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的愛情告白: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醒來
把幸福建立在愛情上,這是錯的。 自己的心應由自己主宰,把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注定會大失所望。 有時候,愛情不但不會讓你幸福,還是痛苦的源頭。有了貪執,就會患得患失,就有擔憂、害怕。誠如《涅槃經》所說:“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現在許多年輕人的痛苦,都是源於愛情。他們認為,來人間走一遭,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找個對的人轟轟烈烈愛一場。假如愛情以種種原因夭折了,他們甚至沒有活下去的勇氣,極端者會選擇自殺。 其實,愛情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遠非全部,對此不必看得太重。否則,把幸福系在所愛的人身上,對方稍有一點變化,自己的幸福指數就大幅下跌,這樣的生活太苦、太累、太不值得。 為什麼很多人把愛情當成一切? 看一下現在的音樂、影視作品就能知道大概答案,那些內容裡大多離不開情愛的元素,在這種大環境下,愛情在人們心中成了圓滿人生的代名詞就不足為奇了。 理智思考一下,你們都知道,愛情有保鮮期,而且很短。我看過一些這方面的資料,有說三個月,有說一年,最長的時間也就是三年。保鮮期一過,兩人之間就少了吸引力,更多的時候是開始挑毛病,看缺點。所以,佛陀一再告誡:愛情看似妙不可言,但在它背後,潛藏著的是無常、痛苦。 因為,情歸根結底是一種執著,執著就會帶來痛苦。假如你愛上一個人,剛開始會覺得非常浪漫,日子長了會發現,苦多於樂。 有人可能對我的說法不以為然。假如你沒品嘗過愛情的味道,這樣想情有可原,但那些過來人,對於個中滋味,應該深有體會。 有一則故事,講一個未婚的人和已婚的人談論愛情: 未婚的人認為,愛情是最偉大的魔術。古希臘的一位國王,他愛上一尊少女石像,從此魂不守捨,天天守著她,求她嫁給自己。精誠所至,這石頭雕的少女居然活了,毫不猶豫地投入了國王的懷抱。 已婚之人聽了這話,搖搖頭:“愛情並非你想的這般動人。南朝時,劉瑱的妹妹嫁給了鄱陽王。不料鄱陽王因罪被誅,劉妹十分傷心,從此大病不起。氣息奄奄之時,劉瑱請人畫了幅畫,畫上的鄱陽王正親昵地摟著一個美女照鏡子。劉妹見後勃然大怒,從此不再傷心,很快病愈。” 只用一幅假畫,就使熱氣騰騰的愛,瞬間變成了咬牙切齒的恨,這說明什麼? 愛情是無常的。 佛教論典《四百論》中講,無常的東西一定會變化,有變化的事物就無法讓人安樂,因此,凡是無常的東西,本性皆為痛苦。 愛情不一定是幸福,把幸福寄托在愛情上,肯定是錯的。但它能給人們帶來一些快樂,這也不可否認。 佛法不離世間,對於世間感情,佛陀也會承認。可是它存在的方式和相關理念,我們有時候需要反思。 有些人,愛情一旦出問題,就想不開、放不下,把自己弄得特別苦惱。這種現象,實際上是一種執著。真正用智慧去觀察,你、你所愛的人、你們之間的愛情,本體都是空的。 有了這種境界,對於如夢如幻的愛情,你可以擁有,但不會當真。 首先,愛是無常的 我們以為愛是永恆的,一旦它變化了,我們就會感受到巨大的挫敗,如同一種神聖的信念被摧毀了一樣。 世間有一句話叫:“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佛陀說:“三界之中,獨來獨去。”三界中的生命,都是獨來獨往,隨業風飄蕩。只有業力如影隨形,伴隨著我們離開此世,除此之外,我們不可能與任何人同生死、共病痛。人們雖然信誓旦旦,要白頭偕老,但實際上,他們更多的是在一起爭吵不休、感受痛苦,直到無常到來。 