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老師:試講無量壽經(第3集)
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第3集) 劉素雲老師 試講 於2018年3月13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前兩節課,在正式講經之前,就算有一個開場白。現在開場白講完了,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正式試講《無量壽經》。 請大家首先看經題: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這就是《無量壽經》的全稱,平時我們都簡化成《無量壽經》。 下面,我想把這個經題,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我們看“佛說”的“佛” 這個“佛”是什麼意思?是印度話“佛陀耶”。佛陀的簡稱就稱為佛,翻譯成中國話的意思是覺悟。那什麼是覺悟呢?覺悟就是一個對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的環境真正明了的人。這樣的人,就稱為佛。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佛是人修成的。他不是神,也不是仙,他是人修成的。這個我們一定要明了。 那經題裡的這個“佛”,是指誰說的呢?因為佛很多,同修們可能問,這個“佛”是指哪位佛?這位佛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這裡,我還要補充說一個意思。《無量壽經》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特點,就是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兩尊佛共同說的,這個是其它經所沒有出現過的。所以我在這裡跟大家說,這個經題上的“佛”,代表釋迦牟尼佛,也代表阿彌陀佛。 下面說說“大乘” 什麼叫“大乘”。這兩個字原來是指大的交通工具。就是能夠運載許多人從這個地方到達另外一個地方,大的交通工具。經題裡這個“大乘”表示什麼呢?是表示佛的教學,可以幫助不明白的人成為明白的人。就是讓不明白的人,成為明白的人。這是什麼在起作用?是佛通過教學來達到這個目的的。所以這裡這個“大乘”,兩個意思,一是原指大的交通工具,二是在這裡比喻佛的教學。這是大乘的意思。 下面接著往下看,“無量壽” 什麼是“無量壽”?“無量壽”是自己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的一切的無量。注意,第一句話後面沒有那個“壽”。我再說一遍。“無量壽”是自己的真心本性,本來具足的一切無量。這裡的“無量”都包括什麼呢?舉幾個例子說,這也不是全部。比如說,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相好、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等等、等等。所以我們說這個“無量壽”,只是作為一個代表而已,不是單純的指壽命,而是代表無量的無量。 剛才不舉了幾個例子嘛,這裡的“無量壽”只是一個代表。為什麼要取“無量壽”作代表呢?因為一切的無量中,“無量壽”是最重要的,是不是這樣?壽命嘛,就我們一個人來說,如果你沒有很長的壽命,你其它的所謂的無量,比如說,光明也好、相好也好、德能也好,就我們人來說,你有多少財富,無量的財富,但是你壽命沒有了,你後面所有的無量都是零,什麼都沒有了,所有的無量都不存在了。因為壽命是最最重要的,有了壽命,才有其它的無量,所以在這裡,把壽命取作為代表。 往下看,“莊嚴” “莊嚴”是說什麼呢?是說生活環境無量的美好,這是一層意思。第二個是說,身相具足無量的美好,沒有任何缺陷,這就叫莊嚴。 下面,“清淨” “清淨”是指什麼?遠離貪瞋癡慢疑等種種心靈上、身相上,以及環境上的污染。你把這些個污染都去掉了,自然你就清淨了,這就是“清淨”表達的意思。 再看,“平等覺” “平等”是沒有差別,沒有分別心。“覺”是覺悟。所以清淨平等覺是什麼?是佛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對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這就是老法師常說的,待人處事接物。我們就知道了,平時我們在待人處事接物的時候,應該用三種心,就是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 最後一個字是“經” 什麼叫經?