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法師:聽經拜佛為什麼會流淚?
上一節我們講的菩提心跟聲聞乘出離心之間的關系。雖然在《法華經》當中表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從某種程度上說,聲聞乘確實是不夠究竟,但是我們的表述方式應該理解到聲聞乘是菩提心、菩薩道的前置條件。因為一個自我不會游泳的人,你想他怎麼能夠去救掉在水下溺水的人?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但是在一般的修行或者弘法過程當中,大部分人因為過於強調菩提心,從某種程度上忽略了聲聞解脫的重要性。 這裡再講一下菩提心的重要性。我自己出家的時候,覺得自己要發大心大願,要盡形壽去弘揚佛法,把自己的青春供養給佛菩薩。記得那段時間在大殿裡面拜佛的時候,每每看到佛菩薩,自己都會流眼淚,覺得自己為什麼這麼障深慧淺,不能為佛教再多做一些事情。後來再過一段時間學佛,在弘法過程當中又覺得自己的能力實在太微薄了,為什麼自己做一點事情總是招致這麼多的困難,總覺得自己能力不夠,看到佛菩薩還是流眼淚。這個流眼淚就不是想為佛菩薩流眼淚,而是覺得自己確實太無能為力。 再後來在學佛過程當中,覺得自己能做多少算多少,只要努力就好,然後隨緣能夠為大家解答佛法的教義,作為佛教裡面的一個釘子釘在哪裡,就能夠去發揮自己放在那裡的作用,應該是這樣講。自己心裡坦然了很多,但是讀經的時候自己還是會流眼淚。因為我覺得,佛菩薩們太慈悲、太不容易了。 這幾個轉變,我覺得對我來講,一個是情感上的,一個是行動上的,一個是理解上的。雖然不同的時期自己拜佛都會流眼淚,但是眼淚確實是不一樣的。另外說一句,有很多人到了寺院裡面拜佛的時候,嘩嘩嘩地流眼淚,那個眼淚根本止不住,而且他自己也意識不到為什麼這麼會流眼淚。這種情況大部分是自己內心當中壓抑了很長時間的情感,到了寺院的比較有佛法的氛圍之下,自己身心完全放松下來,看到佛菩薩以後,就如同流浪的兒子看到爸爸媽媽一樣,終於有了回家的感覺,所以他自己內心當中釋放了,這也是很多學佛過程當中不奇怪的問題。 只是我是個相對比較偏理性的人,沒有那麼嘩嘩嘩地流眼淚。我是一個人站在不起眼的角落,默默地流淚這種。菩提心,對於任何一個學佛的人來講,都是重要的。我覺得它不只是跪在佛前,我要為佛教弘法,我要成為一代大師,我要像菩薩一樣去荷擔如來家業,它不只是一句話,是一句話,一輩子堅持不懈,然後始終如一。這個始終如一,我們現在講的比較多的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是這個意思。 我們這裡所要講的就是,菩提心它不只是一個心願,而是有很多個層次。比如:凡夫的菩提心是要覺悟,修行的菩提心是要從願力當中獲得力量。我們這個時代需要菩提心,就是需要承擔,需要使命,需要忍辱負重。任何一個做事的人,任何一個能夠去做成一件事的人,他的胸懷雖然一開始可能不夠大,但撐著撐著就會變得很大。 為什麼?不得不容受,不得不忍耐,不得不委曲求全,能夠去使佛法表達得相對完整。更重要的是,佛教需要大師,這裡的大師不是一代宗師的大師,而是需要像有大師精神、有格局、有寬闊視野,能夠帶領佛教走向人間、走在社會前沿的人和人們。所以它不是一句空話。 情緒與修行 許多學佛的人,他搞不清佛法與心靈雞湯之間的區別。大家知道佛法與心靈雞湯有什麼區別嗎?在心靈雞湯當中,它表達的是當下就很好,你不需要努力,你只要知足,你只需要放下,一切都會很好。在這個語境當中,這個當下它就是結果,一切都是剛剛好,這就是心靈雞湯。在過去、現在、未來,在因果上,這個心靈雞湯表達的剛剛好,這個心是什麼?這個心是結果,說無論多少努力,只要你能夠當下心情愉快,那都是很好了。 可是在佛法當中不是這樣表述的。它說心是一扇門,打開了,你就能看到世界,不是所謂的心,一切都是剛剛好,而是打開你的心扉,去心包太虛,去容受你的世界,感受你的世界,感受你的自在與解脫,感受你的擔當。還要問自己,你做對了嗎?你足夠努力麼?你有願力、你有計劃嗎?佛教對你來說是你的生命還是你的情緒?它是講這個。 在心靈雞湯的表述當中,好的情緒是結果。在佛法的修行當中,不管是好情緒、壞情緒,心是開始,不是結束。心如果是結果,那心是結束,可是心是開始,無論是你好的心情,還是不好的心情,你都要開始,你都要走上一條路。 走路,你只要腳在走就好了,跟心情是沒有太大關聯的。當然心情如果更好,你走得會更輕松、更自在,但心情不好,它並不妨礙你走路。被情緒困頓的人們,我們總覺得,大家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情緒的好不好上,對做事的人來講,你沒有時間難受,沒有時間痛苦,你只有盡心盡力去做事,因為生命太短暫,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不努力,錯失了,自己終將悔恨到底。 人生其實不是生活在苦樂的情緒當中,是生活在價值當中。所以心靈雞湯的表述是在於表述情緒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要把它平復好,平復好了,我們人生就好了。而佛法的修行說,人生跟苦樂、跟情緒沒關系,跟價值有關系,跟你的價值是建立在你自我之上,建立在家庭之上,建立在一切眾生之上完全不同。 你到底是為自己活著還是為他人活著?你的行動到底是什麼?你說的跟做的是否一樣?你做的是否有結果?它跟情緒沒有關系。所以發願、菩提心,它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腳踏實地的修行,所展示出來的生命狀態。有一天有個人說:你身上有光,你的魅力怎麼如此強大,你身上怎麼這麼多的能量,那說明你是很好的學佛人。有的人說:你的狀態很好,姿勢很優雅,但是心態、內心可能不一定是一樣的。 所以這一講我們最主要是講菩提心,它不是一句空話,它是行動力,它不在心上面。如果在心上面,它也不是心情,它也不是你的念頭,它是由念頭而有的行動。由行動導致的正確結果,由結果導致的大的結果,這是我們大家在修習、在練習過程當中需要去仔細去體會的。 至少我們這一講要提醒大家的,大家能夠明確感受到的就是,我們不要去學心靈雞湯的佛教,我們要學有行、有願、有結果的佛教。不要注重自己的感覺,不要注重自己的開心與否,而是要注重你做的事情是否有價值,能否給眾生帶來利益,能否傳遞正確的佛教,能否幫助佛法傳遞得更遠一些,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弘法的最重要的核心。 南無阿彌陀佛!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