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20


 2008/6/1    熱度:4637    下載DOC文檔    


  請掀開四十三頁最後一行,這是第八段常隨佛學願,‘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實際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說願只有七條,前面從第一到七是七種大願,那麼後面這三條都是屬於回向,注子交代得很明白,‘自此至十,三科皆是回向。’這是第八第九第十,這三願都是屬於回向。‘前二是別義’,是回向當中的別義,就是這一條以及底下一條的恆順眾生,這兩願是回向的別義。‘如其不然,何以下重頌中,頌第七願竟,便頌回向。以其欲收前二,屬回向故。故知前二即是別義也。’那麼這就本經在後面偈頌裡面能夠很明顯地看得出來,後面偈頌是屬於重頌,就是重復說十大願,這是佛經很好的教學方式。

  長行文屬散文,便於疏理,能夠把這個事情理論方法境界,不受任何拘束講得清清楚楚、痛痛快快,讓大家能夠明白。可是這些事理境界,說老實話,一定要記住;如果你要記不住的話,試問你怎麼個修行法呢?你沒有法子修啊!你要把它變成日常生活,那你條條都要記住,記不住你就沒法子做到。那麼要記誦的話,長行文就不方便了,要把它背起來很困離,文字太多太長也不好背,所以經文後面有偈頌,偈頌就是便利於你背誦。偈頌可以入譜,等於都是歌詞一樣,可以譜成曲來唱,而且多半都是押韻的,這就很容易記誦了,不要硬記,唱唱就唱會了,你就會記住了。所以偈頌全都是歌詞,意思都是前面所說的,所以叫重頌。

  你由此可知佛門教學比儒家還要重視音樂,應當在經講到後面偈頌的時候,大家都來唱,就不是講了,都是來唱,一面唱一面講著,這的確是很好的教學方式,非常之理想。那麼重頌還有一個意思,就是講經跟學校上課不一樣,學校上課學生是固定的,到時候都得要來了;那麼講經畢竟不同學校,所以聽眾有先來後到的,有講了一半他才來的,一半來的前面沒有聽到,那怎麼辨呢?後面偈頌重復再略說一說,所以後來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聽到,便利於後來的,顧及他們。所以講經的方法確實是為聽眾設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長行文後面都有偈頌;如果長行文很重要的話,立刻後頭就有偈頌,這是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的許多不同種的體裁,要曉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那麼在本經偈頌裡面,這偈頌相當之長,重頌前面十願只頌到第七願,第八就回向了,所以此地沒有明說回向,偈子當中很明白地把它都歸納在回向裡面。所以我們曉得這十願前七是願,後三是回向,那麼後三,末後一條普皆回向,那個沒有話說,那個意思太明顯了,所以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是回向當中的別義,這兩條也是非常重要的。注解裡面也說得很明白,‘即是所修二利之行體’,完全講修行、行門,行門之體就是這兩條,常隨佛學、恆順眾生,你們把這兩句多念幾遍,看看能不能體會到裡頭意思。我們今天道業不能成就,第一個不肯隨佛學,跟佛所學的背道而馳。第二個絕對不肯恆順眾生,順自己就好了,不肯隨順別人,所以完全相違背。你要想道業成就,不能隨順自己,要隨順眾生,隨順眾生是真修行。隨順眾生裡頭學什麼呢?學佛,佛不離開眾生,菩薩不離開眾生;離開一切眾生,菩薩道不能成就。

  這在此地討論了這個問題了,‘此科屬自利’,就是常隨佛學屬於自利,‘第九’恆順眾生‘屬利他’。‘至第十,將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願之福,盡皆回向三處也。’第十願是總回向。這兩願是自利利他,二行之體,不能恆順眾生就不能利他,不能常隨佛學就不能自利。佛教一切的設施是為眾生的,不是為他自己的,所以佛教的設施是因時因地因一切眾生機宜而有所不同,不是一樣的;原理是一樣的,決定修覺正淨,這是一樣的,但是形式上來講,就是儀式上不一樣。我們在今天在全世界看,每一個國家的佛教不一樣,在儀式上不一樣;每一個地區不一樣,乃至於每一個寺廟有每一個寺廟的修行作風,也不一樣,的確它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怎麼曉得它的原則原理是相同的呢?譬如說所依的經論,理論依據不一樣,各人有各人依據的經論,經論這麼多,但都是佛說的,沒有話說。方法呢?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樣,修什麼諸位要曉得,修三皈依啊!

