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天:為求財富遇羅剎惡鬼,稱觀世音菩薩聖號得解脫


 2018/3/5    熱度:2169    下載DOC文檔    

  《普門品》雲:“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這是《普門品》給我們勾劃出的一個巨大圖景:眾多的眾生;為了追求眾多的珍寶財富;進入到巨大的深海中;遭遇到黑風,因為沒有辦法抗衡黑風;被吹到了充滿惡鬼的地方;這就面臨了被羅剎惡鬼吃掉的危險。隨後如何解決呢?如果眾人中哪怕有一人能稱念觀音菩薩聖號,同行的人都得解脫。

  1.生命歷程的價值和意義

  古人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小的時候雖然不懂這些,到了冬天,尤其是下了一層薄雪後,就可以拿一個籮筐扣麻雀。在雪地上掃出一塊,灑一點雜糧米粒,上面倒扣著籮筐,邊緣用小樹枝支撐,樹枝上系著細細的繩子。人躲在遠處看到小鳥進到籮筐的下方,一拉繩子就把鳥扣在裡面了。我從小就不吃肉,就是當時小孩子為了好玩,並不是為了吃鳥才這樣。其實道理可以推廣到很廣闊的范圍中去,比如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都是一樣的,只是所謂的價值取向略有差別,但是整體格局有不同嗎?

  比如釣魚,如果掛了一個明晃晃的鉤子,铮明瓦亮的垂在水下,魚要傻到什麼程度才能去咬這個鉤子?你總要掛一點魚餌,魚為吃這點餌料咬鉤子,從而被釣起喪失性命。所以這些七寶也好,種種財富也好,就成了鉤子上的那點餌料,你不咬心裡難受,以為咬在嘴裡就是得到了,這卻是另一種失去的開始。奈何人都這樣啊,為了滋養生命要去努力的謀求生存的保障,所以千辛萬苦的營謀追求財富,在追求的過程中不懂得節制、恣意釋放著貪欲,結果必然不好了。生存是需要基本的物質條件,尤其是對現在人更是如此,對在家人更如此,睜開眼就需要花錢,所以搞得人活著很辛苦,為了錢、為了生活、為了生存而出賣各種。

  那麼人到底為什麼活著?可能很多人都在思維這個問題。以這個身體為例子,十多歲的時候沒有生產力,需要長輩照顧;成年了,結婚繁衍下一代;努力撫育孩子長大,自己也老了,慢慢進入老齡化,種種機能很嚴重的衰退,各種病苦也席卷而來,隨後就是要晚輩照顧了。有的老人可能生活不能自理,可能要臥床,或者有了種種老年病、慢性病,隨後等待無常的來臨,這一生就算完畢了。

  我們就是為了走這一圈如上的路,才投生人世間嗎?就像很多人會覺得生活很沒有意思,可是又不想死去,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活著,或者賴賴巴巴的活著,到底又是為了什麼?到底有什麼價值和意義?有什麼必要性呢?這個生活意義的問題如果不能思維明白,這一生恐怕就是酬還宿債、遵循因果報應的一段生死罷了,無量生裡這樣的生死充斥在我們的生命歷程裡,所以我們才甘於平庸,甘於苦難,甘於忍受而不敢尋求出離。

  以這個身體為例,青少年時期在成長,需要更大量的攫取營養,年歲長大就開始慢慢衰退,比如骨骼的狀態從二十多歲就開始慢慢進入平緩衰退,到三十五歲左右進入一個快速大衰退階段,然後衰退到基礎功能不能維持,這個色身就走到終點了,就算醫藥救療能緩和一點,但是也是回天無力。這個色身所有的基本功能,粗暴的說都是為了支持大腦的運轉。

