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無量壽經(第五集)文字版


 2018/4/25    熱度:11863    下載DOC文檔    

  無量壽經(第五集)

  劉素雲老師 試講

  2018年3月14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這節課我們開始講第二品經:

  〖德遵普賢第二〗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這一段經文: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我們先把有關名詞解釋一下。

  首先看〖賢護〗。

  “賢護”是什麼意思呢?是既能保護自己純正的思想行為,又能樂於護持他人的意思。賢護菩薩是釋迦牟尼佛在家修學淨土的弟子,地位與普賢、文殊、觀音、勢至相同,都是等覺菩薩。賢護菩薩的名號,是代表“如來善護念諸菩薩”義。

  下面,再看〖等十六〗。

  以下列出的十五位,來自他方世界,有學問、有道德、有修有證的在家菩薩。這一段經文裡,一共是十六位菩薩。

  下面看〖正士〗。

  “正”是正知正見,“士”是知識分子。知見與佛相同的知識分子稱為正士,也稱大士,是菩薩的別名。

  現在我們來看經文裡的第二位菩薩,〖善思惟菩薩〗。

  這位菩薩,他的思想見解都是純善的,代表專修淨土的人具有正確的思想見解,與阿彌陀佛相應。

  第三位菩薩,〖慧辯才菩薩〗。

  這位菩薩是有智慧、有口才,能把淨宗的教理教義說得讓人相信。

  以上兩位菩薩表“難信能信”。哪兩位呢?就是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這兩位菩薩表法,是表兩位菩薩“難信能信”。

  第四位,〖觀無住菩薩〗。

  觀察這個世間一切法都是無常。在此代表修淨土的人,對一切法,心不執著、不留戀,念佛求往生。

  第五位,〖神通華菩薩〗。

  表靈活應用。他有很善巧的教學能力,能因材施教,把念佛成佛的法門,介紹給廣大群眾,讓大家都能夠明白,都能夠接受。

  第六位,〖光英菩薩〗。

  表光明英發。“光明”是智慧,“英發”是發揮。表這部經能顯發我們深廣的智慧。

  第七位,〖寶幢菩薩〗。

  “幢”是圓筒形的旗幟。古時候,如果道場有講經時,就把“幢”掛在寺院外的旗桿上,通知大眾可以來聽經了,所以“幢”表宣揚佛法,“寶幢”表宣揚最殊勝的佛法。以此,在這裡表宣揚本經的法緣是無比殊勝的。

  第八位,〖智上菩薩〗。

  “智”是智慧,“上”是最上第一。在此代表修學本經就能得到無上的智慧。

  第九位,〖寂根菩薩〗。

  “寂”是寂靜,“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寂靜是修行的根本。在這裡代表依照這部經修學,就能得身心清淨。

  第十位,〖信慧菩薩〗。

  表能深信本經。

  第十一位,〖願慧菩薩〗。

  表肯發願學習,求生淨土。能深信發願,就是有真實智慧的人。

  十二位,〖香象菩薩〗。

  是比喻念佛的能量很大,能幫助我們超越十法界。

  以上三位菩薩,是代表往生的三個必要的條件:信、願、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資糧。

  第十三位,〖寶英菩薩〗。

  “寶”是智慧寶藏,“英”是精華。“寶英”是代表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一切妙法中的精華,能令凡夫在一生當中往生不退,決定成佛。

  第十四位,〖中住菩薩〗。

  “中”表示中道,“住”表示安住。把心安住在這部經上,安住在這一句佛號上,就能得到中道的第一真理。

  第十五位,〖制行菩薩〗。

  “制行”是指控制我們的思想行為,念佛就是制行。在這裡代表持戒念佛。

  最後一位,〖解脫菩薩〗。

  “解”,解脫煩惱。“脫”,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表示依照這部經的理論、方法修行,就能往生淨土,永離妄想、分別、執著,得大自在。

  看最後,〖而為上首〗。

  這十六位大菩薩,代表在家眾菩薩眾的上首。

  在第一品中,同修們是否還記得舉出了三位菩薩?他們是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這三位菩薩是出家眾。

  在這一品中,舉出了十六位菩薩,這十六位菩薩都是在家眾。為什麼出家眾只舉了三個,而在家眾舉出了十六個,這要表示什麼?是表這部《無量壽經》主要是以在家人為度脫對象,再進一步說,這部經是佛專為我們在家人說的。

  我們能不能感受到佛恩浩蕩?如果我們遇到了這部經,遇到了這個法門,又當面錯過了,那真是太可惜了。因為你錯過了成佛的機緣。

  講到這,我想很多同修會感動的。因為以前這個理念可能不是太清楚的,不知道這部經是佛專為我們在家眾生說的,所以我們是否應該生起感恩之心!

