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11-15集)


 2019/7/29    熱度:1101    下載DOC文檔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一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1

  請掀開經本,第十一面,倒數第七行,第十九段看起∶

  【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這句經文,古今的大德們,無論是在注經、或者是他們的著述,引用得很多,喜歡讀經、喜歡看一些佛學的著述,這個句子我想都很熟悉。可是這裡面的意思很深,尤其對於初學的人,難免有些疑惑,為什麼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是魔業?在這個地方我們最要緊的是要知道什麼是菩提心,這在前面已經說了很多。其次要明了的是什麼叫魔業,所謂魔就是折磨,也就是障礙你明心見性,這就是魔,障礙你修行證果,魔業是指這個。由此可知,不但一般講的修行證果,實實在在念佛人也障礙你往生。縱然你是修種種善,你若沒有菩提心,也不能往生。因此《華嚴經》上這句經文,對我們修學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有點成就的人來講,非常重要,我們讀了之後的確要提高警覺,不可以沒有菩提心。

  菩提心是真心、真誠,前面從經論上我們都讀過了。菩提心的體是至誠心,真誠到極處,菩提心的作用,對自己來講是好善好德,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如果沒有慈悲心、沒有好善好德的心,縱然修種種善法,他得的果報是三界有漏的福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也不能往生,念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所有往生的人都依菩提心,你沒有菩提心,你就是念到一心不亂也不能往生。一心不亂可以得定,可以生色界天、生無色界天,不能往生,這是我們必須要記住的。所以,佛在此地說『是名魔業』。

  『修諸善法』尚且障道,那要造作惡業,果報就可想而知。種種惡業之中,佛給我們講五逆罪最重。五逆罪我們會不會犯?很難說,有的時候犯了自己不曉得。五逆裡面,譬如說殺父害母,當然這些事情我們不會做的,決定不會做。可是諸位要曉得一樁事情,我們學佛了,我們明了淨土法門,如果不能把這個法門介紹給父母,不能叫父母在這一生當中念佛往生,你就是奉養父母再好、再周到,也是魔業。這樣殊勝的利益,彭際清居士講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你逢到了,不把這個供養給父母,你怎麼對得起父母!這個重要,非常重要。也許我們很多同修說,我勸父母,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你是不是想盡孝道?如果想盡孝道,那你就要很認真把父母不能接受的原因找到,然後把這個原因消除掉,他不就能接受了嗎?所以把佛法介紹給人也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智慧,第二個是善巧方便,你有這兩套本事,什麼人都能接受。

  五逆罪裡面第三條是殺阿羅漢。阿羅漢在這個世間我們也不認識,當然不可能傷害阿羅漢,但是要知道,與阿羅漢同一類的人很多。阿羅漢在這個世間干什麼?教化眾生,換句話說,凡是以佛法、善法教化眾生的這些人,等於阿羅漢,雖不是阿羅漢,可以跟他相等。我們對於這些善知識要護持,不能障礙,更不能陷害。這是重罪裡面第三條。

  第四條是出佛身血。佛陀在世的時候,佛的福報最大,怎麼樣的惡人想害佛也不得其便,為什麼?佛的護法神太多了,決定不會受人傷害。可是要讓佛皮膚上破一點流點血,這是可能的,沒有什麼大的傷害。這種罪也屬於五逆罪之一。現在佛不在世,但是也有相等的,就是佛像,如果我們用瞋恨心惡意破壞佛像,等於出佛身血。如果不是惡意,沒有這麼重的罪,那是小的過失;瞋恨心、惡意,這個罪就重了。

