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財富賺錢,首先要用慈悲心散財


 2019/6/6    熱度:2756    下載DOC文檔    

  對於財富,大部分人都希望擁有越多越好,大家都喜歡積累自己的財富,然後花錢享受生活。大家對於怎麼賺錢都非常感興趣,所以市場上冒出很多關於如何獲得財富的書籍和課程,而只有極少數的人從這些書籍和課程中受益。翻開這些書籍,你會接觸到很多思想觀念,似乎覺得說的都很對,但是你永遠在找下一本書籍介紹如何創造財富。如果你的思想觀念還沒糾正過來,那麼將會永遠被這些書籍和課程忽悠。佛陀在幾千年前已經告訴我們財富來源於布施。獲得財富的根本在於布施,至於怎麼推廣自己的產品與服務、開發客戶,還是投資技巧,那是屬於術的層面。雖然這些都很重要,但是我們即使積累再多的知識,都是逃不過因果。我們要收獲蘋果的果實,就要播下蘋果的種子,這是正因,陽光、水份、土壤只是助緣。財富的種子是財布施,財布施又分為內財布施和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就是我們付出體力、勞力去做利益眾生的事情,外財布施就是用我們的財富物質去利益眾生,不管是內財布施還是外財布施,發心利益眾生才是關鍵。

  大家都非常關心哪些項目賺錢,哪些投資盈利高,而對於如何用錢利益眾生,很少人會想過。大家都希望積累足夠的財富,然後花在吃喝玩樂,個人享受上。另外有些人為了求財,會去寺廟拜財神,祈求財神保佑他能夠發財致富。我們的財神代表之一,范蠡,大家都很敬仰他,但是對於他如何發財背後的因果卻一無所知。范蠡當年富可敵國,並且做到三聚三散。而范蠡經商成功的原因,有人會認為他有經商的頭腦,而真正讓他致富的根本原因是財布施。因為他將財散出去利益他人,所以廣結了很多善緣,同時因為捨得為他人付出的這顆心,讓他經商能夠站在他人利益、大眾利益的角度來思考,從而讓他經商有很好的長遠思維和全局思維。錢有四條腿,你追它,它跑得比你快,而只要你有福德,錢就往你身上聚,能夠聚集到財富的人,必定是善於用財富利益眾生的人。另外有些人觀察到社會有些人非常吝啬,卻很有錢,就懷疑“財布施得財富”這句話,其實他人的吝啬,並不代表他過去沒有利益過眾生,第二,有些人的陰德,你是看不見的,有時候,有些人表面吝啬,但是他願意幫助受苦受難的人,第三,有錢並不代表他能留住財富。人擁有財富時,不惜福修福,那麼因緣成熟的時候,這些財富將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散出去,如得一場大病,遇到官非,被人騙取等。有些人認為錢是自己辛苦賺回來,其實是你有這個福報,你才能獲得財富,否則即使你很賣命工作,也是過著貧窮的日子。而且富貴修道難,人財富豐足時,往往會過奢侈的生活,從而追求個人享受,這樣服務他人的意識就會變弱了。到了一定的時候,身上的財富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流失掉了,而且再想獲得財富已經變得相當困難,因為福報小了。所以能獲得財富是一回事,能否留得住財富是另外一回事。

  要想獲得財富,先要學會以慈悲心散財,慈悲心散財就是從利益眾生的角度出發來使用財富。你用財富幫助很多人,為他人創造價值,那麼他人也會給你帶來利益價值,這樣不久財富又會回到自己身上。付出永遠保持利益他人的念頭,能讓我們的行為產生善的力量。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送出去是善的,對他人有益的,回到我們身上的當然也是有益的。可是有些人認為送出去給他人,自己就會少,如有些人認為自己擁有一百萬,布施五十萬,身上的財富就會少了五十萬。而事實上,你布施出去的,只要你放下了,會在你預想不到的時候,成倍回來。而且越是保持這顆慈悲心去運用財富,那麼財富不會因為你送出去了而減少,它會在某個因緣成熟的時候,加倍回到你身邊。

  用財富來有智慧的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窮苦的人、有難的人、廣行善事,多積陰德。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