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法王:你修的是人間福報,還是出世間解脫道?


 2018/5/8    熱度:5184    下載DOC文檔    

  摘自:2018年2月講授《修心絮語》

  很多人只想人間福報,並不是真正意樂修行佛法。這裡的福報是說人間的福報,是指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就是中文說的「福報」,這種追求人間福報的意樂和追求佛法的意樂是相互違背的。因為一個追求的是此生,一個追求的是來世。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心中帶有追求今生榮華富貴的強烈貪著,他也很難真正做到積聚資糧、淨除罪障。

  積資淨障的關鍵是什麼呢?首先資糧分為兩種,也就是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首先福德資糧要能圓滿,智慧資糧才得以圓滿。福德資糧要如何圓滿呢?首先要捨棄世間八法,也就是捨棄對於世間榮華富貴的貪著。只要消除了這樣的貪著,那麼這個人就能夠自在無礙地學習十種波羅蜜。因此內文中說,就是因為捨棄對於此生的貪著是如此重要,因此要說三次:「捨棄對於此生的貪著,捨棄對於此生的貪著,捨棄對於此生的貪著。」

  總而言之,萬法的重點就在這裡,一切輪涅的分際也在這裡,世間福報和出世間修持的差別也在這裡,究竟安樂的基礎也需要從這裡建立。如果幸運的話,一切過患也因此被斬斷,一切喜樂的基礎從此建立。所以波多瓦大師深思熟慮之後說:「如果不捨棄此生,不可能成為一個好的修行者。」如果捨棄了此生,就會看破世間的各種作為,例如世間的榮華富貴,不會再有貪著。因此自然而然會對於為了來世的修持而生起歡喜心,因此這裡一再強調捨棄此生的重要性。

  例如有兩兄弟,一個進入佛門出家修行,一個在家做世間工作,結果那個出家在寺院的哥哥,反而精通各種世間俗務,到哪兒都看得到他的身影,總是忙於世間送往迎來的各種瑣事,例如這個東西可以給、那個不可以給,那個人該送禮、這個人不該送等等。然後到處說三道四,像個信差一樣到處通風報信,他反而比那個在家的弟弟還更世故,還更投入世間法,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沒有憶念死亡。所以如果沒有憶念死亡,徒有修行人的樣子,最後可能會變得比俗人還俗氣。

  總而言之,如果自己好好修行,就連對你恨之入骨的人,都有可能會對你改觀,會覺得你真的是一個修行人,是一個好人,對你生起好感。例如密勒日巴大師,就以修行感化親人。尊者曾奉母命放咒殺害早年曾傷害他們的伯父等等許多親人,但是最後,因為他的修行,也感化了曾經很討厭他的姑姑,來到尊者跟前聽法。

  同樣的,如果自己好好修行,親戚朋友也會被攝受感化。一般來說,我們很難藉由世間法讓別人滿足,但是透過自己好好地修持,卻是可以滿足他人的。只要老實修行,佛菩薩也會加持,自己的上師、善知識也會感到滿意,龍天護法也會護持自己,圓滿成就各種事業。

  但很多人不知道修持的重要性和修行所帶來的利益,結果變得徒有修行人的虛名,忙於各種世間俗事,貪著此生,也沒有真正相信佛法。

  總而言之,就像「岡波巴四法」提到的「願心向法」,當一個人生起「死亡無常」的念想,或者捨棄了此生,心就能向法。這裡有一個關鍵;平時我們會講三士夫的道次第,下士夫指的是意樂、向往來世人天果報,畏懼三惡道痛苦的人。所以至少他是一個一心寄托於來世的人。有了這樣的觀念,才算是修行人。所以關鍵在於,是不是一個修行人,要看他內心,是不是把遠離此生的貪著,而把心思放在來世。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