  第五條是破和合僧,這一條的確對我們來講是很容易犯的。雖然現在和合僧團沒有了,如果有和合僧團,你的罪就很重了,好在現在沒有和合僧團,你破壞僧團、破壞大眾,這個罪也相當之重,不是輕罪。尤其是現代的社會,我們眼睛所見的、耳朵所聽的,見聞長期的薰習,能令我們是非邪正顛倒。我們把錯誤的以為是正法,把純正的還把它當作邪法來看待,這是我們在見聞當中薰習成一個惡的習氣,這種習氣常常起現行,也造成障礙。譬如我們常常見聞的,某個道場,道場裡面的人當然愛護自己的道場,於是排斥另外的道場,尊敬自己的老師,排斥別的法師,這是錯誤的。甚至於有一些信眾,裡面有派別,不能團結、不能和睦,彼此勾心斗角。在同一個道場裡面,如果信徒多了,都會有這些現象,這些現象會自然而然的發生。正如同這個社會上,像美國,諸位能夠常常聽到的,種族歧視。道場裡面信眾多了,這個人跟那個人是同鄉,那個人跟那個人是同學,也搞這些小團體,彼此互相排斥,都造成障礙。其實這些學佛說實在話,你冷靜去觀察,他們是來湊熱鬧的,雖然也讀經、也參加共修,實際上全是形式,實質的內容他沒有,真實的利益他當然更談不上。

  所以,在這以前我們講了一部《金剛經》,這個因緣也非常殊勝。《金剛經》上教給修行人一個總綱領、總原則,就是教我們要離相離念,這是大根大本。假如真的能離相離念,所有一切的魔障統統消除了,因為一切障礙都是從我相、我念裡面生出來的,這是根本的障礙。無論修學哪一個宗派,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只要你還有我、人、眾生、壽者,你就不可能不造業。若非念佛求生淨土,修學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成就,這個成就是講超越六道輪回;換句話說,修行任何一個法門,你都沒有能力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六道輪回是要破我執的,起心動念還有個我,你怎麼能出得了輪回?

  淨土法門裡面所謂帶業往生,諸位必須要搞清楚,是只帶舊業,不帶新業。舊業是習氣、毛病,新業是現行,現在正在造作,這個不可以,不能帶這個業。雖有煩惱習氣,它還沒有發作,他這句佛號得力,什麼叫得力?這句佛號能把煩惱習氣伏住,它並沒有斷。譬如貪瞋癡慢的習氣,貪瞋癡慢沒斷,這一句佛號行,它有力量,這個念頭一動,「阿彌陀佛」自然就把它壓下去,在對人、對事、對物不會表現出來。這樣的功夫才叫成片、才叫得力。一遇到外面境界,煩惱馬上就起現行,證明我們念佛的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原因,《金剛經》上說得很明白,你沒能看破,才會有這個毛病。怎麼沒看破?你把這些人事物都當真,你不知道一切境界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叫你看破。看破了你的功夫就得力,你很喜歡的人,那個喜歡的心也平靜一點,你所討厭的人,你討厭的心也會淡幾分,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的清淨心、平等心就能夠現前,清淨、平等是真心、是本性,雖未能見性,但是你確實是向明心見性這個方向、目標在精進,這就好,這就叫功夫得力。

  我們一般人常聽人家勸勉,我們處事待人接物,心量要大一點,要能夠原諒別人,要能夠寬恕別人。這些話給諸位說,都是對那個沒看破的人講的,真正看破了,這種念頭沒有了。般若經好,能叫我們徹底看破,也就是徹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到那個時候你的煩惱習氣自然不生,你對待一切眾生自自然然是清淨、平等,大慈大悲,這才能入諸佛菩薩的境界。所以菩提心要緊,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提過,真誠、清淨、平等、慈悲,這就是菩提心的德相。菩提心什麼樣子?這是菩提心的樣子,也就是前面說的深心、好善好德,好善好德的樣子。他對待一切眾生自自然然是大慈大悲,以真實、最善、最妙的法門,念佛求生淨土,普遍的貢獻給一切眾生,這是大慈大悲的現象。

