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廣傳》:五.安忍品-64、安慧獅子恭敬袈裟
釋迦牟尼佛廣傳(上) 全知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五安忍品 64、安慧獅子恭敬袈裟 釋迦牟尼佛曾轉生為安慧獅子,遍體金色、光潔閃亮,它經常以水果、樹葉為食,從不損害任何眾生,對出家人尤為恭敬。 有一獵人妄圖殺死安慧,期冀把它金色毛皮獻與國王後能免除自身貧窮之苦。他便穿上出家人所著袈裟,偽裝成僧人,手持弓箭來到獅子面前,並最終趁它熟睡時向其射出一只毒箭。獅子驚醒後本欲追趕獵人,但見他身著袈裟不禁想到:此人身著三世諸佛勝幢袈裟,若將其損害,則如已對三世諸佛生起惡心。於是它便放棄了追殺獵人之意。毒箭毒性隨後發作,當獅子生命垂危之際,它口中自然發出“呀啦啦瓦夏薩梭哈”之音。時大地震動猶如翻天覆地一般,無雲天空亦降下雨水。諸天人目睹獵人殺害獅子相菩薩後,均降下天人花雨供養獅子屍體。而獵人則將安慧金色皮膚剝下,到國王面前試圖索取獎勵。 國王則想到:古代論典中皆言,任何旁生若皮為金色,則都為大菩薩。既如此,我為何還要獎勵眼前這位屠夫?對他獎賞,與對大菩薩生殺心又有何種區別?國王心意已定,就拒絕了獵人賞賜之祈求。但獵人再三懇請,國王最後便送與他些微財物。國王又問他:“你殺害獅子之時,有無現出種種瑞相?”獵人恬不知恥回答說:“當時獅子口出八字,大地同時開始震動,無雲天空亦降下雨水,諸天人也降下花雨。” 國王聞聽之後,內心非常不悅,他對獅子立即生起信心。隨即他又召集起所有智者,向他們詢問這八字內涵,但無一人知曉。此時於一寂靜地住有一具智夏瑪仙人,當國王問到他時,他解釋說:“‘呀啦啦’意謂剃除須發、身著袈裟之人,很快就能解脫生死;而‘瓦夏薩’則指剃除須發、身著袈裟之人,全都具足聖者相,已接近獲得佛果;‘梭哈’則言剃除須發、身著袈裟之人,所有人天及世間眾生均應對之恭敬承侍。”國王聽罷頓生歡喜,他集中起八萬四千小國民眾,將金色獅子皮放於七寶馬車上令大家恭敬禮拜。眾人皆用香花供養,並頂禮承侍,還將獅子皮置於金箧中,為之專門建造佛塔,有很多眾生最後都依之轉生天界。 釋迦牟尼佛變為獅子時,對身著袈裟之人無不生起堅定信心。以此緣故,他於十萬劫中都轉生為轉輪王,賜予眾生安樂,自己亦積累下廣大福德。國王也因供養獅子皮功德,而於十萬劫中享受人天福報。當時之國王即為後來之彌勒菩薩;當時之夏瑪仙人即為後來之捨利子;當時之獵人即為後來之提婆達多。 另外,久遠之前,印度梵施王本性慈悲,素喜布施,而王妃卻凶狠、刁蠻。二人後育有一子名為法護。法護太子心地善良,具足信心,恆喜行自利利他之事,以愛心關愛、照顧所有人,他與其他孩童在上師面前共學文字等學問。 一春暖花開之日,國王與其他王妃一起在園中享受歡樂時光,此時刁蠻王妃則心生極大嫉妒,她心煩意亂、暴躁不安。國王此時恰好又派人將自己喝剩之一半飲料送與王妃品嘗,王妃一見更是怒發沖冠,她派人給國王捎口信道:“要我喝下你剩余飲料,還不如讓我喝自己兒子鮮血。” 因貪心增上之人無惡不作,盡管梵施國王本為一修行佛法之人,但因尚未遠離貪欲,再加眾王妃從旁慫恿、離間,結果國王嗔恨之火越燃越熾盛,意至一發而不可收拾。他派人欲砍斷法護頭顱,並要令那刁蠻王妃喝下親生兒子鮮血。其他王子得知後紛紛議論、傳播國王命令,法護最終也得到消息。他平靜說道:“輪回中之爭斗實在可怕,以自身嗔恨心增上緣故,連自己親生兒子都能殺害。”法護穿好衣服先去頂禮父親,並說道:“天下父親皆疼愛兒子,我又未做錯任何事,望父王勿殺害我。”結果梵施王卻說道:“如你母親能寬恕你,則我也可收回成命。” 法護便又到母親腳下頂禮道:“請母親原諒我,不要令孩兒被別人殺害。”王妃盡管聽到兒子那可憐祈求,但她卻在嗔恨怒火催動下,完全喪失理智,竟對兒子請求置若罔聞。劊子手後將法護頭顱以利刃砍下,並將王子鮮血拿給惡性王妃喝下。這女人既已喝下自身骨肉鮮血,但仍未生後悔之意。而法護太子則在對劊子手、父母無有絲毫嗔恨心之歡喜狀態中安然死去。 當時之法護太子即為後來之釋迦牟尼佛;當時之惡性王妃即為後來之提婆達多。
:佛教故事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