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教孩子灑掃應對


 2011/2/25    熱度:3139    下載DOC文檔    

    從飲食和坐走 培養孩子的恭敬之心

    飲食、坐走都是生活中常會出現的情景,我們有好的食物,一定讓長者先吃。在幾十年前,吃飯一定要等爺爺奶奶,要等父親回來,為什麼?因為家庭的生計都是父親辛勞工作的成果,當子女的要尊敬、要感恩父親的付出,當然要請父親先吃。在這個禮儀當中,能時時提升人的孝心跟恭敬之心。現在的人把食物拿出來,誰先吃?小孩還沒有拿筷子,用手抓起來就吃了,大人對此機會教育都沒有掌握住。

    “坐”,我們把意思再延伸一點,比如你坐車,一定要有秩序,要排好隊,不可以爭先恐後。上了車除了讓長輩、讓老人坐,讓病弱婦孺坐之外,也要往後走,把通道讓出來。不要一上車,後面還有很多位置,我們挑前面坐,這就不能給人方便。假如後上來的是老人家,你忍心要讓他走那麼遠嗎?所以我們要處處為老者著想,處處為弱者著想,把恭敬禮讓落實好。

   
生活也要通權達變

    我們在一起吃飯時,大家都互相夾菜,還有人夾給對面的,你這樣一夾過去,所有人都很緊張,還要幫你看衣服是否被菜汁弄髒了。而你拼命給旁邊的人夾菜,如果這個菜他不喜歡吃,你夾了他又不得不吃。通權達變就是我們有這個心意,夾一點菜給旁人僅是表示禮節,之後每個人想吃什麼就自己夾,就不會出現這種尴尬的局面。無論您是跟師長坐,或是跟長輩坐,而長輩正忙著,可能在吃飯時還要跟很多朋友進行溝通,當然這時我們就可以主動服務,幫長者把菜夾好,因為可能他夾菜的時間比較少。所以,任何時候都要伺機而動,要觀察適當時機。

    坐也好,走也好,晚輩都應該是後坐後行。我們在海口、在深圳,這些孩子學完之後,在坐電梯的時候,都會按著電梯門請老師先走。但是我們會跟他說:“坐電梯還是你們先走”,為什麼?怕小孩控制不好那個門,會造成危險。雖然這是個原則,但也要會變通才行。

    要成就孩子的孝敬心

    有一個小朋友學了《弟子規》以後,跟媽媽一起去拜訪媽媽的朋友,到了那裡,他母親在打行動電話,他就跟母親說:“媽,你坐”。他媽媽說:“你趕快坐。”他又說:“媽,你坐。”他媽媽說:“叫你坐就坐,為何不聽話?”他說:“媽,你沒坐,我不能坐。”學聖賢學問首先要老實,孩子這樣老實,就容易有成就,我們當長輩的就是要成就孩子的這種學習之心,所以孩子讓你坐,孩子給你夾菜,你都要歡歡喜喜接受。

    當孩子知道要先尊重長輩,他這一分恭敬心就會落實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比如孩子一看到菜,先夾給長輩吃,他的德行就在這夾菜當中提升了。我們有個學生才七歲,以前都是爺爺奶奶給他夾菜,他讀了一個星期的經典後,他就主動給爺爺、奶奶和父母夾菜,全家人一看心生歡喜,就對中國文化有了認同感,因為現代人都很現實。所以,我們把孩子教好,孩子也會帶動家長。

    人情練達皆文章

    “教兒教女先教己”,真正要讓家庭教育能有很好的進展,就必須要從家長開始提升,這個很重要,因為上行下效。今天孩子在學做《弟子規》,然而父母沒學、沒做,比如《弟子規》說:“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結果爸爸回到家,把襪子一丟,躺下來看報紙。孩子就會覺得:叫我做,爸爸都不做!假如你是媽媽,怎麼辦?應該立刻走過來對丈夫說:“兒子在學《弟子規》,我們這樣做不對,我們要做得比孩子更好,要做孩子的榜樣。”然後做母親的又要挽回孩子對父親的不滿,對兒子說:“爸爸工作一天很辛苦,你趕快幫爸爸一個忙,把襪子拿去放,你看爸爸這麼累。”用這樣的方法處理問題,兒子也會很樂意接受,就把襪子拿走了。先生看到這一幕會如何?確實人情練達皆文章。

    稱呼應當恭敬

    “稱尊長,勿呼名”,稱呼長輩,不要直接把名字叫出來,這也是保持一種恭敬之心。我稱呼兩個姐姐,都是稱大姐、二姐。突然有朋友或者同學問我說:“你姐姐叫什麼名字?”當我把姐姐的名字講出來,全身不舒服,好像覺得有點不尊敬。我們不要小看這種稱謂,叫久了愈叫愈親,譬如說“姐”、“哥”,真的在這種稱謂當中,人與人會愈來愈親密。假如直呼名號,比如夫妻平時以姓名相互稱呼,叫久了氣氛就會愈來愈冷淡,甚至於會愈來愈火爆。對長輩,我們應該以叔叔、伯伯、阿姨來稱呼。出社會,我們也以某經理、某董事長來稱呼,人家聽了會很舒服,也不至於冒犯他人。