  【蓮池大師疏鈔雲,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

  蓮池大師這段文字,是就古大德講解《彌陀經》、注解《彌陀經》,對於這部經的宗趣的講法,將古德的說法歸為兩大類。而蓮池大師著《疏鈔》,就古德的說法折衷來講,他這個意思就講得圓了。古德大概都是『以持名為正行』,這個沒錯,而以斷惡修善、持戒念佛為助行,所以有正助雙修。發菩提心,像《觀經》上講的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以這個為菩提心,古大德多半是這樣的說法。而蓮池大師的講法,實在講我們很容易明了、很容易接受、很容易修學,他就是一句執持名號,但是執持的意思就太深了。這是一心一意的執持名號,就是我們常講的老實念佛。老實相當不容易!我們讀《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由此可知,如果不能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不能稱之為老實念佛;老實的標准,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而都攝六根,實在講,就是般若經上講的看破、放下。六根不會再向六塵上起心動念了,那才叫都攝六根。我們睜開眼睛,看到順心的生歡喜心,看到不順心的就生瞋恚心,那就沒有攝根,你的眼根就沒有攝;攝是收攝,你的根要從境界收回來。眼見外面任何境界不動心,你心收回來了,耳聽一切音聲也不動心,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收攝。然後才能達到「淨念相繼」,這個淨,就是裡頭沒有懷疑、沒有夾雜,一句佛號念到底,相繼是不間斷。老實念佛標准在此地。像這樣念佛,當然就是發菩提心,我們在這裡要懂得蓮池大師這句話的深義,不能把他的意思錯會了。所以他這個講法,把古德種種不同的說法和會貫通,這個說得好,可是意思很深,必須要清清楚楚的明了它,才不至於錯會意思。

  【徹悟禅師曰,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徹悟禅師這四句也是淨宗的名言,古今大德在著作上引用很多。我們學佛、念佛,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出離生死輪回,這是我們的目標。無量劫來生死輪回太苦了,這一生我們落在人道裡面得個人身,得人身又怎麼樣,這一生還是過得非常之苦。可是想一想,你比畜生、比餓鬼、比地獄那就幸運太多了。佛在經論上說得很多,所說的都是事實,如果不能出離六道,決定是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這是實實在在的。佛說這些話,如果我們很冷靜的去思惟、觀察,也能體會到佛這句話的可靠性。像《百法明門論》裡頭所說的,一切眾生,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你看在數量上超過一倍都不止,何況善心所的力量薄弱,惡心所的力量堅強。我們要問,人為什麼學好那麼難,學壞那麼容易?就是因為惡心所多,善心所少,惡的力量大,善的力量薄弱。如果後天沒有好好的教導,一般眾生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損人利己就造惡業,造了惡業他怎麼會不受惡報?當然要受惡的果報。

  由此可知,發心重要,如果真發了了生死出三界這個心,我相信那個人不會造業了。為什麼?因為這個娑婆世界、六道輪回與我不相干,我不再管這些事,什麼樣境界現前,我也不要再操心。一句佛號念到底,只求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自己沒有智慧、沒有能力,度不了眾生,度不了眾生我也不傷害眾生,一定也能做到這個態度,這就是徹悟禅師所說的意思。所以一定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覺悟之心,自己真的覺悟了。『以深信願』,深信切願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持佛名號』,這樣的人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下面一段:

  【彌陀要解雲,信願持名為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蕅益大師的這段話深得印光大師的贊歎,這個說法確實是古人所無,我們在古大德注疏裡面沒見到。而確實是佛的意思,他講得一點都不錯,給我們後人對於修學淨土帶來了無比的信心。我們修學這個法門,自己這一生能不能往生?你明白這段話的意思,你自己就做得了主。能不能往生不要靠別人,要靠自己,你有沒有懂得經義、有沒有把它做到。古大德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蕅益大師這幾句證實了,確實是萬修萬人去。所以《要解》序、正、流通三分裡面,都以信、願、行這三大綱領做為骨干,稱之為淨土的三資糧。深信、切願,懇切的願望,深信是決定沒有懷疑。蕅益大師講信一共講了六條,六條裡面第一個就是信自己,自己沒有自信心,你怎麼能成就!懇切的願望,願意離開娑婆世界、願意求生淨土,執持名號。這是一部經修學的宗旨,宗旨就是綱領,修學的總綱領。

