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清法師:生老病死的痛苦從何而來?


 2018/10/22    熱度:2241    下載DOC文檔    

  我們很多的居士一接觸佛法呀,接觸的是所謂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比方說念佛能夠往生啊等等。但是大乘佛教,他們的修法,和他們的理論,已經含攝了十二因緣法。含攝了這個十二因緣法,那麼我們為什麼學習他,我從這兒展開,就是說學習十二因緣的意義,就是有什麼好處什麼作用!學習十二因緣,我們先知道這個十二因緣是眾生輪回的十二個鏈條,我們用土話說,所以我在板書的時候,在板書的時候寫上:十二因緣鏈,這個鏈、這個鏈是我加上的,十二因緣鏈條,因為是有十二支。

  無明,我寫出來啊,因為我們現在有錄像,有錄像大家看不到黑板的話,過後可能有很多視頻。第一是:無明,一直到第十二是老死;從無明第二是:行;第三是:識;第四是: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和老死。如果我們不是佛教徒的話,可能對很多名詞不理解。只是對所謂的生和老死有聽說過,或有某種程度的認識。這是生和老死,其他的你像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這統統,包括有,統統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這是佛教分析的,眾生為什麼輪回的十二個鏈條。

  可以這樣說,因為有這十二個鏈條,所以眾生在輪回。所以我們學習了十二因緣的話,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老病死的痛苦從何而來?生老病死的痛苦是從哪裡來的?而且貪愛追求是從何而起的,這個貪愛追求啊是佛教的名詞,如果我們對佛法有所了解,就可能知道一些。

  如果以前我們對佛法沒有了解,你在貪愛追求的過程當中,也不可能知道,這個貪愛追求,到底是什麼內容,學習了十二因緣法以後,可以讓我們明白,一切眾生,為什麼在三界輪回當中,不斷輪回相續。為什麼一切眾生,在三界當中,輪回的相續。

  輪回只要你不了脫就是一種相續。並且還能讓我們明白為什麼一切聖人能夠跳出三界輪回,永離生老病死;有一句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佛教的一個詞。我們只是聽說過這個詞,但是不知道他到底什麼意思!跳出三界以外啊!就不被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規則,所掌控了。就等於說,如果真實的跳出三界外以後,就是佛教當中說的那種了脫,那種了脫,是就不再輪回了。不再輪回了就遠離一切痛苦,這是他的真實含義。

  所以我們理解了,要明白了,這個十二因緣的話,我們就會知道,眾生為什麼要是輪回的?也會讓我們明白,一切聖人為什麼是聖人?為什麼他們跳出輪回?遠離痛苦了,不再有痛苦了,我們非常敬仰的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包括我們一入佛門所能了知的,本師釋迦摩尼佛,他們都是聖人,之所以是聖人,他們跟我們凡夫,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首先他們是不再輪回六道,生死自在,這個自在就是他隨自己的想法,隨自己的願力,可以化現各種不同的身形,生死自在,遠離一切痛苦。

  遠離生死輪回,而且他們的功德和智慧,遠遠要高於我們凡夫所開顯的功德和智慧,這就是他們是聖人,和我們凡夫的很重要的一種區別。

  你像觀世音菩薩,這個我們不信佛的人也知道,他是我們非常敬仰的,大慈大悲的一位菩薩。他之所以大慈大悲,這是他功德的開顯,他之所以萬求萬應,很多人都對他有供養,都對他有祈求,都對他誠信,這是應他的功德的開顯。而且他有這個願和能力叫願力和能力,所以呢他們是聖人,聖人和凡夫有著本質的區別,可是為什麼他們成了聖人,為什麼凡夫還是凡夫?

  我們今天這個講稿講了十二因緣的時候,就讓我們明白從哪裡成的聖人?這個凡夫為什麼依舊是凡夫,輪回為什麼是輪回?痛苦為什麼是痛苦?貪愛因何而貪愛,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稿的,學習這一段的意義功德。

  所以第一條呢我們列舉的是,學習十二因緣的意義。第二條就開始講到,十二因緣有幾種,我們從天台宗這個角度來講,講到十二因緣有四種講法。也可以這樣說,根據天台宗的祖師大德的分析,佛教當中的十二因緣法,可以用四種方法,用四種方法來理解,來修持,來觀修。

  天台宗的四種十二因緣法。第一種是藏教的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這些個是一些名詞。大家沒有接觸顯得比較枯燥,但是我得把它列舉出來,列舉之後我們的重點在下面,這是過渡和鋪墊,根據講稿的話這是一種要求,一定要有。

  ——摘自仁清法師《眾生為何輪轉》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