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生命的美容,你學會了嗎?
世人都很關注相貌和身體的美,其實,那種美是非常短暫的,所謂紅顏易老,青春難駐。從佛法角度來看,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的。我們的一生,色身從小到大,由盛而衰,其間種種變化,就像時光的腳步,不曾少息。所以,永葆青春不過是一場注定失敗的夢想,因為那是在和自然規律抗爭。幾千年來,多少人為駐顏有術而費盡心機,但迄今所取得的最大成功,不過是延緩衰老速度而已。 相對外在身相來說,內在美才是歷久不衰的。它不會因年齡漸增而失去,正相反,內在的美需要通過長期積累才能綻放光芒。就像璞玉那樣,經過無數雕琢打磨之後,方能展現它所蘊含的明潔之美,純淨之美。 這種內在美,就是人格的美,心靈的美,生命品質的美。從佛法觀點來看,內在美的至高境界就是佛菩薩。當然,佛菩薩不僅具有內在美,同時也呈現出外在的美。經典記載,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也就是說,身體每個部位都是圓滿而無可挑剔的。這種身相的圓滿,不是靠化妝,更不是靠整形,而是由佛陀成就的無量功德所顯現。經中稱之為“行百善乃得一妙相”,故名“百福莊嚴”。 當我們說到佛菩薩時,感覺似乎很遙遠,是與現實迥異的另一個時空。事實上,佛菩薩並不是一種身份象征,而是代表悲智兩種品質的圓滿。所謂智,就是解除煩惱的能力,了悟生命真相的能力;所謂悲,就是發願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煩惱,斷惑證真。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禮佛敬香。當我們仰望佛像時,內心往往會感受到一種異乎尋常的安寧與祥和。當然,不是所有造像都能將佛菩薩應有的意境表現出來,這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藝,更需要對佛菩薩的內涵有所領悟。 那麼,真正的佛菩薩應該是一種什麼神情? 他是無限的安靜。這種安靜不是無聲的安靜,而是內在的安靜。仿佛靜靜的大山,靜到極致,卻像通天徹地的聲音,有著某種難以表述的震懾力。這就是三法印所說的涅槃寂靜,它來自所有躁動平息後的內心,來自宇宙人生的最高真實。這種寂靜不僅為佛菩薩自身受用,也會使周圍的人,甚至周圍環境得到淨化。 他是無限的空曠。凡夫心的最大特點,就是浮躁而動蕩,在各種變幻的妄想中不停搖擺。想靜,靜不下來;想睡,睡不踏實;想思考,無法集中精力。為什麼?因為內心的垃圾太多,且從未清理。這使我們根本看不清生命的真正需要,只好用不停忙碌,用表面充實來掩蓋這種茫然。忙碌的結果,不過是繼續制造妄想,制造心靈垃圾。而佛菩薩因為體證空性,故能照見五蘊皆空,就像烏雲散盡的虛空,澄澈明淨,纖塵不染。 他是無限的喜悅。這種喜悅並非通常所說的快樂。因為快樂只是對痛苦的緩解,是建立在某種條件之上。當我們嘗到某種快樂並產生執著後,一旦條件改變,對快樂形成的依賴就會落空,轉而成為痛苦。所以,世間快樂都是短暫且有副作用的。而佛菩薩的喜悅是來自生命內在,是從全身彌漫而出,這也就是佛經所說的“舉身微笑”。只有徹見無我的證悟者,才能使每個毛孔都洋溢著微笑,散發著喜悅。 所以說,生命美容的最高境界就是佛菩薩。學佛,就是以佛菩薩為榜樣,不斷去除現有的不良心行,開發潛在的高尚品質。當生命不再有任何瑕疵,我們也能像佛菩薩那樣,成為至純至真的人,成為至善至美的人。 我們不僅要重視外在的美,更要重視心靈的美,這樣才會持久地煥發光彩。因為身心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當我們情緒低落時,身體也會變得沉重,甚至淤積為種種病變。當我們心情飛揚時,則會覺得渾身放松,原有疾病也隨之減輕。所以說,生命內在的改善意義重大。那麼,我們如何來美化生命,莊嚴生命? 首先需要了解生命。其實,生命也是一個產品,是無明制造的一個產品。對這個五蘊和合的生命體來說,最本質的就是人心和人性,並顯現為善和不善兩方面。儒家思想認為,人可以成賢成聖,但也可以成為衣冠禽獸。西方宗教也有類似觀點,認為人有神性,但同時也有獸性。這都說明了人的兩面性。 佛法所作的歸納是,人有佛性,也有眾生性。