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濤法師:在家菩薩戒講解


 2019/4/30    熱度:20939    下載DOC文檔    

  站在大乘佛教,就一定要受菩薩戒。 菩薩戒並不是說你要出很多錢或者做很多事情,它講的是你的心態,如何保持在一個利益眾生的心態,這個就是菩薩的戒律。菩薩戒最主要是戒自私的,告訴自己我不要自私,我應該要為對方想為別人想。所以在大乘的經典說,有戒律可犯叫菩薩,沒有戒律可以犯,就不叫菩薩。 所以,菩薩戒,你一發心受了以後,一直到你成佛,這個戒體都還在。

  受八關齋戒,戒體可以是一天,乃至你自己定,但是菩薩戒講的是這個心,我願成佛,度所有的眾生離苦,所以我應該要做一個菩薩。你發這個心以後,就可以得到一個戒體。所以,受菩薩戒很多你做不好的戒律,但是沒有關系。剛剛講了,有戒律可以犯才叫菩薩。就怕你根本沒有戒律,那麼你就不是菩薩。

  一個人這一輩子,會很想吃素,或是已經吃素了,或是看到別人吃素內心很歡喜,這個就是因為你過去世都已經受過菩薩戒,所以你的戒體就會讓你很贊歎很喜歡吃素。 為什麼喜歡吃素呢?因為他有一個慈悲的心,不願意傷害其它眾生的心,所以如果你現在受菩薩戒,然後你將來就培養這種心,就不喜歡去傷害別人,看到別人快樂你就會很快樂。

  如果你受了一個菩薩戒,你有一個戒體在,你的心會變成什麼呢?閩南話說心比較軟,不願意去傷害別人,開車你也不敢開很快。然後當你被欺負的時候,你也不會恨對方,只會覺得說我自己做得不好,你自然就有那個心態。

  有一位女菩薩曾經來問我,她說她的女兒很漂亮,但是為什麼她的男朋友很丑?她怎麼會要他?我說因為你這個女兒過去世一定是受過菩薩戒,這個男人雖然長得很丑,追她她也不好意思拒絕他,這個就是菩薩。 所以這個媽媽就跟我說,是如此,因為她女兒從小就不會殺生很喜歡吃素,心腸很好,所以她自然就有這個戒體。 所以學大乘佛教就是,希望自己有一個這樣子的,柔軟的心,忍辱的心,善心慈悲心。所以你一定要受菩薩戒,讓你生生世世都有這個好心。

  如果你的上輩子受了菩薩戒戒體都還在,你這一輩子雖然被欺負了,你只是哭一哭,你不懂得怎麼去恨別人,你也不想要去報復,這樣代表你菩薩戒體都還在。 所以如果你有一個菩薩戒體,你做老板,你就會給你的員工多一點薪水。為什麼?因為你就會想說,不要讓他們痛苦,多照顧他們,你自自然然會這麼做。 像釋迦牟尼佛過去世都保留這個戒體,所以當他在被殺的時候,被砍腳被砍了手,雖然他很痛很痛,但是那時候,心裡想的不是恨,他想的是我將來如果成佛,我怎麼度他。他還是在想這個,這個叫菩薩的戒體。 所以一個有菩薩戒體的人,他應該不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因為他做生意他不狠心去賺很多錢,但是如果他會賺很多錢,是因為他很有福報,他就隨便做,他就自然賺很多錢,因為他菩薩戒體在,他就會變成這樣。

  所以佛要我們每個人都訓練這樣的心就是,不忍眾生苦,只希望眾生快樂的心,他天生一生下來他就覺得,他應該要有這個心態。

  所以有時候,我看到一些小朋友,他們看到出家人,就會很認真很恭敬的合掌,好像爸爸媽媽也不用特別跟他講,這個就是他過去世的戒體都還在。 就像剛剛各位在忏悔八十八佛,我在後面看,有些人就是很認真的在那邊忏悔,他拜下去的時候,雖然好像身體很累,但是他很願意這樣的忏悔,這也是一種戒體。從過去世留下來的一個善根。 所以各位要發願,讓自己成為一個,不會去害人,也不忍心去恨別人,然後只想到對方如果快樂,我就很快樂的那種人。

  佛陀在《優婆塞戒經》就講了,你要做一個菩薩,優婆塞的戒律,優婆夷的戒律,你就要守六條重的戒,二十八條輕的戒,叫做六重二十八輕的戒律。 所以今天殊勝日,要把這個戒律告訴各位。各位如果能夠去受持,更能夠圓滿菩薩戒。