  『信願為慧行』,信、願是智慧,就是前面講的菩提心,『持名』就是前面講的一向專念。《彌陀經》上講『信願持名』,《無量壽經》上給我們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經》上八個字,跟小本《彌陀經》上四個字,意思完全相同,信願就是發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所以真信切願,那是高度的智慧。不但信我能生淨土,也要信一切眾生皆能求生淨土,信的意思才圓滿。信我能往生,別人不能完生,哪有這種道理!你要是具足信心,你的慈悲心就生出來了。我信願持名,我也幫助一切眾生信願持名,你這是行菩薩行、行大慈悲。經上給我們講的,造作五逆十惡的眾生,即將要墮阿鼻地獄,他要能夠一回頭來信願持名,他就得度了,你想想這個功德多大!最怕的是他要不相信、不接受,那就沒辦法,那就度不了他。極惡之人你勸他,他能相信、他能發願、他肯念佛,他回頭了;回頭,惡人就是善人,就不再叫惡人。所以,信願是菩提心,信願是高度智慧。

  『持名為行行』,這就是一向專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這個行就是生活行為。『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可見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要緊的條件就是信願,真信切願。經上講得很清楚,臨命終時十念都能往生,不僅十念,一念也能往生!這是講念佛念得太少了,一生都沒有念過佛,就臨命終時才念十聲佛號,甚至於十聲還不到,他就能往生。可見得往生的關鍵不在念佛,在信願。他真正相信,毫無疑惑,真正願去,他就能去得成。佛在經上又懇切勸勉我們要執持名號,為什麼?我們平常執持名號,給諸位說,就是修信願。你想想看,你不信、不願,你還會念佛嗎?由此可知,平常念佛就是修信願。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這個地方沒有說持名之多少,而是論持名功夫的深淺。什麼叫功夫?伏煩惱就是功夫;換句話說,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真正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功夫。這個功夫有淺深不等,功夫淺的,我們講功夫成片,功夫深的是一心不亂,那個往生西方品位不一樣;功夫淺的生凡聖同居土,深的生方便有余土,更深的生實報莊嚴土。經上告訴我們,每一個淨土都有九品,實在說,功夫成片裡面上輩往生就能夠生死自在。所謂自在,走的時候不生病,想哪一天走就哪一天走,他自在了。功夫成片裡面就行了,不是要很高的功夫,如果講到一心不亂,我們這一生未必能夠得到,若講到功夫成片,我們稍為努力一點,人人都能得到,為什麼不干?障礙究竟在哪裡?只要你能把障礙找到,把障礙消除掉,這個事情就不難得到。障礙就在看不破放不下,麻煩在這個地方,果然能夠看破、放下,你就得到了。

  我們這些年來,從學佛這三、四十年當中,我們看到不少位往生自在的,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就更多了,預知時至,一般差不多兩、三個月前知道自己哪天走,走的時候沒有病苦。在台灣、在中國、在美國、在南洋,處處我們都看到、都聽說到,這不是假的。為什麼別人能?他能就是他能放下。我們為什麼不能?不能就是因為放不下,這是毛病、障礙,找出來之後一定要把它斷掉。必須要曉得,這個世間佛在《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一切諸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先要看破,然後自然就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得清淨心。以清淨心持名,這個功夫就深,雜染心持名,功夫就淺,這是決定往生品位的。我們也正因為這樁事情,所以將《金剛經》詳細講一遍,目的是幫助我們念佛人看破放下,消除往生的障礙。

  『故慧行為前導』,發菩提心是前導,『行行為正修』,一向專念這是正修。底下這一句是比喻,「慧」好像一個人有眼睛,看得清楚,一向專念好比一個人有健康的兩條腿,他能走路。方向不會迷失,努力往前行,就很快到達目的地,這個比喻很好。所以念佛求生淨土,不能沒有智慧。

  我們翻開來看十二面,這一段也是蕅益大師講的,這個文非常重要。

  【彌陀要解雲,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大本阿彌陀經(指無量壽經)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