  你看看古今中外只要是佛教,它統統不一樣,你問問他早晚課誦裡頭有沒有三皈依?統統都有,只有這個是一樣的,三皈依是一樣的,古今中外學佛的人,三皈依是一樣的。那麼你就曉得八萬四千法門修的什麼東西?修的是覺正淨。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淨,淨而不染,決定相同;就是方法手段盡管不相同,儀式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他修覺正淨相同的,這個就是佛法。由此可知三皈依的重要,離開了三皈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入門從三皈依開始,就是先把修行的宗旨告訴你,你這一生就是學這個東要,千經萬論也是說的這個東西,這三寶,三寶是講自性三寶。那麼這講回向三處,這三處就是菩提、眾生、實際,就是這三處,後面會講到的。

  此地解釋‘言常隨佛學者’,這個意思是說,‘托佛從因至果,所歷之行,所為之事,為我所緣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隨而學之。’其實這就是我們中國古人垂誡我們的見賢思齊,看到佛,他是人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所以我們供養佛菩薩這個意思不能疏忽。我們每天看到佛像,自己想到我們要成佛,他是佛,我也是佛,供養菩薩,他是菩薩,我也是菩薩,我也跟他一樣,這叫真供養。有一些人很謙虛,他是菩薩,我一身罪業,我怎麼敢跟他比呀!這糟糕了!菩薩要是知道了要搖頭,沒有法子,這不叫供養。真供養是拿他來作榜樣,我要學他,我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這是真供養,一定要懂這個意思,千萬不能謙虛。佛菩薩希望你早早成佛、成菩薩,並不希望你老當眾生去伺候他,做他的徒弟,沒有這個道理。這個托就是以他作一個榜樣,看看佛從初發心一直到成無上道,他怎麼修的;這個中間他所經歷的些事,所造作的些事,在事相裡如何來修行,這些統統是我們的榜樣。

  尤其在這一部華嚴經,善財童子做了一個很具體的表演,善財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一生的事情。你看看他從初發心,這要在四十華嚴裡頭從要第一卷看起,第一卷講善財童子出生的情形,一直到以後遇到文殊菩薩跟他求學,從文殊菩薩畢業出來之後,在社會上服務,服務就是參學,五十三參,你看他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如何運用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人事裡面完成自己圓滿的智慧,無上的定功,他成就了。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代表各種不同的人、物、環境,諸位要曉得這是一部真正的生活教育。這五十三個人代表社會裡面有出家修行人、有菩薩、有聲聞,也有外道,也有魔王,好人壞人都有,各種職業都有,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就是我們從早到晚所遇到的。你要是說善財命好,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識,我們一個遇不到,那你大錯特錯了。你早晨起來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一天遇到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識,五十三類呀!善財他會呀!他在這些境界處處成就自己智慧,成就自己定功。

  我們不會呀!處處惹煩惱,處處生是非,這糟糕不糟糕!華嚴經是妙絕了,你學會了之後,真的你就會做人會辦事了,樣樣圓滿,沒有一樣不圓滿,成就自己的道業也真正替大家服務,對於社會是造福人群,對於自己是成就定慧,這書是好得不得了啊!方東美先生贊歎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書,這贊歎備至!就是可惜一些人他沒有念不知道,雖然念,他依文解義,他不懂。全經從頭到尾是意在言外,你要去體會,這是一種教學的藝術;說到這一層,意思是那一邊,你要能夠體會得到,你才曉得妙處啊!那麼這是以佛、以菩薩他們行持啟發自己的道心,引出自心之智就是啟發自己的道心,自己要立志要學佛,隨而學之。‘乃以觀智,融己身心,令常注如是之境。勿使一念趣於六塵五欲顛倒境也。’這幾句話很重要,佛菩薩之所以成為佛菩薩,他在隨喜恆順的時候,他自己做得了主宰,他在一切境界裡面他心不顛倒,隨順五欲六塵而不染五欲六塵,高明就在此地,他不染。