“經”是指所說的道理、方法,不受任何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永遠是正確的教科書,這才能稱為經。換句話說,經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什麼時候都是真理,這個叫經。不是隨便寫一本書,都可以稱為經的。 上面這個經題,可以這樣說,這是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所說的大乘法中,無量壽佛的極樂世界的生活環境,無量的美好,說之不盡。而且當地的人民,一個個都是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是徹底覺悟了,徹底明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所以這一部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呢?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教導我們如何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佛的一部真經。這就是我對《無量壽經》的一句概括。 這部經是誰譯的呢?是菩薩戒弟子郓城夏蓮居老師,會集各譯的。夏蓮居老居士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位佛門大德。《無量壽經》傳來中國,先後是有十二次翻譯,其中有七次翻譯失傳了。現在流傳下來的是五種翻譯。就是五種譯本現在是流傳下來了,七種譯本失傳了,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宋朝的王龍舒居士,清朝的魏源居士,曾經對五種譯本做過會集本。但是,因為這個會集本都不是善本,就是不能盡善。應該這樣說,不能盡善。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夏蓮居老居士的這個會集本。這個會集本可以堪稱為最善本,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所學的這個會集本。 這個本子,是1932年到1935年,受過菩薩戒的佛弟子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他是依據那五種流傳下來的原譯本會集而成的,這是1935年會集而成的。到1945年出版流通,中間間隔了十年。 這部經總共分為四十八品,我們讀《無量壽經》的都非常熟悉。這部經當時流通以後,慈舟老法師曾在濟南講過。很多同修知道,慈舟老法師是那個時候的一名非常有名的老法師。慈舟老法師曾在濟南講過這部《無量壽經》會集本,並且為這部經作出了科判。這是一個。第二個,梅光羲老居士,也就是黃念祖老居士的舅父,梅光羲老居士,曾經在中央廣播電台,播講過這部《無量壽經》。這是第二個。此外,還有一些大德們,在各地宣講此經。可以這樣說,佛門出家的、在家的大德們,都肯定夏蓮居老居士這個會集本,是《無量壽經》最完善的版本。前面我就簡要地介紹一下《無量壽經》會集本的緣起。 下面,我們接著往下看,看第一品經文: “法會聖眾第一” “法會”,是指哪個法會?是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大會,稱為“法會”。在這裡的法會,是專指釋迦牟尼佛宣講《無量壽經》的這次法會。看“聖眾”,我們先看“聖”是代表哪些?這個“聖”,是指法會中的聽眾,有聲聞、有羅漢、有菩薩,這些個人稱為“聖”。下面還有個“眾”,這個“眾”是指一般的大眾。但是,我們讀了《無量壽經》以後,就會發現,參加這次法會的“聖”“眾”,全是大聖一級的人物,沒有一般的大眾。這我們在整個經文裡,就會體悟到的。這是“聖”和“眾”的解釋。 我們現在就說一說這一品經文它主要是說什麼。主要是說,聽法會的大眾們非同一般,也就說聽眾的殊勝。這一品經文主要是說這個主題。 下面,我們往下看,看具體的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我們現在就先看這一段經文,也對其中的一些關鍵的詞語,作以簡單的解釋。 首先看,“如是我聞”的“如是”兩個字 “如是”這兩個字,是佛門中一切經的開端。我們大家讀經的都知道,所有經的開端都是“如是我聞”。這個“如”是事實真相的代表字,它代表事實真相。那個“是”是什麼呢?是指依真相而說的,就叫“是”。“如是”就是說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簡單地說,就是說出事實的真相,就叫“如是”。 從這我們也看出,佛所講的經典,全都是說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有假的。