    現在的孩子,無論在家、在學校都要落實這樣的態度。比如在學校,我們當老師的在孩子的面前不要直接說:“禮旭老師”,或者“某某老師”,因為這樣也是直稱其名,應該稱呼“陳老師”、“蔡老師”,這是做示范給孩子看。雖然我們大人之間稱呼可以親昵一點,但是小孩還要從小學習謙恭的態度,我們為人老師應該注意這些細節的
部分。

    現在西學東進,西方人稱呼自己的父母,直接叫名字,覺得這是平等。是不是真正平等?平等不是這樣講的,平等是對人的一種尊敬心,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縱使我們是父母,也不能把子女當作附屬品,因為他往後是屬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但是人生的歷煉平不平等?人生的智慧平不平等?不可能!所以,長者必然要有教導晚輩的義務,而晚輩如何能真正學到這些寶貴的經驗?必定要從他的恭敬心中才能獲得。假如他沒有恭敬心,就不可能聽父母、聽長者的話,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不是長者去希求晚輩尊敬,重要的是要成就他們的人格和學問。

    我們也有些朋友學西方,讓女兒直呼他的名字,沒有叫多久就感覺孩子跟他講話很沒有分寸,所以稱呼絕對要尊敬。

    現在也有取外號、綽號的習慣,這樣好不好?你不要看小孩在那裡取外號,你還跟著他一起笑,那就不對了。
當孩子亂給同學取外號,甚至於還給老師取外號,他就沒有恭敬心,這個時候要適時把孩子的毛病導正過來。“將加人,先問己”,你是否希望人家取這種外號取笑你?假如你不願意,也絕對不能做。

   
對尊長 勿見能

    “對尊長,勿見能”,我有一個國小六年級的學生,她補習四科,我就想只要她上課認真聽,不需要補那麼多,於是把她找來溝通。我說:“你補四科太多了,不然先補兩科好了。”這個小女孩說:“老師,不行,我們那條街的人全都補四科。”你看孩子去補習的目的在哪裡?別人都去了,我不可以輸給人家。現在的小孩子學那麼多才藝,目的在哪裡?人家會鋼琴,我不會不行;人家會跳舞,我不會不行。假如都是為了跟別人攀比,好面子,那孩子這些才藝學了之後,不單沒有得到好處,反而學雜了會不扎實,還可能沾染虛華的風氣,學了之後,常常想跟人炫耀。

    所以,家長的態度至關重要,假如孩子是學藝術的,我們應該引導他要有志向,學了藝術要能造福社會。所謂“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每個人應該奉獻他的能力跟才華來利益團體。譬如李叔同先生做的曲子,現在還能不斷陶冶人的性情,你要學音樂,也要像李叔同先生這樣,要立定高的志向,要能“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用音樂改善社會風氣。我們這樣去引導,他又有志向,相信他的學習一定會跟其他人有所不同。如果只是為了炫耀而學這一門才華,絕對會遇到瓶頸而不能突破,因為當他喜歡跟人比來比去,他就會患得患失,情緒化會很嚴重,因此就會逐漸失去提升的能力。但是如果他有志向,就會不斷鼓勵自己前進,所以志向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在路上遇到長輩,我們要主動過去打招呼,這是見面的禮儀。見面之禮,我們可以用鞠躬。大人之間,現在一般都握手。其實握手是西方的禮儀,中國一般是鞠一個躬。當然遇到長輩,我們就要“疾趨揖”,要主動去鞠躬。你不能大老遠看到爺爺了,還悠悠哉哉地走,那不恭敬。面對長者,我們可以行鞠躬禮,而對平輩就很自然鞠躬。我們看韓國的連續劇“商道”,看到他們見面時都鞠躬,感覺很舒服。連看到不順眼的人,他們也會收斂一下,跟人家行個禮。

    我們跟長輩打招呼了,長輩假如沒有什麼事,等他離去了,我們就可以走了,這是“長無言,退恭立”。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很少有機會回家,一個學期回去沒幾次,當我一進門,看到爸爸、媽媽,這叫“遇長”,我們就稱呼“爸爸,媽媽”。打完招呼後,把行李放下,趕快過來。因為父母有一段時間沒有跟你談話,對你的情況不十分了解,一定會有許多的擔心。這時你坐下來,陪伴他們看書也好,喝杯茶也好,這個時間絕對不能省。很多人就說:“我媽媽都沒什麼話跟我說”,因為你只打一下招呼就走了,她那個話剛到口邊要講出來時,你已經走了。其實當你很有心,靜靜的陪伴父母坐上一會兒,他的靈感就來了,自然有很多話跟你溝通。所以,與長者交談也要有耐性,陪他們坐一下,父母確實沒有話說,我們再“長無言,退恭立”。