  這個說法也是發古人所未發,也就是古人沒講到的,沒有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的。正因為古大德把菩提心沒有說得這麼清楚,使我們後人對於一些往生的人感到懷疑。譬如我們看到,確實往生有大成就的,幾乎多半都是不認識字的,我們現在講沒有受過教育,不是知識分子。你看看倓虛法師跟我們講的,早年哈爾濱極樂寺往生的修無法師,他是預知時至,坐著走的。這個人在沒有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的,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感到生活很苦,這樣就出了家,出家之後就學會一句「阿彌陀佛」,就老實念佛。我們從他的傳記,傳記雖然很簡單,可以看出來這個人誠實、忠厚、慈悲,自己念阿彌陀佛,遇到人都勸人念阿彌陀佛,末後往生,做個樣子給大家看。倓老法師給我們講的,谛閒老和尚早年那個徒弟,做鍋漏匠的,站著往生,往生之後三天老和尚來替他辦後事,往生之後還站三天。他就念三年阿彌陀佛,也是不認識字,生活苦!鍋漏匠的生意你們年輕人沒有見過,現在沒有了,現在中國大陸恐怕也沒有,我小時候見到做這種生意的。《念佛論》後面都有。

  真正往生,這樣潇灑自在,讀過書的知識分子,十分之一都不到,十分之九都是不認識字的。不認識字的人他有自卑感,沒有傲慢心,覺得我處處都不如人,所以處事待人接物自己謙卑、恭敬,做事情老實認真。反而知識分子不如他們,這就是古德所說的,所知障比煩惱障還要嚴重。知識分子吃虧就是在所知障,自己都以為比別人高,貢高我慢,輕視別人,所以他的心,真誠、清淨、慈悲沒有了,他會說,做不到。那些不認識字的,他不會說,他都做到了,這是他們能有成就,反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不如他們,道理在此地。我們受了一點教育,我以前在台中李老師會下,李老師常常叮咛、囑咐我學愚,他說決定有好處,不要學聰明,要學愚!他自己也像這樣努力,他告訴我,我這麼多年學得還不夠,不像!

  讀蕅益大師這一段我們才明了,好像他們沒有發菩提心,什麼叫菩提心他也不懂,但是往生的瑞相那麼好,原來『深信發願』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四個字他真的做到了,他真的深信、他真的發願求生淨土,他真正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所以他走得那麼痛快、走得那麼潇灑,原來這個念頭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將蕅益大師這句話細細去想想,跟經論的菩提心作個比較,然後肯定蕅益大師講的話沒錯!什麼叫直心?真誠的心,真誠的心是直心,菩提心之體。什麼叫深心?深信發願就是深心,深心是好善好德,信仰淨土、信仰阿彌陀佛、信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善德裡面的第一德,哪有比這個更善的,哪有比這個更殊勝的!所以他能夠深信發願,他深心達到圓滿,大悲心自然流露在外面。你看他遇到人恭敬,遇到人就阿彌陀佛,那就是大悲心的流露;他心地清淨、平等,對一切人都是恭敬,阿彌陀佛。我們沒有在這個地方看出他的三菩提心,蕅益大師這一說,我們再仔細想想,沒錯,人家三心圓發。你要問他什麼叫菩提心,他不知道,他講不出來,你問他什麼叫直心、清淨心、深心、發願回向心,他一條都說不出來,可是統統做到了。

  『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的」是非常肯定,的確是淨土的指南,就是修學淨土的方向,修學淨土的目標。以這樣的信願、以這樣的態度來執持名號,這個地方執持名號就是名符其實的老實念佛。他沒有一個雜念、沒有一個妄想,這真正是正行。

  『大本』就是指《無量壽經》,《彌陀經》稱為小本,《無量壽經》稱為大本,這兩部是同一部,這蓮池大師所說的。大本裡頭『亦以發菩提願為要,正與此同』,大本經「三輩往生」裡面,都說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跟小本的宗趣完全相同。小本說信願,大本說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信願,信願就是菩提心。

  【彌陀要解雲,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皆法界體。】

  我們先說這兩句,這兩句是世尊在《彌陀經》上,給我們解釋阿彌陀佛名號的意思。阿彌陀佛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太多了,說之不盡,而世尊將無量義歸納為二義,這就好說了。佛跟我們解釋,這個名號的意思叫無量光,也叫無量壽,用光、壽二義來诠釋。『光則橫遍十方』,由此可知,光就是代表十方,光明遍照,我們現在人講的空間,光是代表空間,壽是代表時間。說一個空間、說一個時間,這個裡面所有一切萬事萬物全都包括在其中,所以這兩個字就把無量顯示出來。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是講的時間。

