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代三大士:達摩、寶志公、傅大士
南北朝梁武帝時代,達摩、寶志公、傅大士共稱梁代三大士。南懷瑾先生說:“中國禅宗原始的宗風,實由達摩、志公、傅大士三大士的總括而成”。 達摩大師 達摩大師為西天正法眼藏自上而來二十八祖,秉承先師般若多羅尊者的遺命,欲將正法眼藏和衣缽傳到中國以紹隆佛種,普利眾生。即自東渡,先到中國南海。梁武帝得知後非常敬仰,派人到南海專程接到金陵。達摩大師初化梁武帝。帝問雲:“朕一生造寺度 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答:“實無功德”。梁武帝出乎意外,訝意道:“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達摩回答說:“這些無非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梁武帝再問:“那怎麼才是真功德呢?”達摩回答說:“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問:“如何是聖谛第一義?” 師曰:“廓然無聖!”帝繼問曰:“對朕者誰?”師曰:“不識”。帝不契,達摩遂辭行。帝後舉問寶志公,志公曰:“陛下還識此人否?”帝曰:“不識”。志公 曰:“此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帝悔,遂發兵馬去追請。寶志公說,陛下就是發動全國人去請,大師也不回來了。達摩大師剛走到江邊,回頭一看,後面有許多 兵馬追趕而來,大師隨手折了一支蘆葦,擲在江上,腳踏蘆葦渡江而去。。2007年8月,南京市博物館一支考古隊在浦口大頂山獅子峰進行考古時,發現了達摩大師“一葦渡江碑”,並發掘出了梁武帝所建的定山寺遺 址。達摩後北上到了洛陽,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得神光僧,為法忘身,以大勇猛,斷臂求法。達摩嘉許其志,知為法器,將神光的名字改為慧可。有天,慧 可問道:“諸佛法印,可得聞乎?”師道:“諸佛法印,非從人得。”慧可禅師聽了感到茫然,便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師答:“將心來,與汝安。”慧可 沉吟好久,答道:“覓心了不可得。”師道:“我與汝安心竟。”慧可當即豁然大悟,心懷踴躍。慧可留在祖師身邊九年以錘煉心性,終徹悟心源,做了禅宗二祖。 後來古人寫了一付對聯:“一葦渡江何處去,九年面壁待人來。” 寶志公禅師 上面提到的寶志公禅師,是梁武帝的國師。寶志公的身世離奇,相傳一位朱姓婦 人聽見鷹巢中嬰兒啼哭聲,從樹上把他抱下,扶養長大,說他的長相“面方而瑩徹如鏡,手足皆鳥爪。” 梁武帝曾诏請以丹青馳譽於南朝的張僧繇為寶志禅師畫像,寶志一時興起,現出十二面觀音像,妙相殊麗,或慈或悲,使素有第一佛像畫家之稱的僧繇,無法成筆。 當時四川有一位真正得道的高僧,叫做寶香禅師,在四川住了很多年,以種種方便法勸大家斷惡修善。當地風俗,每逢祭祀必殺生。法師每年苦苦勸他們不要殺生, 沒人聽他的。不但沒人聽,反而譏笑他。法師非常難過。有一年,有一位四川居士到京城拜見寶志公禅師。寶志公問這位居士:“四川的香貴不貴?”居士笑曰: “四川的香很賤。”寶志公說:“既然賤,為什麼不走?”居士沒明白寶志公的話。過幾天,他回四川,見寶香禅師。禅師問他:“寶志公說了些什麼話?”居士 說:“他問我四川的香貴不貴,我回答很賤。寶志公說:既然賤,為什麼不走?我聽不懂。”寶香禅師聽了點點頭。過了幾天,又有一個祭祀法會,大眾依然殺許多 牛羊豬祭祀。寶香禅師這一次跟往日不一樣,他在寺院門口挖了很大的坑,裡面灌滿水。他也參加祭祀法會,也跟著吃魚吃肉。以前勸不殺生,今天跟著一起吃魚吃 肉,眾人覺得很稀奇。