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霖:求之有道,得之有命


 2018/6/5    熱度:6934    下載DOC文檔    

  七百九十四頁,『孟子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它整個經文是這樣的,是在《孟子·盡心篇上》,「孟子曰:『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那麼這一段孟子講的意思,白話是這樣,就是你想要求,就可以得得到,但是你如果放棄了,那個「捨」就是放棄,放棄了它就不見了,它就失去了。孟子講說,這種求是對我們有幫助的,「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這主要要求的動力在哪裡?在你自己,「我」就是你這一念心。

  孟子都在講聖賢教育,他不是教你怎麼去賺錢,怎麼去爭名奪利,孟子不會教這些東西。孟子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求則得之」。孟子告訴你是求道德仁義。我們佛法講,學佛的人來講,叫求智慧。孟子的意思是說,你想要求做君子,你想要求做聖賢,你想要求得智慧,「求則得之」,這些你都可以得得到。如果用佛法的角度來講的話,因為道德仁義、聰明智慧都是我們自性的性德本具的。就是六祖大師說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自具足,它是本自具足的,佛有我們也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心經》裡面講說,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所以這個「求則得之」就是你只要去精進用功,你只要去積功累德,我們佛家講,「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那麼你一定可以得到。其實這個得到也不是說,去外面得一個道德仁義進來,或是去外面得一個智慧進來。如果你是去外面得一個道德仁義,跟得一個智慧,那叫心外求法,那是外道,那不叫做「求則得之」。聰明智慧,你只要法布施就可以得到聰明,就可以得到聰明智慧了。你只要財施就可以得富貴,你只要無畏布施就可以得健康長壽。得健康長壽、得聰明、得財富,這些都是身外之物。這個等一下我們會講,怎麼去做就可以得到這些東西。

  孟子講的這個「求則得之」,是指道德仁義。我剛才講過,孟子不可能教你去求名聞利養,那他一定教你去求什麼?求聖賢的智慧。那這怎麼求呢?「求則得之」。你只要去,我們佛家講你只要,禅宗裡面講,直下會取,你就直下承擔,直下會取,你藉修德顯性德,它就恢復了。如果按照佛家的次第,你先破見思惑,破我執,證阿羅漢,那你就出三界了,你就得到涅槃了,你就不受後有了。你破塵沙惑,破法執,那就證得菩薩了。你再破一品根本無明,那你就分證法身,那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你自性本具的三德祕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它就現前了,你就恢復了。

  所以學佛,它不是說去外面得什麼,它就從零度到三百六十度。剛開始是什麼?是見山是山。我們學佛什麼樣?要怎麼樣?就是你剛開始迷了這個世間五欲六塵,你迷了這些財色名食睡。所以你那時候還沒有覺悟的時候,你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等到你能夠慢慢覺悟以後,你能夠有空觀的智慧的時候,你知道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你有空觀的智慧的時候,那見山不再是山了,見水不是水了,你就能夠看清楚真相了。那這個時候怎麼樣?你有假觀的菩薩的智慧了,這叫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了。等到你「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時候,你入中觀了,你已經從零度繞到三百六十度,你的心境完全不一樣了。你見山是山的時候,是迷在山,見山不是山,是可以放下啦。但是見山還是山的時候,你就入中道第一義谛了,你就入不二法門了,這個時候你的性德就恢復了,就撥雲見月了。所以其實按照佛家的角度,其實也沒有得,你是恢復而已。

  《心經》裡面講,「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不是說,哎呀,我得到一個智慧。所以在《六祖壇經》裡面,法達禅師他讀三千部的《法華經》,那他有一個傲慢心,所以他見到六祖大師不頂禮。那六祖大師說,你心中有一物,果然被六祖大師講對了。法達禅師說,他讀《法華經》三千遍了。六祖大師說,你不叫法達,你沒有達法,你是被法轉了,你沒有達法。達法是什麼?你通達《法華經》的妙義,叫達法。你剛好名字倒過來,你是法達,你沒有達法。那法達禅師說,他沒有辦法,他讀了三千部《法華經》,不知道什麼意思。

  那六祖大師不認識字,他說,那你讀一遍給我聽。诶,法達禅師就讀到說,我以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眾生佛知佛見。六祖說,好,到這邊停止,整部《法華經》在講這句話,教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開示悟入佛知佛見,你把眾生的知見轉成佛知佛見。什麼叫眾生知見?你看到人家會嫉妒、你看到人家會生氣,那這就是凡夫。可是你透過修行以後,你不再生起嫉妒心了,你能夠修忍辱了,能夠達到忍辱波羅蜜了,你的自性的功德就流露出來了,這個叫做「求則得之」。你只要藉修德顯性德,它就恢復了。

  孟子講的第二句話是「捨則失之」,如果你懈怠,不修行了,你無明煩惱習氣非常地重了,障閉性德了,這個「捨」就是你背覺合塵了。我們「三時系念」裡面講說,「背覺合塵」了。那你「背覺合塵」,你本有的性德就失去了。其實它也沒有失去,它是隱而不顯,它隱藏起來沒有顯發,這「捨則失之」。其實你也沒有失去。因為我們說,「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等到你那一天覺悟了,你徹底的放下我執、法執了,你明心見性了,那你又恢復了。

