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的大富大貴離不開他的孝順!


 2018/10/15    熱度:4869    下載DOC文檔    

  李嘉誠是連續很多年的華人首富,在國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縱觀李嘉誠的履歷,20歲擔任塑料花廠的總經理;22歲開始創業創辦長江塑膠廠,不到30歲企業經營就進入佳境,然後李先生的成功故事一直延續到了現在。如果說從20多歲開始,李嘉誠就開始發達的話,那他可以說一直發達了60多年,可以說是富貴綿長,而且是大富大貴,再加上到90歲的年齡依然精神矍铄,讓人不得不感慨李嘉誠福報之大。這不禁讓人納悶,同樣是人,為何李嘉誠能有這麼大的福報呢?

  網上有一個李嘉誠的采訪視頻,講粵語的。視頻裡介紹到,李嘉誠小的時候,家鄉潮州遭到日軍的轟炸,因此和家人從潮州逃難到了香港。到香港後不久,可能是由於時局動亂,可能是由於生活壓力,李嘉誠的父親染上了肺病,住進了公立醫院。那時候家裡只有李嘉誠和父親在香港,“因為他有肺病,我便去買些舊書,有關如何醫治肺病的,以及如何照料肺病患者的書籍來看。”這是李嘉誠在視頻裡的原話,而那時候的李嘉誠不過才十多歲一點,不到14歲。這個小故事看起來確實很平常,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其實這才是重點。這件小事確實看起來平常,生活中又有幾人能做到呢?父親生病了,出於對父親的關心與愛護,特意去買了相關疾病的書籍來看,以更好地照料父親,更好地了解父親的病況如何,沒有錢,就去買舊書。說實話,能做到這點的真的不多,絕大部分人可能都是這種態度:治病是醫生的事,我又幫不了什麼忙,看書也是白看。要不就是,我很缺錢,哪裡還有閒錢去買關於如何治病的書呢?但李嘉誠沒有這麼想。

  視頻裡,李嘉誠繼續說到:“我的童年歲月很艱苦,苦在沒有人可以傾訴,難道你寫信告訴媽媽?絕對不會。一生中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永遠不會跟媽媽說。”不如意的事為什麼不和媽媽說,是媽媽根本不關心李嘉誠過得怎樣嗎?肯定不是,不和媽媽說自己的苦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不想讓媽媽為自己擔心。寧願自己一個人受委屈,寧願自己內心的苦悶無法排解,也絕不讓在老家的媽媽為自己擔心,這就是李嘉誠的孝心。我們想想,我們一生當中又有幾次這麼細致入微地考慮過父母的體會與感受?我們又做了多少讓父母擔心的事?我們很多人都是自己怎麼舒服就怎麼來,該跟父母發脾氣就發脾氣,該跟父母頂嘴就頂嘴,絕對不能委屈了自己,至於父母的感受如何則不重要。

  視頻裡,李嘉誠繼續說:“對爸爸,只有一件事至今可以讓我安慰自己。爸爸過世前一天,他反過來,他沒有什麼話可說,只有問我,問我有沒有什麼事要跟他說,如果你想深一層,真的會覺得悲哀,但我很自信地跟他說,安慰他,我們一家一定會過得很好。”李嘉誠父親去世的時候,李嘉誠才剛14歲。聽到懂事的兒子這麼說,想必李嘉誠的父親一定會感到挺安慰的吧。父親要離世的時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家庭,家庭少了頂梁柱,不知他們以後會過得怎麼樣。而李嘉誠就能體會到父親的感受,因此很自信的安慰他我們一定會很好。換做一般人,可能就是自顧自地傷心流淚,或者向父親哭訴,您不要走,不要離開我們。如果這樣的話,父親又怎麼會走得安心呢?錄制這段視頻的時候,李嘉誠應該有80左右的年紀了,他說只有安慰快過世的父親這件事可以安慰到自己。為什麼說是安慰自己呢,其實這反映了李嘉誠內心對父親一直是有愧疚的。為何會有愧疚,是沒完成自己對父親“我們一家一定會很好”的承諾嗎,肯定不是,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可以說完成的極為出色。唯一的愧疚應該就是即使自己成為了大富豪,有著用不完的錢,但卻再沒有機會讓父親過上好的生活,父親在世的時候家園被毀,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可以說基本沒過什麼好日子,因此李嘉誠的內心一直有著對父親的愧疚。

  看這個視頻,還有兩點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一是視頻中,李嘉誠回憶起自己的父母時,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他對父母至深的感情,鏡頭前的他眼眶都有點濕潤。自己已是年邁的老人,父親過世都半個多世紀了,卻依然保留著對父母的那份質樸的感情,這實在太難得了。二是我們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李嘉誠專門准備了一間寬大明亮的房間用來緬懷父母。房間裡的牆上掛著李嘉誠父母的遺像,在父母的遺像前有供花果,供燈。視頻裡,李嘉誠很自然地對著父母的遺像作揖禮拜。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透露出李嘉誠對父母的拳拳孝心,而這孝心也許正是李嘉誠之所以能富貴綿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吧。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