  如果不染那麼他的心就愈練愈清淨,這兩條實在講就是古人所講歷事練心,你在不在事上經歷過,你說你心清淨,不能算真實的清淨,要練過,你說是我嗔恨心沒有了,如果不經過歌利王割截身體的鍛練,你說你嗔恚心沒有了,這個不可以說,你自己以為沒有了,到那個境界嗔恚心生了,你才曉得嗔恚心並沒有斷,一定要經歷,不經歷不行啊!你說我不貪財,真的金銀財寶堆滿時,確實不動心了,那才叫真不貪;你沒有看到的時候,我不貪,到時候一樣起貪心,不行啊!范仲淹那個時候,我們講他不貪財,這可以說真的,他那麼樣窮困,挖到人家藏的金子,他一點不要,把它埋起來,這真叫不貪。你沒有經歷這個境界不能說,所以菩薩一定要經歷,什麼樣境界他都要經歷,在這裡面去練自己的清淨心,歷事練心這叫修行,不經歷這個境界,那怎麼叫修行,那不叫修行。

  所以今天一看到境界現前的時候,馬上要逃避,這不行。這即使修行,修小乘,絕對不是修普賢行願,不是修大乘。修大乘一定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隨喜當中成就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定慧。定慧實際上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樣樣經歷,不著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善財童子這五十三參,每一次參訪就是練這個功夫,就是金剛經上講的。所以金剛經古德提倡是有他的道理,它真正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但是一部經也只有幾句話是最高指導原則,這是釋迦牟尼佛給須菩提尊者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練這個,從初發心到無上道,就是練這兩句話。不管什麼境界裡頭都是不著相、不動心,這是你自己裡頭練功。外面怎麼樣?外面要隨順、要歡喜,要恆順眾生。裡面要不著相、不動心,這是菩薩修行法,修證無上菩提唯一的妙法。

  ‘行者苟能以佛所歷苦行之境,常作心觀。設遇苦事,乃稱本願,不生怨惱。逢諸樂事,自無耽染,以非常時心觀之所願故。有志於學者,勉旃。’真正有志於學大乘佛法的應當要以此自勉,遇到些苦難、折磨,那是自己的本願。你不經過這個折磨,頭一個要把自己嗔恚心去掉,把它斷除掉。嗔恚墮地獄,所以先從逆境當中修,你看一切經論裡頭,逆境裡面嗔恚心沒有了,再從順境裡面斷貪心,貪愛的心,嗔恚與貪愛是一切煩惱的大根大本。為什麼先從逆境呢?因為逆境果報是最慘的,嗔恚是墮地獄的,所以從逆境裡頭轉過頭來,先不墮地獄;順境裡頭沒有貪愛不墮餓鬼,地獄餓鬼不墮,可以說這個人也不墮畜生,超越了三惡道,縱然在六道裡頭沒有超越,三惡道不去了,所以多麼重要。所以凡是修行人,從古到今最初學佛都是修苦行,都是從逆境裡頭反過來,從逆境開始學,先要吃苦頭啊!怕苦、畏苦、不願意吃苦,不行,不肯受折磨不能成就。所以真正修道人,他曉得吃苦對自己有利益,消自己業障,培自己的福德,受一切折磨更是消業障,成就自己忍辱波羅密,給自己修定打基礎。因為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等於是預備工夫,不能忍辱不能成就禅定,不能忍辱不能得一心不亂,什麼都要忍,你才能得一心,你才能得定。