  六重戒:

  第一條就是殺生的戒律,佛陀說善男子,優婆塞戒律,就算為了自己的身體,就算為了自己的生命,乃至一只小小的螞蟻,都不應該殺。如果一個人已經受了菩薩戒然後他用嘴巴叫別人去替他殺,或是自己親自去殺,這個人就失去了菩薩戒。所以這種破菩薩戒的人,不可能得到修學佛法的一開始的功德,也不可能會得到初果、二果、三果。

  然後這個人就叫做破戒的優婆塞,或是發臭不香的優婆塞。為什麼叫臭呢,因為天上的神身體都是很香很香,不喜歡到人間來,但是如果人間有人像各位今天守八關齋戒,你的身體自然就會很香,然後天上的神就很喜歡,坐在各位隔壁,或是護持各位的法會,如果你有守戒,你身體就會有一種香,叫戒香,就像我們在佛前點香,自然很好的味道。我們每個人都很喜歡花,很香,或是檀香油很香,所以如果你能夠守菩薩戒,你就變成一個很香的人。如果你破了戒,然後就會變成很臭的花,會讓別人很不舒服。

  所以佛陀說破戒的人,也叫旃陀羅優婆塞,什麼叫旃陀羅?就是屠夫,他專門在殺動物的人,所以誰都不敢跟他接近。然後也叫垢,什麼是垢?就是污垢,很髒煩惱的意思,也叫結,結優婆塞。結就是你被這個煩惱綁住了,不自由了,所以破戒的人就叫很髒的,或是被煩惱綁住的這種修行人。

  所以佛教的基本精神就是平等的慈悲心,所以如果你故意去殺死一只螞蟻,就失去了這個平等的慈悲心。然後你就會發臭,而且惡名遠播,就是大家都知道你是個壞人,沒有人願意接近你。

  第二條叫偷盜戒,佛陀說優婆塞戒就算為了你自己的身體,為了你的生命,你都不能去偷盜,就算一毛錢你都不能偷,如果破了這個戒,你就是剛剛講的這些,你就是屬於這種髒的、臭名遠播的、污垢的,這樣子的不好的修行人。

  第三條叫大妄語戒,就是各位,他說你開始修行了,就算為了你的肉體生命,你都不能騙人家說我已經得到什麼第三果,乃至我已經修不淨觀修成功了,如果你根本沒有那個階段,然後你這樣講叫大妄語戒。 因為,現在的修行人有些愛面子,就好像要表現他跟別人不一樣,他有神通,或是他修到什麼樣的階段,如果真的他沒有這樣,他就是想要欺騙別人,所以就犯了大妄語戒。

  第四條戒叫邪YIN戒,各位都知道了,就是夫妻以外的性行為,所以做個菩薩,就算為了肉體生命,都不應該邪YIN。不然破了這個戒,就失去了菩薩的資格。

  所以各位有時候看女孩子,那個女孩子如果她先生欺負她,在外面跟人家怎麼樣,她就會很傷心很傷心,甚至想要自殺,所以菩薩如果去犯邪YIN,就會傷害到你的家庭,傷害到別人,就會很痛苦。曾經有一個女孩子,她十幾歲就被強暴,她一輩子被強暴三遍,然後後來談戀愛了,又被她男朋友欺負,然後她就覺得她這一輩子又沒有做錯什麼事情,為什麼這麼痛苦,就去問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只跟她講一句話,因為你很喜歡穿得很性感,然後讓別的男人都很想要看你,所以你過去的這種邪YIN的因就會現前,你這一輩子就會不斷得被欺負。

  特別做男人也不應該去欺負女人,因為女孩子感情很脆弱,如果你對她很好,多跟她講兩句話,開車送她,她就很容易愛上你。有些男人就覺得說我很棒,你看,女人都對我很好,但是這樣是犯菩薩戒的。

  特別這個時代,我認為,殺生偷盜大家都不會做了,故意去大妄語我想也不容易做,我現在看到最多的就是這第四條就是邪YIN,因為他們不小心,然後控制不了了,然後就互相,就因為這樣有了感情,就有了關系,然後自己也覺得很痛苦,但是又沒辦法。所以這一點各位要預防自己不要讓自己有這個特殊的關系。