  『橫豎交徹』,空間裡面有時間,時間裡面有空間,時空不能分,時空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現代科學家發現了,也發現到這個事實真相,所以愛因斯坦的四度空間,就是三度空間裡面加上時間,稱之為四度空間,跟這個地方講的「橫豎交徹」的意思就相同了。『皆法界體』,法界的本體、法界的理體。這個東西在大乘佛法裡面講,就是我們自己的心性,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所以佛經上講真心、講本性、講心性、講法界、講真如、講如如,都是說這個事情。佛在經典上講的名相有幾十種之多,說這一樁事。一樁事為什麼說幾十種的名詞?這是佛說法的善巧,佛叫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言說相,你通達意思了,怎麼說都可以。所以說很多名詞,不要執著在一個名詞上,他說話的用意是破執著,不叫我們執著。這才是自己,禅宗裡面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什麼?就是這個,這就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是真正的自己。

  【舉此體作彌陀身土。】

  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的報身、有西方世界七寶莊嚴的淨土,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從理上講,說之為「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可見得彌陀跟淨土不是從外頭來的,是自性變現的!自性變現,自己想去往生,哪有不生的道理!同樣的道理,六道輪回從哪裡來的?也是自性變現的。阿鼻地獄從哪裡來的?還是自性變現的。一切妖魔鬼怪,依舊是自性變現的,除了自性之外,實在無有一法可得。所以,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現象。為什麼這個現象有這麼多的差別?這個差別是染、淨的差別,心性清淨就變現出淨土,心性污染就變成為穢土,染污到極其嚴重就變成阿鼻地獄,清淨到了極處就變成如來的淨土。所以相的變現都在染、淨,或者說覺、迷,迷就是染,覺悟就是淨,覺心清淨,迷心污染。如果我們真的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了、參透了,事實真相也搞清楚了,我們對佛跟對一切眾生的心就平等,心就真的達到清淨。知道世出世間大聖大賢,是我們真心本性裡面一分淨業變現的,知道一切惡趣眾生是我們自性裡面一分染業變現出來的,就跟我們作夢一樣,我們也曾夢過佛菩薩,也曾夢過惡道眾生。夢中境界不是真的,都是意識心變現出來的境界,所謂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為你所變現出來的境界,能變現的是因,你造作的那個因,這是事實真相。

  所以,佛菩薩一再教導我們要修淨業,佛菩薩不教我們修善業,當然更不會教你造惡業。惡業感三惡道的果報,善業感三善道的果報,都不能出三界、不能脫離輪回;換句話說,不能破迷開悟,那個悟是覺。一定要修淨業,修淨業才能夠破迷開悟,你才能夠得到正覺,正覺就出三界,就脫離六道輪回。所以,佛勉勵我們修淨業,淨業就是清淨心。清淨心一定要離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不是淨業。《金剛經》上教我們修淨業,標准在哪裡?離四相,真正能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然後斷惡修善都是淨業,斷惡是淨業,修善也是淨業。可見得離相離念非常重要,這是大乘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總原則。所以我們明了,『舉此體作彌陀身土』就是「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

  這一句說得好!前面那句古人說過,「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不是蕅益大師第一個人說的,古人說過。但是後面這一句,古人沒說過,這是他老人家說的。由此可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這個名號是真如自性的德號。

  【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

  『本覺理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自己的真心、本性。所以念這一句佛號,你要真正了解它的意思是自他不二。念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就念的是自性彌陀,求生的是唯心淨土,那怎麼會一樣!如果深體這個意思,你往生的時候就不是在方便有余土,而是在實報莊嚴土。這個《彌陀要解》跟《彌陀疏鈔》都說得很詳細,這叫做理念,你得的一心不亂是理一心不亂,那個品位就高了。高在哪裡?剛才講了,你徹底看破放下,所以他高了。