佛為眾生所說的一切無量無邊的經論、法門,就是要為眾生說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為什麼?因為只有說出真相,眾生才能覺悟,才能開悟,才能離苦得樂。所以這個“如是”,不僅是代表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三百余會法會所說的,而且這個“如是”,是代表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所宣講的,也不外是“如是”這兩個字。 什麼意思?用簡潔的話解釋一下,這個“如是”,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為眾生所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且是十方世界,所有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所宣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這兩個字。你們說這兩個字重不重要?我們看似簡單的兩個字,說起來意義多麼深刻。 就我們淨宗來說,“如是”這兩個字代表什麼呢?從淨宗來說,“如是”這兩個字,代表的就是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一下子就貼近我們這部經的主題了。 下面接著說說“我聞” “我聞”這個“我”,是阿難尊者的自稱。這個“聞”是指此經是阿難親自聽佛所說的。“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在各個經典裡都有。雖然是都有,但是它的意義、深淺、廣狹,是有不同的。這兩個字含義的深廣,我們無法想象。不單是我們凡夫無法想象,即使是一切諸佛如來,盡虛空遍法界也說之不盡,就是這麼兩個字的深刻含義。不單是我們說不出來,想象不出來,諸佛如來怎麼說都說不盡。你說這兩個字的意義,它該深遠到什麼程度? 依《觀經》所說的理論來講,《觀經》對這兩個字是怎麼說的呢?這個大家都非常熟悉,這個“如”就是“是心是佛”,這個“是”就是“是心作佛”。這八個字,很多同修都是相當熟悉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如是”。“如”是“是心是佛”,“是”是“是心作佛”。 我們對佛經上講的這八個字,它的真正含義、真正意趣,是不是真正懂得?如果我們只聽“是心是佛”,可能你就死在句下。你就知道“是心是佛”,這個就是死學,不是活學。你這樣認為,你是死在句下。具體地死在哪個字上呢?死在那個“心”上了。“是心是佛”,這不有個“心”嘛,你就死在這個“心”字上了。怎麼理解?就是說你錯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大家想一想“是心是佛”。我們再往下推,我說是心是菩薩,對不對?我說是心是聲聞,行不行?是心是緣覺、是羅漢,行不行?所以,如果你單純地就把它理解“是心是佛”,除了這個之外,別的都不是,那就錯了,那就是死在句下了。既然是“是心是佛”,我們想想那一句話:一切法都是心想生。就落在這句話上了。既然我們知道一切法都是心想生,你說盡虛空遍法界哪一法不是心想生的?所以是“是心是佛”,是心是緣覺、是羅漢,是心是微塵,往下說,沒有不是的。我這麼說,大家是不是很理解? 我再舉一個例子,就是佛在《法華經》上講。大家聽這個比較生。《法華經》上是怎麼講的呢?說“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等、等等。它要表達一個什麼意思?哪一法不是“如是”。那就是說,萬法全都是“如是”。 我下面舉一個這樣的例子。比如說,用黃金鑄造了一尊佛像,我們看見了心生歡喜,肯定去虔誠地禮拜。因為是佛像嘛,是佛。我們換一個,同樣是用這個黃金,鑄造了一個青面獠牙的餓鬼。剛才那尊佛,他是清淨的,我們去禮拜。現在鑄造了一尊青面獠牙的餓鬼,你說這個餓鬼清不清淨?照樣清淨。我這麼說,可能有些同修不理解。那餓鬼怎麼還能清淨呢?是這樣的。為什麼?就像老法師曾經多次說過的“器器皆金”。用黃金鑄造了一尊佛像,它的本性是不是還是金?鑄造了一個餓鬼,它照樣是黃金,黃金還是它的真如本性,只不過是它的相不同而已。 如果說佛是清淨的,我說餓鬼也是清淨的,你不理解。你說那為什麼呢?為什麼餓鬼也是清淨的?我可以這樣給你解釋,不是餓鬼不清淨,是什麼不清淨?是我們的心不清淨了。你的心看著那尊佛,你就歡喜;你的心看這尊餓鬼,你就不歡喜,你就生煩惱。是你的心不清淨了,不是這個餓鬼不清淨了。我這麼說,能不能聽懂? 這就扣在我們前面說的,一切法都是由心想生。如果你的心是黃金,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了。