  第五條重戒,叫說四眾過罪。這什麼意思?就是一個做菩薩,就算你要被殺了,為了你的身體或肉體,千萬不要去講出家人或是在家菩薩的過失。只要他們是在修行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他犯了什麼錯,你都不要公開去講他。你可以私底下很慈悲地勸他,但是如果你在第三者,在公開講說某一個出家人或某一個在家人,做錯什麼事情的話這樣就會傷害佛教。有一條罪會下無間地獄,叫破和合眾。如果我們公開講出家人,或是修行人的過失,然後這個團體就會破裂掉,這樣就會墮落地獄。

  所以當然這個出家人,他真的很糟糕,然後你看到一個居士去接近他,對他不好,你可以私底下跟這個居士講,哪裡有更好的善知識老師,這樣去勸他,這不是講四眾過,而是你的動機是為他好,那還可以。

  第六條,告訴我們不能買賣酒,你自己喝酒犯小戒,但是如果你去買酒,或是賣酒,或送人家酒,就犯了重戒,為什麼,酒會亂性,發狂,然後讓別人去造殺業,或是開車致死,所以你送酒給人家,賣酒就會犯重戒。

  所以這六條大家背一下,重戒叫六重。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大妄語,不說四眾過,不買賣酒。 經典說如果在家人,能夠守這優婆塞重戒,不犯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戒的果報。這個在家人就叫璎珞,就是很美好的珠寶。也叫莊嚴,也叫妙香,他的香味整個世界都聞得到,而且能遮不善法,就能夠去除不好的,能夠把好的都做得很圓滿。 佛又說如果你能夠把這個重戒守好,你就是無上妙寶之藏,你就是一個大寶藏,你就是一個高貴的上族種姓,你就是一個大寂靜處,就是你不會落入痛苦。

  佛又說你能夠這樣守戒,你就是甘露味,就像甘露一樣又甜又好吃,身心光潔,你就是生善法地。如果你這樣做,你就能生在善法的地方,乃至最後能夠一步一步,成菩薩做佛這樣。 所以佛陀說,你聽到了你能夠發心,很贊歎想要守這個戒,就可以得到無量的利益。何況你將來又能夠真心的受戒,而且都不犯戒,那功德更圓滿。

  二十八輕戒:

  第一條戒律,他說,不供養父母,不供養師長,這犯輕戒。也就是說,我們受了菩薩戒以後,因為爸爸媽媽,還有我們的師長包括法師,對我們的恩超過天,所以我們一定要隨時供養父母供養師長。不然我們就得了一個失意罪。

  什麼叫失意罪?就是說你本來發菩提心,要做菩薩要成佛了,結果你不去供養爸爸媽媽或師長,你就失去了,當時候發菩提心的心意了。 如果你犯了這種失意的罪,那你就會不能夠生起,就是說你的修行不會進步了,而且還會墮落,可能會墮落地獄鬼道畜生道。而且第三個不清靜,你也跟極樂世界不相應,然後現在也不干淨,再來有做,有做就會造成生死輪回,造成煩惱。

  第二條輕戒,叫耽樂飲酒戒。也就是說我們受戒了以後,不能夠為了快樂,乃至覺得喝酒很快樂,就這樣去喝酒。然後你的菩提心,就會不見了,就叫失意罪。

  第三條,叫不瞻病苦戒。也就是說你受了戒以後,如果看到有人生病需要幫忙,結果你沒有用悲心,甚至你不像理他,那你這樣就犯了輕戒。

  所以生、老、病、死、苦,特別是生病的痛苦,就是叫苦中之苦。所以我們受菩薩戒,就是要學慈悲心,拔眾生苦。所以如果對方生病,特別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或是老師師長生病,你故意不去照顧他不理他,這樣你就失去了菩薩戒。

  第四條,就是看到有人乞求你,結果你不給他那也犯戒。比如說有乞丐,或是有人知道你懂佛法,拜托你跟他講,乃至有人,好像力氣不夠,要搬東西,你看到了,你能夠幫你不幫,那這樣就會犯了輕戒。

  我們能夠給對方多跟少,另外一回事,佛是說你能夠多少幫助他一點都不犯戒。除非你知道說,你給他這個錢,他是去做壞事,那當然你就不能給。但是如果他拿了這個錢,不過只是為了要吃飯,或解決一點痛苦,那你就應該隨緣給他一點。

