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佛陀為什麼要出家
3月14日,農歷二月初八,恭逢本師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 作為佛陀弟子,了解佛陀出家的經過和出世的本懷,能夠幫助我們深入思考學佛的意義。不論我們是以什麼身份學佛,都要認識到:學佛對人生意味著什麼?真理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如果不對這些問題深入思考,只是根據自我感覺或受他人影響而信佛,就很可能把信佛和拜神等同起來,把學佛和愛好等同起來,成為一種膚淺甚至盲目的信仰。 佛陀出家前是淨飯國的太子,名喬達摩?悉達多。自出生以來,就在王宮過著奢華安逸的生活。但這種享樂並未使太子沉溺其中。 一次,當他出游迦毗羅城時,在東門看到一位氣息奄奄的老翁,乃知老苦的可憐;在南門看到一位百病纏身的病人,乃知病苦的可厭;在西門看到一位被親友圍繞哭泣的死者,乃知死苦的可悲。當生命以這樣的方式呈現時,讓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的太子受到極大震撼。 當悉達多太子面對老、病、死的顯現時,又是怎樣的呢?他沒有沉溺於悲傷,也沒有選擇回避,而是對青春、健康和榮華富貴產生極大的虛幻感。悉達多太子看到,每個人都受制於老病死,我們擁有的一切,包括在世間的一切努力,同樣受制於老病死。既然如此,就應該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無憂、無惱的解脫之道。否則的話,哪怕眼前擁有再多,也是轉瞬即逝、朝不保夕的,又有什麼意義呢?經過這番抉擇,他生起了堅定的求道之心。 為什麼悉達多太子決定出家而不是在家修行呢?因為他看到,世俗生活充滿羁絆,違緣重重,不容易專心修道。所以,真正想要解脫生死,通達涅槃,出家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這就是佛陀出家的緣起。他的選擇,對所有希望探索生命真谛的人都具有啟迪作用。因為老病死是每個人無法避免的,也是我們必須面對和思考的。遺憾的是,多數人卻寧願對此視而不見,就像鴕鳥把頭埋入沙子那樣,用一個安全的假象,讓自己甘於現狀。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坐以待斃。 作為佛陀的弟子,我們不僅是他的信仰者,還是他的學習者,追隨者。 對於出家眾來說,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出家的目的是什麼?前進的方向在哪裡?否則的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出家當做一種生活方式,忘卻出家的本懷,僧人的使命。這樣的話,不過是出一家而入一家,是從個人的小家進入寺院的大家庭,進而把對家庭的執著轉向對寺院的執著。雖然執著對象變了,但執著本身沒變。可以說,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出家。 對於在家眾來說,我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學佛的發心是什麼?最終的目標在哪裡?否則的話,往往會把學佛當做生活中的一項內容,甚至是一種點綴。尤其在學佛逐漸成為時尚的今天,不少人把它當做提高生活品位的標簽之一,就像品茶焚香那樣,可以把玩,可以炫耀。但我們要知道,如果不能將生命重心從自我轉向三寶,不能對佛法僧產生信賴感和歸宿感,不能全身心地和法相應,自然會和自我相應,和煩惱相應。所謂的學佛,就會流於形式,漸行漸遠。 《法華經》說:“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究竟是什麼大事?經中,佛陀接著回答了這個問題:“捨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也就是說,諸佛就是為了令眾生行佛所行,證佛所證,才出世說法,廣度群迷。 佛陀在菩提樹下證道時發現,每個眾生都具有覺悟潛質,具有和佛陀無二無別的智慧德相。正因為這樣,佛陀才苦口婆心地說法四十五年,談經三百余會,以八萬四千法門接引眾生,引導他們依法修行,開啟生命寶藏。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