  所以遇到這種境界現前,決定不能捨棄、不能逃避,好機會來了,這種機會是千載難逢的,到那裡去找啊!所以一些人他不懂,真正是可惜,他根本就不懂得修行的理論與方法。你要難開這個境界,你自己忍辱真成就了,那就不必了,確確實實在一切逆境裡頭怨恨心不生,你己經磨練到這個程度了,這個可以了。如果嗔恚心還沒有斷就得要找機會去鍛煉,要找幾個真正善知識,那善知識是惡人,天天瞧你就不順眼的,找這種人才行,你要常常跟他在一起,把你自己心頭的火慢慢地把它消滅掉,你才能夠成就道業。所以善知識,真正好老師,他看學生有這個習氣,心裡面很愛這個學生,成就這個學生,表面上看了就生氣,看了就討厭,那是裝樣子磨練他的,那真正是成就他的。

  再看底下一段,這是‘釋行願相’,‘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這個聚落就是像我們現在講的小鎮、村莊,是許多人家居住在一起的;那麼在古時候多半是一族,一個族都住在一起,從前是大家庭制度,一族住在一塊,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這一段先講學本師,怎麼個學法,此地給我們舉例說出來了。這一段文裡面最重要的是講到如來的初發心。從初發心精進不退,這一句最重要。注解裡面我們可以看看,‘娑婆’這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堪忍’。毗盧遮那佛是法身如來,盧捨那是報身如來,釋迦牟尼佛是應身如來,應化身,這是講佛的三身。所以此地看到毗盧遮那如來就是釋迦牟尼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我們講釋迦牟尼佛就是毗盧遮那佛的應身,應化身,一而三,三而一。

  在華嚴,因為它講華藏世界,所以說佛都是講毗盧遮那,你看這裡稱的是本師,他是我們的本師。注解裡面講‘乃我本師所王大千之世界’,王念去聲,念王,當動詞講,就是統治,那麼在此地他雖然不是一個政治領袖,用這個字來形容他的教化區,他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居最中央香水海,二十重華藏,即第十三重世界是。’這個在此地不必多說,這是華嚴裡面講華藏世界的組織概略的情形,在大經華藏世界品裡面說得很詳細。那麼二十重華藏,華嚴用十表法,十代表圓滿,二十是以十代表自行,以十又以十代表利他,就是自利利他都圓滿了,所以取二十的意思是這個意思。

  那麼講到娑婆世界在第十三重,意思就顯示出本師如來利他心切,利他超過了自利;如果是利他跟自利完全相等,那就是第四重;他超過了,他第十三重,所以利他心切,取這個意思。‘意取即此穢土眾生,可以起觀造修也。’諸佛如來在因地發願不相同,那麼在本省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得非常廣泛,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你們看看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地藏菩薩在因地作國王,跟鄰國一個小國王是好朋友,都是以十善教化眾生。他們兩個人發願就不一願,兩個好朋友,兩個都學佛,兩個人願不相同,一個是發願趕快成佛度眾生,一個是要行菩薩道,眾生 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看願不相同嘛!因此十方諸佛如來雖然都成佛了,他們在因地上發的願不一樣,因此成佛之後在果地上教化眾生也不相同。如果講他自己的果證,那是相同的,佛佛道同,決定沒有差別;他教化眾生的方法、手段會不相同的。

  那麼講初發心,‘言初發心者,毗盧即是釋迦’,這是一不是二,‘以華嚴真應不二故,今言真身,故曰遮那。他經言應身,故曰釋迦。’這個地方如果還是不太容易懂,我們作比喻,但是比喻諸位要記住,比喻沒有辦法比喻得很恰當,只能比個仿佛,比到恰當不可能的事情,沒法子。真身就好比是本人,本人是真身,應身就是用什麼身分去教化。譬如你自己非常有學問,學問道德都圓滿了,今天有個小學要是請你去做個老師,菩薩很慈悲,他絕不推辭,他就去了,到那邊是小學老師的身分;本人就好比真人,到小學裡做小學老師這個身分就是應身。另外一個中學也請他去做老師,他到那裡是中學老師的身分,就是這個意思。那麼到那一個世界,那些眾生機感必定要與他相應,相應就是應身,用應身。到人間來一定現相的時候要跟人一樣,沒有什麼特殊,他世壽也是八十歲,釋迦牟尼佛是八十歲入涅的,那麼也有父母,在家的時候也有太太,也有兒子,出家之後他有六年的苦行,到處去尋師訪道,三十歲示現成佛。成佛之後就開始教學,一生從事於教學工作,從三十歲到八十歲,所以我們講說法四十九年,連頭帶尾是五十年,五十年都是從事於教學的工作,這叫做應身。