  在這十六位菩薩當中,除了第一位賢護菩薩是示現在娑婆世界,他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弟子。其他的十五位菩薩,都是他方世界的菩薩,來到了靈鹫山聽法的,來參加釋迦牟尼佛的這一次無比殊勝的法會,來做影響眾。那這個又代表什麼呢?代表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都講這一部經,都護念這一部經。

  我再說一遍,代表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都講這一部經,都護念這一部經。他們聽說佛在靈鹫山講《無量壽經》,就從他方佛國來此聽經,說明這個法會是“一切諸佛所說”。最後這句話也很重要,不單單是釋迦牟尼佛說,而是“一切諸佛所說”。

  佛菩薩的名號都是表法的。佛菩薩沒有自己的名號,他們的名號,是因為眾生的需要而生的。

  比如說〖釋迦牟尼佛〗這個佛號,是怎麼生的呢?

  是在這個時代,就是釋迦牟尼佛所教學的這個教區,這個世界的眾生業障很重,沒有慈悲心,自私自利,所以佛用“釋迦”二字。“釋迦”表示什麼?是“仁慈”的意思。剛才我前面說,因為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眾生業障重,缺少慈悲心,很自私自利,所以佛用“釋迦”這兩個字,這兩個字是表示“仁慈”。其次,這個世界的眾生,一天到晚妄念紛飛、心不清淨,所以佛用“牟尼”兩個字。牟尼是寂滅的意思。

  假如釋迦牟尼佛是去西方極樂世界作佛,他這個名號,肯定就不是釋迦牟尼了,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人人大慈大悲、清淨寂滅。所以說,佛的名號都是表法的。

  在這一品經裡,列舉出了十六位在家菩薩的名號,當然也都是用來表法的。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比如說〖賢護菩薩〗。

  他是表什麼法呢?表“如來善護念諸菩薩”,這個護念的意義很深,諸佛如來必定要護念真正念佛發心求道的學生。無論你是在家還是出家,只要你發這個道心,真正依教奉行,諸佛如來沒有不護念的。這可以說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就是教導我們如果你遇到了真正發道心的同修,我們要盡心盡力地去護持,給他們提供方便的修學條件。如果我們不能護持真正發道心的同修,諸佛菩薩怎麼能護念我們呢?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想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護持,我們也要護持真正的學佛人,真正斷惡修善的人,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想想我們自己本身,是不是做到了這一點。

  比如說,下面這一位〖觀無住菩薩〗。

  看到這個名號,我們就會想起《金剛經》上的非常重要的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從這兩句話上開悟的。菩薩在這裡告訴我們,《無量壽經》跟《金剛經》沒有兩樣。《無量壽經》包括了全部的《金剛經》,包括了全部的《般若經》。觀無住菩薩在這裡暗示我們,用他這個名號告訴我們什麼?學《般若》不如學《無量壽經》。這個可能我們很多同修,是第一次聽說。我再說一遍,《無量壽經》包括了全部的《金剛經》,包括了全部的《般若經》。觀無住菩薩暗示我們學《般若》不如學《無量壽經》。

  再比如下一位〖神通華菩薩〗。

  表行願方便無不具足。有障礙就不方便。行願方便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四無礙法界”。哪四無礙呢?就是: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神通華菩薩這個名號,在暗示我們什麼呢?暗示我們學《華嚴》不如學《無量壽經》,真是表法意趣甚深甚廣。

  再接著往下說〖光英菩薩〗。

  表無量無邊深廣的智慧,都是由一句阿彌陀佛顯發出來的,顯示出本經之德用無邊。

  再比如〖寶幢菩薩〗。

  表智慧殊勝,表弘法利生,代表弘法之法緣殊勝。

  下一位是〖智上菩薩〗。

  無上的妙智。在本經之中,代表本經的內容是無上的智慧。如果你想求智慧,不必念六百卷《大般若經》,顯示出本經之殊勝,無有一法不具足。

  再比如,〖寂根菩薩〗。

  表《無量壽經》是六根清淨的修行方法。還有“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這三尊菩薩在一起,表淨土三資糧,也就是三個重要的修學條件:要信、要願、要行。

  再比如,〖寶英菩薩〗。

  表願海萬德莊嚴。表性所含無盡的寶藏,無盡的智慧。

  再比如,〖中住菩薩〗。

  表阿彌陀佛是中道第一義谛,玄妙之極,方便之極,平常之極。

  再比如,〖制行菩薩〗。

  表持戒念佛,這是修行的下手之處。再具體點說,就是老法師告訴我們的那五個修學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這句阿彌陀佛佛號,把這五個科目統統都包括進去了。

  最後一位,〖解脫菩薩〗。

  他排在最後,代表果報,果報是得大自在。

  以上十六位在家菩薩的表法,給了我們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在家修行一樣能夠成佛!