  呼吸為身體提供氧氣,氧氣進入細胞同營養素燃燒,產生能量提供給身體,腦是耗能大戶;心髒跳動把血液輸送到全身,通過血液的滲透壓的不同,以靜脈血動脈血的方式,攜帶營養物質進入,攜帶代謝產物出來,保障細胞能正常工作;能量物質需要進食獲得,吃了東西要經過很復雜的消化系統,消化完畢提供給身體消耗;食物從天而降嗎?需要驅動身體謀取食物,所以需要運動。

  於是運動是為了攫取食物,進食後消化成為營養物質,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再把代謝產物帶出來,通過其他渠道排除解決,能量在身體裡絕對比重都提供給大腦了,余下都是基礎使用的配給,所以如果大腦不工作,或者工作不好,這好像和人類的基礎構造就有了背離。

  所以粗暴地說,生存的本意就是維持大腦的正常運轉,那麼大腦運轉到底要做什麼?當然可以打妄想,也可以深思維。人好像是一台機器,機器的所有部件的正常工作都是為了提供核心產品,人的核心產品絕對不是生孩子,這個核心產品是同宇宙相鏈接的大門,和世界對話的窗口。

  所以從人的基本結構可以粗暴的判斷——人是為思想而生!而思想是鏈接物質和精神的紐帶,是同宇宙對話的紐帶,如果我們找不到這個渠道,無法獲得鏈接,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所以會很熱衷生孩子,希望孩子的孩子的孩子能突然冒出一個獲得鏈接的,從而真正的讓這一系的所有生命歷程都有了價值和意義。

  2.駕馭這一生,真正地穿透三界的輪回

  好的壞的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區別,我們能回去,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回不去,那就要繼續努力。所以沒有所謂的失敗,只是暫時不成功罷了,就如同所有眾生都堪學佛,都堪受佛法的救療,但是不代表他這一生就機緣成熟來學佛的,沒學佛的那些眾生,以後機緣成熟的;現在學的那些眾生,如果機緣和合下會繼續努力;如果機緣不和合就會暫時分開,不再去學習。

  所以我們看到任何的人,好像不學佛就很可憐,其實不要這樣想。他機緣不成熟,或者說他在做他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這是他自己的路,自己選擇的,自己願意,自己投射,自己勾劃的,我們的路也是這樣的。

  作為人的好處是可以憑借自己的意願選擇生活的方式和要去做的事情,這一點任何眾生也都可以,只是條件限制更大一些,沒有人道這樣自由。可是我們活的自由嗎?被各種業力捆綁,被各種觀念束縛,被各種理論綁架,被各種莫名其妙的東西襲擾,我們自由嗎?日子久了,再伶俐的稜角也會被歲月打磨平滑;沒打磨平,就是還認為稜角很重要,那麼你就不自由,這個稜角就是不能觸碰的東西,誰觸碰了你的稜角,就會帶來一場戰爭;當你沒有能力去開戰了,你的稜角就是被磨滅的時候了,所以歲月就是這把照妖鏡,就是這個磨刀石。

  我們生活在人世間,以生命的名義存在著,生命又到底要做什麼?我們付出全部的生命和熱情,到底又要圓滿什麼?所以說,回得去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回不去就暫時不值得,付出和回報不對等。怎麼回去?先要出輪回,如果輪回都出不去,就說“我要回涅槃的常樂我淨”這是做夢呢。

  換個角度來說,我們投生在人世間,付出了種種,承受了種種,也都是為了回歸。一切的眾生承受了種種,造作了種種,也都是為了回歸。只是在回歸的路上有的人走了直線捷徑,有的人繞各種圈子、走岔路,但是走岔路也終究會走到正路上的,繞圈子也終究會有一刻機緣成熟,繞到點子上。只要繞的圈子足夠大,你終究會回到這個出發點。