  那麼如果釋迦牟尼佛要到天上去教,給天人說法,他要示現天身,那個身形、壽命,與天也是一樣的。他要去教畜生,譬如說要教一群豬,他一定要變個豬身,也跟那些豬一樣;我們肉眼凡夫不曉得,那些畜生道裡有不少佛菩薩在教化,你看那個豬圈裡說不定就有個豬在那裡講經說法,我們聽不懂,豬可以聽懂。所以佛是六道都去,所以地獄道也去,在本行經裡面講了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在地獄裡面,他也示現墮了地獄了,在一個叫火車地獄,在經上有;那個車是鐵的,火燒得紅紅的,去拉這個車,用什麼拉呢?把自己身上筋抽出來當作繩索去拉,非常之苦啊!幾個人拉一個車,他老人家發了慈悲心了,另外看到旁邊同伴好可憐,他就跟小鬼,拿狼牙棒那個監督的小鬼,去跟他商量,能不能我多抽一條筋代他來拉,看到他太可憐了,我自己寧願犧牲,我多抽一條筋。那個小鬼一聽氣死了,一棒就打死他,你們想想怎麼樣?打死就超生了,地獄裡面就超生了,一念慈悲就離開地獄了。

  所以在地獄裡頭迷得很重啊,地獄裡面只要生一念善心就超越了,但是在那個苦的環境生一念善心代別人受苦,不容易啊!真正是難啊!所以這種情形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自己要學,常常要學,看到有苦難的人,寧願我們苦一點,幫助別人一點,你常常有這種心,你真的將來墮地獄,你也會發這個心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一下就超越了,就離開地獄了。所以人真是在苦難的時候只顧自己不顧別人,苦難的時候還能替別人想,真正是慈悲,那是真正慈悲心流露;在順境裡面幫助別人,那個不算,自己在苦難當中還能想到別人,這是難能可貴呀!那麼這講應身,真是諸佛菩薩無處不現身。

  底下接著講‘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今經尚未施權,故釋迦稱遮那。法華已經顯實,故遮那稱釋迦。’這兩部經都是屬於一乘圓教,一個是在最先講的,一個是在最後講,所以在這兩部經上,一個是稱毗盧遮那,一個稱釋迦,都是說的本師一個人。‘他經已施權,未顯實。故遮那是遮那,釋迦自釋迦,以真應未相即故。’這我們不必加以多說。‘璎珞本業經雲’,這底下幾句話很重要,‘具縛凡夫,未識三寶,不知善惡因果,乃於佛法不起一念信心。乃至從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發菩提心,起一念信,爾時便名,信相菩薩。故雲從初發心’,這是解釋初發心,所以我們現在是真正發了心了,就是信相菩薩,你們現在諸位在這個地方幾天,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信相菩薩。可是我們一結業出去之後就不曉得你是不是信相菩薩了,你是一退轉就沒有了,如果不退轉能保持住,這是信相菩薩。

  這一段文前面講的是一般的眾生,在佛法裡頭不生信心,真正可惜呀!常言說得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而當面錯過,你說這可惜不可惜!得人身遇不到佛法,這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的事情。遇到佛法當面錯過實在是太可惜了,得人身不容易,真正不容易,遇佛法更難,的確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百千萬劫難得有一次你能夠碰到佛法,這個機會不容易。所以不曉得事實真相,不知道珍惜,實實在在是可惜。所以佛門裡面講的師恩第一大,介紹我們接觸佛法的這個人,我們在佛法真正得到利益,介紹我們聞佛法的這個人,我們生生世世都不忘他的大恩大德,我們今天得到這種殊勝的利益,要不是他接引怎麼能得到,得不到啊!所以真的是師恩第一大,父母之恩固然是大,老師之恩關系我們自己的法身慧命,生生世世的恩德。但願我們也能夠像經上所說的,從此以後真正能把心安住在佛菩提正教法中,發起菩提心,於正法起清淨信心,你就可以當信相菩薩這個稱呼了,你就是信相菩薩了,這是真正講到初發心。

