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感人的故事:《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


 2019/1/10    熱度:5100    下載DOC文檔    

  這部經講述了不可說阿僧祗劫以前,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在過去生中的一段故事。在本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

  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猶如我們的慈父慈母,

  我們這些五濁惡世的眾生猶如墜落井底的幼兒,

  慈父釋迦牟尼佛親自進入井底(五濁惡世)救其子置岸上;

  慈母阿彌陀佛在岸上(西方淨土),抱取我們、養育我們;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如同朋友,守護我們不再墜落井中(不退轉)。

  造像供養 指引歸西

  悟真寺釋惠鏡,平素修苦行,欣喜淨土,自己造釋迦、彌陀兩尊像,供養禮拜。六十七歲那年,在農歷正月十五日夜,夢見一位金身和尚對他說:“你想去淨土見佛嗎?”答說:“想見。”和尚給他一只缽,他看缽裡面,廣闊莊嚴,黃金為地,宮殿樓閣,重重無盡,菩薩海會,圍繞著正在說法的世尊。忽然覺得和尚在前面,自己跟在後面,漸漸走到世尊面前,和尚不見了,他便合掌站立。世尊對他說:“你認識帶你來的和尚嗎?他就是你所造的釋迦佛像。你認識我嗎?就是你所造的彌陀佛像——釋迦佛如像父親,我像母親,你們眾生像孩子。譬如孩子掉進深泥裡,父親從深泥裡把他抱上岸,母親在岸上和家裡給他洗滌污垢,另換新衣,養育教誨,不讓再墮入污泥。釋迦如來教化濁世眾生,指引淨土道路,我居淨土,攝取念佛眾生,使不再退轉。”他聽後歡喜踴躍。醒後,信心更深,願心更切。不久,又夢見前次的和尚來說:“你再過十二年,當生淨土。”後來果然至七十九歲時往生,附近的人看見無數聖眾,從西方來迎接,空中的音樂聲,大家都聽見。

  南無本師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

  失譯人今附西晉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捨城鹫峰山頂。與大比丘眾及諸大菩薩、天龍八部、人非人等。恭敬圍繞。而為說大菩薩本生因緣。爾時佛前有大光明。遍照南閻浮提。漸及佗方國土。而光明中說偈言曰。

  成就大悲解脫門 常在娑婆補陀山

  晝夜六變觀世間 本願因緣利一切

  是時眾會見此光明。聞說偈言。生未曾有想。莫不疑怪。次第問因緣無答者。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诃薩。名曰總持自在。從座而起。便白佛言。世尊。有何因緣。現此光明。誰人所放。我等大眾。見斯光明。聞說偈頌。未知因緣。願為我等。當說其因緣。

  佛告總持自在菩薩。善哉善哉。汝等谛聽。從此西方。過二十恆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其國有佛。號阿彌陀。三乘聖眾充滿。其中有一生補處大士。名觀世音自在。久植善根。成就大悲行願。今來此土。為欲顯示往生淨土本末因緣。現此光明。普照世界。不久自來。汝等當問偈頌因緣。

  爾時觀世音菩薩摩诃薩。百千大菩薩眾。俱共來詣鹫山頂。頭面禮佛。贊歎供養已。退坐一面。時總持自在菩薩。承佛威力。往觀世音所。共相慰問。白觀世音言。善男子。所放光明。演說微妙伽陀。未識本末因緣。其意雲何。

  時觀世音告總持自在言。乃往過去。不可說阿僧祗劫前。當於南閻天竺。有一國。名摩涅婆吒。其國有一梵士。名曰長那。居家豐饒。有妻名摩那斯羅。未有子息。夫婦常歎恨。我等財產雖豐足。亦無余念。未有子息。是為遺恨。祈禱天神。殷重求子。其妻未久之間。有身月滿。生男子。端正無比。至有三歲。復生男子。

  梵士得二子。歡喜踴躍。招占相。使見二子。相者見而不悅。良久告言。此兒雖端正。別離父母不久。兄號早離。弟名速離。雖聞此言。夫妻相共愛養無厭。早離年至七歲。速離年至五歲。時母摩那斯羅。四大乖違。重病卒起。形色衰損。辛苦病惱。不得安臥。水食絕。將入死門時。二子有母左右。瞻仰面目。憂悲啼哭。

  其母聞子悲聲。血淚交流。從病床而起。以左右手。摩二子頭言。生死敗壞。不可免脫。占相所言。有實唯然。所恨汝等未及盛年。捨而別離。我有何罪報。汝等何無幸。

  爾時早離在枕側。悶絕而臥。良久蘇起。呼天唱言。我等如今者幼稚無識。非生母者。誰示明操道。天地空曠。神心無據。一何捨告別離。悲母則誘谕言。世間法爾。生者必滅。譬如駛流。必不久住。今聽悲聲。深生病惜。又速離以幼稚心。舒於二手。繁細頸。高聲啼哭。

  是時摩那斯羅語二子言。明操至道。無過發菩提心。菩提心者大悲是。若至老大時。欲報四恩。宜須發心。如只今者。汝莫啼哭。我雖死亡。共父住。即呼長那。而語遺言。我今與汝。如車輪。如鳥翼。而有二子。我死汝生。汝愛養不異我生時。曾從佗緣。莫心改變。

  梵士聞婦遺言。悶絕僻地。蘇起唱言。車無一輪。不進寸步。鳥無一翼。不飛尺空。汝入死門。我與誰人。養育二子。夫婦別離。恩愛至悲。我不樂世間。將捨命入死門。

  時婦復言。二子者。汝與我共生。願止別離養二子。言訖閉眼。父及二子取其遺言。葬死屍還家。兄在右膝上。戀慕母。弟在左膝上。求食而悲。梵士憂懷中。而作是念。我無力。求佗女為婦。養育稚子。

