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意味著什麼


 2018/12/17    熱度:2271    下載DOC文檔    

  出家,不僅意味著外在形象的改變,意味著生活方式的改變,意味著離開家庭進入僧團,更關鍵的,是出五蘊的家,出煩惱的家,出三界的家。這需要我們盡形壽,乃至盡未來際地努力。

  出世俗家所謂世俗,就是世間的家庭和感情。作為僧人,似乎已經放棄了家庭生活,以及與之相關的世俗情愛。但很多時候,我們來到寺院之後,很快會把道場變成家庭的替代。我們對這個新家所形成的執著和貪嗔癡,可能一點都不比經營世俗之家來得少。如果這樣的話,出家的意義又在哪裡?我們要知道,出家的真正目的並不在於捨棄家庭,而是捨棄由此形成的執著和凡夫心,這才是構成家庭的基礎所在。這種執著是建立在彼此的貪戀和占有之上,進而形成人我是非之心,形成親疏好惡之別。我們放棄對世俗的占有,放棄對親人的貪戀,但若將同樣的占有和貪戀轉移到寺院,結果,仍會在這個新的目標上發展出一大堆凡夫心,不會有任何本質的改變。

  出五蘊家所謂五蘊,是指我們的生命體,包括物質的和精神兩部分。佛法認為,五蘊只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的一個工具,其中並沒有所謂的“我”,也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出五蘊的家,就是讓我們從對五蘊的執著中脫身而出,而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將五蘊設定為“我”,再用這個設定來捆綁自己。高興的時候,覺得是“我”在高興;生氣的時候,又覺得是“我”在生氣。時時刻刻,都被這個“我”攪得內心動蕩,坐立不安。《阿含經》有個概念叫做捨擔,擔就是擔子,是要我們捨棄執著五蘊帶來的種種負擔。《老子》也告訴我們:“吾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吾若無身,吾有何患?”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為這個身體提供服務,忙他的吃,忙他的喝,還要為他的各種情緒和需求奔波,何其辛苦。我們之所以心甘情願地這麼做,是因為在我們的感覺中,這個身體就代表著“我”,這些情緒就代表著“我”,都是我們與生俱來、不可分割的部分。既然如此,自然是別無選擇,別無退路的了。我們從來想不到,這些其實也可以放下,可以捨棄的。佛法告訴我們,這個五蘊並不是所謂的“我”,而是在生命延續過程中,由無明制造的一個產品。一旦放下擔子,捨棄累贅,生命並不會有所欠缺。正相反,它會因為松綁而自在,因為放下而解脫。具備這個認識後,我們就不必對它的需求一味盲從,亦步亦趨了,就能斷除由此產生的種種煩惱。

  出煩惱家或者有人會說,煩惱是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難道還有人愚蠢到以煩惱為家嗎?事實確實如此。現實中,很多人都活得煩煩惱惱,無法自拔,這就是以煩惱為家。因為我們生命的內在缺乏觀照,所以在每個煩惱生起時,很快就會陷入其中。進而對它產生認同,把這些煩惱當做是“我”,就像我們平時說的——我很煩,我很恨,我很痛苦,等等。當這些問題和“我”捆綁在一起時,就會被放大,被強化。於是乎,殺傷力也將成倍增長。修行所做的,一方面,是在煩惱生起時加以觀照;另一方面,則是以持戒遠離煩惱,以修定止息煩惱,以智慧降伏煩惱。最終,將這個由煩惱構建的堡壘徹底摧毀。

  出三界家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仍在輪回之內。出離三界,就是要出離輪回,其基礎就是我們內心的惑業。所以,出離輪回不是出離外在的什麼,關鍵在於出離制造輪回的根源。現在人對輪回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因為涉及到前生、後世,和我們現前接受的教育存在沖突,也和我們的認識能力存在距離。甚至,不一定所有的出家人都相信輪回,相信因果。事實上,輪回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而是發生在每個當下。從我們目前的生活狀況,就可以認識輪回。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追求和需要。這種追求和需要是不斷重復的,就像沉迷於游戲的孩子,因為內心培養了對游戲的需要,所以時時心系於此。而在玩的過程中,對游戲的需要又會增加。這個過程,正是輪回的縮影。它的起點是我們內心的需要,而終點則是這種需要所追逐的目標。其實,這個目標並沒有離開起點。當我們滿足它的同時,內心的需要又在增加,使終點再一次成為起點。如此周而復始,輪轉不休。

  輪回與解脫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同樣存在這些問題。辦企業的人,每天想著他的企業,這就驅使他每天忙於企業事務。在工作過程中,執著又隨之增加,進一步驅使他為之奔忙。事實上,管理寺院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每天只是想著怎樣把寺院管好,而不是將做事和修行結合起來,不是以自覺覺他的正確心態來做,同樣會在做事過程中增加執著,同樣會陷入輪回狀態。解脫,意味著任何事物都不會對你形成干擾。倘能如此,哪怕和眾生同在輪回,做著同樣的事,一樣可以超然物外,一樣可以用無我、無住、無所得的心去做。否則,我們就會落入這樣那樣的心理陷阱,它的終點就是輪回——而且是沒完沒了的輪回。所以,我們要從制造輪回的貪著中走出,這正是輪回的根源所在。我們貪著什麼,就會制造與之相關的輪回。貪著名,就會制造與名有關的輪回;貪著利,就會制造與利有關的輪回。只要內心還有貪著,還有需求,就會被這種貪著和需求所控制,就會在它們的牽引下落入輪回之軌。出家是一種和解脫相應的生活方式,關鍵在於,我們必須過著如法如律的出家生活。惟有這樣,才能使出家成為解脫的增上緣。如果是以世俗心在僧團生活,那麼,這種出家和解脫是了不相干的。作為出家人,尤其要認識到解脫的重要性。否則的話,就不可能成為合格的僧人。因為內修尚未過關,自身問題尚未解決,自然更談不上外弘,談不上利生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