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就發現,每個生命內在都具備與佛菩薩無二無別的潛質。所以,雖然我們現前只是充滿困惑的苦惱凡夫,但還是有希望的。只須將內在潛質開發出來,就能證佛所證。佛法說眾生平等,所謂平等,不是現象上的平等,而在於每個人都具備成佛的潛質。這也是佛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重要特征之一,沒有哪個宗教認為信徒與信仰對象是平等的,可以通過修行成為自己所信仰的對象。 但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覺得自己寶藏在身,無須著急。要知道,在這一寶藏尚未開發之前,是雖有若無,不起作用的。因為我們的生命狀態還是凡夫,是貪嗔癡,是飲食男女。如果不利用現前人身努力修行,我們是見不到內在寶藏,更無法將之起用的。 其次還要了解,什麼是生命中的美和不美。這種美,其實就是佛法所說的善,反之則是不善。那麼,佛教對善與不善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佛教認為,能為我們帶來快樂結果和未來利益的行為就是善,帶來痛苦結果和未來損害的行為就是不善。這種因果不只是現象的,同時也發生在我們內心。當我們生起善念時,內心會充滿喜悅,並給自他雙方帶去和諧與溫暖。反之,當我們生起惡念時,就像觸動內心的一個病灶,立刻就會引發種種不良反應,使身心受到折磨,感到痛苦。或許有人會說,不是也有人以作惡為樂嗎?那種樂,是一種畸形而非正常的快樂,是心靈的扭曲狀態。所以說,惡所招感的不僅是未來苦果,當下就會在內心制造痛苦。當它表現出來之後,又會給他人制造痛苦。 從表面看,我們似乎活在共同的世界。事實上,我們是活在各自的心靈世界。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就決定我們看到什麼樣的世界。 如果你覺得所有人都不是好人,這個念頭生起時,看每個人都會帶有敵意,都會制造對立,那是一種緊張而又壓抑的感覺。因為你是與天下人為敵,在這種草木皆兵的情緒中,怎麼可能開心起來?不必說所有人,即使覺得某個人不好,也會在內心打下一個心結。下次再想起此人,心結就會隨之出現,繼續糾纏著你,折磨著你。或許對方還不知道你在討厭他,可你已被自己的嗔恨折磨得心力交瘁了。嗔恨如此,貪婪、愚癡、嫉妒莫不如此。所以說,任何負面情緒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每個人都有各種心理活動,時而開心,時而難過;時而興奮,時而沮喪;時而寬宏大量,時而斤斤計較;時而充滿愛心,時而冷漠無情。對有些人來說,各種心理的活動機會基本均等,由此呈現出多樣化的性格。而對有些人來說,某種心理會得到特別發展,占據主導地位,使其明顯傾向於善或不善。 在這個熱鬧非凡的心靈舞台上,各種角色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我們卻從來搞不清,這些心究竟如何產生,如何活動,如何過渡,因為我們從未管理過自己的心。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順其自然不也是好,不也同樣精彩?但我們要知道,就像生活中隨時會制造垃圾一樣,我們的言行也會在內心留下痕跡,產生心靈垃圾。如果不加處理,這些貪嗔癡的垃圾非但不會自行降解,還會繼續滋生新的問題。 所以說,了解心理的形成規律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不是活在現實中,而是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們看到的一切,都已經過情緒的投射,經過想法的處理。你覺得某人好,看他什麼都順眼;覺得某人不好,看他什麼都別扭。這種感覺或許和別人對他們的評價截然相反,為什麼?原因就在於,你看到的並非客觀上的那個人,而是你感覺中的那個人。 怎樣才能對心靈進行管理? 我們的心就像一片田地,如果播下荊棘,就會遍布荊棘,給我們帶來痛苦;如果播下花草,就會盛開鮮花,給我們帶來快樂。所以,我們每天想什麼、做什麼非常重要,因為這就是在給心靈播種。 我們的所思所行會有兩種結果,一是外在結果,即事情的客觀結果。一是內在結果,即起心動念所形成的心理記錄,也就是佛法所說的種子。當這些種子遇到合適環境,還會繼續生長,積聚力量。