  特別是末法時期,出家修行反而比在家修行難。

  出家真修行的人反而少了,為什麼呢?為什麼說出家修行的人反而少了呢?不是說出家人少了,而是說出家修行的人少了。為什麼?大家都有目共睹,忙著蓋大廟,忙著應酬,天天搞法會,度死人,整天忙這些,哪有什麼工夫修行。所以說現在很多出家人的修行,反而不如在家人得力。在家人一天可以念幾萬聲佛號,出家人比不上在家人,就從這一點來說也是這樣。

  末法時期,世事顛倒。佛陀在世的時候,修行成就的排序是,這個很多人都清楚。那個時候,修行成就的排序是:出家男眾第一;出家女眾第二;在家男眾第三;在家女眾第四。那現在是怎麼樣一種情況呢?正好顛倒了。現在是:在家女眾第一;在家男眾第二;出家女眾第三;出家男眾第四。這個排序,應該這樣說,真是佛法的一種悲哀。

  現在大家都富裕起來了,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開始忙著建道場蓋大廟。廟宇蓋得越來越富麗堂皇,數量多、規模大,卻把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的本懷忘了。就是我們是干什麼的,把世尊的本懷忘掉了。出家人不能深入經藏,不能弘法利生,佛法就衰微了。大家說,是不是這麼回事?我們眼前的事實,每個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我們的本師已經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成佛,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除了講經教學之外,我們的世尊沒有做過別的事情。可是我們現在所做的,正好是與我們本師本懷是背道而馳的。

  有人說,是不是我們現代人的頭腦不如古人?是不是我們現代人的福報不如古人大?老法師告訴我們,絕對不是。是什麼原因呢?老法師這樣說的,我們現代人的頭腦比古代人聰明,福報比古人大。那為什麼反而道心退卻了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沒有往釋迦牟尼佛的正道上走,我們把路走邪了。因為我們走上了邪路,所以才導致了目前的現狀,末法時期就是這種現狀。

  有同修問,什麼是釋迦牟尼佛的正路?一句話,講經教學、教化眾生,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正路。那什麼是邪路呢?除了講經教學,統統是邪路。注意這個詞“統統”,離開了講經教學,統統是邪路,這個統統代表所有。那你想,唯一的正路,講經教學。除了這條路,其它都是邪路。因為走上了邪路,所以就失去了道心,造作了罪業,這些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警覺了。

  這一段經文講到這裡,我們把它總結概況一下,這一段經文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這一段的“賢護菩薩”,是與釋迦牟尼佛同時代的此方世界的菩薩。其他十五位菩薩,則是他方世界來此參加法會的菩薩。由前面十四位菩薩的名號中、含義中,讓我們認識這部經典的殊勝。第十五位,“制行菩薩”,教我們修行下手的方法,持名念佛。最後一位,“解脫菩薩”,代表修行的果報。這十六位菩薩,都是在家菩薩的上首。這一段,就是我對這一段經文的一個概括總結。

  下面,請同修們看下一段經文: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

  也先解釋一下有關名詞。這個“鹹共”的“鹹”,就是都的意思,全部的意思。“共”是共同,“遵”是遵守,“修”是修行。“普賢大士之德”,普賢菩薩之德無量無邊,說之不盡,總的歸納起來,是大家熟悉的十大願王。

  這十大願王的名目如下:“一禮敬諸佛。二稱贊如來。三廣修供養。四忏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十普皆回向。”這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下面,我們具體看一下,這一段經文裡的每一句經是什麼意思。

  先看〖具足無量行願〗。

  就是說,以上參加大會的菩薩們,人人都遵修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所以他們也如普賢菩薩一樣,具足無量的行願。

  下一句,〖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安住”是安住不動的意思。“一切功德法”,是菩薩修行成佛以後的圓滿功德。這裡是教育我們,只要把心安住在這一句佛號上,就是安住在一切功德法中。

  後面有“游步”,就是游戲神通。

  “行權方便”,很善於教導,能隨眾生不同的程度,給予不同的教育。這是菩薩們的神通游戲,自在游行,感化救度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隨順眾生的需要,來協助教化他們。