《紅樓夢》中,林黛玉一邊掃花,一邊唱著《葬花歌》 試看春殘花漸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這是一首非常好的無常歌。春花初放之時雖然芬芳美麗,到了秋天卻枯葉遍地;青年時代雖然紅顏貌美,但很快就會滿面皺紋、白發蒼蒼。終有一日,會花落人亡。但人們還年輕時,似乎完全忘記了他們會死。 前一段時間,我在微博上發了一張花的圖片,說:“我的花就要開了。”另一個人跟帖說:“他的花開了,我的人死了。” 佛陀在《長阿含經》裡說:“恩愛無常,會合有離。”但世人沒有無常的觀念,總覺得,你原先對我很好,為什麼現在變成了這樣? 從前你青春紅顏,為什麼現在不復是從前的模樣? 從前新車出爐價值昂貴,現在為什麼不值那麼些錢了? 佛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因地時,為度化眾生化現為一個嫖客。第一天,他賜予一位名妓無價之寶;第二天,他付給黃金飾品;第三天,他僅付白銀。妓女不服,狀告國王。佛陀說: “她出賣的嬌軀,在一天天衰敗,價值當然一跌再跌。如同鮮花已經凋零,蜜蜂不再匯聚。人們的愛戀之情也是如此,哪一個人不是喜新厭舊?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剎那生滅的本性。年少翩翩,會被衰老磨蝕,最終,壽命也會被死亡侵奪。萬法無常,那些不知生老病死之痛苦、徒然毀壞自己肉身的愚者,所迷戀的女人的身軀,無非是筋絡下一堆骨架而已。有智之人,誰不知曉貪戀女人身體的過失和愚癡?” 聽了這番話,國王贊歎不已,妓女也從此終止了賣笑生涯。 著名搖滾樂歌星貓王說過:“我經歷過世間的一切,到最後,一切都不過是僅此而已。” 歌星李娜出家之時也說:“該嘗試的都嘗試過了,我擁有過愛情,談過戀愛,只是沒有結婚生子而已。” 的確如此,人到了四五十歲時,才可能基本了解愛的真相;六七十歲時,已經非常明白了;到了八九十歲,已經徹底洞穿了它的本性。但那時,他已將離開人世。回顧人生,想起他二三十歲時,曾經那麼癫狂、那麼愚癡,對他年輕時的心行,他可能會深深地悔恨並呵斥。 其次,愛的本質是憎恨 佛陀在《增支部》中說過:“愛可生愛,亦可生憎。”表面上,它是一種愛,但這種愛,會產生一種深刻的仇恨。為什麼人們對所愛之人會有強烈的執著和控制欲?在他們的情感中,對所愛對境的嗔恨之心,也許遠遠超過關愛之情。如果沒有感情的糾結,他們的關系也許平和如水;一旦愛恨交加,則今天欣喜若狂,明天可能會墮入痛苦的深淵。乃至他們的關系依然持續,這樣的日子就不會終結。 愛和恨之間,相隔只有一瞬間。莎士比亞在《英雄叛國記》中說:“最親密的朋友,一瞬間就變成不共戴天的敵人。” 的確,原來海誓山盟之人,可以以愛的名義,拔刀相向、毀容、把所愛之人變成殘疾。這樣的新聞,在各個國家的媒體中都時有耳聞。所以說,愛的背後,隱藏著一種特別可怕的憎恨。 這種仇恨,不僅對所愛之人,還會對所有阻止他獲得滿足的人產生。佛經中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男孩迷戀一個女孩,被他母親知道了,不讓他去見那個姑娘。他盛怒之下,殺了母親,造下了死後無間墮入地獄的罪業。 每個人在成長之初,都會暗暗地幻想、期盼他的另一半在人生舞台上出現。可是,一旦那個人出現,充滿糾結和煩惱的生活也就從此開始。只有依靠自己,才能在漫長的生活中,漸漸領悟愛的真谛。 第三、愛的本質是痛苦 佛陀在《法句譬喻經》中說:“愚以貪自縛,不求度彼岸。”愚蠢之人用貪欲作繭自縛,不求真理,不求解脫的彼岸。以前,我的很多同學充滿了求知精神,後來結婚成家,除了人民幣以外,他們已別無所求。 年輕人不懂感情的痛苦本質,以為它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快樂、永恆和具有意義的,其實不然。