  可是從初發心最重要的是精進不退,以前李老師早年在台中辦大專講座,我也常常參加,同學們來參加講座很精進,的確一兩個星期之後,氣質都變了,所以老師很歡喜。可是一結業了,同學們到電影院看個兩種鐘點電影就完了,全部都完了。所以李老師搖頭,我們這一個星期苦口婆心在教學,抵不得電影院兩小時,又搞亂了,難啊!真正是難啊!為什麼?無始劫以來染污的習氣存在,外頭一勾引馬上就跑掉了,不容易。所以學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原因是什麼呢?退轉了。什麼人成就了呢?精進不退的人成就了,退轉的人那就是墮落了。那麼講到精進注解裡面也有,‘言精進不退者,簡非懶惰懈怠。’這還有一個區別,精進不是講懶惰的人,懈怠的人,懶惰懈怠當然是不精進,我不懶惰、不懈怠,算不算精進呢?不算精進。什麼樣才是精進呢?‘謂勇悍無退曰進’,勇猛往前面走,不是走慢步,這才叫進,往前進。‘萬行無雜稱精’,精就是一門,一門勇猛地向前,這叫精進。

  像我這幾天跟諸位說的,我們經以一部,我們行門選一種,這就是精進;經典要是搞得太多了,那是雜了,雖然有進,不叫精進,叫雜進,雜進不容易收到效果,太多了心雜了。所以一方面進,又一方面要專,這是專精,這才是佛法精進的意思。尤其諸位要對於其他法門經論要肯放下,不能起貪心,別的人說這個說那個,不要去羨慕他。人家講這個經那個經,哎呀!這個我沒有看好可惜呀!那就不行了,你的心又動搖了,又被他牽著走了。應當老老實實地只學一門,我這一門不通決定不學第二門,要這樣才行。其實你一門通了,那些門不要學,用不著學,一聽就會了。像六祖是個例子,他一門通了,一切經他都可以不必學,無論什麼經人家念給他聽聽,他裡頭完全明了,你有什麼疑難,他馬上給你解決,這個本事多高啊!太高明了!一經通一切經通。

  你搞雜了,搞了一生一樣都不通,那虧就吃大了,所以決定不能夠貪多。我們看古來的大德許許多多人一生專攻一部經,專講一部經,他不是其他的不會,他都會,他一部通一切都通了,為什麼還專講一部經呢?給後人作個榜樣,以身攝教,作一個樣子給後人看,一門深入的利益,這是很值得我們警惕的。現在人學東西就是貪多,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想知道,真是像印光大師講各各都想做大通家,結果是一樣也不通,那可惜了!佛法的修學是希望你做專家,不是希望你做通家,我們在華嚴上看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各各都是專家。善財童子去參訪的時候,善知識告訴他,我在無量法門裡頭只知道一個,只會一個,各各人都是這麼說的,各各都是專家,所以一定要發心專攻才符合佛所講的精進不退的意思。

  下面講‘精進有三。一披甲精進’,這是比喻,披甲精進底下有個注解,‘無惡不斷也’。我們的惡太多太多了,說不盡,這諸位自己一定要曉得,那是惡那是善要能夠辨別。披甲就好像古時候戰爭沖鋒陷陣,士兵都穿上盔甲,可以防御,現在戰爭第一線沖鋒陷陣的用戰車,也是披甲,取這個意思,取勇猛無畏的意思;往前進,絕不退縮,決定沒有恐怖,一定要斷惡。第二種是‘善法精進’,這是修善,‘無善不修也’,不管是大善或是小善,只要是善法都要修學。那麼善惡我說一個最簡單的標准,諸位把它記住,凡是自利的都是惡,凡是利益眾生的就是善,你能夠常常這樣想,大致上就不會錯了。念念要想為利益一切眾生,一定要以平等心,要以理智,不能以感情,不能說這一些人我喜歡他,我要替他多想一想,給他修修善;那些人是我的怨家對頭,我不作惡不找他麻煩,算好的了,我還要給他修善?那這就不行了,這就是不精進了,一定要以平等心,縱然是怨家對頭也要替他多想想善事,多叫他得利益,這是你真正的修善。