  第五條戒律就是說,你看到了出家人,比丘或比丘尼,或是在家老修行者,結果你沒有站起來,然後或是跟他禮拜,或是問訊,問詢不是光手,問詢你還要用嘴巴問他,健康嗎,吃飽了嗎,你要用嘴巴問他。所以如果你沒有站起來,跟他問詢,或是問他好,那你就犯菩薩輕戒。

  所以尊重有道德的人,尊敬老人,是一種很好的道德。這也是培養一種自己,有虔誠虛心去求法的一個很好的助緣,如果你不尊敬老師,你就不會求法那你就不能進步了。

  第六條,看到出家人或在家人犯戒了,然後你內心就覺得很驕傲,你看我贏過他他不如我,這樣你就犯菩薩輕戒。

  所以修行慈悲心,就是因為看到別人犯錯了,你會更生慈悲心,如果你不生慈悲心,然後自己就起了一個驕傲,看不起對方,然後你就會失去一個菩提心,所以這樣就會犯戒。

  第七個戒律,叫不受持六齋戒。就是說你受菩薩戒以後,這個六天每個月這六天,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跟月底的兩天,這六齋日,你就要受八關齋戒,乃至供養三寶。不然你就犯輕戒。

  一般人都認為說初一、十五,初一、十五是中國人的習慣,事實上是這六天六齋日,各位都要守八關齋戒,還要故意去供養三寶,到寺廟去幫忙。

  第八條戒律就不前往聽佛法的戒律。佛陀說你受菩薩戒了,如果走路走四個鐘頭可以到的地方,有在講佛法,你不去聽聞佛法,你就犯戒。所以佛陀這樣制定有他的道理,他說一般早上四點就天亮了,然後你走四個鐘頭剛好八點,然後聽完以後然後你又回到家裡,快傍晚了。所以他說這樣四十公裡之內,有善知識在講經說法或法會,你都應該要去參加。

  當然這裡有一個先決的條件就是善知識,如果講佛法,我只講大乘佛法然後討厭小乘佛法,我只講解脫道,然後不贊歎大乘佛法,乃至我是講大乘佛教,但是我叫人家不要修密乘,這樣不好,這樣就不是善知識了,我們就不用去聽。

  第九條戒律叫受僧物戒,就是說在家的菩薩,不應該去用出家人在用的東西,譬如說出家人的床,出家人的棉被,我們不應該用他們的,免得犯戒。

  第十條戒叫喝有蟲的水的戒律,在古時候出家人要喝水一定要拿一個網子然後水倒過這個網子,然後蟲不會傷害只喝水。所以因為你要修慈悲心,意思是說你在洗完也好,或是你要用水,如果知道裡面有螞蟻有蟲,你就故意把它沖死了,或是把它喝下去,那你這樣就犯菩薩戒。像說別人給你一個包子,結果你一吃很好吃,後來你發覺那個好像是肉做的,然後你就馬上不能吃,如果你又繼續吃,那就犯戒了。

  就像各位買餅干要拜佛,要注意看,上面是不是有加雞蛋的,有加雞蛋的就不能拿來拜。甚至你在吃的時候,你覺得這個餅干怎麼那麼還吃,加雞蛋的,那你就不能吃。馬上停下,你就不犯戒了。

  經常有很多菩薩很發心,每次都拿好吃的給我吃,我以前都相信說菩薩一定沒問題,後來我發覺裡面餅干大部分都是加雞蛋的,這不是故意的,但是因為沒有去檢查,所以各位你要供養出家人,你要特別檢查,不然好心就變壞心。

  第十一條叫險難獨行戒,就是說危險而且災難的地方,你卻沒有同伴自己跑去,這樣就犯戒,為什麼,因為做個菩薩,你的身體是眾生的,你要好好地保護你的身體健康,才能服務更多人。所以有危險災難的地方,你不能獨自去,你要找人陪伴你,要安全才能夠去。

  當然如果你的動機,真正能夠利益眾生,譬如說像玄奘法師,他雖然是一個人到印度取經很危險,但是他純粹就是為了弘揚佛法,所以這個時候也不能叫犯戒。

  第十二條叫單獨住在比丘尼寺戒,這什麼意思就是說,今天你是一個男眾,結果你一個人睡在一個比丘尼的寺廟裡面,這樣不好。或是你是一個女生,結果裡面都是男眾,就你一個睡在男眾的比丘道場,這樣也犯戒。