  我舉一個比方給各位聽,各位就聽懂。比如說,《地藏經》裡面,光目女的母親墮在地獄,光目女就因為很孝順她的母親,就為她母親發願。結果後來光目女的母親,就投生到她的這個光目女家做婢女之子。因為光目女的孝順,她母親才有那個福報。她母親為什麼墮地獄呢?因為她母親喜歡吃魚卵,殺生,還有造這些殺業,所以造這些殺業跟口業,所以墮到地獄去受報。她迷了嘛,迷了以後就造業,到地獄去受報。她出生三天就會講話了,光目女就為她媽媽發願,她媽媽活到十三歲以後,就往生了。因為她什麼?因為「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就短命,十三歲。

  因為有這個孝女光目女來幫她母親許願,盡孝道,修福德。所以光目女的母親,後來做婢女之子死掉以後,她就第二世再來的時候,嚴格講應該是第三世了,第一世是光目女的母親,第二世就是婢女之子,第三世再來的時候,就出生為「梵志」,「梵志」就是在印度,這是一種修行人,修清淨心的叫「梵志」,壽命就活到一百歲了。你看他有修行、有行善、有積德,又恢復了。到第四世的時候,她母親就往生「無憂國土」。「無憂國土」是哪裡?極樂世界,那就成佛了。你看她從墮地獄,然後再到貧賤之身,婢女之子,最後走上修行這條路,到最後往生極樂國土,「無憂國土」,就成佛了,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是她母親在造業的時候,那個自性本具的性德是「捨則失之」,它是隱而不顯。

  所以孟子說,求這個對我們是有利益的,「是求有益於得也」,求之在我,就在你這一念心。迷跟悟的差別,悟的話就得到,迷的話就失之了。那再下來這一段,「求之有道,得之有命」,這個是很簡單的解釋就是說,你求世間財,你要求官位、你要求財富。你用很多方法去求,比如說,你去玩股票,買房地產,同樣買股票的,有人股票賺錢,但是九十九個都賠錢。大家都會算啊,「求之有道」,大家都會算啊,就是偏偏有一個人買股票賺錢,其他九十九個都賠錢,「得之有命」。結果這個人買股票,中這個人不是他會算,是他命裡有這個福報。

  所以我在萬人念佛以前,有一個師姐打電話給我,我不認識她,她知道黃警官。她打電話直接進來就是說,她現在連吃飯錢都沒有,她在上班。我說,那妳在上班應該有薪水,怎麼連吃飯錢都沒有呢?她說,她因為年紀輕輕地下去玩房地產,就是不動產買賣。結果買房地產買太多以後,然後再錢滾錢,錢不夠再向銀行貸款,最後繳不出利息以後,房子全部被查封。查封完了以後,就查封她所有銀行裡面的存款,到最後變成非常大的一個負債。所以她是從一個珠光寶氣的貴婦,突然間貶成一文不值的一個,她說,她自己是非常貧賤的婦女。

  然後開口跟我講一句話,不是叫我跟她說佛法安慰,是跟我借錢。那我說,我平常沒有在借錢給人家。我已經碰兩次了,一次是他媽媽是我助念的,他也來跟我借錢。後來沒辦法,好啦,那這樣我把我手頭上有的五千元美金,我全部都送給你好了,我就叫我們蓮友說,你匯給他了,我能做的就這樣而已。他說,要借十萬,我沒有錢。那這個玩房地產,後來玩到負債累累地,我沒有辦法。她來講堂,我出去忙了,我就跟我蓮友講說,你順便跟她安慰開導,那我就送給她兩千元台幣。這就是什麼?她「求之有道」,但是「得之有命」,她命中沒有這麼多的福報,所以來了以後又走了啦,這當過路財神,「得之有命」。那麼這些身外之財,孟子說,「是求無益於得也」。

  為什麼說「無益於得也」呢?因為有福就會造業,我們佛門裡面講叫三世怨。你如果有錢了,你就會去造業。那這一世拼命的修福,下一世得福報。得福報造業以後,第三世墮入到惡道去,這三世怨。如果你有錢的話,你要能夠像菩薩一樣,有福德不受福德,去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去做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到最後三輪體空。那這個錢財,對你來講非常有意義。你能夠拿去幫助眾生,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那這個錢財,你就是有福報,但是你沒有享受福報。就像陶朱公一樣,那個財神陶朱公,就是越王句踐大臣范蠡,他離開越王句踐以後去做生意,隱名埋姓,改名叫陶朱公。他的財富三進三散,幫助那些苦難的眾生,三次都布施出去了,三次又進來,他命中有這個福報。那這樣財富對於范蠡來講是什麼?幫助眾生的工具,那這樣就有益。但是大部分的人有了財富以後都怎麼樣?都迷惑造業,那對身體,身體也搞壞掉了。所以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都是去外面求財。那麼這一段主要是孟子開示這個,「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我們先做這樣的一個解釋。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三三集) 黃柏霖警官主講

  文字稿來源【太上感應篇共修網】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