  為什麼要繞圈子呢?是因為要領略風景,就像你去旅游,又花錢,又挨累,吃不好,睡不好,不就是為了領略不同的風景嗎?如果千辛萬苦到了一個地方,和在家沒有任何區別,你會跋涉去嗎?所以繞圈子也沒什麼不對,走岔路也沒什麼不好,你走岔路了,才知道走上正路的珍貴和難得;繞圈子了,才對捷徑十分渴望獲得。所以當我們不珍惜佛法的時候,就是准備走岔路繞圈子的時候;佛法就是要直取捷徑,從而穿透三界的世間,乃至穿透十法界的屏障。

  各位來學佛,不正是要學這些嗎?我們要學如何駕馭這一生,真正地穿透三界的輪回,突破十法界的屏障,回歸到真正的常樂我淨裡。如何駕馭才能更好的為此服務?如果將回歸作為努力生活的目標,生存的價值就有了另外一種注釋。

  大乘的回歸不同於小乘的修行境界,也不等同於果地聖者的境界,你生出了慈悲心,激發了菩提心,就是開啟了回歸的序幕;如果繼續前進,有手段,有方法,有步驟,有保障,你的序幕和正劇就會一場接一場的上演;如果缺少這些東西,雖然序幕拉開了,演員沒到位,燈光、道具、音效、美工就各種出錯,這戲就不會接續上。那就等下次再演下一場,大不了不那麼緊湊,拿無盡生命去賭;可是我們為什麼要許諾來世呢?這一場序幕拉開跪著也要演完全程,難看一點罷了,除此之外沒什麼的,能回歸就好。

  希望各位能有這個心勁,我就要回歸,除此之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不是說我都不管不顧,而是和回歸不沖突的前提下都沒問題,但是如果沖突回歸的第一目標了,這些事情就會成為障礙;任何心、念、願、妄不可以置於回歸之上。就像往生極樂也是一樣,如果你的第一願不是往生極樂了,肯定是不能被接引的。就像還有其他事情的重要程度超過了往生,當然我們會傾注更大的力量去滿足於第一願望,所以你的第一願望是什麼?這個願望是否恆常和真實?是否來了其他的干擾就被置換到第二、第三的位置了?

  我們平時念佛也好,思維佛法也好,學佛也好,就是要通過各種手段方法,幫助我們建立這個第一願,構成在各種情況下雷打不動的第一念。於是在任何時候無常來臨、順逆侵擾、譽辱加身,第一念不動搖,你就金剛不壞那羅延身。生死一段一段的接續著,各道的輪回,各種場景的切換,各種角色的扮演,悲喜橫惡交替著,這些都是在幫助我們回歸自性,好的是助力,壞的是阻力。就像考試一樣學習掌握了種種方法,總要檢驗一下你掌握的程度,如果沒掌握就駕馭不了,就不得其利;早些知道我不得力,就能早些知道我走岔路了,就能早些提醒自己回頭。所以阻力又等於助力,惡事等於善緣,這取決於我們觀察事物的角度。

  3.稱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逃脫被吞噬的命運

  亦如這句經文,為了追求種種珍寶搭上性命的人不在少數,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還會如此。為什麼稱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逃脫被吞噬的命運?這個時候的觀世音菩薩就等同於回頭的標志,你知道要回頭了,這一刻全放下,只想著回頭,尋自己的常樂我淨,所以惡事就成了好事;如果不肯回頭,被吃了還不回頭,那就是撞的牆不結實,把牆撞壞了,所以你才沒回頭;等遇到一個更結實的牆,發現自己撞不壞了,就願意回頭了。

  回頭也要有一個途徑和渠道,你不能憑空就回頭吧,就像一個人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毫無征兆的回頭轉身,這好嚇人的;我們在生死裡回頭不也是如此嗎?總要寄托於某個事件的發酵和促成的,所以最難成熟的是得救度的因緣。

  因緣成熟了,善根可以展現,福德可以表現;因緣不成熟,福德表現了也不是好事,善根展現了,也很容易被摧折。所以這個輪回就是這樣,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無量劫的漫長努力中,只是在等這個得度的機緣成熟,諸佛菩薩在等,無量眾生也在等。

  今天就到這,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