很多人無法忍受它帶來的悲傷、沮喪和絕望,最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楞嚴經》雲:“如不斷YIN,必落魔道。”如果不斷YIN欲,即使修行,最終,也必定落入魔道之中,不可能解脫。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不僅在現世,人們會感受它的痛苦,未來,它還會帶給我們生生世世的輪回之苦。 第四,它是心的幻象 當分別心的執著越來越嚴重時,本來是虛幻之法,卻被視為真實不虛;本來不美,卻視為美好;本來是遺憾和缺漏的,卻視為完美;本來無有任何意義,在我們的眼裡,卻意義非凡。 所以,它是我們心中所現的虛假、顛倒的幻象,是我們的心念一手締造的產物。所謂的感情,完全是心的一種幻化,而心的真實本性,猶如虛空一樣,遠離了一切概念。我們分別念捏造的情感,乃至整個世界,都不在心的光明本性中存在。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老密咒士與月亮童子》中,敘述了一個密咒士和月亮童子的故事。密咒士偶遇一位年輕美女,對她的貪愛之心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燒。後來,美女與人私奔,他心裡的痛苦和嫉恨無以言表。此時,文殊菩薩化現為月亮童子,出現在其前,帶給他無比的蔭涼。 月亮童子讓他了解,感情是無常的,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樣,最初的甜蜜,注定會腐爛變質;任何一種情感帶來的唯一只有痛苦,而非歡樂;並且,它只是自心的一種執著,而非真實。 ——敬摘自《佛眼看愛情》 Q1:我是二外的一名學生,想請教您一個問題:現在漢地大城市裡的人,情執特別重,因感情而痛苦萬分的年輕人比比皆是,如果給他們講空性的道理,雖然可以對治情執,但他們很難接受。那我們該用什麼方法幫助這些人呢? A1:情執的問題,確實在漢地相當嚴重。我以前去過一些歐美國家,據間接了解,那裡因感情自殺的現象不太多。在我們藏地,或許是信仰的原因吧,更是幾乎沒聽說過。 關於情執的對治法,其實不僅僅是空性,佛教的無常觀,或聚際必散,因緣聚合等道理,也可以說服他們。 但若是無緣者的話,恐怕我們也無計可施…… Q2:有個對佛學感興趣的同學,給我講了許多成佛的道理。我當時反問他:“你想成佛,這也是一種欲望——成佛欲,為什麼佛家對男女感情要禁止,而對成佛不禁止?難道你們那種欲望是對的,我們這種欲望就是錯的嗎?”俗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既然佛法無邊應該有足夠的包容性,為什麼就不能把七情六欲包容進去,一定要把它斬斷呢? A2:佛教並不會禁止男女感情我也引用了許多經典說明這一點。可是,佛教會提醒你認清感情的痛苦本質,認清感情的“慘”。 如果你以貪欲想占有他人,與他人產生各種情緣,這就是痛苦之因。而一個人若想成佛,想獲得利益眾生的能力。表面上看是一種欲望,然而這跟世間的貪欲有區別。假如你通過發菩提心,學習佛法,積累資糧,最後獲得了佛果,就能利益自他一切眾生。 現在許多人認為,佛教是絕情的,佛教排斥所有的感情。其實不是這樣。懂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教並不反對正常的感情生活。對於一般的在家人,佛教只是要求他們節制感情,並受持清淨的戒律。而且,佛教要求受持戒律,也是循序漸的,並不是提倡所有人都剃頭出家,也不要求所有人都信、皈依佛教。佛教的精神很自由,你信仰也可以,不信也可以。 ——敬錄自《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問答》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