你的心要是黃金,佛也是黃金,餓鬼也是黃金,這就對了。那就無一法不清淨,沒有一法不平等。現在,我們對佛和對這個餓鬼,你的心是不是不平等?一不清淨,二不平等。因為啥?你看那尊是佛,你看這個是餓鬼。但是我這麼一說,你想一想,它們的本性是一樣的,都是黃金,就是老法師說的“器器皆金”。同樣的東西,只是做的形狀不同而已。這就代表法法都是平等的,法法都是清淨的。這一段對我們來說,可能比較生僻一些,不太好理解。 老法師在這裡告訴我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這兩句話,把佛法的原理原則講盡了,也可以說是講絕了,再用什麼樣的話來說,都超不過這兩句話。佛所說的一切法,就是說的這一事實真相。“如是”兩個字包括一切佛法,這就是最後的一句總結。這是說的“如是”。 再說說“我聞”。 在這部經裡,“我聞”是指《無量壽經》是阿難尊者親自聽佛所說的。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沒有給後世留下什麼著作。這個經典是怎麼來的呢?經典的由來,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弟子們集結而成的,佛經的集結是由弟子們集體來做這個工作。集結的過程是非常嚴謹的,是把釋迦牟尼佛當年所講的一切經典重復講一遍。因為佛沒有留下文字的東西,是後世弟子集體集結的。 因為阿難尊者的記憶力非常好,他是聽過一遍之後永遠不會忘記。這真是一個本事啊!我們聽完了,可能這耳聽那耳冒了。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典阿難都是親自聽的。聽了以後,他是“憶持不忘”。“憶”是記憶的憶,“持”是持誦的那個持,憶持不忘。因此同學們就推舉阿難尊者,來復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 參加這個集結的同學有多少人呢?一共有五百人。這五百人都不是普通人,都是證阿羅漢果以上的,最低都是證阿羅漢果的。所以五百個同學參加這個集結,阿難尊者在台上宣講,也就是復講。如果這五百人當中有一個人提出異議,覺得阿難說這句話,我好像沒聽說,好像不是佛說的,就一個人提出異議,這個就要刪掉,不可以流通後世。所以從這個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佛的經典的集結,真是非常嚴謹的,都是“如語者,實語者”。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 你想想,我們現在做什麼事情,是不是有個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大多數同意就可以通過了,三分之二人同意就可以通過了,是不是這樣?當年佛的經典的集結,卻不是這個原則。那是用我們現代話說“一票否決”。只要有一個人提出,某句話我好像沒聽佛這麼說,這句話就得刪掉。必須得是五百個人聽了以後,個個點頭,都承認這句話確實是佛說的,才能生效,才能夠在後世流傳。佛經就是這樣集結的。 我們現在所讀的這部《無量壽經》,就是阿難尊者復講出來的。我今天上午說,我這次講《無量壽經》也是采用復講的形式。這種復講,大家可以看出來,從哪個時候開始?從阿難那個時候開始的。也可以說,阿難是復講的第一個人,代代相傳到今天。 學生復講老師的講述,這也是一種訓練。這種訓練,老法師說好處很多。學生因為要復講,所以他就要專心地聽老師講課。大家聽老法師講經的時候經常說,當年他們聽李炳南老師講經,每次要有兩個同學,負責第二天進行復講。這兩個要復講的同學,他聽得是非常認真的。為什麼?他不敢疏忽,一疏忽老師講的東西沒聽清楚、沒聽明白,第二天他講不出來。而不復講的同學可能就馬虎一些。老法師說那時候,李炳南老師跟大家講,第二天復講的同學,他聽老師講經能聽到七八成,最起碼也六七成左右。因為他有任務,第二天要復講。而第二天不復講的同學只能聽去一兩成。因為啥?他沒有壓力,第二天我不需要復講,我聽別人說就可以了。所以,這個認真聽和不認真聽,那相距甚遠,真是這樣的。為什麼我們學佛,有的進步快一些,有的進步慢一些,真是在“認真”二字上,是不是下足功夫了。 老法師告訴我們說,復講,它有什麼好處呢?老法師是這麼說的,復講的好處,是與三學、三慧相應。大家都知道,“三學”是什麼?是戒、定、慧。“三慧”是什麼?是指聞慧、思慧、修慧,這叫三慧。就是復講老師所講的東西,你就三學、三慧一次完成。所以說,這個好處是太殊勝了!老法師告訴我們說,根性利一點的人,他一聽講就覺悟了,他就明理了,他就不迷了,他能把自己的過失改過來。 老法師曾經給我們舉過一個例子說,韋提希夫人當年是在皇宮裡,聽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佛經》。經才講完,韋提希夫人就開悟了,就證果了。