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為什麼說人間比天堂更殊勝?


 2018/6/30    熱度:1635    下載DOC文檔    

  濟群法師

  世間的道德准則和規范也教我們做人,比如儒家所強調的仁、義、禮、智、信。仁,就是要有慈悲心;義,就是要有德行;禮,就是要循規蹈矩;智,就是要用智慧指導生活;信,就是要有信譽,要言行一致。

  和世間的德行相比,佛法中也有類似的教導,佛陀要求我們遵循的五戒十善,就是人天乘修行的標准。

  什麼是五乘?

  凡夫從學佛到成佛的次第可以分為五乘。乘的概念和樓房一樣,從第一層上去,層層遞增。在佛法修行中,最高的一層是佛,其次是菩薩,再其次是聲聞緣覺,最後是天道和人道。

  五乘又可分為三士道:即上士道、中士道和下士道。上士道通過菩薩乘的修行最終成就佛果;中士道是聲聞乘的解脫道;下士道是關於人天乘的內容。

  作為出世間的解脫道,佛法又不完全等同於世間的道德標准。

  世間的道德只是停留在人天乘。如果一個學佛的人僅僅修五戒十善,那不管怎麼努力,還是跳不出三界,不能脫離生死,獲得真正的自由。

  什麼是三界?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三界內最享樂的是什麼地方?是天上,所以一般宗教都將天堂作為人生最好的歸宿。他們認為,人間充滿著缺陷和痛苦,充滿著不幸和污濁,一旦升到天堂,就可以遠離這種種的不如意,永遠在那兒享樂。

  在這個問題上,佛教和其他宗教的看法不同。從環境的享受來說,天堂的確比人間好;但從修行的角度來說,天堂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一個人升到天堂後,就會沉溺在五欲的享樂中不能自拔。

  俗話說:貧窮布施難,富貴修行難。沒錢的人,你讓他布施很難,因為他沒有條件;可有錢的人,你讓放棄享受去修行也很難,因為優越的生活環境往往會使人失去修行的動力。

  所以,佛教認為天堂雖然美好,但因為天人不能修行,所以並不是修行人的理想選擇。

  而且,一旦天上的福報享盡,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天福享盡必然墮落。在這一點上,佛教和其它宗教也是不同的。一般宗教認為升到天堂就意味著永生,但佛教認為,天福也是有限的。

  一般宗教都崇拜上帝或是神祗,佛教承認不承認上帝呢?佛教也承認上帝。其他宗教認為上帝是獨一無二的,但在佛教中,上帝多得不得了。光是欲界天裡就有六個上帝,色界天裡就更多。

  一般宗教認為上帝永遠都是上帝,而且可以主宰一切。但佛教認為,上帝在福報享盡後也會墮落,也會在六道中輪轉,並不具備主宰一切的能力。

  為什麼說人間比天堂更殊勝?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人間比天堂更殊勝。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從修行的角度而言。

  人間有苦有樂,正因為對痛苦有切身的感受,我們才會想盡辦法去擺脫痛苦,追求解脫。在擺脫痛苦的過程中,我們就會對宇宙人生做進一步的觀察和思考。

  佛陀之所以能夠成為覺悟者,能夠親證趣向解脫的真理,也正是通過不斷的觀察、思考和學習而來。

  阿含經告訴我們:諸佛世尊皆出人間。佛陀是以人的身份成佛,而不是以天人的身份得道。

  天上的人太享樂了,他們無法體會痛苦,也就沒有修行的動力。而不修行就無法開發智慧,更談不上解脫。智慧、解脫、真理都在人間,而不是在天上,這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區別所在。

  因此,一個學佛的人,首先要學會做人。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