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理念經得起推敲嗎?
眾所周知,人的行為受思想支配。所有社會現象,包括為人處事、經商創業、社會治理等等,這些外在表現都是價值理念在起作用。所以理念的正確性就顯得極為重要。 只有正確理念的規范指引,社會才能走向良性發展軌道;人生才不會偏離正確方向;修行才能取得理想效果。那麼理論的正確性該如何檢驗呢?本文將結合修行加以說明,供朋友們參考。 一說修行,人們很自然聯想到社會上的各種宗教或修煉方法。這是對修行的狹隘解讀。那麼什麼才是修行呢? 修行是修正的意思,就是修正錯誤思想和行為,從而改變人生態度。人類時刻在總結反思,時時在糾正錯誤,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修行。而不在於是否加上“修行”這個標簽。所以修行伴隨生命的始終和方方面面,包括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修行是要探究事物以及生命的本質,只有站在本質的高度,才能看清萬事萬物的來龍去脈以及興衰成敗,從而有效掌控社會人生走向。 只有不斷修正,才能使思想理念越來越正確,越來越完整,從而全面指導社會人生,走向良性發展軌道。 現實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思想觀點,這些觀點的正確性該如何檢驗呢? 首先,在理論層面進行驗證。比如:從邏輯上看,是否符合邏輯;從現實來看,是否與現實相符;從規律法則的角度,是否違背規律;以及觀點之間是否存在矛盾等等。 現結合生活中的觀點來加以分析,世面上有這樣一種觀點:佛道本來現成,不用求,不用學,不需用心。修行方法就是“歇”。只要休息,能歇下來,本來現成的佛道就自然顯現。類似說法還有:迷時,如來隱藏;悟時,如來顯現。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回歸”說和“認同”說。 這個觀點的產生源於佛經中的一句話:“狂心頓歇,歇即菩提”。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對虛妄的執著追求之心頓然停歇之時,便是走向解脫之路。但是走向解脫,卻並不等於已經解脫。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僅僅是“萬裡長征已經走完了第一步”。 這句話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同樣道理,即止惡向善,就有成佛的可能,但並不等於已經成佛。止惡向善,只是走向正途的開始,而不是終點。還需要繼續培育善根,同時還要去除曾經的惡習,這樣才能最終成就佛道,獲得解脫。而持這種觀點的人,則把“開始”解讀成“終點”;把“因”解讀成“果”;把“種子”解讀成“果實”。 孰是孰非呢?讓我們先拿到現實中試一試,看看什麼效果?現實中果實的收獲,是從種子開始;還有中間過程的經營管理;同時還要吸收各種養分。才有最終的結果。哪有一開始就是果實的邏輯。這種觀點明顯與事實不符;既不符合邏輯,又違背規律。 既然說佛道本來現成,那麼什麼是佛道呢?佛教把眾生的生命等級劃分為不同的境界,其中還受輪回之苦的有“六道”,出離輪回有“四聖道”,即便是四聖道也有境界大小的不同。其中佛道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人們把修證到最高果位的人稱為佛或佛陀。那麼具體來說,什麼佛呢? 佛是覺悟,是具有透徹、圓滿認知的覺悟;佛代表解脫,是堪破一切虛幻,不再被迷惑和束縛的解脫;佛是結果,是心靈之中諸多美德種子最完美的進化結果;成佛是過程,是培育美德、圓滿美德,進而培植智慧的經歷。 如果說本來現成,就不用修,也無須歇,說“歇”都是多余。現實中卻不停地學,不斷地訓練如何能“歇”。你說矛盾不矛盾?如果非要“歇”,才能顯現的佛道,那還是真正的佛道嗎?如果佛還能被隱藏,非得“悟”才能顯現,難道說佛沒有覺悟?無形在說:佛的境界還不究竟、不夠圓滿,所以才會被影響和干擾。果真如此,這樣的佛還值得我們學習和向往嗎? 只要在現實生活中稍加應用,就可得到驗證。為什麼還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能說明嚴重脫離實際,才會得出這樣“想當然”的觀點。 學習這個法門還有一個特別要求:就是不允許討論,還不能學習其它。這樣一來,只能塗抹它的思想,反復強化,日久就會被這個法的觀點牢牢占據頭腦,再也聽不進其它、容不進其它。