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報的可怕警示!
在《夷堅志》中,記載頗多的因果報應故事,我列舉二例。 鱉報 承節郎懷景元。錢塘人。宣和初。於秀州多寶寺。為蔡攸置局應奉。性嗜鱉。一卒善庖。將烹時。先以刀斷頸瀝血。雲味全而美。後患瘰疬。首大不可舉。行必引首。既久蔓延不已。膚肉腐爛。首墜而死。宛若受刃之狀。景元自是不敢食鱉。 懷景元喜歡吃鱉,有個士兵廚藝甚好,每次將烹煮鱉時,先用刀把鱉的脖子割斷,令其流血,說這樣很美味。 這個士兵後來患瘰疬,頭大不能抬起來,每次行走必須用手托著頭部。不久病情蔓延,全身肌肉腐爛,頭墜落而死,猶如被刀割脖子一般。 瘰疬,又稱老鼠瘡,生於頸部的一種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頸部皮肉間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塊,互相串連,其中小者稱瘰,大者稱疬,統稱瘰疬,俗稱疬子頸。 善庖的士兵,常以刀割鱉頸瀝血,然後烹饪之。後來他患上了類似的病,先從脖子發病,再蔓延全身,肌肉腐爛。 一對比就會發現,這是一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你怎麼付出去,又怎麼回到自己身上。 士兵怎麼殺鱉的,後來又都怎麼報應到自己身上,患上了類似的病症,痛苦無比。 反過來,一個人去幫助他人,去供養和布施,猶如反作用力,他的善行會又回到自己身上。故常布施的人會富饒,常持戒者尊貴,常修忍辱得莊嚴。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