  “入佛法藏”,對一切眾生真心自性裡面含藏的一切佛法都通達明了。“佛”是覺悟、明了。“法”是世出世間一切法。“藏”是含藏的意思。

  “究竟彼岸”就是達到究竟圓滿的成佛果位。

  這是上面這段經文,比較難理解的一些詞語,先把它簡單地給大家解釋一下。

  下面,我們看具體的經文。

  第一句〖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

  這句經文是說明與會的這些大眾,在這些大眾裡,有比丘眾、有二乘眾、有菩薩眾、有出家眾、有在家眾。所有出席這次大會的這些大眾們,沒有一個不修普賢大士之德的。所以說普賢大士之德,是建立在前面講過的五個科目中的前四個科目的基礎上。

  剛才我說了五個科目是什麼,再說一遍這四個科目,就是它的前四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如果沒有這四個科目,哪來的普賢大士之德?這四個科目,是普賢大士之德的基礎,是決定不可以缺少的。尤其是三福和六和,就好像是蓋房子的地基,如果蓋房子地基沒有打牢,這房子怎麼能蓋得起來?即使是勉強地把這個房子蓋起來了,由於地基不牢,它也會坍塌的。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打好這個修行的地基。

  “普賢大士之德”是什麼?就是《華嚴經》裡講的十大願王,從“禮敬諸佛”到“普皆回向”。普賢行跟其他的菩薩行究竟有什麼不同,這是這一段經文,就這一句經文裡的一個重點。就是究竟普賢行和其他的菩薩行有什麼區別,有什麼不同呢,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

  普賢行的最大特點就是心量廣大,永遠沒有疲厭,這是他的特色。因此學佛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不要念念想自己,念念想自己的小家庭,念念想自己的親朋好友,這樣的念頭太小了,圈子也太小了。普賢菩薩是念念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苦難眾生,這一點沒有一個菩薩能比得上,盡虛空遍法界一個眾生都不漏。

  這一句話是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特別值得我們注意,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個眾生都不漏”,你說普賢菩薩的心量該有多麼大!

  我們現在也在修普賢行,這個大心量我們究竟學來沒學來,還是只是說說而已。所以,普賢行可以這樣說,是真正的圓滿行。圓滿就是沒有缺欠。普賢行是圓滿行。

  如果我們不了解這個意義,我們對於十大願王,便永遠不能真正地理解。只有你理解了這個意義,才是我們對普賢行有了真正的了解和認識。我們如果理解了這個,有一個什麼樣的感覺沒有?就是古大德曾經說過:《華嚴》和《法華》這兩部大經,是《無量壽經》的導引文字。這句話可能是仍然有些同修不太理解。

  大家都知道《華嚴經》和《法華經》,是佛四十九年裡所講的經典裡,非常重要的兩部經。現在說《華嚴經》和《法華經》這兩部大經,不過是《無量壽經》的導引文字而已。有很多同修,一時半會兒好像理解不了。事實是這樣的,我把它講到這裡,同修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漸漸地去理解,逐漸就會理解的。

  就像我前面多次說過的,《無量壽經》是通往極樂世界的主橋。《華嚴經》和《法華經》是上這個主橋的引橋,就是這麼一個關系。大家都知道《華嚴經》到最後,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念佛人的一句阿彌陀佛,圓攝十大願王。注意這個詞圓攝,念佛人的一句阿彌陀佛,圓攝十大願王。

  若真的一句佛號中有十大願王,即“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從開始講到現在,大家一個突出的印象就是,阿彌陀佛一句佛號是太重要了。這一層一層地在給大家在講解,這個印象肯定也是越來越深刻。

  因為講到了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那咱們就講一講,這個“十大願”究竟都是什麼?有的同修知道,有的同修熟悉,有的同修還不完全知道。

  所以在這裡,我想給同修們介紹一下十大願王的具體內容。

  第一,〖禮敬諸佛〗。

  “禮”是外表有禮貌,“敬”是內心真誠。內敬外禮,“禮敬”就是這個意思。“諸佛”,看到這個字樣,很多同修以為,看到諸佛菩薩的形象,就要去恭恭敬敬地禮拜,這就是“禮敬諸佛”。可能現在,我們有許多同修是這樣認識的。就是見到佛像恭敬地去禮拜,這就叫“禮敬諸佛”。老法師告訴我們,如果要是這樣去會意,普賢菩薩會流眼淚的。因為什麼呢?你把他的意思全搞錯了,“禮敬諸佛”不是這個意思。

  到底應該怎麼樣是“禮敬諸佛”呢?

