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勸谏長輩應注意什麼


 2011/2/25    熱度:4473    下載DOC文檔    

    勸谏長輩是本分

    “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勸谏父母、領導者,是為人子、為人臣應盡的本分,就是部屬對領導人有勸谏過失的責任,子女對父母有勸谏過失的責任。中國人講孝順,這個“順”不是父母的所有要求都去做,而是要先分辨父母要求的對錯與否,我們要用理智去孝順父母,父母確實有過失時,而我們沒有勸誡,便是陷父母於不義,就不是為人子所應有的態度。“號泣隨,撻無怨”,縱使父母不能接受,我們也絕無怨言,因為我們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問心無愧。勸谏父母不是說他不聽就算了,以後不勸了,這樣的態度就已經忘記了為人子女的本分。所謂別人對不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我有沒有做對,我有沒有盡到本分。

    態度方法要得當

    勸谏別人的態度、方法要正確,否則會適得其反。勸谏他人,我們要了解,一個成年人的思想觀念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當勸谏無效的時候要“悅復谏”。悅是喜悅之意,就是你要抓准時機,看爸爸比較高興了,或者看領導人心情好的時候再去勸。不要在父親很不高興的時候勸,那就可能會遭一頓痛罵。所謂“悅復谏”是要我們審時度勢,這樣才能收到勸谏他人的效果。

    勸誡父母是否得當?第一要從我們的存心看,第二要從我們的態度看,第三要用對方法、用對時機,第四要很有耐心。這四種態度,在《弟子規》的“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這一句教誨裡都顯示出來了,“親有過,谏使更”是一片孝心,態度是“怡吾色,柔吾聲”。我們勸谏父母,可不可以用跟孩子講話的態度?那父母一定不能接受,所以要“怡吾色,柔吾聲”。“谏不入,悅復谏”,假如你勸谏了而父母不聽,還要不厭其煩,復就是不厭其煩的耐性,悅就是時機、方法,要等父母心情好的時候再勸。

    要看存心

    我們勸別人,他不能接受,就要反觀自己的心,是不是真心誠意希望他好,還是我們有控制的欲望?你一定要聽我的,不聽我的就很生氣。我們用這種控制的態度去要求別人改,他一定不容易接受。我們在教書當中也常常會有學生來告狀,說某個同學怎麼樣,某個同學又怎麼樣。當學生來告狀時,我會問他:“你今天來向老師說這個同學做錯了,你是希望他改過,還是看別人錯了,你幸災樂禍?假如你是真心希望他改過,那你直接去跟這個同學講就好了。”學生受到老師的啟發之後,他自己的態度、存心就會轉過來,往往他也會很客氣去規勸這位同學。當然我們也給孩子一些正確的態度,當別人規勸你的時候,你要做到“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我們引導孩子,當同學講出你的缺點,應該謝謝他,應該跟他說:“謝謝你指出我的缺點”,孩子都有這樣的態度,就能和睦相處。

    要看態度

    我們勸谏別人的態度,一定要做到“怡吾色,柔吾聲”。我們要和顏悅色、細聲細語、平心靜氣的勸谏父母或別,如果我們在勸谏別人時動了氣,就會影響他人的情緒,我們不動氣,他也不容易動氣。

    要用對方法用對時機

    什麼樣的時機規勸人比較好?俗話說:“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稱贊別人的優點,稱贊別人做的好事,你可以在人群當中講,因為可以讓其他人“見人善,即思齊”,你給予他肯定,他也會更積極努力。但是在規勸別人的過失時,應該在私下,在沒有其他人的時候規勸。為什麼要在沒有他人的時候?因為成年人很愛面子!但一個人的道德、學問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把面子賣出去。而從人情上講,我們還是要體諒、顧慮別人的面子,這就是要“規過於私室”。當你如是做,對方也會覺得你很能為他著想。假如你是在公眾之中把他的過失講出來,可能當場就發生沖突、辯論,所以規過於私室,就是抓對時機。

    《論語》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時機已經到了,你可以勸誡他,但是你卻沒有勸他,這樣是我們沒有把握好時機,就是我們失職了,失了做子女之職,或者失了做朋友之職;時機還沒到,你太急躁就跟他講了,這樣是“失言”,你可能講錯話,善心可能行了惡事。

    在隋唐之際,唐太宗的父親李淵,他帶著軍隊南征北討,有一次李淵決定要帶軍隊往這個路線走,唐太宗一看,這個路線很可能會遇到敵軍的埋伏,會全軍覆沒,所以李世民就一直勸他的父親不可以走這一條路線,但是他的父親不聽。結果那天早上就要出發了,突然聽到帳外有人放聲大哭,李淵覺得很奇怪就走出來,看到李世民坐在地上放聲大哭。然後李世民就說:“父親,這樣去鐵定會讓全軍覆沒。”他說完,愈哭聲音愈大。《弟子規》所說的“號泣隨,撻無怨”,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演。他父親一看,這個兒子還真是難得,堅持要勸誡他,後來就改變了路線,使軍隊沒遭遇危難。李世民這一哭,把整個唐朝的命運扭轉過來,所以勸誡要用對方法。

