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你的覺悟提高了,看家人也就順眼了
苦集滅道四谛中,“苦”指輪回,“集”指煩惱,苦谛和集谛是因果關系。集谛是苦谛的因,煩惱是輪回的因。斷了煩惱,也就不造業了;沒有業力的牽引,也就不輪回了。尤其我們現在修大圓滿法——當下成佛之法,隨時都有成佛的可能。成佛了以後,雖然身還是在人間,還是在自己的家裡,但是沒有煩惱,沒有業力的牽引,所以就不屬於輪回了,就解脫了。 成佛後是不是家也變成天堂,升到空中去了?是不是身體就變成神了,整天不吃不喝可以供著了?不是這樣的。你還和以前一樣,還是在人間,還是那個人,生活和身體不會有太大變化。“我還是那個人嗎?我還要在那個‘破家’裡待著嗎?我還要面對那個人嗎?”是,你還是那個身體,還是那份工作,但是你不用害怕,因為沒有業力的牽引,你就沒有了煩惱痛苦,只有開心快樂。 之前你一直覺得這是個“破家”,成佛後雖然環境沒變,但是心態變了;心態一變,態度一變,這個家就變成西方極樂世界了。對家的認識,對所處空間的認識,對他人的認識就變了。自己感覺這個家“比天堂還好”,天堂裡還有凡夫,這裡沒有凡夫,都是佛。這都是唯心所現,心態一改變就好了,自己覺得是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覺得是天堂就是天堂。 之前那個“最不聽話的孩子”、“最討厭的人”,成佛後,他的模樣沒有變,但是你對他的態度和看法都變了:“這是菩薩,這是阿彌陀佛,這是阿彌陀佛的幻化,是來度化我的……”甚至覺得他比阿彌陀佛、比觀音菩薩還殊勝呢!因為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他顧不上我;觀音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也不能經常來看我,我身邊的這個人比阿彌陀佛還好,天天照顧我,磨練我的習性。 我們現在是刻意在想,刻意在觀:他好像是觀音菩薩,好像是阿彌陀佛幻化的吧,我也要觀觀清淨…………當你覺悟時他就是阿彌陀佛的幻化,他就是阿彌陀佛,甚至比阿彌陀佛還殊勝。因為他的功德可能和阿彌陀佛一樣,但是恩德比阿彌陀佛還殊勝。為什麼說“上師的恩德比佛還殊勝”?也是這個意思。佛和上師的功德是一樣的,但恩德不一樣。上師對我們的恩德比佛的恩德還大,超越了佛的恩德。 這個時候你的覺悟更高了,也許就這樣覺得:“我身邊的這個人比阿彌陀佛還殊勝,比觀音菩薩還殊勝,因為他們在功德方面也許沒有差別,但是能這樣直接攝受我、度化我,對我的恩德比佛菩薩的恩德還大!”你的覺悟提高了,境界提高了,就行了。 ——摘自《普賢行願品》講記十二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