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人能夠憐憫、照顧寡婦,這樣的行為,天神鬼神都會保佑、護念


 2019/1/1    熱度:2797    下載DOC文檔    

  摘自《太上感應篇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第42集

  2010/11/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恤寡」,我們剛剛講到,夫子之道「忠恕」,這個恕道,我們能不能去體恤一個寡婦的悲苦。所以這個寡者可能她的年齡正當壯年,她的丈夫突然去世了。她很孤單,而且,她望眼下去還有小的孩子要撫養,所以這是人生相當大的悲劇、相當大的困窘。所以孟子講「窮而無告者」,就是一個人處境非常困難,然後又沒有人可以申述,她給誰講?所以這個時候,假如親人或朋友能夠「恤寡」,這個「恤」就是能夠扶持她,能夠周濟她,照顧她的家庭,然後能夠成就她的貞潔,她能守節,所以這樣的一種存心是很仁厚的。而這個寡婦她可能處境,假如她很年輕就容易遭人家欺負、輕薄;假如這個寡婦很富有,可能她的宗族有人會動不好的念頭;假如這寡婦年齡又大了,那更需要人照顧;而假如寡婦貧窮,可能連衣食都很困難;甚至於是寡婦又沒有兒子,又立志守節,這樣的女子我們親朋好友就更應該好好去照顧。所以人能夠憐憫、照顧寡婦,「則足以感上帝於九天,格鬼神於三界」。這樣的行為,天神鬼神都會保佑、護念,這個是代天行化,代上天照顧最可憐的人。

  其實我們看到這些事例,以前的人真重道義!我們扪心想想,好像整個成長幾十年,這個腦子裡轉的最多的就是自己,以前的人真的是浩然之氣,道義存心。要對得起良心,看到身邊的這些親人可憐需要幫助,哪怕自己餓肚子,都不忍心看他們挨餓受凍。不只是對親人,很多讀書人對人民、對不認識的人都是這樣的存心。

  明朝金陵就是南京這個地方,有一個人叫杜環,他的父親跟常允恭交情很好,是他父輩的朋友。結果常允恭去世了,他的母親還年老,兒子走了,沒有人照顧。而常允恭的母親對對杜環來講是祖母輩的,沒有血緣關系,是他父親的朋友的媽媽。有一天,冒著雨來找杜環。那個時候他父親已經去世了,結果這個老人家來了,杜環問清楚這個老人的處境,老人就一直哭泣,孤苦無依,邊說邊哭,杜環也禁不住跟著這個老奶奶一起在流眼淚。當老人講完之後,他了解她的情況,請老人上座,當下就給老人禮拜,就把她當自己奶奶一樣侍奉,而且也告訴他所有家裡的人,這個就是我們家的奶奶。

  而這個老人脾氣不是很好,稍有不如意就會罵人,結果杜環都是非常順從,能忍老人家的這些脾氣,包容,而且侍奉她愈來愈謹慎、恭敬。這太難得了。而且,這一份情義,那個心境,「父親的朋友就是我的叔叔,他的母親就是我的祖母」,古人就是這種人生態度。後來這個老人生病了,他都是親自奉上湯藥。這個老奶奶臨終的時候,說道,我這麼多年,拖累了杜君你了,我願杜君的子孫,都像杜君一樣有德行又有福報。後來去世之後,幫她辦後事辦得非常隆重、盡禮,而且每一年重要的節慶的時候,都去祭祀這個老奶奶,真的當自己的奶奶一樣。當時侯的人都非常佩服他的高義、他的節操。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