  爰有梵士。名毗羅。有一女。心情貞良。即取彼女。收為婦。時舉世饑苦。財谷漸盡。庫藏空無。生活無憑。長那即語妻言。我聞從是北往七日。有山名檀羅山。有甘果名鎮頭。將行彼山取妙果。養汝及二子。汝我還來間。將可養育。妻受其語。養育二子。如生母。夫差彼山獨往。去後二七日。更不還來。

  時妻生異念。作是思惟。長那若住彼山不來者。我如何養育二子。若采果雖來。彼愛念二子。我有何等分。今以方便。除遣二子。思惟已。語海師。定出時已。更告二子。我汝等養無力。汝父既未還。從此南方。近有島。海岸孤絕。岸有甘果。濵有美草。我與汝等。共往絕島。

  即詣船師所。二子俱乘船渡海。到絕島岸。語二子。汝等二人先下。戲濵挊沙。我在船中。料理余糧。次下欲求草果。二子即下。東西馳走游戲。不知余事。後母密乘本船。還古鄉。

  二子還到本濵。見之無船。及母不知去所。海側走疲。舉聲呼母。更無答者。二子晝夜悲哭。兄早離作如是言。悲母告別離。一去更不來。慈父往檀那羅山。更不還來。後母者置絕島。密還去。如何存身命耶。

  時憶念生母遺言。我須發無上道心。成就菩薩大悲。行解脫門。先度他人。然後成佛。若為無父母者。現父母像。若為無師長者。現師長身。若為貧賤者。現富貴身。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四眾八部。一切隨類。無不現之。願我常在此島。於十方國。能施安樂。變作山河大地。草木五谷。甘果等。令受用者。早出生死。願我隨母生處。不離父生處。如是發一百願。壽終。

  父長那從檀那羅山。采鎮頭果。還來本宅。先問其二子。後母即答言。汝子只今乞求飲食游出。其父有朋友。往其所。問子在所。彼答言。汝出後。過二七日。後母送置南海絕島。餓死定不疑。

  爾時長那。嗚呼甚自責。我往檀那羅山。取甘果來者。為養二子。而有何罪。忽遇二別離悲。先別離難忍。今亦值生別離。不堪任。即求覔小船。到絕島濵。四方奔求。唯是白骨一處聚集。衣服散在海濵。知是我子死骨。懷衣骨。啼哭發願。願我度脫諸惡眾生。速成佛道。或變大地。或水火風。或變草木藂林。為眾生作依止。或變五谷增益佗身。或若天若人若神。一切貴賤種形色。無剎不現身。如是發五百願。又願我常住娑婆世界。說法教化。如此時間。不食命終。閻浮提大動。諸天來會。禽獸悲鳴不安。空中散花。供養白骨。

  爾時梵士長那者。今釋迦牟尼如來是也。母摩那斯羅者。西方阿彌陀如來是也。兄早離者。我身是也。弟速離者。大勢至菩薩是也。朋友者。總持自在菩薩是也。昔檀那羅山者。今靈山是也。昔絕島者。今補陀落山是也。劫壞之時。器界雖壞。劫成時。先相還現。彼山北面有堀。若金剛有大石。號寶業。我常在彼石上。說大悲行解脫門。成就眾生。昔為早離時發願處山頂。有七寶殿堂。莊嚴奇妙。我常在寶宮殿。示教利喜。昔呼父母處也。我依彼思往生淨土。得不退位。思昔捨身故常在彼山。異類禽獸。昔我所化。現草木。向捨身所。而低其葉。當知光明中偈頌亦如是。始末因緣。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贊歎觀世音菩薩。善哉善哉。誠如所言。往生因緣。一一如斯。汝等當知。如今日者。我及阿彌陀一化始終也。譬如父母。有一子。幼稚墮井底。其父入井底。救其子置岸上。其母在岸。抱取養育。諸親屬助母養志。結朋友儀。不還本井穢中。我如慈父。五濁眾生如墮井底。阿彌陀如悲母。在岸上如淨土。觀世音等如朋友。得不退如不還。當知入娑婆五濁穢中。教化六道愚癡眾生。今生淨土。彌陀引不捨。觀世音大勢至守護。令不退還。皆依往昔誓願因緣也。爾時阿彌陀如來無數百千聖眾。現空中。說偈言。

  善哉釋迦文 在濁利眾生 聞名見身者 決定成佛道

  往昔因緣故 今來現空中 欲生我因者 必來迎西方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阿彌陀。說偈曰。

  善哉兩足尊 能利娑婆界 證明真實法 慈悲施一切

  若有重業障 無生淨土因 乘彌陀願力 必生安樂國

  若人造多罪 應墮地獄中 才聞彌陀名 猛火為清涼

  若念彌陀佛 即滅無量罪 現受無比樂 後必生淨土

  爾時觀世音從座而起。說偈言。

  二尊如日出 能破生死暗 顯示往因緣 經劫不敗亡

  我念無量劫 在於絕島側 發心時因緣 常在補陀落

  昔在生死時 二尊為父母 今在淨穢土 互助化世間

  爾時大勢至說偈言。

  我從初發心 隨二尊不離 今聞昔因緣 能知緣不已

  我動一足時 三惡離苦惱 若生淨土時 授手迎西方

  爾時總持自在王亦復偈說言。

  我昔為朋友 今日能知之 當來得聞者 決定生淨土

  爾時阿彌陀佛忽念不現。大眾歡喜。作禮而去。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