    有一次,我從海口回來,下午先去看望爺爺,晚上才回到家。我有四個多月沒跟父母一起交談,晚上回到家,我把什麼都放下,先跟爸爸、媽媽談話,一談就談了兩、三個小時。在談話的過程,我把自己生活、工作情況,仔仔細細跟父母報告,讓父母放心我在那裡所做的事。

    我父親在聽我講話的過程,有三次流著淚水。我回海口繼續工作,當我給家裡打電話時,我父親就跟我說:“你
在那裡好好做,不要擔心家裡的事,爸爸會處理得很好。”父親還安慰我的心,希望我不要牽掛。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這是敘述古人坐在馬上或乘坐在馬車上時,見到長輩的禮儀。而現代我們坐在車上遇到長輩,應該趕快下車,如果在車上打招呼就很不恭敬,必須趕快下車行禮問好。推而廣之,可能你正好在忙,比如在打電腦,長輩來了,應該放下工作,先向長輩問好,處處不要忘失了這個恭敬之心。如果車子正在高速行駛,能不能把車窗搖下來大聲叫“叔叔”,這就有安全的顧慮,所以學禮要學靈活。

    古人很重情義,由於有這分情義,才寫得出非常感人的詩詞。李白寫了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提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見長江天際流”。孤帆遠影碧空盡,他送朋友是等到朋友已經完全看不到了,才依依不捨的離開,對朋友那分情義、相惜之心就在送別當中流露出來。現在的孩子能不能寫出這樣的詩?很難!因為現代孩子沒有恭敬之心,比較焦躁、煩躁。所以,我們要在這些禮儀當中,長養孩子對人的恭敬。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當長輩站著時,我們做晚輩的就不能坐,等長輩叫我們坐,我們再坐,這是進退之禮。學禮儀也要學得靈活,不可以學呆了。比如看到人要行禮、鞠躬,剛好你在電梯裡面,人很擠,突然看到你叔叔來了,要不要給他鞠躬?可能旁邊的人都被你擠到了。

    我們有位老師學了“長者坐,命乃坐”之後,他到一個單位去聯系事情,跟他談話的負責人是一個女性。這個老師是晚輩,但是長者沒有說要他坐,他就繼續站著,而且他長得很高,使這位長輩必須把頭一直仰著跟他說話。突然這位長輩覺得頭很酸,她說:“你坐下來吧!我的頭快受不了啦!”當我們看到長輩已經仰頭而望,就不要等他叫你坐,你要很自然的坐下來。

    有一個小女孩子兩、三歲,有一天跟她父母還有外婆到公園裡游樂,她父親坐在那裡看報紙,小女孩坐在一個板凳上。當她外婆走過來時,小女孩突然就從板凳上站起來,結果沒有站穩而摔倒。她的外婆跟爸爸都覺得很奇怪,趕快把她扶起來問她:“你為什麼要站起來?”小女孩說:“長者立,幼勿坐。”因為外婆走過來了,她要趕快站起來。她父親聽了很汗顏,外婆走過來,他無動於衷在看報紙,他三歲的女兒已經站起來了。真的後生可畏,面對這些學聖賢書的孩子,我們也要跟他們一起好好落實《弟子規》。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這是講話的禮貌,在尊長面前講話時,聲音要放低,不然會影響到長輩他們的談話。現在的孩子對於什麼時候應該講話,什麼時候不應該講話,這個分寸的掌握比較缺乏。往往一群孩子玩在一起就控制不住,大吼大叫都快鬧翻天。這時我們長輩要適時去制止,不然等他們都已經習慣,就很難導正。當你發現孩子講話很大聲,影響到長輩談話,要趕快說:“你們要小聲一點。”孩子就小聲了,但能保持多久?三分鐘後又控制不住了。有些長輩說:“算了,算了,不要管他們了!”這樣對不對?不對!教育要有耐性才行。

    中國很強調中庸之道,其實中庸之道就表現在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穿衣服要不要中庸之道?穿太多了很熱,穿太少了會著涼。吃飯吃太多了會得胃病,吃太少了會挨餓。講話也要強調中庸之道,“尊長前,聲要低”,這是對長輩的尊敬;“低不聞,卻非宜”,講話使長輩聽不清楚也很失禮。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跟長輩講話,要讓長輩聽清楚我們在說什麼,而且眼睛要看著長者,就是“問起對,視勿移”。我們跟現在的小孩交談,他的目光可以專注看著你多久?能十秒鐘就不錯了。孩子對人講話眼睛都不專注,代表他的心沒有恭敬、很浮躁。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太缺乏禮節的教育,久而久之我行我素。因此,這些小細節都需要為人長者耐心教導,慢慢讓他能循規蹈矩,處處替人著想。

    “近必趨,退必遲”,遇到長輩要快步上前,不要讓長輩等太久;跟長輩談完話,我們要離開就慢慢退幾步,然後再走出去。長輩跟你講完話,你不要立刻就說“好,再見”,馬上就要離開,這樣好像是告訴長輩,我恨不得立刻就走,不想再多留一秒。處處注意到別人的感受,所以要“退必遲”。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