她證的是什麼呢?證的是無生法忍。可以說韋提希夫人是三慧成就了。哪三慧呢?我剛才說了第一個是聞慧,聞慧是什麼?她聽釋迦牟尼佛講《觀無量壽佛經》,這是聞慧;思慧呢?她一聽就明白了,這就是思慧;最後一個是修慧,一部經講完了,她證果了。所以她聞、思、修三慧一次成功。你說這個是不是太殊勝了!所以老法師告訴我們,這個復講是一種好方法、好形式,因為它能夠讓三學、三慧一次完成。 自從釋迦牟尼佛以來,歷代的祖師大德都是由復講出身。這個可能有同修不知道。就是所有的祖師大德,沒有不是復講出身的。復講的第一人,剛才我說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就是用這種方法,訓練出來的。以後,自古以來這種復講的方式,一直傳到今天。 我這次准備試講《無量壽經》,我就想,我用什麼方法來講呢?最後我自己先選擇了用復講的方式。然後,我向師父報告了,我問師父老人家,我采用復講的形式好不好?師父說,好,可以。所以我就用復講的形式來講這部《無量壽經》。 我沒有阿難尊者那麼大的本事,我沒有那麼好的記憶力,所以我就是笨鳥先飛,我用笨功夫、笨方法。這一段時間,因為同修們替我照顧老伴子,所以我就倒出了一些時間。我用這一大段時間,把老法師過去所講的東西,我是該看的看、該聽的聽,反復地看、反復地聽,目的就是要采用這個復講的形式。我要盡可能地把老法師講的東西,能夠比較圓滿地復講出來。這是我的願望,也是我的努力方向。關於復講我就跟大家說這麼些。 下面,我們看經文,“如是我聞”之後,是“一時佛在王捨城”。後面那幾句我就不說了,咱們就先說說這個“一時”。 所有的佛經裡,幾乎都有這個字樣“一時”。我們同修可能看佛經的時候就想,這個“一時”是哪年哪月哪日呀?是什麼時間呢?肯定這個“一時”是表示時間的,這是沒錯的。在這裡我就給大家說一說,這個“一時”是指什麼時間。用一句話說,就是佛講這部經的時間。“一時”在我們這部經裡就是說,佛講《無量壽經》的時間。 究竟是什麼時間講的這部《無量壽經》呢?我們同修們有的像我一樣好奇心比較強,愛刨根問底。有三個條件,這次因為我要復講,所以我就仔細地研究了這個“一時”。我自己首先得明白,然後我才能夠跟同修們說明白。老法師特別贊成“一時”這兩個字,老法師說佛用“一時”這兩個字,用得實在是太妙了。它妙在哪呢?就這麼兩個字,把幾個意思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個“一時”是指什麼?就是眾生根性、機緣成熟的時候。簡單地說,我有時候說得比較簡潔,我說“根熟眾生”,就眾生的根成熟了。什麼樣的根成熟了呢?成佛的根源成熟了,就是“根熟眾生”。這是第一個,眾生的根源成熟了。 第二個意思是什麼呢?就是眾生的信、願、行三資糧同時具足了。注意這一個詞“同時具足”。“同時”兩個字,就是“信、願、行”缺一不可。 “信、願、行”缺一不可。三樣一樣不缺了,這叫“同時具足”。只有在這個時候,佛才會講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門太殊勝了!太難信了!如果眾生的“信、願、行”不具足,佛是不會說這個的。為什麼呢?因為你說了,眾生不理解,他不接受,你不等於白說嗎。所以,一定要條件具足。 這個法門,眾生能夠深信不疑,那真是不簡單!所以佛說,如果眾生聽了之後,他心生歡喜,一心求生,這是什麼呢?是他的“願”成就了;如果他說聽到這個法門之後,深信不疑,是他的“信”成就了;然後,他“信”成就了,“願”成就了,他又不懷疑,去把它落實在生活當中,他這個“行”也成就了。所以,這三個成就同時具足了,佛才能說這個法門。如果在眾生這三種不完全具足的時候,佛說這個法門是多余的。因為眾生不相信,他不接受。 這個時候,為什麼佛要宣講《無量壽經》呢?因為佛看到大眾之中,有一些人根熟了,就是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佛不說這部經,不說這個法門,佛對不起眾生。因為根熟了,沒人給說法,他成就不了。所以同修們聽到這裡就明白了,這部經,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說出來的。 第三個條件是什麼呢?就是說眾生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如果理解不好,就說神通了,不是。老法師是這樣跟我們說的,眾生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之時。 概括前面我所講的話,“一時”究竟是表什麼意思? 第一是眾生根熟之時; 第二是“信、願、行”三個條件同時具足之時; 第三是眾生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之時。 這三個“之時”三而合一,就是佛經裡所說的“一時”。這回以後,我們再看佛經,就不會再問這個“一時”到底是何年何月何日了。