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緒在輪回中顛三倒四,如何能脫離這個圈子呢?
有人向慧律法師請教:如果我們的思緒總是這樣的顛三倒四,一直在輪回之中,那麼,如何能脫離這個圈子呢? 慧律法師說,多觀照,雖然我們常常在境界中迷失,常常落入重復的痛苦煩惱,重復的情緒輪回之中。但是,我們不要怕失敗,怕的是你沒有耐心,想放棄。我們學佛就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儒家講:“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學佛也是一樣,要常想,佛何人也?菩薩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今天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也是經過無量劫的痛苦、挫折,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如今才能開悟,見性成佛。因此,我們不要怕失敗,能夠在失敗中記取教訓,我們就能更進一步。能夠承受失敗挫折的人,成功就離他不遠了。 因此,我們要多觀照,觀照一切法都是空性;觀照一切法都不可得;觀照一切法畢竟空寂;當下就是清淨的本性,否則,永遠不得解脫。你今天雖然想盡辦法要離開痛苦與煩惱,但如果你不明心性,那麼明天依然在掙扎之中。你用的是錯誤的心,你今天不悟,明天還是不悟;後天不悟,明年還是不悟啊!你如果不能當下明白自己的心性,想要期待明天會更好,認為我的未來不是夢,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悟,那你不是“如果還有明天”,而是“我倆沒有明天。”,你的未來依舊是個顛倒夢想,明天也不可能會更好。何以故?因為“我還是原來的我”啊! 但是,如果你不再錯用心,知道我們現在用的是真心,全盤放下,無量的虛空就是你的生命,你的生命就與整個宇宙相配合,為什麼呢?因為無相就是整個生命。將你整個的生命,透過無相,展現出來的就是無量的慈悲,無量的歡喜。人家罵你,如如不動;人家碰你,如如不動;人家布施金錢給你,如如不動;人家幾千萬給你,你仍然一覺到天明;你損失了三百萬,你還是一覺到天明。你不用這一顆本性的清淨心、平等心、歡喜心,那你要用什麼心來修行呢? 所以,你今天的重復,都還是輪回相。輪回,就是你最後的答案。念頭的轉換,就叫做輪回;情緒有高低潮,也叫做輪回。我們要是沒有這些多余的情緒和觀念,生死輪轉在一念之間,就解決了。所以說,要學習放下;學習寬恕;學習慈悲,擁有佛菩薩的般若智慧。雖然,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大徹大悟,有“如如不動,不取一相”的心境,但至少我們有在進步。你要永遠記住一句話,不要抗拒境界,因為一切的境界都是你的心,抗拒境界就是抗拒你的心。對眾生好,就是對自己好。如果你能永遠的寬恕眾生,你的心境就一天一天的在進步。你動一個念頭去排斥眾生或傷害眾生,那就傷害了你的法身慧命,破壞了你的清淨心,眾生還未被傷害,你就先傷害了你自己的慈悲心,失去了寂靜安祥。你動一個念頭生氣,對方還不知道,你的內心就已經先染污了。 所以,永遠要有慈悲喜捨的念頭,因為一切的生命,一切的生活,都是在你的一念之間。其實,我們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我們可以不必讓自己過那種痛苦煩惱的生活。如此,慢慢地回光返照,煩惱就會減少。你也不用掙扎,該來的,你還是跑不掉。讀書也是一樣,你以前不用功,該被當掉的,煩惱也沒用,因果就是如此!因此,多余的煩惱和妄想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你如何把握當下,保持現前一念清淨心! 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我們不要在果上打轉,而要在因地裡注意觀照。在因地修行,就是要注意不要再去造惡,起壞的念頭;而在果地的覺悟過程當中如有業報現前時,就要利用淨土法門。當我們的果報、痛苦現前時,因為恐懼感,拼命地念佛,這也可以得救。所以,觀無量壽經講,雖是五逆十惡的大惡人,一念忏悔,念佛求生西方,也可得救,這是因為恐懼下地獄的緣故。大善的人,更可以得救,依循著信願和淨念,往生極樂世界。最怕的就是雖有行善,但對淨土沒有信心的人,就像是掛在半空中。總是認為我有做善事啊!我心好就好了,我又沒有做壞事啊!這就不能往生了。所以大惡的人,地獄相現前,如果知道恐懼,又有福報遇到善知識,叫他忏悔發願,求生淨土。他這時知道因果,跑不掉了,拼命地念佛,那就還有救。最怕的就是那種懂一半的,說懂他又不懂,說不懂他又喳喳叫,喜歡跟人家開示,可是卻專門說給女生聽,偏不說給男生聽。跑去女生宿捨等,而且又不是每個女生都講,都專門講給漂亮的女生聽。人家跟他說:“師兄,你幫我開示一下。”他回答:“哎!你這麼丑,我不說給你聽。”分別心很重。 眾生都是這樣的,取捨相,心不能如大地一樣平等包容,萬善就不能集中。如果我們有心地的功夫,那麼一切法都可以建立,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就。所謂心地功夫就是“無相”,“無相”就是無所著。譬如有人心情不好,來見師父,師父就告訴他:“你不要怪別人,要怪自己沒有福報,要回光返照,放下自己的看法,期待別人給你安慰是沒有用的;如果你有智慧,現在就放下,與其讓人家同情你,不如解脫自己。” 譬如有的女孩子,內心裡面有痛苦煩惱,需要別人安慰。但是第二天,她仍然會發作,再去安慰她,這就叫做輪回相。總是需要用安慰來解決煩惱,需要以外在的條件來愉悅她的心情。 女孩子喜歡每天穿得漂漂亮亮的,了這個頭發就花盡了心思,忙得不得了。到後來,還是紅顏會老,人比花黃,還是要死,都是一樣的。她不了解,不能把生命拉長,再觀照這每一個動點上的無常性:如果你能了解生命是每分每秒都在變化,那就對這個世間,也無所謂的得與失的觀念了。失去的東西會得,得到的東西也會失。感情上的執著也是這樣,人家離開你,不要怪別人啊!我們要自我檢討。縱使擁有萬貫的家財,內心裡面要常想,這些都是短暫的,都不是永恆的。自古以來,那個皇帝不死?那個總統不死?昔日的英雄美人,於今何在?都是一樣的!到最後,都是一壞黃土,沒什麼。慢慢、慢慢地,去觀照無常,就能對金錢、名利、得失的觀念,漸漸放得下。 雖然我們對無常性,會有那麼一點體驗,可是我們的習氣很重,我們的習氣常常作為我們的主人。剛開始我們造了習慣,後來習慣成了我們的主人,受它的主宰,我們控制不住自己。不斷地輪回、重復我們的錯誤和痛苦。所以說,斷習氣很困難,需要時間和耐性。禅宗裡面講:“若論修行本來易,欲除妄想真個難。”若論修行,本來是很簡單的,但要除去妄想就沒那麼容易了。所以,除了要隨時保持覺悟觀照的心,慈悲歡喜的心之外,還要有長遠心。不要怕挫折痛苦,只要你對佛法有肯定、有信心,知道這條路是不會錯的。 其實,話說回來,這個“長遠心”的觀念也要放下。因為,如果你真的對菩提自性有所了解,具有大般若智慧的話,所有時間、空間的假設性,都是多余的。你只要把握現前一念清淨心,直下承擔,那麼,當下就是,一切現成。 本文節選自慧律法師《83年逢甲大學佛學問答錄》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