這是什麼?這不是典型的思想控制嗎?人的思想一旦固化教條,就會排斥、敵視其它,甚至仇視社會。 為說明這個觀點,有人還以經典和高僧大德所說為依據。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該怎樣看?又該如何學習呢? 聖人出世,開始了正法傳承。隨著聖人離世,則由傳人傳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歷朝歷代的高僧大德,正是這些高僧大德把聖人文化傳承至今。在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如果再缺乏實證,就會使一個正確完整的文化,一點點偏離正軌,直至精華不在。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末法。 在傳播過程中大多依據的是經典,然而經典只有正確解讀,才能發揮作用。否則經典的作用就體現不出來。更何況是後人的學習心得,當然包括高僧大德的言論。試想一下:如果經典能夠正確解讀,如果高僧大德都能正確傳播,還會出現末法嗎。 所以在學習前人的過程中,要特別謹慎。不能盲信,更不能迷信。要力求實證,多方驗證。尤其是經得起現實的檢驗,如果連現實都不能得到驗證,更不要談其它了。真正的道理,經得起檢驗,它適合於所有領域和層面。而馬虎草率、不求甚解,則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對於傳播者,要求就更加嚴格。發現理念有問題,要勇於面對並及時糾正。而不是持放任態度,將錯就錯,繼續誤導大眾。這是非常不可取的嚴重不負責任的態度,它有損於為人師表的美譽。這種行徑,不論如何逃避或掩蓋,終究會大白於天下,為人所不齒。人人心中有桿稱,時時在稱量,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良知的監督與審判。 其次,把理論應用於現實,通過實際作用和效果來判斷理念的正確性。如果理念正確,就會取得相應的理想效果。 從個體的角度來看,會使人的眼界越來越開闊;心胸越來越寬廣;煩惱習氣越來越少;幸福感越來越強等。 從整體的角度來看,人口素質得到整體提升,尤其是品質修養;社會風氣整體好轉;生態環境逐漸改善;社會大眾的責任感、安全感、信任度等都在逐漸增強;社會各方面逐漸走向良性循環。 另外,他人的觀點也是驗證自己理念的一種參照。現實中人與人之間避免不了要有溝通交流,只有廣開言路,多方聽取不同意見,才能在相互交流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比如:理念是否正確;是否清晰;是否透徹;是否完整等等。而封閉保守、固執己見,則不利於對思想理念的驗證,而這種表現也恰恰說明其理念缺乏包容性,而缺乏包容性的原因是不通透。所以在相互對照中可以檢驗理念的正確性、完整性和通透性。 只有切入本質的理論,才能從根本上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否則就會有局限性。如果理論不通透,就會出現這樣的現實問題:即說的好,卻做不到。 現實中有的學說雖然稱為思想,卻只是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比如:不生氣、不上火、不怨人等等。這些都不是思想,而是典型的行為學。也難怪一直在這樣說,卻做不好,原因是不知其所以然。就像割草,見草就割,根卻未除。 也有很多人在倡導:人要愛、要包容、要慈悲等等,這些好心應該有,但還要知道為什麼。否則就很難做到,而且還會因為做不到而產生煩惱。當煩惱心生起的時候,所倡導的種種好心就不在了。 修行就是要掌控“心”的狀態,解決人心的缺憾和不足。否則人們希望的好心就表現不出來。只有主動的積極投入的心,才是享受、才是自由;而被動植入的心則是痛苦煩惱和束縛。 人生是修行,社會治理則是大修行,它決定著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決定著國家民族的命運和未來;決定著大眾的身心健康。所以要把實證貫穿人生的全過程。只有注重實證,善於總結,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加以糾正。 願真理的光芒普照萬物;社會因真理的照耀,光明而美好;人類因真理的沐浴,而使心靈得到淨化和升華。
:居士文章 :修学报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