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廣傳》:二、發願品7、如白蓮花之殊勝大願
《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是全知麥彭仁波切著,索達吉堪布譯。凝集全知麥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結晶,是整個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圓滿齊備宣說釋迦牟尼佛生平事跡之巨著。全知麥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與由衷的敬仰,為後世留下一部記載佛祖行持的光輝論典。以下簡述佛祖釋迦牟尼傳記。本集是釋迦牟尼佛廣傳二、發願品7、如白蓮花之殊勝大願。 此時,寶藏如來入於諷誦燈火等持。入定後,整個如來剎土變為七寶所成之世界,所有山、草木、大地皆轉為七寶質地。從各個剎土而來之聽法眾,因各自觀想之善法不同而分別變為不同身色。有身體變為黃色,有身體變為白色,種種色彩各有不同。有身形如風、火、虛空、雲霧、水、山、梵天、帝釋天、鮮花、大鵬、獅子、日月星宿、鹫鷹、狐狸等。不唯自身變幻如此,眾生所見如來身相亦各不相同。海塵婆羅門見寶藏如來住於己前由七寶所成、具千葉之蓮花中,所有大地、虛空中眾生亦如是目睹各自面前皆有如來如此住於千葉寶蓮中。每一眾生皆同樣作意:如來在我面前,垂念我且為我說法。所作意皆相同。 寶藏如來對海塵婆羅門說道:‘善哉,婆羅門!你以大悲心利益無邊無際眾生,你能照徹整個世界,皆源自你之大悲心。善哉,海塵婆羅門!如圓滿花樹有各種色、有各種味、有各種觸,樹根、莖葉均為妙藥,有些花之顏色、味道能遍於一百由旬,有些遍於二百由旬,有些遍於三百由旬,有些則可傳遍四大部洲。無眼之人嘗此花味可得明目;聾者嘗後能得耳聰;身體殘障者嘗後能得所缺乏身根。此花味能治以四百零四種病為主之一切病,任何精神失常、昏厥、昏沉、不省人事、瘋狂、心散亂、喪失正念之眾,皆可據此花味而得正念等各自所乏少智慧。眾花樹中有一堅固白蓮樹,乃由金剛制成。藍寶石根、金葉、石精寶花須、紅珍珠花蕊,高可八萬四千由旬,寬十萬由旬。此白蓮之燦爛色澤、撲鼻芳香遍於十方微塵數剎土,所有剎土中爭斗、受疾病折磨、身支不全、精神不正常、昏厥、睡眠、瘋狂、喪失正念、心散亂之眾生,觀此白蓮樹之花色、聞其香味,即可滅除疾病等各種痛苦,並獲正念。有眾生已死之後,身體尚留,接觸白蓮花之色及味後,生命即開始復蘇。能見自己親朋好友,並能與之趨於花園中享受,亦能安享世間五妙欲。於其死後,能轉生梵天,並長久住世,且再不會轉生於別種界趣。婆羅門,從此蓮花樹即可了知在座大乘根基眾生之聚會境況。 陽光普照下之盛開鮮花分外耀目、艷麗,有花樹高可一百由旬,有花樹高可一千由旬,皆能遣除眾生各種疾病。如日當空,如來亦如是出現於世間:日光照耀下,各色鮮花紛呈亮麗且能滅除種種疾病;佛出世後,大悲光芒遍照一切眾生,啟開眾生心地,使之行持三福德善業。海塵婆羅門,你亦令無量無邊眾生行持菩薩行。此等眾生於我面前作供養,且發願各自住持清淨或不清淨剎土,我亦按其意願為之一一授記。善男子,在我面前發願住持清淨剎土,調化容易教化、心地清淨、有一定善根眾生之菩薩,不為大菩薩,也不算大真實。此等菩薩非以大悲心、心所攝受眾生,亦非以慈悲心令一切眾生求無上菩提。他們自己住持清淨如來剎土、捨棄悲心,實不精通智慧、發心。因任何捨棄聲聞、緣覺、三惡趣、善根不具足眾生之菩薩,只知自己住持剎土、宣說唯一大乘法門、希求長久住世,於心地清淨、容易調化眾生前宣說佛法。他們如此發願,實乃不精通智慧、發心,不可稱之為大菩薩。’ 寶藏如來言畢伸出手掌,其五指發各色數個十萬束光芒。此光芒照遍所有世界,照徹所有如來剎土。其中有一世界名為拇指剎土,其土眾生人壽十歲,身量丑陋而不莊嚴,具足不善業,身量高拇指許。住持此剎土之如來圓滿正等覺號喜星如來,身量為诤時眾生一肘高。若以拇指剎土眾生量之,則此喜星如來高可一肘又七指。喜星如來現在住世,且為四眾眷屬宣說佛法。 所有在場眾生此時皆目睹拇指剎土世間、如來、眷屬景況。寶藏如來說道:‘喜星如來無數劫前於寶傘如來前初發無上菩提心,並勸請無量無邊眾生亦同時發菩提心,此等眾生且在寶傘如來前以各自不同意願發願住持清淨、不清淨剎土。當時之大眾生(即後來的喜星如來)也勸我初發菩提心,我即於寶傘如來前發願欲於五濁興盛剎土成佛,寶傘如來乃以“善哉”贊我並賜我授記。令我趨入菩提之大善知識(即後來的喜星如來),當時發願欲住持五濁興盛、煩惱粗大之剎土,欲調化難以教化之造無間罪業、不善業、焚毀心相續、趨入輪回深淵眾生。當其發願攝受此等眾生時,十方無量無邊住世如來皆遣使者賜予“善哉”贊歎,並稱其為大悲光寂尊者。此位善知識、利益眾生之大菩薩、大悲光寂尊者如今於拇指世界眾多拇指身量眾生中最近示現成佛。此一肘高之喜星如來,正為拇指高且人壽十歲之眾生廣轉法輪。曾受其勸化而初發無上菩提心、現今已成佛之十方無量無邊如來均遣使者供養喜星如來鮮花。海塵婆羅門,你應詳觀有如來於清淨剎土中攝受清淨眾生,而喜星於不清淨剎土中之五濁興盛眾生前示現成佛,在人壽短暫之世界做如來事業,在諸如來捨棄之聲聞、緣覺前宣說佛法。你亦發願住持不清淨剎土,攝受五濁興盛、煩惱粗大之眾生。所有四眾弟子中,你已超勝別眾。任何捨棄聲聞、緣覺,只於清淨剎土中攝受具清淨心、積累善法眾生之菩薩,他們所發之願如鮮花,攝受已積累善根眾生之菩薩不會成為如白蓮花般菩薩。海塵婆羅門,菩薩有四種懈怠:發願轉生清淨剎土;於心地清淨眾生前廣做如來事業;得菩提後不對聲聞根基眾生說法;得菩提後欲長久住世。有此四種願之菩薩只如鮮花、非為白蓮花般菩薩,也不稱其為大菩薩,所有菩薩均等同於此種鮮花般菩薩,唯除遍入風。菩薩亦有四種精進:發願住持不清淨剎土;於心不清淨眾生前廣做如來事業;得菩提後亦說聲聞法;得菩提後住世時間不欲過長,亦不求短。有此四種精進之菩薩可稱為白蓮花般菩薩,非鮮花般菩薩,亦可稱之為大菩薩。
:佛教故事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