而在形成一定力量後,又會促使我們去重復它,並在重復過程中日漸壯大。當某種心理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主導整個生命。如果這種心理是負面的,就會使我們成為它的犧牲品。就像那些犯罪者,固然是給他人造成了傷害,但他們自己何嘗不是受害者?不同的只是,他們是自身煩惱的犧牲品,是負面心理的犧牲品。此外,有些人是愛情的犧牲品,有些人是名利的犧牲品,有些人是虛榮的犧牲品,有些人是賭博的犧牲品,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因為他們從未管理內心。最終,在不知不覺中使不良心理強壯起來,結果使自己淪為傀儡。要扭轉這一局面,就必須了解並有效管理內心。對生命來說,沒有比這個重要的。因為心才是和我們關系最密切的,是無從逃避也無法捨棄的。 現代社會的最大問題,就是人的心態不好。很多人在物質達到一定水准後,發現自己並未得到預期的幸福,甚至出現種種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這才意識到,人生問題不是物質就能解決的,根源是在於我們的心。所以,心理學也開始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在我們內心,除負面心理外,還有很多良性心理,需要特別加以培養,這樣才能有效改善生命品質。每種行為都會在內心留下痕跡,形成力量。這種力量又會積累為心理習慣,久而久之,成為我們的性格,成為我們的人格,成為當前的生命素質。但人性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修行加以改變,否則我們就沒有希望了。 佛法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緣起的,無常變化的,關鍵在於調整。那麼,又該怎樣進行調整?每個人的存在無非就是兩種東西,一是觀念,一是心態。觀念會制造心態,心態又會影響觀念的形成。 我們每天會面對很多問題,並對我們產生不同影響。那麼,同一件事是否會對每個人產生同樣的影響?顯然不是。因為這種影響程度是取決於每個人對問題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身。事實上,任何事都有無限的可能性。若能正確面對,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可以變成好事。所謂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 空性是佛教的最高理論,它告訴我們,每個有限的當下都是無限。我們之所以把它看做有限,和我們的認識有關,也和我們對它的設定有關。所以,關鍵就在於怎樣看待。若從主觀情緒出發,所見都是自身的設定,就會有得失,就會有對立,進而引發不良心行。反之,若能以智慧觀照一切,當下就能超然物外,化解一切的得失和對立。 生命的美容,就是認識到生命存在的不同層面,然後加以改變。色身的美是以健康為基礎,心靈也是同樣。惟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使生命煥發光彩。那麼,哪些是健康的心理,哪些又是不健康的心理呢?從佛法觀點來看,智慧能帶來健康,而無知則是不健康的。 所謂無知,並不是通常所說的沒有知識。相信在座的都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有自己的處世能力。這裡所說的,是對人類根本問題的無知。比如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去向何方?人為什麼活著?命運到底是怎麼回事?或許有人會覺得,為什麼要想這些問題?不想不也同樣可以過日子嗎? 事實上,這是人類永恆的問題,只要對人生有深度思考,必定需要面對,需要找到答案。從另一方面來說,所有煩惱都是由這些問題演化而來。我們每天都在關注自己,在意自己,覺得我在愛、我在恨、我在苦惱,把這些情緒當做生命的一部分。其實,這些情緒並不代表我,只是生命發展過程中衍生的心靈腫瘤。 沒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身體會發生病變。沒有正確的觀念和心態,內心就會煩惱叢生,郁積成病。