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升道德水平,離不開對因果規律的把握
弘揚佛法,提升我們民族的素質,提升我們中國人的道德水平,就在佛教裡面。沒有佛法的熏陶,我們的道德是上不去的。儒家的道德,它也要建立在因果的觀念當中。《尚書》、《周易》,包括孔子,也都在談因果問題。儒、道、釋三家的聖人,都離不開因果。這個《安士全書》,周夢顏居士說: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亂。就這個道理。那由輪回可以過渡到道德的層面來。那麼我們要思惟,這個神識它來——來了就叫生哪,它是怎麼來的? 神識離開,它去什麼地方?是以什麼樣的力量決定它去什麼地方?這是第二個層面的思惟了。好,這種思惟,佛告訴我們是隨業緣、業力來決定的。不是上帝或者神,或者佛菩薩來給你安排的。這是自因自果的。你神識是隨著你的善、惡業哪個強而來投生的。這個業緣,就是我們在(前世)、這一世所造作的業。(來,隨前世業;去,隨前世余業、這一世業)造業的工具就是身、口、意。這個業造成了,就構成了一種力量,這就叫業力——卡瑪karma。那神識呢,就是隨著這個業力而投生的。 那麼在六道當中有三善道,有三惡道。你想得人天福報,你就要修善業。你放縱自己貪瞋癡,造作惡業,自然就墮到三惡道裡面去。這種因果絲毫不爽。佛在這裡為什麼要制戒?制戒就是讓我們:從消極層面來說,止持,止一切惡。止一切惡,主要是從身口意三業方面來止斷。然後讓我們修善。戒律無非是止惡修善而已。那止惡修善的依據:為什麼我要持戒,為什麼我要行善?它的依據就是輪回,就是因果。沒有這個輪回和因果的依據,就沒有勸善懲惡的依據,我行善的依據沒有了。但是有因果、有輪回的觀念——你行善就有善報,你造惡就有惡果,這就是我們止惡修善的依據。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