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什麼是育


 2011/3/2    熱度:1764    下載DOC文檔    

    育者 養子使作善也

    中國最有名的一篇教育哲學,就是《禮記·學記篇》,這已經綿延了幾千年。教育是什麼?《禮記·學記篇》對於教育有一句非常重要的開示:“教也者,長善而救失”。教育是“長善”加上“救失”,這句話已經把教育最重要的兩大綱領體現出來。

    家庭教育的原則要統一

    教育孩子要注意一個重點,就是對教育孩子的原則要一致,不能爸爸是一套,媽媽又是一套,甚至於爺爺又是另一種方式,孩子聽誰的?他會無所適從。現代的孩子特別聰明,聰明都用到哪裡?如何得到所要的東西。他講一些好聽的話給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聽,他們就給他買東西。不僅如此,當孩子犯錯誤時,是想著躲到誰的背後會僥幸逃過,這一生就養成逃避責任的習慣,而不是去面對責任、改正過失。所以,當孩子有錯誤時,家庭中的長輩要有一致的原則,決不能通融、偏護,這一點很重要。

    記得我小時候一犯錯誤,我的眼睛就看著爺爺、奶奶,因為我是長孫,特別得到爺爺、奶奶的疼愛,不過在此時我的眼神再哀淒也起不了作用。爺爺會跟我說:“你自己犯錯受處罰是應該的”,他就跟奶奶上樓了。我那時不懂他的用意,只覺得他們很無情,現在我從事教育工作就懂得了。爺爺、奶奶雖然沒念過書,不識字,但是他懂教育,難怪他能教出四個大學生,還有一個是博士,絕非偶然。因此,教育孩子並不是憑學歷,而是教育的智慧與經驗。

    每次父親在責罰我時,母親在旁一句話也沒有說,這一點很重要。現在有很多父親在責罰孩子時,母親就插手進來處理,可能還沒有處罰孩子,夫妻兩人就先爭吵起來,所以教育孩子要很敏銳、要有理智。我母親在一旁聽著,頭都沒有抬起來看我,因為她怕我看她,她會於心不忍。我母親是一位老師,我長大之後,就把小時候所體會的教育與她一起分享。我母親就告訴我說:“小時候你爸爸在教訓你的時候,我就在想,年紀這麼小,如何聽得懂這些大道理!”但我跟母親說,我確實聽得懂。所以,不要輕視小孩,即使父母講的很多言語,小孩不是完全了解,但是小孩從父母的言語、眼神當中,可以深刻地了解父母那種望子成龍的苦心,感覺到父母對自己那種痛惜與疼愛,真的不是喜歡罵人。

    我父親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你要自愛。”我母親問我:“這句話你真的懂嗎?”我真的懂。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這句話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伴隨著我突破重重的逆境,甚至突破種種的誘惑。

    有一個報導,調查了全國很多的榜首狀元,結果發現沒有一位狀元的父母是當教授的,反而很多都是農民。父母很刻苦在工作,雖然從小的生活很困苦,但他們非常勤勞幫助父母,也很有孝心。我們看到這個報導能推論,這些狀元在讀書期間是否被逼無奈?不是!他的動力何在?在他的孝心與報恩心。他的動力絕對不是一台數碼相機,或是一台高級電腦。因此,教育孩子要有正確的方法,而不關乎父母的學歷,也不是金錢能辦得到的。所以,家庭教育的原則一定要正確一致。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