  《華嚴經》上講得很明白,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我們禮敬的對象。諸佛是誰?

  答案:一切眾生即是!我們這個認識,恐怕以前大概沒有那麼深刻吧。我們以為佛像就是佛,不以為眾生是佛。有的同修說眾生是佛,但是也是在口頭說說而已,實際內心深處,沒有把眾生真正地看作是佛。

  要求我們是對佛怎麼樣恭敬,對一切眾生要同等恭敬。這個修飾語“同等”兩個字,就是說你對佛怎麼樣恭敬,你對一切眾生就要同等恭敬,這叫“禮敬諸佛”。

  這回聽明白了以後,我們就知道,我們不能小瞧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眾生。過去我一再說,包括蟑螂、螞蟻、蚊蟲,它們都是未來諸佛。我們禮敬它們,就要像禮敬我們所說的禮敬佛像一樣去禮敬,這就對了。這就叫同等禮敬。

  在這裡,我給大家舉一個小例子。最近我多少有一點感受,就是我現在所在這個道場,有幾個小動物。有六條狗,有一只小貓咪,就像我們這個小道場的一個成員,我們就是這樣對待它們的。我們對待這些小動物,沒有把它們看作是動物,而是把它們看作是我們當中的一員,它們都是未來佛。我們對它們是很愛護、很關心的,沒有一個人去傷害它們。

  你們從這些小動物的名字裡,就可以知道了。這六條小狗它們的名字是,一個叫“大悟”,不是大徹大悟嘛,我們這個小狗狗有一個叫大悟。還有一個叫“一真”,一真法界嘛,一真。還有一個叫“覺覺”,不要覺悟嘛,破迷開悟,有一只小狗叫覺覺。還有一只小狗叫“西西”,還有一只叫“歸歸”,兩個合起來,就是“西歸”,要回歸西方極樂世界嘛,所以西西、歸歸。最後一條,就是我家裡原來的那個小“劉優秘”。這就是六條小狗。它們也和睦相處,互相也不打仗,挺好的。還一只白色的小貓咪,名字叫“自在”。這個自在就是我們修行,我們要的果報,不是希望幸福自在嘛,我們那小貓咪就叫“自在”。這六條小狗和這一只小貓咪也和睦相處,就這個景象真是挺感人的。

  所以我在這裡舉這個例子就是告訴大家,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我們都要禮敬,不可以輕視,不可以小瞧,更不可以看不起他們。

  老法師曾經給我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什麼呢?說我們今天給人寫信,最後不是要落款嘛,落款要落名字。我們學佛的同修往往都習慣是,署完名字以後,後面寫合十。老法師說,寫“合十”,不肯寫“頂禮”,這一點你就沒有修普賢行。

  看到這裡的時候,我真的大吃一驚。因為什麼呢?老法師要不說,我真不知道這回事兒。我就曾經這樣寫過,比如說我給某某法師寫信,我最後署名就是“劉素雲合十”。我真的這樣寫過。雖然次數不是太多,但是畢竟是寫過。如果沒聽老法師這麼說,我確實是不知道。

  老法師給個答案,就是理由,為什麼說你寫“合十”不寫“頂禮”,你就沒有修普賢行?老法師是這樣說的:你落款合十,就說明你認為你給寫信的對方他不如你,你認為你比他強。那你就想啊,我比你強我憑啥要給你頂禮,寫個合十就不錯了。老法師就這麼給我們剖析的。我聽了以後我就想,真得多學多看,否則,有很多東西因為不懂就犯錯了。

  老法師說,你不給他頂禮,你怎麼知道他不如你。因為什麼呢?因為他和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他和阿彌陀佛也沒有兩樣。你見著阿彌陀佛,見著釋迦牟尼佛,你頂不頂禮?你肯定是頂禮,你不會只合十的。為什麼你給他寫信,你就不頂禮呢?是說明你自己的心裡有貢高我慢,你覺得你比他強,所以,我給你合十就可以了。

  看到這兒我就想,真是學一點咱們就要落實一點。從今天開始,咱們就要把這種分別、執著給它去掉,要把小心量變成大心量。因為什麼呢?我們寫個頂禮不費什麼事。但是它表示你心裡的念頭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這樣?因為什麼呢?當今人們最缺少的就是禮敬,就是誠敬,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老法師一再告誡我們說:誠敬是性德。我們要把性德開顯出來,這要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是不是這樣?老法師教我們,他說:別人對我合十,我給他頂禮;別人對我鞠躬,對我點頭,我給他行禮。就是告訴我們,你一定要比對方做得更好一些,不能當作口號來講。

