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教中的安般守意法門


 2018/6/4    熱度:2531    下載DOC文檔    

  文/五台山佛教

  佛陀曾針對每一個從他學法的人,設計了各種讓心專注的方法,就是“觀出入息"(梵語anapanasati)亦稱安般守意,安般的安是梵語ana,即入息的意思,般是梵語apana,即出息的意思,守意是梵語sati,即守意。

  安般(anapana)者,通譯為息,十念之一也。入佛法有二甘露門,一、不淨觀,二、安般守意。而於我國六朝禅法則以安般為最要,而特別由安般的演進,成為各家各派中無數甚深禅定之修法。所以《釋禅波羅密次第法門》雲:“佛法甘露門,名阿那波那,於諸法門中,第一安穩道。"

  經中曾記載釋迦牟尼佛在達到正覺不久後,對弟子所說的一席話:“弟子們,我在最近三個月間,全神貫注於出息,因而得到了諸多心得。我實際地實行入息、出息、長短息等等各種呼吸方式,才曉得有各種不同的呼吸方法,而我已經有了粗略的思維,弟子們,我希望經過更長的時間,再得到更細微的思維。"

  由此段經文可知,釋尊在三個月之間實行安般守意的呼吸法,而後得到許多心得的經過情形,並且由實行出息、入息、長短息等呼吸方式,得到更多的呼吸法,慢慢地思索,獲得更多的心得,連過去所不曾感受到的細微之處,也逐一地體驗到了。

  而且根據記載,釋迦真正領悟到“安般守意"的契機,是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而後在世間的四十五年之間,“安般守意"便如影隨形的與他同在。

  所以智者大師在《六妙門法》中雲:“故釋迦初詣道樹,跏趺坐草,內思安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因此萬行開發,降魔成道。當知佛為物軌,示跡若斯,三乘正士,豈不同游此路。"

  又在《釋禅》中雲:“如經說阿那般那,是三世諸佛入道初門。收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