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華貴、甜美 教你看懂中國古代木雕佛像
莊嚴、華貴、甜美……教你看懂中國古代木雕佛像 佛 教 慧 日 每一篇都是滋養心靈的甘露 每天閱讀 如飲甘露 ▲ 明永樂 木胎髹漆阿彌陀佛 漢傳造像文化,從漢代開始,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因保存不易和歷史上戰亂頻繁、社會動蕩,傳世木造像精品十分稀少,彌足珍貴。 自宋以後,從宮廷到民間,木造像都十分盛行。因受交通限制,地區間的交流很少,木造像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就產量和藝術水平而言,較有代表性的是京工、山西工、閩工、江浙工和川湘工。 京工 京工造像代表的是宮廷風格,既有漢傳造像的風韻,又包含漢藏結合的特征。 京工造像欣賞 ▲ 明 木胎髹漆阿彌陀佛 ▲ 元代 木胎髹漆說法佛 ▲ 清早期 木胎髹漆自在觀音 ▲ 明 京工漢藏風格說法佛 ▲ 明早期 京工漢藏風格傳釋迦成道相 大約從元代開始,宮廷便有邀請尼泊爾工匠前來制作佛像的先例,江浙、福建、山西等地區的優秀雕刻師也常被邀請入宮制作佛像。京工造像吸收了這些地區造像工藝的優點,從而形成集百家所長的宮廷風格。 ▲ 清康熙 夾纻白度母 ▲ 清康熙 夾纻羅漢尊者 ▲ 清康熙 夾纻菩薩 京工造像相對比較規整,造型變化不多,這與宮廷要求嚴格制式有關。佛像比例和身軀的處理比較協調到位,開相莊嚴肅穆,對於衣紋的處理繁而不雜,華美精致,藝術造詣和觀賞價值皆首屈一指。 明晚清初 檀香木胎髹漆釋迦牟尼 這尊釋迦牟尼坐像便是典型的漢傳宮廷造像風格,臉部輪廓圓潤飽滿,神情沉穩莊嚴,漢人沉靜內斂的氣質得以體現。袈裟線條明朗流暢,一氣呵成,如雲裳般服帖柔軟,突顯出軀體的健碩力量感。 山西工 山西作為造像的鼻祖,是北方造像的代表性地區,其影響力深厚,甚至輻射影響至南方。 在宋代,佛教在山西極其盛行,木造像也得到了大力發展。 山西工造像欣賞 ▲ 明 木胎彩繪文殊菩薩 ▲ 元 木胎彩繪菩薩像 ▲ 明 木胎髹漆廣目天王 ▲ 宋 木胎髹漆菩薩像 ▲ 元 木胎髹漆釋迦牟尼佛 ▲ 遼金 木胎髹漆菩薩像 ▲ 元 羅漢 山西木造像的一個代表,就是水月觀音。如諺語所說,“無宋木不成雕塑館。”其中所提到的宋木很多情況下,便是指山西工藝造像。 水月觀音 ▲ 金 木胎髹漆水月觀音 ▲ 宋 木胎髹漆水月觀音 ▲ 宋 木胎髹漆水月觀音 ▲ 宋 水月觀音 ▲ 宋 自在觀音 山西木造像變化基本上都有章可循。開臉一般較為大氣莊嚴,神情肅穆安定,線條簡約樸素,刀法有力。注重以簡練的線條來表現,留給鑒賞者以更廣闊的藝術想象空間。 ▲ 自在觀音 閩工 福建造像是南方造像的代表,無論是藝術造詣的高度,還是漆質用料的精美度,在南方造像中都是特別好的。 自明中晚期以後,南方造像異軍突起,逐漸進入鼎盛期。當時,福建地區經濟富庶,當地人對佛教又有著虔誠的信仰。南北流派在此地切磋交匯、取長補短,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閩工特色。 閩工造像欣賞 ▲ 明 木胎髹漆趙公明 ▲ 明 木胎髹漆水月觀音 ▲ 明 木胎髹漆水月觀音 ▲ 明 木胎髹漆水月觀音(局部) ▲ 明早期 京工漢藏風格傳釋迦成道相 相對而言,閩工造像兼具南方的精細和北方的神韻,藝術造詣較高,種類和題材多樣,創意十足,每尊像都有其獨到的表現之處。 ▲ 明晚清初 木胎髹漆觀音立像 觀音像,是福建造像的一大特色。 這件立像觀音,是福建造像中較有代表性的。觀音衣著如唐朝的貴婦人,雍容華貴,可見結合了當時上層社會的審美與喜好,以及雕刻師的美好想象。 江浙工 江浙地區盛行供奉木材質的佛像,因而精品常出。江浙工開臉一般比較甜美,帶有江南水鄉風情,臉龐較為豐腴,五官一般較為柔和婉約,觀之如飲清泉,沁人心脾。 江浙工造像欣賞 ▲ 清早期 檀香木胎髹漆自在觀音 ▲ 清初 檀香木胎髹漆接引佛 ▲ 明 木胎髹漆彌勒佛 江浙工注重對衣紋線條層次感的塑造,常通過對衣紋峰巒疊嶂的營造來彰顯漆技藝之精湛。在雕刻完成之後,常會批朱紅大漆,再上金漆、貼金箔,華貴精美,皮殼打磨細致光滑,漆質用料考究。 在江浙工造像中,立像造型最較為多見。 ▲ 清 木胎髹漆菩薩立像 這尊立像開相皆甜美,衣紋行雲流水,意韻天成,柔軟服帖,如絲綢般飄逸靈動,通體髹金,光彩奪目,華貴精美而又不失莊嚴神聖。 川湘工 四川和湖南是木造像的產量大省,兩地造像都融合了南北方的風格,題材多樣。 川湘工造像欣賞 ▲ 清 木胎髹漆武財神 ▲ 清 木胎髹漆武財神 ▲ 明 木胎髹漆自在觀音 ▲ 清 木胎髹漆送子觀音 川湘工的漆質彩繪有自我特色,在造像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不同時期的漆質而形成的不同包漿,它們在造像上同時存在,脫落程度不一,便會給人較為斑駁的視覺觀感。 ▲ 明 木胎髹漆菩薩佛龛 這尊自帶佛龛的自在觀音像,開相小巧,面帶笑意;兩邊分別是龍女、童子,活潑可愛;佛龛頂部是誕生佛,兩側還有護法天王,整體畫面豐富,喜慶,別有一番世俗意趣。四川人民樂觀向上,懂得自娛自樂、享受生活的個性也能從此體現。 ▲明早期 木胎髹漆水月自在觀音 這一尊湖南工的自在觀音像,年份較早,可以追溯到明早期,身上彩繪、漆質的斑駁觀度便是因為來自不同時期而營造出來的,有著典型的湘工特色。
:佛教艺术 :知名人物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