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供養出自《金剛經》


 2018/8/24    熱度:3045    下載DOC文檔    

  香花供養原為佛家語。指用香和花供養,是佛教的一種禮敬儀式。後比喻虔誠的敬禮。

  出處:《金剛經》:“以諸花香,以散其處。”

  示例:倘得再生,香花供養有日耳。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锺生》

  “香花供養”是佛教中的一種供佛方式,以香燭、鮮花供佛敬神,表示對神佛的敬仰和尊重,同時亦有驅邪的作用。

  如:佛教通常將圍繞某一目的而舉行的宗教集會,稱為法會。為了超度水陸空三界亡靈而舉行的法會,稱作水陸空法會。因在三界中,以水陸二界眾生最為痛苦,所以往往又簡稱為水陸法會。水陸法會壇場的布置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法事以內壇為主,佛像布置常以香花供養,力求莊嚴。

  《大法炬陀羅尼經》亦雲:‘法師說法時,有羅剎女常來惑亂。是故說法處常須置如來像,香花供養,勿令斷絕。

  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河水注》:“天人以新白裹佛,以香花供養,滿七日,盛以金棺,送出王宮”。聊齋志,卷八,鍾生:“倘得再生,香花供養有日耳”。

  花錢中有“香花供養”類錢文的花錢屬供養錢,亦稱“供佛錢”、“廟宇錢”。舊時官私或寺院所鑄,用以供奉佛殿神像之錢幣。以元代所出最多。錢面除沿用年號、國號文字者,更有“香花供養”、“大安福寺”、“寶珠菩薩”、“進香直社”等;背文則有“神”、“護聖”、“香殿”等等。此類錢大而精的較少,形體大多偏小,傳世亦不多。(當代佛教網--佛教文化網)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