  第三種‘利樂精進’,這是特別對於有情眾生,‘無有情不度也’,只要是有情眾生都要能夠利益他,都要叫他離苦得樂,所以精進有三種。那麼不退有兩種,第一個是‘不退墮’,第二個是‘不退轉’,底下有舉例子,‘十信為不退墮,不退墮於四惡道故。登住為不退轉。’那麼這個在彌陀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講三種不退。十信位,你看初信了,這個地方講的是圓教,初信位的菩薩比剛才講的信相菩薩要高,信相菩薩會退,初信位的菩薩就不退了,他是不退到三惡道,換句話就是決定不墮三惡道。為什麼不墮三惡道呢?他三惡道的業因斷掉了,就是見惑斷了,三惡道的緣斷了;因雖然沒斷,緣斷了,沒有緣,雖有種子它不會結果,它沒有緣。他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了,這是圓教初信菩薩,所以絕對不墮三惡道。它這裡講四惡道,四惡道加上阿修羅,他也不會做阿修羅。那麼換句話說他雖然沒有出三界,他是人天兩道受福報,在人天兩道修行,他不墮三惡道的。

  初住也是講圓教的初住,他不會再退轉到二乘,就是聲聞、緣覺;這個地方講登住位不退轉,‘謂有漏業盡’,就是見思煩惰斷盡了,沒有業力牽引,他不會再退到六道輪回。除非他乘願再來,那是示現,那不叫退轉,那是以應化身來教化眾生的,‘唯有乘願度生耳’;他乘願再來的時候不算的,乘願再來,他到地獄、到餓鬼、到畜生,那都不叫退墮,那是以乘願去度眾生,他是自在的,他是願力生的,不是業力生的,他不是有這個業,那麼這是說的從初發心精進不退。底下講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那麼這講到布施裡面,意思就是教給我們常隨佛學第一個學什麼呢?學佛的布施,學佛實在講要從這裡下手,你看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十波羅密裡面第一個也是布施,四攝法裡頭第一個還是布施,佛法最重布施,布施不但是萬行之首,而且也包括萬行。

  諸位要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布施裡頭有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你仔細去一觀察,十波羅密、六波羅密,可以統統歸納在布施波羅密裡面。所以你要問佛法修什麼?修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肯捨。佛為什麼要重視放下,重視捨呢?因為你要曉得你能夠捨才與你的法性相應,與你的心性相應。因為你心性清淨,六祖說的本來無一物,這是心性的實相,本來無一物;你要有一樣東西不肯捨,你的真性裡面就有染污。你為什麼不能成佛?為什麼不能開智慧?為什麼不能得清淨心?你放不下嘛!你那些垃圾,那些垃圾,你不肯捨掉那有什麼法子。佛之所以成佛跟我們沒有兩樣,就他把這些垃圾統統倒干淨了,一點也不存了,他恢復了明淨;我們這些拉拉雜雜東西一樣都捨不得丟掉。所以沒有法子,所以菩薩道裡頭修行就是一個布施。

  那麼在此地舉出一個例子,舉出以身命布施,這個是最難捨的了,難捨能捨;一但舉這個例子說明難捨能捨,同時更顯示出來重法,要把佛法修法看重於我們自己的身命,這是佛菩薩的見解。我們凡夫是把身命看得最重,到緊要關頭還是這個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不能捨啊!其實講到最高的境界,法也要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但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法重要,生命不重要;等到我們境界再向上提升了,清淨心重要,法不重要,因為清淨心能生萬法。有了一法,清淨心就不生萬法了,那個麻煩大了,所以法也不能夠執著。我們且看這一段,這一段講布施,注解裡面也說三種布施,‘布施有三,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今是財施’,這是經文舉的是財施,‘財施有二,一內財,二外財’,這屬於內財,‘內財捨身命,外財捨寶物’。換一句話說外財捨你所有的,我所有的,這屬於外財,我所有的財物,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土地,這都屬於外財,就是身外之物,是屬於我所有的,這個捨容易。頭目腦髓這是內財,這是要命的,這個捨難,這個捨不容易。所以剛剛修學的時候,修布施的時候,先從外財捨起,先從容易捨的捨起。

