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天機不可洩露
應當保密語:做事圓滿的一個訣竅 漢地古書上說:“事以密成,語以洩敗。”常言道:天機不可洩露。一般來說,真的計劃在還沒實現之前,說出來會產生違緣,故不宜洩露。以前大德也是這樣,凡事情沒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時,是不說的。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大德先賢們的所作所為,隱秘未來之計劃。 法王如意寶曾說:在此我再次希望四眾弟子(CatuParisa) 們,一定要觀察自己的語言,在十分必要的時候說一些有意義的話,不要象留聲機一樣,沒有腦子地整天“呱呱”叫個不停,一旦無益之言傳開了,自己追悔莫及。 口業最容易造,那些智者,從不隨便多言,也多以尊者之聖教言來觀察自己說話的時、處、對境、程度輕重,然後才說些必要的話,多學習《國王教言》、《二規教言》等論中所說的格言,用智慧來莊嚴自己。 為了便於學習,特意匯總法王所提及部分論典中教言: 《君主法規論》上說:“除非無利無害語,心中斟酌之大事,若於非時脫口出,眾人皆知事不成。”(除非是無利無害的語言,如果是心裡斟酌的大事,在非時脫口而出,人們都知道這樣事情是不會成功的。)漢地古書上也說:“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薩迦格言》上講:“劣者隱瞞不密事,該密之事處處說,高士不隱非密事,寧死亦隱應密事。”下劣者不需要保密之事作保密,應密之事反而處處宣說;高尚者不會保密不需隱密之事,但是應密之事,即使砍頭也不會洩露。大家了知取捨之後,在日用之中,應當照此如理行持。 《自我教言》:於誰亦莫說密語 《君主法規論》上說:“應當極其保密語,切莫洩露任何人,密友復傳其密友,最終傳遍全世界。無論關系再密切,無有必要莫洩露。” 我們知道,修密法很多地方需要保密。金剛密法、金剛上師的加持不可思議,密法是非常了義、能即生成就佛果的法門,如果能夠在無必要的情況下不亂說,對金剛上師、金剛道友交付的誓言都能很好保密,各方面也比較如法,這樣按金剛乘來修持本尊法,或者修持一些秘密的解脫道,都會出現殊勝證相。但是現在一般人,沒有按教理辨析,也不按佛法來實行,心與法背道而馳,這就是五濁黑暗時期的一種惡相。 呂新吾曾經說:“我年青時,曾經洩露應密之語,父親批評我,我對父親說:‘我已對聽者警戒,叫他不要洩密。’父親說:‘自己的口都管不住,能管住別人的口嗎?而且戒人和戒己,哪個更難呢?你要小心!’” 因此,正如華智仁波切所說:“隱秘自己之功德,隱秘他人之過失,隱秘未來之計劃。”自己的功德要盡量隱藏,他人的過失也不能說,未來要做什麼事情,沒有辦完之前不能宣揚。在沒有特殊意義的情況下,未來的一些計劃也是要隱藏、保密的。如果跟別人說了,很容易出現一些障礙與違緣。 另外,若是所有的計劃都跟別人宣說,也屬於是發願。若是做不到,實現不了,完成不了,是一種妄語、欺騙,也是一種罪業。凡夫的思想復雜,起心動念,起伏波動非常大,肯定有好多計劃;但是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不一定都能實現,也不一定都能成功。 以前法王如意寶去美國的事情,1990年去印度時就有計劃,但法王說未來的計劃現在不能說,任何人都不要告訴,我就沒有告訴任何人。後來在1993年,所有的手續才辦下來。(當時出國不像現在一樣,現在只要有人民幣,東南西北哪裡都能去,今天到北極、明天到南極也沒問題。但那個時候比較困難。) 所以上師如意寶當時引用了這個教言——“隱秘未來之計劃”,不能隨便說。但現在很多人恰恰相反,動不動就“我再過一段時間要做什麼啊”。當然有些事情是可以公開的,但有些問題不方便,做人還是應該掌握分寸! 所以,對自己未來的計劃想法一定要保密,不要把未來的計劃、有時甚至是一個妄想,什麼建寺院、收徒弟、傳法等去隨便跟別人說,常言道:天機不可洩露。一般來說,真的計劃在還沒實現之前,說出來會產生違緣,故不宜洩露。 而且我們修行人,對修法有個計劃還可以,對世間法不能過多計劃,因為,世間的一切本體都是無常,計劃趕不上變化。法王如意寶也是這樣,凡事情沒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把握時,是不說的。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大德先賢們的所作所為,隱秘未來之計劃。 二規教言: 洩露極為隱密語,令諸信賴者灰心, 雖成應供亦不思,此等亦是無愧者。 一般來講,密宗中的有些教言需要保密,洩露秘密就犯了密乘戒。但此處並不是從密乘戒方面講的,而是指世間的秘密對任何人都不能講。如果告訴了一個人,俗話說:“秘密若從口裡出來,就已出了大門了,以後會遍於世界的。”所以,保密的語言跟誰都不能講,假如隨便洩露秘密,這個人也是無愧者。 洩露極為隱密之語,讓信任你的人失望,這也是無愧之人。所以,師長、道友委托保密之事一定不能洩露,如果輕易洩露,可能會把事情搞壞,帶來眾多不必要的違緣,而且重要之事也不敢再委托你去做,這樣自己也成為沒有信譽之人,不能成為信賴之處。 麥彭仁波切、薩迦班智達以及法王如意寶,對保密都相當重視。以前我們去美國時,有一次上師對我說:“你其他的方面算是可以,但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洩露秘密,所以我這次帶你來。”