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人生這筆賬


 2018/7/20    熱度:1499    下載DOC文檔    

人生這筆賬

  濟群法師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經商者崇尚的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也是很多百年老店得以長青的根本。僅僅在幾十年前,這樣的遺風還隨處可見。但改革開放後,“利潤最大化”卻開始以壓倒性的攻勢取而代之,成了所有人的追求目標。

  這種價值觀的迅速改變,固然有多年貧困生活後的反彈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道德和做人教育的缺失。

  當人們沒有做人的標准時,自然會以做事的結果為導向,以牟利為壓倒一切的標准。於是乎,工廠生產假貨,農民濫用農藥,商家欺詐銷售,甚至連醫院、學校都想方設法地創收。

  當一切在向錢看的時候,我們都成了受害者或施害者,並使整個社會陷入人人自危的惡性循環中。

  怎樣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將做人和做事結合起來,並把做人的成功放在首位。

  比如企業家,他們的行為不僅關系到自己,也直接影響到許許多多的人。如果能在遵循道德的前提下合法經營,經營企業就是自利利他的善行——既能使自己獲利,也能使員工受惠,還能為社會提供產品,創造財富。這也是保證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因為大家信任你,社會需要你。

  更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讓內心坦蕩,沒有任何不安和愧疚。如果為利益不擇手段,做了不該做的事,就像埋下一個隱患,隨時要擔心它的爆發。即使沒有遭受法律懲罰,也會受到良心譴責,惶惶不可終日。這樣的話,即使賺得再多,或成了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又有什麼快樂可言?就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那樣,終有一天,會因真相暴露而遭人唾棄。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