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基本內容都有哪些
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當時並沒有任何文字記錄佛陀的言教,皆以口傳記憶方式傳誦。佛陀入滅後,弟子們深恐佛陀的遺教散佚,同時也為了確立教法的流傳,於是由大迦葉領導五百位大阿羅漢,在王捨城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經典結集,由阿難誦出經藏,優婆離誦出律藏。百年之後,再有第二、三、四次的經典結集,使得三藏十二部經教漸次完備而流傳於世。 三藏是佛典的三種分類,是佛陀教義的精華,如果加上雜藏、菩薩藏則為四藏、五藏等,但一般多采用‘三藏’之說。三藏,即指經藏、律藏、論藏。 ◆經藏 經者,梵語素呾纜,舊稱修多羅。素呾纜原義為綖(線),表示佛陀所說的法如同絲線,能貫穿一切義。經的意義,為‘常’、‘法’,指佛陀的教義是永恆的真理,是常道,可為世間所取法。經,又譯作‘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謂之‘契’;‘貫穿’諸法深義,‘攝持’所化眾生,謂之‘經’。經藏的‘藏’字,有‘蘊積’、‘包含’義,是指古時一種可盛放物品的箧(或籃),因為此‘藏’含括一切所應知、應行、應證的法義,所以叫‘經藏’。又此經藏含攝世間、出世間上上禅定的道理,故又稱之為‘經傳定學藏’。 ◆律藏 律者,梵語毗奈耶,舊稱毗尼,與屍羅、波羅提木叉同義,原義為繩綱,意譯‘調伏’,指能夠調御人心,對治生活惡習的法則。又譯為‘滅’,指佛弟子持守戒律,可滅除身口意三業的過惡。‘律’原為佛陀針對出家弟子宣說的軌則,逐漸擴大,亦特別為在家弟子制定適合的戒規。這種指導佛弟子生活規范的佛典,稱為律藏。它將諸小乘戒法,如優婆塞、優婆夷的五戒,沙彌、沙彌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六法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戒《梵網經》的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法,全收在律藏中,稱之為‘律傳戒學藏’。 ◆論藏 論者,梵語阿毗達磨、優婆提捨,舊稱阿毗昙。阿毗譯為‘對’,達磨譯為‘法’;對法,是智慧的別名,亦即以智慧對觀諸法的真義,又譯為‘無比法’,即無可比擬的智慧勝法。論藏乃後世弟子為辨明法相而自設問答,以演繹廣釋經、律二藏的典籍,具有不厭其煩以探究佛教深奧哲學內涵的特性,與經藏深入淺出為主的教說恰好形成對比,‘阿毗達磨’因有這種為探究真理而對每一事物作深入的分析和闡釋特色,故被稱為是‘分析的義學’。論藏是記述慧學的道理,它把諸大菩薩、著名論師所作的申論之學全收入論藏裡,稱之為‘論傳慧學藏’。 佛陀說法,善舉譬喻,善用詩偈,有時則把相關內容作成佛教法數,比如三法印、四聖谛、五根、七菩提分等,以便聽法的人容易記憶。後世弟子將三藏典籍,就佛陀說法的方式、文體及內容的不同,分為十二部類,即一般所謂的‘十二部經’,又名‘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中,其中的契經、重頌、諷頌,是從經文的體裁來立名;其余九種是從經文所載各別的事義而立名。從多分義攝來說,契經、重頌、記別、諷頌、自說、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有是為經藏;因緣是為律藏;論議是為論藏。又此十二部究竟攝於經律論三藏之何者,諸論亦有異說。 三藏十二部的范疇從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壞空,說到人一期生命的生老病死;又從小乘法說到大乘法;從森羅萬象的客觀世界,說到內心的塵剎無明。從時間上能貫穿三世因果,從空間上則橫遍十方世界。三藏十二部所記載的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真理,吾人若依三無漏學修行,必能脫離生死輪回之苦。(本文節選自《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