佛經是這麼解釋的,這是“一時”。 下面,我們再往下看經文,“佛在王捨城” 這個“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裡面又出了“一時,佛在王捨城中”,這個“佛”,當然還是指釋迦牟尼佛。 後面說“與大比丘眾” 這個“大”是什麼意思?這個“大”,就是指“生大解、破大惡、證大果”,這個叫“大”。 那後面是“大比丘”,這個“大比丘”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先來說說這個“比丘”。 “比丘”這兩個字是梵語,是佛家出家弟子的通稱,都叫“比丘”。這個我們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這個“比丘”有三個意思。可能有同學不是太了解的,我在這裡說說這三個意思。 “比丘”的第一個意思是“乞士”。 乞是乞討的那個乞、乞丐的乞。士就是戰士、士兵那個士。乞士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這些人,是“乞食養身,乞法養心”,它是兩個乞。這裡的乞士和我們理解的那個乞丐是不一樣的。這個乞士是指很有道德、很有學問的乞食者。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乞士”的意思是“破惡”。 破貪、瞋、癡等煩惱惡。這是乞士的第二層意思。 第三層意思“怖魔”。 “怖”,恐怖那個怖。“魔”,魔鬼那個魔。怖魔。魔的驕慢心理是很重的。魔最怕什麼呢?最怕別人超過自己。這個時候比丘發心修道,一心希求出離三界,所以魔見了他心生恐怖。所以說,乞士有怖魔的功能。 說到比丘,我想多說兩句。多說什麼呢?就是比丘也稱為乞士。這個士,在我們中國古代社會是地位最高的。古代社會是這麼劃分的,人分為四等,士、農、工、商。士是排在第一位的。這個士就我們今天來說,我們就叫知識分子。那就說在古代的中國,知識分子地位最高,最受人的尊重,就是這樣的。所以,可以那樣說,古代社會是知識分子的社會。人們尊重知識、尊重德行。乞士和我們現在所說的乞討者,完全不一樣。他是很有修行、很有道德的乞食者,社會上對他們是非常恭敬的。 佛弟子和這些乞士們,是接受大眾的供養。那個時候供養就是“四事供養”。這個“四事供養”大家熟悉,就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是這樣接受供養的,和我們現在的供養,是大大不一樣的。那個時候的佛弟子是“日中一食”,就是每天只吃一頓飯,而且是過午不食。大眾每天只供養乞士一頓飯就可以了。 大家可能會問,日中一食能行嗎?因為佛在世的時候,那個時代和我們現在不一樣,生在那個時代的人比較單純。我們就用現代話來說,人比較單純,他心清淨,他煩惱少,外面也沒有那麼多的誘惑,所以他消耗的能量就少。 我記得老法師多次說,我們人這個能量,百分之九十五是消耗在妄想上,只有百分之五的能量,是消耗在一般的情況下。他們百分之五消耗的能量,和我們現在人消耗的能量沒法比。我們現在別說日中一食,一天三餐還餓呢,還得吃點夜餐,吃點干果什麼的。我們現在人不都時興這個嗎?那個時候,因為他消耗能量小,所以他日中一食是完全可以的。 我們現在如果是妄念少,我們也可以少吃。我就想說說我自己的體會。我是五六年以前,我就把三餐改為兩餐,我就把晚餐取消了。為什麼把晚餐取消了呢?我不是刻意的,我一定要吃兩餐,不是的。因為我感覺可能是年齡大了,這個消化功能也減弱了,吃多了以後就覺得不舒服。尤其是晚上,因為晚上我睡覺比較早,我八點鐘就睡覺了,所以如果晚上這頓飯吃了,時間不長就睡了,可能消化就不好,就覺得胃不舒服。所以我就把晚餐取消了。我老伴也和我一樣,也吃兩餐了。吃了一段時間,我覺得挺好,挺舒服的,那種難受的感覺就沒有了。 過了大概一年多的時間,我又把兩餐改成了一餐。這個也不是我刻意地要去吃一頓飯,一定要日中一食,等等,沒有這個想法。我就想試試,我覺得兩餐這麼長時間挺好的,那我再看看一餐。我改成一餐以後,我老伴沒改一餐,他仍然是兩餐。我吃了大約是三四年的日中一食,但是我不是過午不食。我是這一天什麼時間有工夫,我就什麼時間吃這頓飯。沒工夫,我就先不吃。所以是日中一食是保證了,但是不是過午不食。吃了這三年多將近四年,我覺得挺好的。 我什麼時候又不吃一餐了呢?就是我2017年的4月份去香港這次。在那之前我生病了。到香港以後,被師父老人家發現了,被身邊的同修發現了。他們就很著急,就想為我調整身體,然後就給我配了一些中藥。這些個中藥,它有的是飯前吃,有的是飯後吃。大家可能知道,這個中藥大部分都有這個要求,飯前吃、飯後吃。沒辦法,我就又恢復了一日三餐。但是這三餐,每一餐我都吃得非常少,就跟我日中一食那一餐那個量,可能也差不多。但是我是三餐我都吃了,就為了應付吃這個中藥。 一直到我來到這個道場以後,我是去年6月20日來到這個道場的。那個時候還是一日三餐,因為我中藥沒吃完。