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雲:什麼是妄語?什麼是方便語?


 2018/6/9    熱度:5569    下載DOC文檔    

  這裡,我想重點說說“戒”和“精進”兩個問題。

  先來說說“戒”。

  什麼是戒?簡單通俗點說,戒就是規矩,守戒就是守規矩。

  我們佛門的根本戒是五戒。很多同修受五戒多年了,有的到現在還不知道五戒的具體內容。大家想一想,連五戒的具體內容都不知道,何談守五戒?

  還有一種受五戒的人,五戒的內容他知道,而且是背得滾瓜爛熟,就是做不到。就拿不打妄語來說吧,我們有多少同修做到了不打妄語?嚴重者,妄語是隨口便來,還美其名曰這是方便語。

  針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和有的同修探討過,什麼是妄語?什麼是方便語?二者有何區別?打妄語有什麼害處?我就把我們探討的結果跟同修們說一說,供大家參考。

  妄語是什麼呢?

  妄語就是用不淨之心、染污之心來說不實之語,欺诳眾生,這是妄語。若是用清淨心、慈悲心、智慧心來幫助救度眾生,暫時用不實語來勸導眾生,則是方便語,沒有妄語罪。

  給同修們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佛的兒子羅睺羅年齡很小,還很幼稚,不知道要謹慎口業。

  當有人來問他:“世尊在嗎?”

  他就騙人說:“不在。”

  若世尊不在時,有人問羅睺羅說:“世尊在嗎?”

  他就騙人說:“在。”

  有人把這個情況告訴了佛。

  佛就對羅睺羅說:“你去拿澡盆來給我洗一下腳。”這個羅睺羅給佛洗完了腳。

  佛對羅睺羅說:“你把這個盆顛倒,倒過來。”羅睺羅就按照佛的說法,就把這個盆倒過來,那就是扣著呗。

  佛說:“你給這個澡盆往裡注水。”羅睺羅就給這個澡盆注水。大家想想是個什麼結果?

  注完以後,佛問他:“水注到澡盆裡了嗎?”

  羅睺羅回答說:“沒有注入。”

  佛就告訴羅睺羅:“那些無慚愧之人打妄語,就是把自己的心顛倒了,佛的道法也無法進入此人的心田,這個道理就如同水無法注入這個顛倒的澡盆裡一樣。”

  這是第一個故事。沒聽懂,仔細再琢磨。

  第二個故事

  國中有一個大長者,資財無數,眷屬很多。他年齡大了,住的房子也有點朽壞了。他的兒子們是智愚不一,有的很聰明,有的很愚癡。這些孩子們就在房間裡嬉戲玩鬧,他們不知道這個房子壞了,已經很危險了。

  有一天這房子忽然失火了,延及到四周。可長者的兒子們還在房間裡玩,不知道往外跑。長者知道只有一個門可以逃離火宅,他就招呼兒子們趕快逃離。可是兒子們不理睬他,繼續玩耍。

  這個長者知道兒子們的弱點,於是就哄他們說,你們最喜歡的玩具,羊車、鹿車、牛車都在門外,你們趕緊去拿。兒子們聽說門外有玩具,就紛紛地奪門而出,去拿這個玩具。出去以後一看,也沒有羊車,也沒有鹿車,也沒有牛車。父親告訴他們說,那種車不好,大白牛車最好,於是這個長者就給每個兒子一乘大白牛車。兒子們從來沒有見到這麼好的車,喜出望外。

  佛問捨利弗,長者先說有三寶,就指那羊車、鹿車和牛車,後又說這三寶不好,而給孩子們大白牛車,這是不是犯妄語?捨利弗回答說,不也,世尊。長者的方便語,哄兒子們逃出了火宅,使他們得免於難。就是什麼都不給他們,這都不是妄語,況且還給了他們比羊車、鹿車、牛車更好的大白牛車呢。

  第三個故事

  有一個嬰兒啼哭不止,他的父母就拿了一片楊樹的葉,黃的楊樹葉,對這個嬰兒說,不要哭不要哭,我給你黃金。嬰兒見到黃金就不哭了。這楊樹葉不是黃金啊。

  上面三個故事講完了,大家琢磨琢磨,上面的第二個故事、第三個故事,我們能說長者和父母在打妄語嗎?當然不是。這就是基於清淨、慈悲和智慧的方便語。我們判定一種不實語是妄語還是方便語,就看這種不實語是基於貪、瞋、癡這種不淨心、染污心,還是基於用清淨心、慈悲心、智慧心來善巧方便地幫助、救度眾生。這是兩個分水嶺,截然不同。

  什麼叫妄語?什麼叫方便語?我們可以從這裡看,這種不實語是否是短暫的方便語,短暫的方便善巧最終會揭示真相,這個就不能叫妄語。

  打妄語真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如果哪個人特別能撒謊,隨口就撒謊,時間長了,他說真話,可能也沒人相信了。這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

  《大智度論》裡記錄了佛所說的“妄語十罪”。

  如果你經常打妄語,你就造作了十種罪業。哪十種呢?我給大家說說,你對照對照。

  一者:“口氣臭”。

  可能我們有同修有這種經歷,就是周圍的人有的人一說話,嘴裡冒出來的那個氣是臭的。

  第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

  善神離你遠遠的,不會靠近你。誰得便呢?非人得便。妖魔鬼怪,他們就得便了。

  第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

  就是我剛才說的經常撒謊打妄語,你偶爾地說真話了,別人也不信了。

  第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

  就是人家不願意和你接觸,人家說什麼也不願意讓你摻和。

  第五:“常被誹謗,丑惡之聲周聞天下”。

  好打妄語的人經常被人誹謗,就是你這個聲名很臭。

  第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

  就是不被人尊敬的意思。

  第七:“常多憂愁”。第八:“種誹謗業因緣”。第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第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好幾條,都沾這個誹謗的邊。特別是第九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這個打妄語真的不是一件小事情啊,你最後要上地獄的。如果過去不知道,今天聽我講了,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千萬不要打妄語。說話一定要說真話,實事求是,不能騙人。-無量壽經 第十四集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