  現在的狀況,有一種特別的就是開車子,車子也是一個隱蔽的空間,如果你是一個女性,然後一個人然後載一個比丘男眾,這樣就犯輕戒。所以你不得不載你要找另外一個女眾陪你,然後再去載這個男眾。不然如果一男一女,不分在家出家,單獨在車子裡面,就犯菩薩輕戒。因為人家就會講閒話。

  第十三戒叫為財打人戒就是說你受了菩薩戒,你不能為了錢去打你的工人,打你的僕人,不然你就犯菩薩戒。這一條各位家裡有工人的要特別小心。

  第十四條叫殘食施四眾戒,什麼叫殘就是你吃剩下的、或是過期的,你才拿去供養出家人,或是給其他的修行人吃,這樣你就犯輕戒。

  第十五條,養貓養狐狸戒,這什麼意思,因為貓跟狐狸它會吃小動物殺生,如果你去養它就不慈悲。如果養狗呢?如果你這一只狗,會去殺死小動物,或特別去吃蒼蠅,你也不能養它,因為它會殺生。 除非你養了這個貓已經不會吃老鼠了,那就不會殺生,佛教裡面這樣說還不是犯戒。

  第十六條就是你把養的動物,作不清靜的布施。這什麼意思呢?你養的雞,豬送給那個,不是佛教徒,會殺它的人,這個就犯菩薩戒。如果你自己不養了,可以送給這個人已經受戒了,他不會傷害它,所以我才能夠送給他。

  所以經典特別講六種動物,就是大象、馬、牛、羊、駱駝、乃至驢,因為這六種動物人類會用它的勞力,甚至會殺它的皮毛來用,或甚至吃它的肉,如果你把它送給非佛教徒,他就會傷害它,這樣就不慈悲。

  這一條戒律目的是告訴受菩薩戒的人,你也不應該養這些動物,因為你養這些動物,它不聽你話你就會打它,然後你就會起嗔恨心。所以你應該把它布施給別人,然後布施的時候也要找那種至少他受五戒的,至少他不會傷害它。

  第十七條,就是你不儲藏出家人的衣服、缽、杖的戒律。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菩薩,也應該要經常供養三寶,護持出家人。所以你平常就要准備,這些出家人的衣、缽、東西,要這樣才符合菩薩。但是現在沒辦法,但是至少各位會准備紅包,出家人有需要這些用品的時候,你用紅包供養他,出家人自己去買,這樣就不犯戒。

  就是你要在你家裡放,放了出家人在用的,這些衣服、缽或是錫杖,准備來供養出家人,這樣才不犯戒。意思是說叫我們要隨時護持出家人護持三寶,才不犯戒。

  第十八條就是,菩薩受菩薩戒以後,在種田的時候結果不求清靜的水,或是你灑了很多農藥,這個都會犯菩薩輕戒。

  所以這一條說就算你為了你的生命為了你要生活,你種田要水,但是你那個水一定要用網子圍起來,就是說水可以進來,但是蟲魚不能進來,免得你傷害它。然後你是種陸地的,雖然你不需要水,但是你也不能一直灑農藥,免得殺生。

  第十九條,受菩薩戒以後,就算為了自己的生命,你在做生意買賣的時候,跟人家談好價錢以後,就應該跟他買,而不能說我又找到更便宜了,就故意不買他的讓他痛苦,乃至你在做生意用的那個秤,你也要用公平的,但是如果你知道賣你的人他那個秤是欺負人的,你一定要跟他講,叫他不能這麼做。不然的話,你不講你也犯戒,為什麼,因為他會去害很多人,騙很多人這樣也不行。

  所以意思是說受了菩薩戒的居士,不管你是賣東西給別人還是向別人買東西,然後講好價錢,你就要按照這樣去做。甚至買賣的時候,也要公平不能投機,或是讓對方吃虧。

  第二十條,受菩薩戒了,就算你是夫妻,在不對的時間、不對的場所,你也不能行男女的YIN欲。譬如說八關齋戒的日子,佛菩薩的生日,乃至父母的忌日,自己的生日這一些,都不應該有男女的YIN欲。