等我中藥吃得差不多了,我就開始申請,我要減成兩餐。結果道場的護法居士堅決不同意,說你必須得堅持三餐,因為你還有藥沒吃完。一直到大約是一個多月以前吧,不到兩個月,我再三地申請,我說我一定要申請減去一餐,後來同意了。所以我現在是一日兩餐。通過我個人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我覺得一日一餐真的可以。如果是一日一餐不行,一日兩餐是非常可以的了。 我在這裡勸那些年齡比較大的老同修們,最好是一天吃兩頓飯。早晨吃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那次不吃。你試試看,如果要是不行,那你還三餐。如果你覺得真挺好的,我建議老年人吃兩餐最好。如果你能吃一餐,那不要強求,一定要順其自然。 下面再說說“大聖” 這個詞裡不有個“大聖”嘛,“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個“大聖”,是什麼樣的人能稱為“大聖”?是已經斷了妄想、分別、執著的人,才能稱為“大聖”。 後面一句“神通已達”非常重要 為什麼非常重要?大家聽我來解釋。這兩句話是贊歎大菩薩的,這菩薩前面有個“大”字。就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意思是說,這些參加這次法會的大眾及佛的學生,都是“大菩薩”“大聖”。 前面我剛才點了一句,沒說透。在這裡明確地告訴大家,就是參加《無量壽經》法會的,這一會的參加者,沒有一個凡夫俗子,用白話說,這麼說吧,全是“大菩薩”,全是“大聖”。一般的是不可以這樣稱呼的。那個“一切”不要忘了,是參加法會的所有人。這個經上明確告訴我們多少人?一萬二千人。就是參加這次法會的一萬二千人,全都是大菩薩、大聖,沒有凡夫,就這麼個意思。所以說這兩句話重不重要? 再看“神通已達”這句話重點在哪?在那個“達”上。什麼叫“達”?“達”是圓滿地通達,沒有一點兒障礙,那叫“達”。誰能“達”?只有“大聖”才能“已達”,別的人不夠資格。你“已達”不了,你那個所謂的圓滿可能有欠缺。而這些個“大聖”,他們所具備的是圓滿的通達,沒有絲毫的障礙。 從這個贊歎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什麼呢?可以看出是“一佛出世,千佛擁護”。能不能看出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出世,然後給大眾講經說法,多少人在擁護他?他是一佛出世,而下面來參加法會的,可以說是千佛擁護。 這給我們現代人做出了一個榜樣。什麼榜樣呢?諸佛菩薩有沒有嫉妒?沒有。如果有嫉妒了,你釋迦牟尼佛憑啥成佛了,為什麼我們沒成佛?為什麼你講經,我們沒講經?這是我們現代人的做法。而佛菩薩沒有嫉妒,沒有障礙,哪一個帶頭都一樣,都擁護。絕對平等,沒有高上,沒有低下。就像唱戲一樣,這一台戲有主角、有配角。這場戲誰是主角呢?釋迦牟尼佛是主角。誰是配角呢?就是來參加法會的這些大聖們、大菩薩們,他們都是釋迦牟尼佛這場戲的配角。扮演誰呢?扮演釋迦牟尼佛的學生。實際上參加這次法會這些大聖們,有的是古佛再來,有的成佛的時節在釋迦牟尼佛之前。你說就這些古佛來扮演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來支持他這個法會,是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如果我們現代人,可能說,我資格比你老,我憑啥給你當學生?古代的佛菩薩,真是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什麼目的?度眾生。這是諸佛菩薩唯一的一個目的。所以他們不會你爭我斗,不會比你高我低。你為什麼成佛,我為什麼沒成佛;你為什麼早了,我為什麼晚了。佛菩薩是不搞這些的。 所以我現在多次跟大家說,我們佛門弟子不搞你爭我斗,不搞人我是非,一定要和諧。向古佛們學習多好。一個人有成就,大家都贊歎,大家都學習。你說這有多好。要補台,不要拆台。所以古佛給我們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樣。誰做主角都好,誰做配角都好,都要把自己的那個角色扮演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下面一句是“一時佛在王捨城,耆阇崛山中。” 我們再往下說這個“王捨城”是什麼地方?“耆阇崛山中”,這個耆阇崛山是一個什麼樣的山?這兩句就是,佛講這次法會的地點。前面有時間,然後這有地點,後面還要說具體參加的大眾的具體人,剛才只是說了一個大概。 今天的時間到了。下面的“王捨城”和“耆阇崛山”,我們就留作下一節課繼續給大家講。感恩大家! 阿彌陀佛!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