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親訴挨打經歷!
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 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 致力於推廣“人間佛教” 做到了以入世的事業印證出世的精神 星雲大師的挨打經歷 星雲大師曾講過自己一次挨打的經歷,這讓他終生難忘,那是一次特殊的教育。 當時年幼的星雲被揚州入門的師父交給南京的一個大師父,入門的師父告訴他,那才是他學佛的好地方。說完,便把他交給那位南京的大師父,轉身就離開了。 師父剛走,大師父就問星雲:“為什麼來這裡呀?” 星雲回答:“我師父叫我來的。” 大師父怒呵道:“一個學佛之人,竟沒有自己的歸心。師父叫你來,你就來嗎?”說著就用籐條對他一陣鞭打。 接著,師父又問:“為什麼來這裡呀?” 星雲急忙改口道:“是自己想來這裡修習佛法的。” 誰知大師父聽後,又加大力氣鞭打,並又罵道:“出家人,怎麼能說謊!” 罷了,便又再次問星雲:“為什麼來這裡呀?” 星雲這次暗自揣摩:第一次回答不對,第二次回答也不對。這一次,他深深呼吸,定了定神,認真回答道:“我師父叫我來,我自己也想修習佛法,所以就來了這裡。” 大師父聽後,依舊怒道:“這麼年輕的後生,竟然如此滑頭!”便用籐鞭更加用力地抽打,直打得星雲滿地打滾,痛不欲生。 那天夜裡,滿身傷痛的星雲想不明白,自己入門的師父,為什麼要把他送到這個地獄般的地方,便委屈地忍不住發聲大哭起來。 就在彼時,大師父突然推門進來,嚇得星雲徑直跪在地上。然而這一次,大師父一改下午剛見面時的態度,滿臉掛滿了慈祥,並帶著藥來慈悲地為星雲療傷。 他一邊擦藥一邊告訴星雲:“下午的時候,其實你一句話都沒說錯...... 只是我教你的這門功課叫逆境。什麼是逆境?就是生命的無常。 你遇到的所有困苦、災難、不平,劫殺等等,這都是命運。 累世的業力,不會因為你一時做對了什麼,就可以逃脫,也不會因為你一時做錯了什麼,就受到懲罰。只有接受逆境,才能克服命運帶給你的痛苦。” 通過逆境才能得以成道 吾人生命的成長,要靠許多的逆境來磨煉;當逆境來的時候,正是我們愈挫愈勇的時刻。 植物的生機,是靠著和大自然的風霜雨雪搏斗,透過超越風霜雨雪的侵襲,植物才能成長。 蟲魚鳥雀,也都是在生命遭受危險的時刻,展現自己的智慧,才能安全生存。 一般的動物,在生命的過程中,也有許多的挫折、掙扎。人雖為萬物之靈,人的苦難、委屈、難堪、打擊,更有甚於其他的生命。 所以,人能成為人中的英雄、人中的好漢、人中的佼佼者、人中的成功立業者,同樣的也要付出許多的犧牲、許多的辛苦、許多的代價,才能傑出,才能偉大。 所謂逆境,從兒童開始,寒暑的冷熱,身體的病痛;讀書時,師長在課業上的要求,父母在生活中的管教;及至進入社會,各種的欺詐瞞騙、聲色誘惑,甚至失業、失戀、貧困、冤枉、委屈等,時時都有逆境。 假如我們能夠和佛祖對話,問一句:請問您是怎麼成佛的?佛祖也會說,他是通過種種的逆境才得以成道! 假如我們能和世界的偉人,如政治上的羅斯福、華盛頓、孫中山等人,甚至企業家王永慶、林百裡等人,問他們是怎麼成功的?他們也會告訴我們,是經過多少逆境才有今日的成就。 其實孟子說得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這就是告訴我們,逆境是順境的因,逆境是順境的增上緣,在逆境裡要能夠積極向前,能夠自我成長,能夠如如不動,不如此,不能成功。 太陽偉大,太陽碰到了烏雲,光明也不能顯現;雲朵飄飄,但是遇到了強風,它也不能潇灑地纾绻。 你怪公婆不慈愛,要求太多,可能那是公婆幫助你成長;你養的兒女不乖、不孝順,這都是要你做偉大的父母。 秋菊要經過寒霜的洗練,才能顯得出它的嬌美;寒梅要經過冬雪的侵襲,才更能散發它的芬芳。 現代有的年輕人,因為承受不了逆境的挫折,通過不了逆境的關卡,遇到逆境就想逃避,就想後退,遇到逆境就忘記初心,改變目標,如此不能與逆境搏斗的人,品質不好,如果寄望他將來有所成就,恐也難矣! 