  【持名即始覺合本。】

  這實在講跟禅家的參究沒有兩樣,比那個還高。我們起心念佛是『始覺』,這一句佛號從心裡生,這是覺悟,正覺!所念的阿彌陀佛就是本覺,本覺就是真如自性。所以,佛好像在《大集經》上講的,念佛持名是名上上禅,無上的妙禅,好像經文上講是深妙禅。這是世尊對於持名的贊歎,對於持名真相的說明。

  【始本不二。】

  始覺跟本覺是一不是二,這個意思深,我們在《金剛經》上講了不少次,也用了很長的時間。

  【生佛不二。】

  現在我們是眾生,我們所念的是阿彌陀佛,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

  【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這個義趣很深、很圓,圓滿到了極處!在所有一切大乘法裡面,雖然是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可是實在講,一切法要跟淨宗法門來比,怎麼比總還是要差一些。實在講,不能為比,這個法門圓滿到極處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遇到,非常幸運,是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現前,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不要錯過。

  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二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2

  請掀開經本,第十二面第八行,二十五段開始:

  【日興教大師曰,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又曰,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諸佛法身,同所加持。】

  我們先看這一段。從文字的意義來觀察,這個說法多分都是屬於密教的,日本密教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一直到現代都相當興盛。這是日本一位興教大師他的幾段開示,他說『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這個「阿」是梵文的原音。我們知道梵文也是采取拼音的文字,跟英文一樣,英文二十六個字母,梵文是四十個字母,「阿」是它第一個原音。從這個音,就變現出無量的音,這是找一個母音,最初的一個母音,變成無量的音聲,由音聲才變現出無量無邊的佛法。我們知道在古時候,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甚至於比釋迦牟尼佛還要晚一些,中國孔老夫子的時代,他們兩位都是義務的教學,一個在印度,一個在中國。那個時候的教學都是用音聲,所謂是以音聲做佛事,當時沒有書本,也沒有記載。夫子多少年的教學,一直到他老人家過世之後,弟子們就記憶之中,聽老師講常常聽,記得很熟,把夫子的教訓一條一條的記錄下來,成了一本書,就是現在流傳下來的《論語》。《論語》就是夫子平常對於學生的教誨,也是由很多學生大家記的,不是一個人記的,這樣編成一本書。由此可知,《論語》裡頭所記載的,都是夫子教誨的精華,他老人家一定講得太多了,所以不是一句一句都記錄下來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也是以音聲做佛事,佛講得多,比夫子講的還多,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四十九年今天把它集結起來,我們看到《大藏經》這麼大的分量,其實佛說的沒這麼多,佛說的大概只有這一部《藏經》的五分之一的樣子。其余的是歷代祖師的注解、祖師的注述,解釋、發明佛教教義的這些著作,合計起來有這麼大的分量,實際上佛所講的並不很多。但是我們要曉得,古時候交通非常不便,經典從印度運到中國來,費的時間很長,從印度走路走到中國來,總要走兩三年才能達到。當時是用這些駱駝、馬匹來背運經典,所以是非常艱苦的工作。無論是印度的高僧到中國來,或者是中國的法師到印度去取經、去留學,總是挑挑揀揀,選擇適合於中國人需要的、適合中國人口味的,把它帶到中國來。由此可知,沒有到中國來的占大多數,這些經典也都失傳。而流傳到中國來之後,我們將它翻成中文,又在來的這一批裡面再選擇,並不是傳到中國來統統都翻,沒這個事情。所以再選擇,就是再淘汰,可見得,中文所譯的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精華,經過很多層的淘汰。精華還有這麼大的分量,可見得世尊當年在世,講的東西太多了。這一段是講音聲做佛事。

  世尊滅度之後,經典由弟子們有計劃、有組織、有體系的把它記錄下來,編成經典。儒家,夫子的弟子們,非常可惜,沒有做集結的工作,所以留下的東西不多。佛法是有組織的來做,這是大量的流傳到後世。