  有的人說我瞧不起某某某,這個你就錯了。就在平等對待眾生的這方面,應該這樣說我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做。現在身邊的同修,有些時候也說,我對待眾生平等,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有時候我還覺得挺得意。現在和普賢行一對照,那差距是太遠了。真的是很慚愧!我就想從現在開始,從零做起,好好修普賢行,把普賢行在心裡扎根,在行動上落實。

  下面,再說“諸佛”,不但是指有情眾生,《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大經上也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指有情眾生說的。那麼無情眾生呢?老法師告訴我們:“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兩個性是一不是二。”就是佛性和法性,是一不是二。所以,他們是無二無別的。

  因此,不但對一切人要禮敬,對一切事和物也要禮敬,這才是真正的普賢行。

  老法師給我們舉出這樣的例子,說在《華嚴經》裡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什麼榜樣呢?因為,五十三參裡,五十三位善友,有出家的、有在家的,是五十三位菩薩示現的。出家的有五個人,其余的都是在家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有善人、有惡人,有修正法的,有修外道的,還有修邪道的。善財童子對這五十三個人,是平等的恭敬。無論是善人,還是惡人,他們的佛性是平等的。佛性沒有善惡。所以,老法師舉善財童子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要平等地禮敬。

  有同修說了,劉老師,您剛才說,對事、對物也要禮敬,那怎麼禮敬啊?桌椅板凳我們天天也去磕頭?這個理解就有偏差。對物要禮敬,為什麼?因為物有法性,剛才說了。那對有法性的這個物,究竟應該怎麼樣禮敬呢?擺得整整齊齊,保持得干干淨淨,這就是禮敬。

  我在這裡說,這個不是笑話人。有的人家裡規規矩矩、整整齊齊,你進去一看,你第一感覺,挺爽,讓你心情挺愉快的。這是一種。實際它倒不一定這個家怎麼華麗,不是這樣的。有的家庭很簡單,也沒有什麼豪華的東西,但是它就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有的家裡呢,就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固定的地方,亂七八糟的。

  我記得,我曾經給大家舉過一個例子。我見過一個這樣的佛友,她家是供了一尊觀音菩薩。咱們就不說她家裡亂到什麼程度,我說用那三個字是比較確切的,就是髒、亂、差。不說她家怎麼樣,咱們就說,她這個所謂的佛堂。她這個佛堂呢,也叫不上一個佛堂,就是在一張桌子上,供了一尊觀音菩薩。你這個吧,如果條件就是這樣,無可挑剔。你能不能把它收拾得干淨利索一點,就是髒抹布、亂手巾、什麼衣服,亂七八糟的,都在這桌子上放著。然後觀音菩薩前面,拉了一根鐵絲兒。鐵絲兒上是掛得滴溜當啷,反正叫人一看心裡都堵得慌。

  你這個完全可以動動手,就可以把它擺得整整齊齊,桌子擦得干干淨淨,這不就是對物的禮敬嘛,也是對菩薩的禮敬啊。你說在菩薩眼前,擺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甚至連——說不好聽的,連沒洗的襪子都在上面堆著,這對菩薩都不禮敬吧,對這物也不禮敬啊。

  比如說,有一次,我跟我非常熟悉的一個人說,我說你用的那個毛巾,你弄完了、擰完了以後,你能不能把它抖落得板板整整的,掛在那個桿兒上或者鐵絲兒上,擰巴擰巴一抖落。我說就像那個干巴魚似的,一條一條的,都擱那個桿兒上這麼當啷著,掛著。你這個,你就是對物不禮敬。這個不費吹灰之力,舉手之勞,就可以做到的。

  所以有的同修說,那對這些物也得磕頭,我剛才說了,那個理解是錯誤的,不是這樣的。你對物愛護,你就是禮敬。

  我再給你舉個例子。比如說,咱們,尤其是小夫妻,老夫妻也不是沒有,咱們小夫妻因為年輕氣盛,可能有些時候倆人弄點不痛快、別扭了,有的就開始動手了。動手了,有很多的時候就摔東西。反正碗啊,盤子啊,什麼玩意兒得手,拿過去就摔過去。然後這碗也碎了,盤子也打了。

  我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呢?我年輕的時候,這事我干過。因為我和我老伴兒倆,就兩條:一條,是怄氣,誰也不跟誰說話。我沒說嘛,兩個月一句話不說,那都是我干的事。再一個,就是氣到一定程度了,沒地方發洩這個怨氣,怎麼辦呢?摔東西。所以我家那個碗啊,碟子啊,盤子啊,反正沒少讓我摔碎。摔完了以後怎麼辦?那你吃飯還得用,上商店再買呗。最後自己明白了,不能再摔了。因為啥?你摔完了你還得去買,你那不是傻氣嘛,你買不得花錢嘛,你不是一筆浪費嘛!

