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二 永離邪行 佛法治病 起死回生


 2018/4/14    熱度:2030    下載DOC文檔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二/永離邪行/佛法治病/起死回生

  《文鈔》對治瞋恚等義 。“貪者,見境而心起愛樂之謂。欲界眾生,皆由YIN欲而生,YIN欲由愛而生”。這裡的名相挺亂,是因為後人編輯印光大師的文字搞的,我們也查不著原本這段文字的出處,是故依亂就亂,延續這些文字。YIN欲因愛而生,愛者,貪心的一種。欲界眾生皆因YIN欲而生,其根本就是愛欲,即是色欲,五欲(財色名食睡)之一。

  欲界又分天、人、修羅、畜生、惡鬼、地獄。從下至上欲望逐步減輕,到了色界,欲望被克服了,這是被定力克服了。到了無色界以上就更不會有這些欲望了。

  有欲皆苦,三苦,八苦都充滿世間。但是這些苦也是一級比一級輕,欲界三苦八苦均有,色界沒有苦苦(即八苦,他們用定力克服了欲望,就沒有了八苦),有壞苦(色界天人到了死魔現前,只有七天時間,色身變壞,故稱壞苦)和行苦,無色界只有行苦(無色界天人,臨命終時,失去了定力,念念遷流,妄念起現行)。三界都有生死之苦。

  這是粗說欲望對六道眾生造成的苦難。人能克服欲望,就會減少很多痛苦。對一個修行人來講,第一個要克服的欲望就是五欲,因五欲令人生起貪瞋癡慢疑(五毒),因五毒令人升起五種情緒,怨恨惱怒煩,所以造惡業,殺盜YIN妄。生生世世因此迷糊顛倒,造作惡業,輪回六道。人在惡道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

  就是因為沒有聖賢教育,令人斷惡修善、改邪歸正,來對治內心的邪惡,抵制外面五欲的誘惑。五欲中,色欲尤其是難辦。

  “若能將自身他身,從外至內,一一谛觀。則但見垢汗涕唾、發毛爪齒、骨肉膿血、大小便利,臭同死屍,污如圊廁”。大師這裡是舉不淨觀的例子,來對治色欲對修行人的誘惑。此觀一旦觀成功,遇事就會有抵御能力。不至於一時糊塗,結下惡業,懷上不情願懷的孩子,又要墮胎,結下無窮無盡的冤結。搞得發心修行,出現種種障礙,以至於隨時有生命危險。再加上生生世世殺生的罪業,搞得你菩提道上歷盡坎坷。

  可是我們知道《山西小院》的故事,他們都是一群信佛的修行人,遇到病苦出現,死魔威脅著他們。住院已經不行了,大夫用盡了醫學的辦法,知道現代科學救不了他們的生命,勸令回家等死,也只有兩三個月的時間了。這些人明確知道死亡的威脅隨時到來,死亡不可避免。死亡不可怕,死後能去極樂世界,這是他們心中的一線希望,再也沒有其他的攀援心了,醫學,神學,一切的一切都救不了他們了,唯有企盼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一條路了。

  這真是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了,一生的努力沒有一樣能救他們了,再不背水一戰,就連這個唯一的希望也崩潰了。這時真的放下了身心世界,放下了五欲對他們的誘惑,徹底放下了,就像袁了凡,三天三夜乃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妄念了,起碼不會自己起什麼幻想了,死心塌地的念這句佛號了。平時念不進去,總是被妄想牽引,到了這時再也沒有那種心情了,一句佛號,念得很踏實了。

  不知不覺心地清淨了,一方面是徹底放下了,一方面是佛號的一念代替了一切妄念。這是以一代萬的效果,也可以說是精神轉移法,在這時充分顯示出來了。平時念不好的佛號,這時念好了,平時放不下的身心世界,這時全部放下了。一個沒有功夫的人,表現出來的是很有功夫的效果。這樣幾個月不知不覺過去了,身體也不知不覺好了起來。能吃了,能喝了,身體上的病變不知什麼時候沒有了。

  這當中拜佛時出的是黑色的汗,好像是排出了病毒。大小便排出的是黑色的液體和物體,也沒時間去注意他們。總之是病沒有了,心情也煥然一新。

  “誰於此物,而生貪愛?貪愛既息,則心地清淨。以清淨心,念佛名號。如甘受和,如白受彩。以因地心,契果地覺。事半功倍,利益難思”。誰還為異性生氣幻想,根本沒有那個時間。一切都放下了,一切都不存在了,唯有一句佛號念念在耳,聽得清清楚楚。這個求往生的心,真的到了十分成熟的地步了,真信真願真正念佛,都在這時到位了。有壽就病好了,無壽也不會耽誤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人平時就這樣放下,很快就會成就道業。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