  學嘛!練習嘛!我當年學佛也是老師教我從這裡下手。我接觸佛法的時候,指導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我頭一天見面就向他請教這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知道佛法好,知道佛法殊勝,就向他老人家請教有沒有什麼方法叫我一下就入進去了,希望能快一點得到。我們的心很急希望得到,他不著急;我這一句話提出來的時候,他眼睛看到我的眼睛,幾乎看了半個鐘點,一句話不說,那個老人很有趣味。這麼長的時間看些什麼,叫你心定下來了,什麼念頭都沒有,所以這是教學高明的手段,非常高明的手段,這種印象給你太深刻了,他然後說出一句話,你一生不會忘記,實在了不起。看了半個鐘點慢吞吞地說了一個字,有,又停了好幾分鐘,不馬上出來。你跟他在一塊就完全好像入定了,都在定中一樣,給我說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我提出一個問題,半個多小時才得到答案,他不是想的,不是在那邊我想想應該怎麼答覆你,不是的。完全叫我心情不要那麼浮躁,定下來,就是要你定下來,這是一種教學的方法,效果非常之好,效果太好了,說話簡單明了。

  頭一次我跟他在一起,大概兩個小時只說了幾句話,幾乎都是眼睛對眼睛,都是入定,很有味道啊!跟他人家相處,別有風味,跟方東美先生完全不相同,方先生是滔滔不絕跟你說,說的太多了,他老人家說話只有幾句,但是那個幾句印象非常深刻,你一句都不會忘掉,所以收到非常圓滿的效果。畢竟我們沒有他那個定功,我們聽他人家說看得破、放得下,馬上接著第二個問題來了,從那裡下手?我的問題提出來,他至少隔了十五分鐘之後答覆我兩個字,布施,從布施下手。那一天頭一天跟他見面,印象特別地深,我離開的時候,他老人家送我到門口的時候囑咐我一句,我今天告訴你六個字,好好地去做六年。我那個時候剛剛接觸佛法,真的就依教奉行做六年,做六年就有感應,這個力量不可思議。

  六年干什麼呢?布施。原來也很吝啬啊!不肯布施啊!我們好辛苦一個月一點點薪水攢積起來,怎麼肯隨便就給人家了!不肯干!那麼我是從小喜歡念書,所以我的薪水、加班費,統統都在書架上,一年到頭多少錢都能看得出來,在那些那些都看得出來,很愛書,喜歡書。所以布施就送人家書吧!先送那些破爛的,自己不要的;以前就是破爛的、不喜歡的也不肯布施。所以學先把自己不喜歡、用舊了的、不要的了,可以送人了,逐漸逐漸進步了,自己喜歡的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這是很大的進步,能夠把新的東西、好的東西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但是重要的東西還是不送人,還是不肯送人,自己要學的。到最後再進一步就是自己存的、珍藏的好東西,人家要也肯送人了,寧願自己不學,讓別人先學,這就很大的進步。所以我出家的時候,我收藏有很多的好書,線裝書,繕本書我藏的也不少,有很多人想問我要,我說可以,但是有兩個條件,就這麼白白地送給你,不行。為什麼?送給你保存,不如我保存比你好,我不願意送人保存。

  我有兩個條件,第一個你發心講這部經,我馬上送給你,我能夠割愛,你發心弘法,這我應當要供養的。第二個你發心印經,我供養你,雖然不講,你印了流通,我供養你。所以我現在還有不少好版本的書,你們要發心我都可以供養你們,兩個條件,一個發心講經,一個發心印經布施,我可以供給你這個版本,我有非常好的版本。下課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