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是文殊菩薩道場的由來


 2018/7/16    熱度:35474    下載DOC文檔    

五台山為文殊菩薩道場的由來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是五台山,為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五台山位於山西忻州市五台縣東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組成,其中五座環抱高峰,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台,故名。佛祖釋迦牟尼住世時足跡並未到過中國,但五台山卻是在佛經中有明確記載的,由佛祖親口說出是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

  《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諸菩薩住處品》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說:“爾時,世尊復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大地)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中國古稱震那(China)國,五台山亦在印度的東北方,上述二經提到的“清涼山”、“五頂”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巒巍然、氣候清涼的特征。漢明帝時,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等入中土後,以天眼神通觀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育王所置佛捨利塔。唐時法藏著《華嚴經探玄記》卷15說:“清涼山則是代州五台山也。於中現有古清涼寺,以冬夏積雪,故以為名。此山及文殊靈應等,有傳記三卷。”唐華嚴宗四祖澄觀在所撰《華嚴經疏》中亦說:“清涼山,即代州雁門郡五台山也,於中現有清涼寺,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聖五智已圓,五眼已淨,總五部之真秘,洞五陰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頂分五方之髻,運五乘之要,清五濁之災矣。”

  歷代以來,有關文殊菩薩在五台山顯靈應跡的傳說及其它神異事件極多。《感應錄》中有一則貧女故事,說五台有靈鹫山,山下建靈鹫寺,每年春天,必設無遮大會(頌經忏拜法會)。凡參加者須隨喜功德,令來者所求滿願。北魏時,法會日來了一貧女,攜兒背子又牽了一條狗,剪一束頭發交給主事者說:“我貧苦,無物可施,僅頭發而已。”執事無奈收之。又說:“我時間緊迫,等不及開飯,先吃好嗎?” 執事給三份,貧女言不夠,狗也得吃。再送一份,拿了四份,貧女說還少一份,執事覺得奇怪,連狗都有了,為何還欠一份?貧女指著肚子說:“還有一個,尚未出生!”執事起了嗔心,斥其貪得無厭。瞬間,貧女湧現虛空,說偈雲:“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貧女變文殊,狗成金毛獅,二子為童男,侍立左右,又雲:“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捨棄,其如憎愛何?”法會大眾,慚愧有眼不識菩薩,頂禮忏悔,再求開示,又出偈曰:“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說畢隱而不現。眾將所施秀發建塔供養。明萬歷年初,塔頹,圓廣法師發心重建,掘得大士聖發數根,呈金黃色,但如捨利子,隨各人業障,所見不同。聞塔尚存,在大塔院側。

  楞嚴經雲:菩薩示現,不欲人知,若洩露,則不知所終。文殊菩薩道場雖在五台,但無處不現,應化事跡不少。華嚴宗初祖杜順和尚,又名法順,俗姓杜,人稱杜順。德重當時。其有弟子智沖,執意朝禮五台,屢勸不聽,乃付一密函並雲:“到五台,不見文殊再拆閱。” 智沖尋遍五台,渺無文殊蹤跡,詢問一老翁,答:“大士下山弘化,杜順和尚是也!”轉身之際老翁已不見,急拆函,上有一有偈雲:“游子漫波波,台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更問彌陀!”文殊菩薩近在眼前,朝夕相處,竟整天妄想,奔波五台,禮拜山坡而已!急忙趕回長安城,杜順和尚已圓寂了。正所謂有眼不識泰山!

  五台山因了文殊道場的緣由,受到了僧俗信眾的信仰、歷代帝王的崇建以及王公武將文臣的護持,成為漢、藏、滿、蒙各民族尊奉、海內外知名的佛教聖地。中國佛教各大宗派俱曾至此弘法布道,開創本宗基地,使五台山形成漢藏佛教兩大體系匯合、各派寺院並存、顯教密教競傳的獨特格局。五台山佛山聖水也孕育了一代代名僧大德。

  五台山佛教的興起和佛寺的興建始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孝文帝以後,諸帝也都崇佛。高齊時中相劉謙之,是一名太監,他笃信佛法,厭倦世俗,不喜塵勞,雖然身在朝廷宮闱,卻經常持誦文殊菩薩聖號,每天念誦達七萬遍之多,並以此為定課,不論事務多繁忙,他持誦菩薩名號從沒有間斷過。天寶年間,劉謙之隨侍高齊三王子入五台山參訪聖跡,見到誠笃堅志的王子為了供養大聖文殊菩薩,引火自焚其身,而使他深受感動,內心自念:“王子能為法捨身,我又何嘗不能?”於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歎身遭宮刑,非佛法器(佛經中記載,以男根不具,列為“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涼山(五台山),專志修行。於是奏請當朝皇上准允在清涼山上專心修行,以期日後能有所成。皇上許之。劉謙之遂不再返朝,在五台山上住了下來,整日裡持名閱經。後竟長出胡須,復得大丈夫相,讓皇帝大為震驚。有一天,劉謙之忽然心眼開通,領悟法要,竟然造出了《華嚴論六十卷》留傳後世(見《大唐內典錄》)。皇帝重佛,朝野風從,一時皇親國戚、王公貴族等,紛紛施財信佛,立寺建塔,至山瞻禮靈跡。

  長安二年(702),武則天自稱“神游五頂”,敕命重建五台山清涼寺,竣工後,命名僧感法師為寺住持,並封感法師為“昌平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主掌京國僧尼事”。清涼山住持感法師成為掌管全國佛教事務的最高僧官,這是五台山在全國佛教界取得舉足輕重地位的發端。

  由於有關文殊菩薩在五台山顯靈應跡的事跡傳說很多,五台山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文殊經上說:“若人聞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便有福報,積累功德,超四果聖人。”在大顯通寺的一座用金箔包裹的銅殿裡供奉著一張文殊菩薩顯靈的照片,非常的清晰,這是當年一位記者所拍,結果照片洗出來後竟有張菩薩顯靈的照片。據說文殊菩薩在五台山最近的一次顯靈是在04年塔院寺方丈圓寂後不久。去五台山旅游的大眾亦經常見到各類應跡,有興趣者不妨去網上搜索“五台山顯靈”。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