  特別是各位夫妻,到寺廟去掛單,就算是夫妻,在寺廟掛單也不能同一個房間,這個意思。

  第二十一條,做生意買賣,不繳稅也犯戒。所以這一條就是因為國家的財產我們也不能犯貪,所以你要做生意該繳稅就要繳稅。

  第二十二條叫犯國家法律戒,也就是說做一個菩薩不應該違犯國家的法律或是善良的風俗,免得傷害佛教的弘揚。

  第二十三條就是得到新的食物,不先供養三寶的戒律。也就是說各位不管你買到新的食物,好吃的水果,就要先觀想,我先供養三寶,然後自己再吃。

  第二十四條就是你的師父不允許你說法,結果你還是去向大眾說法你也犯戒。那意思是說告訴在家居士,雖然我們要弘揚佛法,但是你是不是有正知正見,是不是有慈悲心,一定要通過出家人跟你講你可以,你才去弘揚佛法。這樣就不犯戒。

  現在在台灣,我不知道印尼會不會,很多在家的菩薩雜說法,寫很多書,但是基本上這個不是好現象。真正要在家菩薩說法或寫書,你一定要找你的師父或老和尚印證,說這一本書某某法師看過可以,或是我講這個是我師父叫我講的,如果你沒有按照這樣做,你就犯戒。所以各位以後你在看在家菩薩或是在家居士說法,你一定要去確定這一點就是說他有沒有經過他的師父印證允許,如果沒有你千萬不要接近。

  特別現在佛教的書很流行,誰都可以看,所以有很多在家菩薩知識分子都看了很多書,然後他就發表他的意見,有時候不圓滿,因為他喜歡解脫道,他就講大乘不好,他喜歡大乘有時候會批評密乘,然後就會造成佛教的亂象。那有些,有些居士你跟他講,他說那我就出家了,然後他就隨便找一個人就剃頭了,然後他就變成法師了,然後就收很多徒弟了,這些你都要很小心。

  而且這一條戒律還有特別規定就是說,不聽贊歎,就是說雖然這個在家居士雖然講得還不錯,但是如果你去贊歎他,你倒犯戒。除非,因為他是個在家人,你特別贊歎他,他就會生起傲慢心,對他有傷害,所以出家人不允許的,然後你又特別去贊歎他,都犯戒。

  所以各位你在看佛教的書,或是聽CD,或是你要去參加法會,你最好問一下你的善知識,不要說因為人多就去。那個什麼灌頂,那個什麼上師,然後有時候不見得是正確的。

  第二十五條在五眾前行戒,這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有五眾,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跟式叉摩尼,就剛出家的,我們在家人走路,不能走在他們前面,如果他們來我們就故意停下來,先讓他們走前面就不犯戒。

  當然如果說要下樓梯,或是危險的地方,你跑到前面為了保護,那就不犯戒。

  第二十六僧食不公分戒。比如說前面有十個出家人,結果你供養你的師父特別大包,好吃的,然後其他的出家人就隨便、不供養,然後就會造成很多出家人的煩惱,這樣就不行,就犯戒。但是如果你私底下這個老和尚對你,你很尊敬他,你私底下供養他比較好,那就沒關系,但是如果在第二個第三個出家人,你這樣做就會讓他們有分別心,就不好。

  所以我們要供養法師,就不能有偏心,他就怕我們有偏心,有這個偏心對自己,然後對法師都不太好,所以就是我們在公眾供養就是要平等。

  第二十七叫養蠶戒。各位都知道蠶人類就把它燒死以後抽它的蠶絲這樣就不對,指定這條戒律就告訴我們,凡是你做生意,或是為了賺錢,會去傷害到其它生命的,或其他人的,你都不應該做。

  第二十八叫走路的時候看到有病人,你不去幫助他,故意離開他,你也犯戒。 所以我們有時候會怕麻煩,所以就故意當作沒看見,走過去,這樣都不好。所以佛意思是說,以後看到生病的人,你能夠做幾分算幾分,替他打電話,替他找親人,在路邊生病的,然後這樣才不違慈悲心。

  最後,佛陀說,如果在家居士,能夠至誠守這幾條戒律,這個人是居士裡面的白蓮花,這個人是居士裡面最微妙最好的香。 佛陀又說,能夠這樣守戒,在優婆塞優婆夷中,名為清淨蓮花,也叫真實的寶藏,也叫大丈夫之人。所以佛說,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有兩種,一種是在家菩薩,第二種是出家菩薩,出家菩薩叫做比丘,在家菩薩叫做優婆塞優婆夷,出家菩薩守出家戒,很容易不困難,因為他的環境比較方便,在家菩薩能夠守菩薩戒,真困難,很難得,為什麼,在家人有錢的問題,感情的問題,家庭的問題,種種的惡因緣纏繞著,所以又能夠守菩薩戒,真是難得。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