吃完之後,禅師走到坑旁,一張口,吐出來的魚都是活的,搖頭擺尾在水裡游;吐出的雞鴨也是活的,撲楞楞都跑開了,吐完之後禅師站著就 往生了。神通一現,大家驚呆了,不久如夢初醒,各自悔恨不及,從此皈佛茹素,以後地方上再不殺生了。 傅大士 傅大士,姓傅名翕,字立風,號善慧,人稱善慧大士,今浙江義烏佛堂人,中國維摩禅祖師。少未讀書,常與鄉裡人網魚,每得魚時,卻又以竹籠盛之,沉深水中 祝曰:“欲去者去,願止者止”,因此別人都說他愚癡。後來在稽亭塘網魚時,遇一梵僧,僧對他說:“往昔在毗婆屍佛前,我和你同時發願度生,現今兜率天宮中 你所享用的東西都在,你什麼時候回去呢?”大士聞之瞪目而已。其僧又道:“汝試臨水觀影!”大士低頭見水中圓光寶蓋,頓悟前因,於是拋棄漁具,攜僧歸家, 請求修道之地。僧指松山下雙梼樹曰:“此可棲也。”遂結茅庵而居,自號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大士自己開墾土地,種植蔬果。有小偷常來光顧大士的菽麥 瓜果等物。大士見了說:“你不必盜取,把你籃籠拿來,讓我給你采裝。”於是小偷滿載而歸。大士或為人幫傭,晝出夜歸,如是苦行7年。一日宴坐之際,忽見釋 迦、金栗、定光三佛自東方而來。復見金色自天而下,集在大士身上,從此身出妙香,並聞捨中唱言:“成道之日,當代釋迦坐道揚。”大通六年,大士遣弟子奉書 梁武帝,帝诏請大士進京,先叫侍者遍鎖諸宮門。大士心通先知道了,乃做了大木槌一只,既到已,用木槌扣打一門,余門都開。大士直入宮殿,唱而不拜。武帝問 他:“師事從什麼人?”大士道:“從無所從,師無所師,事無所事。”後武帝請大士講金剛經,大士升座,揮案一拍便下座。帝見之驚愕不已。志公問帝:“陛下 會嗎?”帝曰:“不會”志公道:“大士講經已畢”。一日大士頂冠披衲靸履,武帝看到問:“是僧嗎?”士以手指冠。帝問:“是道嗎?”士以手指靸履。帝 問:“是俗人?”士以手指衲衣。後南懷瑾先生說:“傅大士以道冠、僧服、儒履的表相,表示中國禅的法相,是以“儒行為基,道學為首,佛法為中心”的真正精 神,配上他一生的行徑,等於是以身設教,親自寫出一篇三教合一的絕妙好文。”宋朝王安石的廳堂裡掛了一幅傅大士的畫像,上面題有佛印禅師的一首贊詩:“道 冠儒履佛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忘卻兜率天上路,雙林癡坐待龍華”。至今在雙林寺所塑頭頂道冠、身著袈裟、足登靸履的大士像即以是緣起。傅大士有一不思議 的偈頌,遍傳叢林,極耐人尋味,曰:“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史載,寶志圓寂以後,梁武帝似有“沉舟之痛”,親自為寶志作悼詞,以祭奠亡師。悼詞中有“觀往測來,賭微如顯”一語,指的是梁武帝向寶志卜問“年祚”之事。據說,梁武帝曾問寶志自己能在位多久,寶志答曰“元嘉,元嘉。”“元嘉”是宋文帝劉義隆的年號,長達三十年。寶志連說兩個“元嘉”,就是說梁武帝能在位六十年。梁武帝時代,除 寶志公 外,還有達摩、傅大士共稱梁代三大士。南懷瑾先生說:“中國禅宗原始的宗風,實由達摩、志公、傅大士三大士的總括而成”。 據《釋氏稽古略》卷二記載,梁武帝夫人郗氏生性酷妒,死後化為巨蟒,通夢於武帝。武帝於是制定《慈悲道場忏法》十卷,禮請高僧舉行忏禮,夫人化為天人,在空中謝帝而去。其忏法流行於世,稱為《梁皇忏》。武帝也親自依之而修設水陸大齋,流傳至今,仍為佛教徒所遵行。 梁武帝曾經和寶志和尚討論自己的基業問題,寶志答道:“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復有四,城北火酣酣。”梁武帝追問其祥,寶志笑而未答。據後人解釋,蕭衍於502年建立梁朝,當時三十八歲,547年4月14日,建康城皇宮北部的同泰寺發生火災,當年他八十三歲,後三年,梁武帝撒手奔西。
: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