善業。

  所謂“正行無緣殊勝”,就是安住在“三輪體空”的空性中行持善業,即是明了或證悟一切眾生都是唯心所現,究竟之中無有堪忍的眾生可度,無有真實的善業可行。若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專心致志地行持善法,也算是暫時的正行無緣殊勝。

  所謂“後行回向殊勝”,就是將行持善業的功德回向無上菩提,回向一切眾生獲得暫時與究竟的安樂,而不是回向自己獲得今生來世的輪回中的安樂。如《十善業道經》中說,若行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離間語、不粗惡語、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這十種善業,並且將行持這十善業的功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成就佛果時,分別可以得到“壽命隨心自在、清淨大菩提智、丈夫隱密藏相、如來真實語、眷屬清淨與魔不能壞、如來梵音聲相、授記皆不唐捐、三界特尊與皆共敬養、得佛無礙心與觀者無厭、速證一切佛法並成就自在神通”的果位。

  所以,在學習與受持《感應篇》的時候,要進一步思維“有漏皆苦”的道理而發起斷除我執與煩惱的出離心;在此基礎上,還要思維眾生皆曾為自己母親的恩德而發起救度她們的大悲心,然後再思維大乘般若空性及其功德而發起要證悟的菩提心。發起菩提心之後,就用菩提心攝持身口意一切善業。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