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正,五髒皆病!這6種習慣正在偷走你的氣血,你知道嗎?
氣血,人之神也!《黃帝內經》雲:“氣血失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氣血充盈,百病不生”。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後天的一切生命活動的源泉全在於氣血。氣血通過經絡、血脈與五髒六腑以及其他器官相連,循行全身,人體的五髒六腑、骨骼,乃至毛發皮膚都必須依賴氣血的推動,沒有氣血就沒有生命。 反過來,五髒六腑通過功能活動又能將飲食中的水谷精微化生成氣血,它們之間相互化生、相互影響。 因此,一旦氣血不正(氣虛血瘀、氣滯血瘀、氣道血脈不暢等現象,中醫統稱為氣血不正)。勢必會對五髒六腑產生不利影響,五髒六腑受到影響,功能就會衰弱。 誰偷走了我們的氣血? 01情緒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對人體氣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緒。我們起心動念,謀慮也好,憂思也好,生氣也好,煩惱也好,都在消耗氣血。 現代人的問題是大腦用過度了。生活中的垃圾需要集中焚燒,人體的上火多數也是營養垃圾的焚燒。 有人會說,我吃了肉進了補之後,身上有勁兒,精神也旺盛。其實這個勁兒可能只是被虛火頂著,天天進補,去查身體,查出一身病的多的是,還氣血虧虛的也多的是。 在臨床的時候,如果病人的脈象是氣血虧虛,精神卻很亢盛,我們稱之為逆症,這樣的病是不好治的,如果是感覺精神不好,想睡覺,這樣的病為順,好治。 02快節奏生活 另一個消耗我們氣血的原因就是快節奏的生活。現在什麼都快,人們說話語速越來越快,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快,電影的節奏也越來越快,快就要劇烈的消耗能量。 人類的趨勢注定是會越來越快的,因為工具在發展,技術在發展,但是我們的身體跟得上嗎?我們的氣血功能跟得上嗎? 所以應該讓自己靜下來,慢下來,這才是一種蓄積能量的狀態,才能夠把氣血養回來。 03追求刺激 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氣血的。什麼叫刺激?就是瞬間點燃能量,讓自己興奮起來,日常尋求刺激的行為會極大的透支人體庫存的元氣。 04熬夜 熬夜是消耗氣血的主因。這個大家聽得非常多了,因為晚上主陰,白天主陽。血就是陰,晚上是養血的時候,你不睡,怎麼可能不氣血虧呢? 晚上很疲倦的時候洗澡也是很耗氣血的。洗澡還有一個忌諱就是不要早上空腹洗,最近筆者碰到氣血虧虛的病人,首先就問這個原因,很多都中招。 從人體經絡的運行來看,最符合養生規律的洗澡時間是下午五至七點。 05脾胃虛 中醫認為,是脾胃吸收了食物的營養物質,將其轉化為血液。有的人會問,不是血液的來源是造血干細胞嗎?我要問問,造血干細胞的物質基礎從何而來呢?還不是脾胃嗎? 所以,中醫講的是一個過程,是本源的內容。所以中醫說“脾胃為後天生化之源”。 06思慮過度,消耗心血 《靈樞·邪客》中說:“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捨也。”思慮勞倦過度,會導致神疲乏力、心神不寧,出現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甚至情志異常等症狀。 思傷脾,思慮過度還會造成脾的運化失常,時間長了,脾氣虛弱,運化失司,氣血化生就會不足。 氣血不足,試試4個中醫調理步驟 臉色蒼白、四肢無力等都是氣血不足的症狀表現,那如何調理氣血不足呢?中醫認為,養足氣血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大體可通過五個步驟來調理,供大家參考。 第1步:調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靈樞•決氣》中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謂之血”之說,認為血液是通過脾胃運化生成的,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療血證必須重視調理脾胃。 飲食調養可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還可煎服“參芪術茶”: 取黨參5克、黃芪5克、白術3克、淮山藥3克、升麻3克 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沖飲至味淡,有補脾益氣、升陽止瀉之效。 第2步:養肝血 肝藏血,主疏洩,調氣機,有助脾胃運化,因此養肝血是調氣血的根本。 中醫認為“肝郁則脾虛”,郁悶暴怒的情緒會損傷肝、脾,導致氣血耗傷。此外,“人臥血歸肝”,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睡眠時,進入肝髒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 肝髒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氣、熬夜,也不要讓身體過度勞累。 中醫認為“久視傷血”,坐在電腦前工作時,應當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耗傷氣血。 第3步:適量運動 運動是調養氣血必不可少的環節,有助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讓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平時可選擇一項自己喜愛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運動前要做好熱身,讓關節活動開的同時,降低心髒負荷。 第4步:食藥膳 俗話說“男不離四君,女不離四物”,四神湯由芡實、茯苓、山藥和蓮子四味藥組成,具有健脾、養顏、清火、利尿等諸多作用。 四神湯藥材含有大量澱粉,單獨炖煮的話口感較澀,可加豆類制品一起煮粥或湯,比較容易消化。 此外,補血中藥材有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何首烏、枸杞子、丹參等。補血食材有紅棗、龍眼肉、山楂、菠菜、胡蘿卜、黑木耳、黑芝麻、紅糖等,做成可口的藥膳,均有很好的調節氣血之效。 來源:網絡
:素食护生 :健康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