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這二位如來和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深深的因緣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釋迦牟尼佛為了我們眾生這個生死的問題,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 他生在皇帝的家庭裡頭,把全國的財富都捨棄了,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成就佛果。 成就佛果後, 他觀察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和哪一位佛因緣最深?他一觀察,知道我們娑婆世界,和兩位佛因緣最深。 這兩位佛,就是東方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和西方阿彌陀如來。 東方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能令我們增福延壽,消災免難;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能令我們眾生,帶業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忍。 所以在〈二佛咒〉上說:“二佛演化在娑婆。” 雖然阿閦佛和阿彌陀佛,一位是在琉璃世界,一位是在極樂世界,可是他們這兩位佛,教化眾生的機緣,都是在娑婆世界。所以說:“二佛演化在娑婆,東阿閦,西彌陀。” 東方就是阿閦佛,西方就是阿彌陀佛,這二位如來和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深深的因緣。所以,消災延壽藥師佛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那麼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就是阿彌陀如來。 你誰若能念消災延壽藥師佛,他就令你災消病散,罪滅福生,能以遂心滿願,來幫助眾生,這是延生的,是消災延壽藥師佛。 那麼阿彌陀佛呢? 就是往生的,你誰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念阿彌陀佛的名字,就會生到極樂世界。你若願意生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那個世界也可以的,你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 在生的時候,你消災延壽,報盡捨壽的時候,就能生在西方極樂世界,他是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在佛教裡頭,有延生的牌位,紅的牌位,是消災延壽藥師佛,佛光注照你這個本命元辰。 那麼我們再生,不願意生在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世界,願意生在極樂世界,就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這兩位佛對我們每一個眾生的這個因緣都是分不開的。 這兩位佛,我們也不認識,也不知道,那麼想念呢,連佛的名字也不知道,於是乎釋迦牟尼佛就介紹給我們眾生,知道這兩位佛的名號和他的願力和功德。 藥師琉璃光如來十二大願 這十二種微妙上願, 包括了一切眾生的問題 令一切有情,所求皆得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他在因地,這個本就是他因地還沒有成佛的那時候,修行菩薩道的時候,“發十二大願”:他曾經發過十二種的大願,所以我們修道的人,都應該要發真正的願,發真正的、內心發出來的大願大力,來照著這個願力去實行。 那麼藥師琉璃光如來發這十二個大願,他就“令諸有情”:能使令一切所有的有情,“所求皆得”:我們現在修行是比較容易,釋迦牟尼佛修成佛,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每一個阿僧祇劫就是無量數,經過三個大的無量數這麼長的時間,然後才成佛了。 藥師琉璃光如來修行,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也是經過很多的阿僧祇劫,然後才成佛了。 可是我們現在借著諸佛所發的願力,借著佛給我們留下的遺產,留下的這個佛法,佛的三藏十二部,是佛給我們佛子留下的遺產。 我們是不是能承受這個遺產? 就看我們是不是想真做一個真正的佛子。 我們想真做一個佛子,我們就可以承受佛無上的這種法寶的遺產;我們如果功德不夠,不想做一個真正的佛子,那就不能承受這種無上的法寶、這種的遺產了。 那麼藥師琉璃光如來,發這十二大願,所以我們一切的有情,所求皆得。 你看! 你就從這一句“所求皆得”,無論你求什麼,都會滿你的志願,令你遂心滿願,令你很快成佛。這是過去諸佛所發的願力,我們就用力少而成功高,用的力量沒有那麼多,我們成的果位是很高的。 所以各位遇到這樣的佛法,趕快地勇猛精進,要生大歡喜心,得到法喜充滿。 無論哪一位佛,哪一位菩薩,在過去生都是發過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大願,來利益眾生,來成就眾生,所以到成佛的時候,他的願力實現了,十方眾生就都被他這個願力所攝持。 願力就好像吸鐵石似的,眾生就好像鐵似的,他這個願力大,這個吸鐵石的力量也大,無論你十方有多少的眾生,怎麼重的業障,也都被他這個願力給吸去了。 那麼眾生也和他特別的有緣,因為他願意幫助眾生;眾生雖然自己是無明遮蓋著,那個靈知靈覺的地方還是知道的。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釋迦牟尼佛叫一聲說“曼殊室利”:這曼殊室利翻譯成中文,叫妙吉祥,也就是文殊師利。那麼這一位菩薩,他是智慧最大的,他所住居的道場,是在中國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上終年積雪,那個地方非常的冷,大約是文殊師利菩薩他歡喜冷的地方,也歡喜修道的人在冷的地方修行,所以他選擇這個五台山作為他的道場。中國五台山,在這《華嚴經》上,也讀到過。 那麼現在這《藥師經》,因為藥師琉璃光如來這種大的願力,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必須要具足大智慧,然後才能了解藥師如來的願力和他這種智慧。 那麼釋迦牟尼佛,就直呼其名,說:“文殊師利!” “是為彼世尊”:彼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世尊就是佛的十號之一。那麼他的名號呢?就叫“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是這位佛的名號。 “應正等覺”:應正等覺也是佛的十號之一。 “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這位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所發的這十二種微妙上願,雖然是不多,可是一切眾生的問題,都包括在內了。 無論你是苦、樂、智、愚,都包括在這個願力裡邊,皆得度脫,所以這叫上願。 上是沒有比這個再更重要的,所以是很重要的大願。 “復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說不能盡。” “復次,曼殊室利”: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文殊師利,說:文殊師利啊!我再給你往詳細來說一遍。 “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說是這位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在沒成佛之前,“行菩薩道時”: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正在修道的期間,“所發大願”:他所發的這種大願,“及彼佛土”:和東方這個琉璃世界,“功德莊嚴”: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的功德和他這個國土的莊嚴,“我若一劫”:我假設用一劫的時間來講說,“若一劫余”:或者再比一個大劫還多,那麼長的時間,“說不能盡”:我沒有法子把它說完了。 藥師琉璃光如來 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 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丑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偻。白癞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 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得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恭錄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