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寺院第一尊法像是彌勒菩薩?
我們一進道場,第一個接觸到的是天王殿。這是剛剛入佛門,入佛門學什麼?學一個笑面迎人。因為你一入佛門,頭一個看到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笑嘻嘻的,這就是教給你,你要學佛,第一個就要把心量拓開,小心量沒有資格學佛,心量要大;第二個是笑口常開,笑面迎人。 彌勒菩薩特別塑造布袋和尚的像,代表的意義就更深,大肚皮代表有容量,能包容,他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悅相”,對待任何一個人都歡歡喜喜,一切是非善惡統統能包容。諸佛菩薩的形相、名號,是佛菩薩教學的宗旨,我們常常看、常常聽,常常警覺自己、提醒自己,那就是無量的功德利益。 在佛教中,彌勒菩薩還具有慈悲、忍辱、寬容與樂觀等象征意義: 一、慈悲 慈悲精神是所有諸佛菩薩都具有的情懷。慈悲的含義為: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諸佛菩薩之悲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之同心同感狀態,故稱同體大悲。又其悲心廣大無盡,故稱無蓋大悲(無有更廣、更大、更上於此悲者)。對於慈悲,諸多經典中都有所論述。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 在諸佛菩薩中,彌勒菩薩就是經常以慈悲之心來待人的典范。據彌勒菩薩故事中所載,彌勒轉世的布袋和尚平日經常背一個大布袋到處化緣,不論別人給什麼他都不介意。經常有小孩子見到他背著布袋樂呵呵的樣子,便故意斗他取樂。有的人還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塊或者小魚等不符合出家人所應收的東西時,他也絲毫不生氣,還喜笑顏開地將孩子們給他的物品收下。即使一些大人對他戲弄,他也仍然不改笑容。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悲憫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歡樂。這就是彌勒菩薩慈悲心的顯現。 彌勒菩薩對眾生慈悲的另一體現是,化緣所得的東西,他並不是用來自己享用,相反,他一直心系那些處於痛苦中的人們,常將自己化緣所得的東西分發給那些需要幫助的窮人,幫助他們擺脫現世生活的困境。 彌勒菩薩對眾生生起慈悲心的更重要的表現是,他經常在兜率內院為弟子說法,勸化更多的苦海眾生往生彌勒淨土,將來再下生到彌勒人間淨土度化更多的眾生。按照《彌勒上生經》和《彌勒下生經》所說,彌勒兜率淨土和彌勒人間淨土都是國土莊嚴,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國土,生到彌勒淨土的人,不僅永遠不再受輪回之苦,而且還可以仰仗彌勒菩薩的法力度化更多的人遠離苦海。 在我們現世生活中,彌勒菩薩之所以被擺放在寺院的山門殿堂內,就是讓我們看到菩薩的形象,能夠首先想到彌勒菩薩的慈悲之心。從而從彌勒菩薩的慈悲心中得到啟示,使自己也能懷著一顆慈悲之心,多想想周圍人的痛苦煩惱,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使別人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 二、忍辱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首先應當具有一種忍辱精神。這是一個學佛者所應當具備的基本品格。 彌勒菩薩轉世的布袋和尚,曾到處化緣,將化來的物品分給窮苦大眾。在他化緣的過程中,曾遇到很多人的白眼,但他並不作辯解,也不以為意,而是默默忍受下來。 他曾在彌勒偈語中說: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游。 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 彌勒菩薩的忍辱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對於彌勒菩薩的忍辱,在彌勒《忍辱偈》中有雲:“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氣,我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這知消息,何愁道不了。” 彌勒菩薩不僅具有超人的忍辱精神,而且還經常勸人要學會忍辱。他的另一首《忍辱偈》就表達了勸人忍耐的哲理思想。偈雲: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 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笑聲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能使此心無掛礙,自然征得六波羅。 三、寬容 對於彌勒菩薩的寬容,在很多寺院的楹聯中都有不同的描述。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處己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定之含笑,動之含笑,開顏含笑,相見有緣。”這些對聯都勸人為人處世要懷有廣大心量。寬容別人並不是表明自己的無能與軟弱,而是表示一個人高尚的慈悲仁愛之心和大無畏精神,即能寬容他人的過失,能容納各種不同的見解,能為利益他人忍受痛苦甚至犧牲自我。 彌勒菩薩有首《插秧偈》說: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靜方成稻,退後原來是向前。 彌勒菩薩有很多詩偈都勸人要學會寬容。他在詩偈中說: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 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詩偈以彌勒布袋能容萬物作比喻,來告訴我們對人要懷有一顆寬容的心。很多時候,對人寬容也就是給自己以方便。 四、樂觀 彌勒菩薩展現給人的另一種象征意義是勸人不論身處何境,都要保持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布袋和尚作為彌勒菩薩的應化身,一直過著“一缽千家飯”般的居無定所的生活。他每天行蹤無定,一個布袋隨身。雖然漂泊不定,生活並不富足,但他一直以樂觀的心態來為人處世,所到之處都給人帶來無窮的歡樂。 彌勒菩薩曾經作過一首《布袋偈》: 行也布袋, 坐也布袋。 放下布袋, 何等自在。 布袋和尚作為一位出家人,四海為家,無產無資,只有一只化緣用的布袋隨身攜帶。一個人活在世上,只要清心寡欲,就能知足常樂,潇灑自在。反之,如果一味追求欲望,就會追求越多,失望越多,永遠處於煩惱之中。 布袋和尚在《忍辱偈》中也勸人不管遇到世間再多的是非愛憎,都應當不以為意,而是要學會以忍辱寬容的心態來對待。並且無論身處何種境況,都應當不失去豁達開朗的心態。同時,在遇到令自己不開心的事時,也應當通過適當的方式來化解這些矛盾,爭取讓這些問題得到圓滿的解決。從而讓自己做到心無掛礙。也只有做到心無掛礙了,你才會過得歡樂自在。誠如偈語所雲: 寬卻肚皮需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 若逢知己需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六波羅。 懂得表法,這才真正能警惕自己、提醒自己,時時刻刻覺而不迷。寺院裡面供養彌勒菩薩、四大天王等,就是時時提醒我們自己,所以這種教學,不僅是學佛的基礎,也是做人的基礎,我們要把這個帶到我們的家庭,帶到我們的生活上。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