在物質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心理疾病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蔓延,如抑郁、自閉、狂躁等。這些疾病不僅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嚴重者,甚至會使人走上絕路,具有極強的殺傷力。據有關統計數據表明,抑郁症將在本世紀成為威脅人類生命的第二大殺手。僅在中國,抑郁症患者已達三千萬,而在全球范圍內,超過五億人正在遭受這一疾病的折磨。這是多麼驚人的數字。 怎樣進行治療?這就必須從心開始,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我們要認識到,這些疾病並不是“我”,只是生命延續過程中產生的畸變。換言之,就是把疾病當做客體進行觀照,而不是在乎它,跟著它跑。那麼,不良情緒就會逐漸平息。佛教的禅修,正是起到這樣的作用。 如果把心比做舞台,各種念頭就是其中的參演者,它們在台上川流不息,交替登場。如果我們投入其中,每個角色登場時都去搖旗吶喊,就會在疲於奔命中耗盡一生。這不僅是對人身的極大浪費,更可怕的是,還會由此積累不良串習,影響未來生命。正確的態度,是不迎不拒,再喜歡的念頭也不追隨,再討厭的念頭也不拒絕。當心能夠穩定安住時,念頭就會因缺乏呼應而黯然退場。否則,我們往往會被起伏的念頭所左右,繼續注入心靈能量,使之增大廣大。每一次在乎,它的力量就隨之強化。大到一定程度,我們就難以控制局面了。 因為無明,我們會把很多不是我的東西當做是我。人為什麼會怕死?就是因為把身體看做是我。自然地,就會害怕“我”隨著這個身體消失。如果知道色身只是生命延續中的一個暫住地,就不會對死亡那麼恐懼,那麼聞風喪膽了。 生命就像流水,眼前這個色身,只是其中呈現的一朵浪花。浪花雖時起時滅,流水卻在繼續。認識到這個道理,色身的生老病死就不會對我們構成心理傷害了,因為那純粹是自己嚇唬自己。如果執著其中有我,才會貪戀不捨,痛苦也就在所難免。 我們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家庭、財富、事業、孩子,等等。之所以在意,都是因為前面被冠以“我”的標簽。因為有了這個設定,所以,“我”的家庭就比別人優越,“我”的財富就比別人重要,“我”的事業就比別人出色,“我”的孩子就比別人特殊。於是就會出現攀比,產生競爭。因為這種自我的重要感和優越感,又會帶來自我的主宰欲,總想支配別人,這就使人生處處面臨沖突。 現代人內心躁動。這種浮躁之氣不僅影響到內心,當它表現出來時,還會影響到我們的外在氣質乃至相貌。一個人即使有無可挑剔的容貌,如果浮躁不安,也無法讓人產生美感。而一個容貌普通的人,如果內心寧靜,淡泊沉穩,也會散發出超然的氣質。有句話說,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我們要使生命變得美好,變得莊嚴,就要從身心兩方面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其一,對事情看淡一點。所有煩惱都和我們的執著有關,我們在乎的事,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這種傷害程度又取決於我們的在乎程度。有一分在乎,就會有一分煩惱,會受到一分傷害。有十分在乎,就會產生十分煩惱,受到十分傷害。把我們附加在事物上的錯誤設定撤掉,就不會因執著帶來不必要的煩惱和傷害了。 其二,生活平靜而有規律,學會享受閒暇。我們總是習慣不停地忙著,一閒下來,立即就要聊天、上網、看電視。現在的人,寧願做些自己明知無聊的事,也不願靜靜地享受閒暇。事實上,他們也沒有能力享受閒暇。因為這顆動蕩的心缺乏支撐,隨時都要尋找依靠。其實,我們的心是具足一切的,關鍵需要去體認。禅修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心的潛能,而不是一味向外尋求。 對人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具備正確觀念和良好心態。這樣才能從容面對世間種種變化,不為順逆境界所動。進一步,還要發心利益大眾。這樣的人生,才是美好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