    要很有耐性

    人老了就怕身體不好,所以我們要常常跟父母溝通一些健康的觀念,有了健康的知識,父母才會做出健康的抉擇。現在的老人見了面都會說:“吃差一點才不會高血壓,才不會得癌症。”因為年老吃得愈清淡,身體的負擔愈少,所以你也要跟父母溝通,告訴他們這個道理。千萬不要認為我們的上一代窮怕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多吃些魚肉,不然營養不夠,若是這樣想,就是好心做了錯事。現在都提倡吃糙米、胚芽米,那是全營養素,白米飯只含醣類。但假如我們拿糙米、蕃薯給父母吃,他們的觀念一時轉不過來,也無法接受,你就要循循善誘去溝通。要父母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也不是一蹴可即,欲速則不達,我們不可操之過急,不可強加於人。如果你說:“你們就是給我吃就對了,不要說那麼多”,這樣父母的心裡會很不好受。當一個人的心裡不好受,吃下去的東西再有營養,也不容易消化吸收。

    “谏不入,悅復谏”,現代人假如勸一次就聽了,這個人一定不是普通人,如果有這樣的人,你們一定要打電話給我,我要找他出來弘揚中國文化,因為他可能是顏淵,顏淵是不二過。

    “號泣隨,撻無怨”,縱使被誤解了,還要能堅持勸導,堅持做下去,就是挨打也無怨無悔。我們要想幫助、勸勉別人,首先要做到不怕委屈。譬如有一畝田沒有水,地都裂開了,裡面連只蚯蚓都沒有,連一些微生物也沒有,這樣的田難道你還指望它明年開花結果,收成稻谷?在這種情況下,你就要給這一畝田打基礎,不但要灌溉,還要施一些有機肥,還要經過耕地、播種,和幾個月的田間勞動,才能收成稻谷。所以,我們勸勉父母、勸勉親友,不能操之過急,一定要有委曲求全、百折不撓的態度。

    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我們勸導別人沒有效果,就要理解問題不在對方,而在自己。我們處處反省自己,那勸誡別人的智慧就會愈來愈高,別人就會感受到我們的真心誠意,一定會轉過來。我們要抱持一個態度,假如別人不聽我們的勸告,是因為我們“德未修”,所以“感未至”。

    有位讀書人叫孫元覺,他們所住的地區有個很不好的風俗習慣,就是父母年老生病了,就背到山上,讓他們自生自滅。孫元覺的爺爺年老生病時,他的父親就要把爺爺背到山上,孫元覺就勸父親不要那樣做,但他父親不聽,無奈他就跟父親一起背著爺爺上了山。把爺爺放下後,他的父親要回家,孫元覺馬上把背爺爺的竹簍子撿起來要拿回去,他父親說:“這個竹簍子不要拿回去,放在這裡就行了。”他就對父親說:“不行,這個我要帶回去,以後等父親您老了,我再用它把您背上山來。”他父親聽完心裡很慚愧,立刻把爺爺接回家。這是很善巧的規勸父親,所以我們也要觀機而行,用柔和的言語來規勸。

    信任是勸谏的前提

    孔子在《論語》中告誡我們:“君子信而後谏,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君子勸別人有一個前提,就是對方很信任他的時候,才可以勸誡;當對方還沒有信任我們,我們就去規勸,他會以為我們是有意中傷、毀謗。所以,我們要規勸父母、領導者、伴侶、朋友、或兄弟,首先就要讓他們產生信任,我們的勸誡才會有效果。如何贏得親友的信任?絕對不是憑空而來,必須通過我們真心的關懷與付出才能建立。

    有些朋友很熱心,喜歡幫助別人,但是別人看到他就會趕快跑,覺得他很煩人、很嗦,然後會跟他說:“拜托你,不要再照顧我了”,有沒有這樣的人?有!自己幫助別人累得要死,卻讓人家嫌得要命,那是因為他的關懷與付出沒有針對別人的需要,所以才不受歡迎。我們要善於觀察他人的需要,然後再去付出,自然而然就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受到別人的歡迎,然後在適當的時機,我們所說的話,他就很容易接受。

    在父子關系中,父親對兒子信任,就會放心;兒子贏得了父親的信任,也會更加地孝順父母。在君臣關系中,上司最需要我們去幫他承擔工作的責任,而我們都能默默的做,每次做得能讓上司放心,這就是針對上司的需要去付出,他就會非常信任我們。夫婦關系也是如此,比如太太把家務整理好,把孩子教育好,讓先生沒有後顧之憂,先生就會信任太太,太太所講的話自然有分量。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