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霖:范蠡三散三聚
提到范蠡,老法師也提過他。台灣人做生意很喜歡拜財神,大部分都拜關公。老和尚說,關公是忠義春秋,關公,沒聽過他一生裡面有什麼做生意賺過錢。他說,奇怪,商人怎麼都拜關公?他說真正的財神應該是范蠡。我現在為什麼說財神是范蠡?范蠡有這個福報,做生意的一定要拜財神范蠡,然後學范蠡的精神,他是個菩薩。他幫助越王勾踐復國,越王勾踐刻苦圖強,後來終於把吳王滅掉。但是范蠡跟越王勾踐相處很長一段時間,他了解他的個性,他覺得越王勾踐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安樂。所以他復國以後就跟越王勾踐辭職,「我不做了」,他就到齊國,改一個名字。他到了「陶」這個地方,他改姓,他連姓都改掉,改朱,朱元璋的朱,所以一般都叫他陶朱公。人家都叫他陶朱公,做生意,人家不知道他是范蠡,他已經改名字了,叫陶朱公。他賺錢,經商致富,十九年裡面三次散財,三次錢都賺進來,叫三散三聚,誰有方法跟他比?三次全部財都散掉。有些人做生意,三次都會被倒標,就沒有辦法東山再起,人家不是,他是有福報、有錢財。所以我常跟朋友、蓮友講,我說,福報沒有長腳,人類是兩只腳,你兩只腳去追那沒有腳的福報,你怎麼都追不到,因為它來無影、去無蹤。所以要種善因、要種財的因,老和尚講,這就是布施,你想得財富,就好好從金錢上去布施。講,大家都會講,真叫你從口袋掏錢出來的時候,你就猶豫再三。我實在對捨財是很有經驗,憑良心講,悭貪本來就是大家的習性,大家都愛錢,誰不愛錢?剛開始你一定會捨不得,這就是我們的習性。 老和尚剛開始也沒錢布施,他老師問他說,「你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他說,「有」。因為老和尚是軍人轉下來的,他沒有錢布施。所以老和尚說,大家如果要看福報怎麼來的,看他這一生就好了。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軍人來出家,到現在弘法滿天下,法音宣流。他說這一世、這一輩子幾十年來,所布施的錢有幾個億了。他講幾個億是大陸的錢,就是幾億。你想想看,老和尚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所以你要想這一世或是來生他世你福報要好,很簡單,你就是財多布施。我以前,我坦白講,你要叫我布施五千、三千,就會猶豫。我後來就從一萬開始布施,有一萬就有十萬,有十萬就有二十萬、五十萬,然後就是一百萬。有些人,你叫他布施就像割他的肉、割他的骨頭一樣,他會捨不得,那就是執著。那個執著你不拿掉,你到臨命終還是不行的。前幾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他要放生,沒有錢。因為我自己也有發願,他問我,他說要多少錢。我二話不說,我說,那五千只鹌鹑算我的。我五萬塊就給他,我第二天就去銀行領錢出來,我就給他了。如果以我以前的習氣,「給五千好不好?」我會這樣講。但是我五萬塊錢給他的時候,我憑良心講,我問我的良心,沒有一點點的念頭生起來說捨不得。如果你有一個念頭生起來說捨不得,那悭貪的習性還在。所以我個人經驗,我也不是天生喜歡布施,也是這樣不斷的培養布施的心。所以,為什麼菩薩教我們慈悲喜捨?你的喜捨怎麼出來?你要起歡喜心,就是從開始捨不得到完全捨得,到最後完全放下。如果你喜捨心出來了,以後你來生他世到人間來,你賺錢非常容易,而且你守得住。 我家兄有個朋友做生意做很大,最近我聽我家兄說,他的工廠被拍賣,他一無所有,從很大的工廠,到現在變成一無所有。他也是有布施,但都是小布施。後來他工廠被查封了以後,我這個家兄的好朋友又被他人借去多少?兩億台幣。這一輩子所累積來的統統又歸零。所以金錢是數字游戲,安慰你而已,存折打開,「我還有這麼多零」,哪一天不見了,「怎麼都沒有零了?」歸一,剩下一,一也沒有了,都一樣。 所以我講到范蠡,我就想到布施,我個人的一個心得跟各位分享。你要得財富,財布施;你要得智慧、你要得聰明,你法布施;你要得健康長壽,你無畏施,佛講的絕對沒有錯。你看釋迦牟尼佛誕生在印度淨飯王家,當太子,他不要王位、不要錢,他要智慧。達摩祖師也是貴族,他也不要錢、不要地位,他出家,變成達摩祖師。金地藏菩薩在以前是韓國新羅國的王子,他也是太子,他不要王位、不要金錢,他出家,變成金地藏菩薩。佛法教人,最後一定要智慧。范蠡三散三聚,他資產三致千金,就是每一次都賺了很多錢,叫三致千金。每次賺錢,他都一再分散給貧交疏遠兄弟。貧交疏遠兄弟就是有認識跟不認識的,只要窮的就跟我要,我就給你。他就布施給他們,所以俗稱財神。後來就以什一指經商,這個意思。我們接下來看第一行,鬻功名,就是求功名、買功名、賣功名,鬻字是買賣。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十九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