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唯有屢敗屢戰的人,才能成功。 逆境就是成長的逆增上緣 身處世間,順逆境無不在我們生活周遭交替發生著。順境固然是助人成功的跳板,逆境同樣可以激發心志,而成為逆增上緣。 如果沒有專制的厲聲,哪來慧遠大師“沙門不敬王者論”的出世呢?因此,我們遇到挫折要能不折心志,要能勇往直前,奮起飛揚。 這世間有哪些逆增上緣?提供四點與大眾共勉: 第一,世風日下皆是向上之階。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是身處世間的我們常哀歎萬分的憾事。然而世風雖日漸澆薄,卻正是我們磨練心志的煉金石,也是我們成熟人格的階梯。 佛陀說:“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華。” 即是開示凡事不經山窮水盡之際的振作奮發,就無法領略柳暗花明的幽趣。因此,愈是世道衰微愈應發憤有所作為,發願向上有成。 第二,世路風霜皆是練心之境。 世間路時而平坦無折,時而崎岖艱辛,要如何面對人生的順逆境?先賢告誡我們“對境練心,對人練性”,意即借八苦等種種境遇,以啟未來的大機大用。 當然,先決條件是坦然而甘願接受每次因緣;唯有逆風揚帆,借此磨練心性,才能開發智慧,進而豐富我們的生命。 第三,世情冷暖皆是忍性之德。 清朝巡撫張伯行一世清明,但也因此一生孤立。他飽嘗官場冷暖,屢遭同僚排擠,雖知清官難為,也寧願孤立而不隨波逐流,終為自身留下“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譽。 誠然,時序尚有春夏秋冬,世情又豈無冷暖炎涼。一個有智慧的人,面對世情寒冽,他不但無所畏懼,反而會借此考驗,培養忍性之德,訓練自我堅強之志。 第四,世事顛倒皆是修行之資。 世事不免倒果為因,顛倒黑白,倘若抱持憤世嫉俗的觀念,只會讓人墮落,喪失上進的意志。 反之,以“夫善者是諸惡之師,惡者是萬善之資”的積極心態,面對顛倒的世事,就能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平等心。 梅花因耐得住霜雪才顯露芬芳,雄鷹因禁得起暴風才能搏擊長空,皮球不用力拍擊如何跳得高,石灰不經烈火焚燒如何清白留世? 禅門祖師不也道出:“熱往熱處走,冷往冷處去。”足見身心必經一番淬煉,方能成就珍貴的法身慧命。 我們生活中又何嘗不如此?常常有人困惑,為什麼自己踏實做人,努力工作,為人善良,常行佛法,生活中卻總是厄運不斷? 那只是我們遇到了人生的逆境了,跟我們的作為並沒什麼關聯。這時,我們所能做的便是接受。 放下對得失的執著與計較,認清萬事萬物無常的本質,從忍辱到精進修心,從不怠慢,以此讓自心生出巨大的定力,開啟智慧。自心不動,而風又奈何;自己不傷,則歲月無恙。 所謂智慧的人生,不過是接受逆境,並慢慢釋然的過程。正如覺悟者所說的那樣:“你以為腳踩的是地獄,但其實只是天堂的倒影,而那滄桑的皺紋,其實正是智慧的結晶。” 經雲:“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哀時不悲,以苦為樂,接受一切悲苦逆境,成就覺悟的人生,逆境可以助你成佛,離苦得樂。 禅者Changer說 六祖慧能大師曾說:“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內心強大的人,碰到逆境越多,轉換得就越多,把逆境變成自己成長的養料,讓自己的能量就變的越大,因此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 而內心弱小的人,遇到逆境,就成了擊倒他的敵人,從此便一蹶不振,難成大器! 所以,當我們未來遇到生活逆境的時候,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去接受他、面對它、解決它,讓逆境變成自己的成長階梯。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