  所以我在這裡舉這個例子,就告訴同修們,如果是小兩口有點矛盾,擱嘴說,但是我不主張罵人。我為什麼摔東西呢?因為我不會罵人,我不會打仗。所以急眼了我就摔東西,就拿這個發洩自己那個不滿情緒,你這個就是對物不禮敬吧。你說那碗招著你了嗎?那碟子惹著你了嗎?你干嘛把人家都摔碎了,是不是這樣,那不講理嘛。

  所以對物的禮敬,就是把它擺整齊,收拾干淨,這是對物的禮敬。

  那有的人說,那事咋禮敬啊?那事也沒有個形象,也不像物,那桌椅板凳、鍋碗瓢盆的,它們都有形象。那事沒形象,那怎麼恭敬呢?就是認真負責、盡心盡力,去把你這份工作、這份事情,給它做好,這就是對事的恭敬。你別不負責任,嘻裡馬哈,那就是對事的不恭敬。

  在這裡,我想說一點什麼呢,就是要入鄉隨俗,這禮敬要入鄉隨俗。我以前是不是舉過這個例子?有一次,我從香港要到廣州。香港同修送我和刁居士我們幾個去火車站,要坐火車。到了火車站以後,它有一個欄桿兒,中間有一道門,就是我們得通過這個門進去以後,然後檢票上車。這欄桿兒外面,就是送我們離開香港的同修們。

  結果就在那個門外,香港的同修和我們刁居士,這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給我鞠躬,我給你合十。就在那個門口,因為還有其他的旅客,人家也要經過那個門。那他們在這,你給我行禮,我給你鞠躬,全都在阿彌陀佛!我看都要引起圍觀了。那些人都擱旁邊看,尋思這些人干嘛呀?可能都把我們這些人當精神病了。

  後來,我就趕快拽了刁居士一把,我說行了、行了,趕快進去吧。叫我拽著她胳膊,給她提溜進去了。然後香港的同修也笑了。後來我跟刁居士說,我說這個不行,人家公共場合。這是我遇到的一次。以後,我們就注意這個了,那就簡單的一告別,阿彌陀佛,就可以了。不能連摟帶抱的,帶拽著的,然後又阿彌陀佛沒完沒了的,你磕頭我行禮的。這時候不是入鄉隨俗了,你影響公共場所秩序了,是不是?

  還有一次,我記得是我們出國那一次,在機場候機。老法師我們都在椅子上坐著。這個時候,來了一些人,我估計可能也是學佛的。見著老法師以後,一大片,跪下來給老法師頂禮。老法師緊著說,一禮、一禮。那已經跪下了,開始禮拜了,老法師也沒法說了。師父就說,一禮、一禮。結果這些人是一禮不行,必須得三禮。

  後來老法師跟我們說,像這個就不太合適。因為機場候機大廳,這是公共場所,不可以這樣的。這個我們就記住了。就是你在什麼場合,應該用什麼禮節,你得明白。你不能越槓,得入鄉隨俗,這個就對了。如果做過分了,你說我禮敬嘛,那就過分了,也談不上禮敬了,是不是?就這個,在這裡我跟大家說一下。這是第一願。

  第二,〖稱贊如來〗。

  分別一下,第一個是“禮敬諸佛”,這第二是“稱贊如來”。為什麼把“諸佛”改為“如來”?它有它的深刻的意義。“諸佛”是從形象說的,“如來”是從性德上說的。

  比如說,在《金剛經》裡,有的時候說諸佛,有的時候說如來,有很多人不理解,說怎麼回事呢?一會這麼說、一會那麼說。這回我講到這,大家就明白了。凡是稱諸佛,都是從“相”上說的;凡是稱如來,都是從“性”上說的。由此可知,在形象上,我們要平等地恭敬,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但是在性德的開顯上,確實有迷悟之分。因此,稱贊與禮敬是有差別的。這回聽懂了吧?一個是從“相”上說的,一個是從“性”上說的,兩者是有差別的。