事後我翻來覆去地尋思,但也想不明白:“我應該還有其他的功德,比如說我比較聰明,但法王為什麼不認可?。 總之,洩露秘密的人是無愧者。 上師讓你隱藏的,你一定要隱藏;上師讓你保密的,你一定要保密。不能到處炫耀,不能到處揭露。 令信賴自己的人心灰意冷,這也是無愧者。信任一個人不是很容易的,如果別人信任你、依靠你,你卻讓他徹底失望、徹底傷心,這也不是好人的做法。《廣傳》中佛陀因地時經常講:“凡是依靠我的人,我以生命擔保不捨棄他。”所以不管是什麼人,貧困者還是富裕者,只要一心一意地依靠你,你就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他,而不能出賣他、陷害他。否則,這就是沒有良心的人。 總之除了隱秘計劃外,華智仁波切說我們還需:隱秘自己之功德,隱秘他人之過失。這樣我們才是真正穩重的修行人。 隱秘自己之功德: 損壞功德的方面有很多種,比如嗔心、邪見、顛倒回向、宣傳自己的功德,都會損減功德。 隱藏自己的功德,才能逐漸積累。如果為求名聲,經常宣傳自己的功德,讓天下人都知道,這樣功德就會以暴光而消失。這個道理大家要明白。萬物的孕育都要隱藏,才能深厚,如果暴露,很快就會消亡。 我們看看,胎兒都是深藏在母胎裡面,而且要經十月才能孕育成人;釀酒也是要密封,不能漏氣;一切草木的根都是隱藏在地下,而且扎根越深,生命力越旺盛;下至煮飯也要密閉才能熟。通過這些比喻,大家應當懂得,功德是要潛藏隱密,才能不斷增長積聚。 所以,古人教我們積“陰德”,作了善事,要不留名,不居功,不自己宣傳,這樣才能與道相應。如同雁過長空,不留一點痕跡,我們作功德,不要在心裡耽著,作了好象沒事一樣,這樣才清淨。如果作了一點功德,天天都執著,天天都嘴在嘴邊,見人都要宣傳一遍,這樣也不會有很大功德,因為功德都因你的口舌而漏盡了。 從修行產生的驗相、證相上來說,也不能隨便講,講了境界就容易消失。這是緣起上很微妙的地方。但是現代人和古人的作法完全相反,稍有功德,就想讓天下人都知道,不需別人宣傳,自己首先就作廣告,而且有一點功德,宣傳起來可以放大十倍。這樣只是貪求名聲而已,最後一定會敗亡的。有些凡夫人公然自稱是某菩薩的化身、得了登地等等,這樣說上人法妄語,根本戒都會破掉。 隱秘他人之過失: 我們看大地的器量非常大,能夠包容一切,在大地上放不淨糞,大地也能容;車馬在大地上行走,大地也能持。而水要是太清了,裡面反而養不了魚。這是表示有包容才能有福德。如果一個人對自己要求很嚴,對別人非常寬厚,那就是有福德的相。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有了過失,都不願意讓人知道,都不願意有惡名。假如不隱惡,讓惡名輾轉傳播,那就會使人無地自容。所以,古人說:“聞人人有過,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而聞,口不可得而言。”然而輕薄之人,往往愛聽他人過失,而且聽了之後,喜歡添枝加葉到處宣揚,這樣壞人名聲,一定會遭惡報。 在隱秘他人過失方面,過失小的應當隱,過失大的尤其應當隱;男子的過失應當隱,女人的過失尤其應當隱;一般人的過失應當隱,祖先的過失尤其應當隱;個人的過失應當隱,涉及到團體的方面,尤其應當隱;下劣者的過失應當隱,德高望重者的過失尤其應當隱。惡名越大,隱惡的功德就越大。不能隱的人,都是自己無福隱惡。 清朝有位王吉武,有一年秋試,他考取後,天晚從遠路返家,快到家時,遇一醉漢,抓住他問:“你是誰?”取刀就要殺。王吉武說:“我是王某,就是新科考取的人。”醉漢說:“我就是要殺死你。”說完瘋狂撲來。當時有鄰居跑來救護,王吉武才逃脫出來,但他回家後,這件事根本沒有和家人說。 第二天,醉漢醒來,憶起昨晚之事,心裡很害怕,認為吉武會上告他,就和幾個鄰居趕緊上門謝罪。但是吉武閉門不見,好像昨晚無事一樣。這些人不知其意,都疑惑而回。 王吉武的涵養很深,能夠寬容人,他受到醉漢攻擊,不但不和他計較,對家人也只字不提,這是以善心隱人之惡的境界。 古代的大舜,隱惡揚善。大舜在河濱,見漁人爭搶深潭,老弱只能在淺灘急流中打漁,大舜見了心裡很悲哀,他也去打漁。見到爭的人,隱藏其過,口中不說;見有謙讓者,就贊揚效法他。一年後,漁人都以深水相讓。 所以,象聖王大舜這樣,能夠包容人,自己首先作出榜樣來,久而久之,有過失的人自己就會慚愧,不求無過而他的過失自然會減少。如果不能容人,強求他無過,反而他的過失會越來越多。這個隱惡揚善是作人很基本的修養,是賢善人格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菩薩寶鬘論》中說:“發露自己之過患,不覓他人之過失,隱藏自己之功德,宣揚他人之功德。”對自己,應當多講過失,隱藏功德;對待他人,應當多講功德,不宣揚過失。常見他人過失,就是諸惡之門;常見自己過失,就是諸善之門。所以六祖說:“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 印光大師也教導我們,要常見自己是凡夫,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這樣作才會與道相應。否則,日日自贊毀他,菩薩戒也會破掉。《梵網經菩薩戒本》說:“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