  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裡,我們可以看到,與性德相應的,善財童子就稱贊;與性德不相應的,善財童子便禮敬而不贊歎。比如說,勝熱婆羅門,他是代表愚癡,善財對他禮敬而不贊歎;甘露火王瞋恚心大,報復心重,善財對他禮敬而無贊歎;筏蘇是一個妓女,善財對她有禮敬,沒有贊歎。這就是五十三參裡面其中的三位,唯獨這三個人沒有贊歎,其他的都贊歎。說明了什麼?為什麼贊歎用“如來”,而不是用“諸佛”?老法師告訴我們,說“善”要與“真性”相應,就是善要與你的本性,你的真性相應,才值得贊歎。如果與心性不相應,與大乘佛法不相應,都不能贊歎。所以,我們以後要注意,什麼時候我們禮敬,什麼時候贊歎,一定要把這個分寸把握好。

  老法師老人家慈悲,為我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說明。他說現在台灣的佛教,做慈善救濟事業的很多,很廣泛。老法師說:我在講經的過程當中,對這個從來沒有贊歎過。

  當時我聽到這,看到這,我又有疑惑了,為什麼呢?做慈善事業,那不是好事嘛,為什麼不贊歎呢?

  師父給的解釋是這樣的:雖然慈善事業是善法,我為什麼不贊歎?因為它是世間的善法,不是大乘的佛法。在這,說那個善法是世間的善法,不是大乘的善法。說:如果我們對世間的善法加以贊歎,換句話說,可能會讓人誤解,這就是佛法。老法師給的答案就是這樣的。說:如果是這樣,也是誤導眾生,這就大錯特錯了。

  比如說學校,小學也好,中學也好,大學也好,學校的事業是什麼?是教學。如果教學有成績,我們應該給予贊歎。如果學校偶爾地做那麼一次社會救濟的慈善事業,也值得我們贊歎。但是如果作為一所學校,把學業荒廢了,老師們不教書了,學生們不念書了,天天去社會上做慈善事業。你想想,我們還要不要贊歎?因為把自己本分事業捨棄掉了,這個我們不能贊歎。贊歎一定要與性德相應。

  佛法的本分是什麼?是如來家業。如來家業是弘法利生,普度眾生,協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開了這個,老法師說這叫不務正業。這個理念,同修們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就是我們什麼時候該禮敬,什麼時候該贊歎,老法師是舉例子給我們說明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聽得懂。

  比如說,以前的寺院和庵堂都是佛法的教育機構。我們在大經上讀到,佛寺每天是二時講經,二時修行。二時就我們今天來說是八小時。你想想,佛寺八個小時講經,八個小時修行。修行不外乎兩大類,一是參禅,二是念佛,這是修行。念佛的人,每天是在念佛堂念佛八小時,在講經堂聽經八個小時,還有八個小時休息。這不三八二十四個小時嘛,二十四個小時是這樣分配的。所以那時候的修行人,沒有多少時間打妄念。

  所以,佛教的道場是寺院,寺院是教育機構。我們看看目前的狀況,寺院成了旅游觀光的地方,是不是這樣?所以它就失去了教育機構的本來面目了。

  老法師告訴我們,寺院和廟宇不一樣,廟宇是什麼?是祭祀鬼神的地方。我們現在把寺和廟完全混為一談了,寺也是廟,廟也是寺。現在稱寺的不太多,牌子是什麼寺,但是大家一說,到大廟去,上某某大廟去,都是這樣說。很多地方把祭祀鬼神的廟,也混同於寺了,這就是一個錯誤的做法,是跟鬼神打交道的地方。現在把寺和廟混為一談,這也是佛教另一個悲哀。

  佛寺是教化眾生的教育機構,我們必須認識清楚。如果捨棄了修學,捨棄了教學,這就是忘了本,所以不能贊歎。在這裡,什麼時候贊歎,什麼時候不贊歎,我覺得老法師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了。如果我們贊歎錯了,會使一些人對佛教產生錯誤的看法,他們可能認為這就是佛教,實際那不是佛教。

  稱贊是相當不容易的,比禮敬難修。為什麼?因為貢高我慢幾乎每個人都有,不知不覺它就現形。這是無始劫以來俱生的煩惱習氣,一定要把它斷除。

  禮敬就是折服驕慢。學謙虛、學恭敬,無論在言語,在起心動念,在行為上,都要認真地修學。稱贊一定要有智慧,一定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辨別邪正,辨別是非。是正法,是善法,我們要贊歎。如果有偏有邪,我們就絕對不能贊歎。

  今天的時間到了,這節課就講到這裡,明天接著往下講。感恩大家。

  阿彌陀佛!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