  梵文四十個字母,第一個字母就是「阿」,這是原音,所以從這個字「出一切陀羅尼」。陀羅尼是梵文音譯的,它的意思是總持,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綱領、精要,有這個意思。從『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一切陀羅尼就是一切法門,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個法門,只要能夠如理如法的修學,都能夠成就,這就是「生一切佛」。此地講的一切佛是廣義的,跟《金剛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也正是中國禅宗裡面所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一切佛就是見性成佛。也就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個一切佛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又說,『阿字真言,十方佛心』,這個意思很深。現代對於這樁事情的體驗,比古人來得方便,古人能夠體驗,是他的心真誠、清淨,這是今人所不及的。現代人方便,是因為科學技術發達,對於我們這方面的常識有許多的幫助。譬如近代物理學家研究的波、電,在人身體裡面,他們稱之為腦波。電波、光,怎樣把光變成波?把波變成電?現在許多新的科技的發明都是從這些地方發現的。像近代的無線電的傳播,電視、電腦,都是從這個地方發展出來的。但是盡管科學家怎麼去研究、怎麼去觀察去發現,都是意識范疇之內的事,沒有辦法超越意識。於是這個「阿」字,阿從音聲發出來,聲波,如何能夠從一個母音變現出無量的音節,由這些音節組成了語言,所以這稱之為「真言」,這個字是心性裡頭的原音、母音。

  「十方佛心」,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無論是用音聲,或者是用其他的手段,因為十方世界眾生根性不相同。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所以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講的,「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其他地區世界的眾生,不見得跟我們一樣是耳根最利。所以,諸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講經說法用音聲。假如他方世界的眾生,眼根比耳根利,這很有可能,佛就不用音聲說法,音聲說法不契那些眾生的機。他們眼根利,一定是用光、色來說法,用放光,光裡面有無量的色,種種不同的光波,他一看就開悟、就明了了。又如佛在經上給我們講,這也是他方世界,不在娑婆世界,香積國。那個地方的眾生舌根最利,所以諸佛菩薩在那裡教化眾生,用味這個手段,他一嘗味,他就開悟了。這是說明一切眾生六根根性不相同,但是無論用什麼方法,用音聲也好、用光也好、用味也好、用香也好,都是從「阿」的原音變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音聲,這個字的意思就深了。如果單單看到這個音聲,講原音,那它的意思並不深,沒有什麼深廣,所以這個意思就深了。佛教一切眾生種種的方法,都是從這個字變現出來的,所以它十方佛心。

  『諸佛法身,同所加持』,這是講它在應用上。佛以無量的善巧方便,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凡是做這個工作,用真誠心去做、用清淨心去做、用大慈悲心去做,必定得一切諸佛的加持。為什麼?因為稱性,因為這樁事情是性德的流露,它不是煩惱、不是從意識心流出來的,它是從真如本性上流露出來的。所以一定得「諸佛法身,同所加持」。

  【又曰,毗盧捨那,以此阿字名為秘藏。】

  我們說到毗盧遮那佛,一定就會聯想到《華嚴經》,在中國佛教經典,《華嚴經》是排名第一,號稱佛法的根本法輪,一切經皆是《華嚴》眷屬,《華嚴》是整體。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佛的三身,法身稱為毗盧遮那,報身稱為盧捨那,應身稱為釋迦牟尼,這是在娑婆世界所說的。佛有三身,法身是本體,報身有自受用、有他受用,而應化身完全是他受用,沒有自受用,完全是為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的工具而已,佛自己沒有受用,自己受用是報身。這裡講毗盧遮那就是講的法身、講的本體,法身、本體也是『以此阿字名為秘藏』。這個秘叫深密,藏是含藏,這一個字裡面含藏著無量無邊的德能。譬如我們現在大家在習慣上,提起來都能夠有概念的,我們講到電,電就好比這個「阿」字一樣,電的功能就太大了,你看看今天許多的電器都是靠電,我們才得到受用。燈是電器,電在燈上則放光,我們得到照明的受用;今天天氣很冷,電在電熱器裡面它就放熱。可見得體是一個,工具不一樣,它所發的效用就不相同,無量無邊的器皿,它就發生無量無邊的功用。「阿」字亦復如是。剛才我們舉這個例子,在六根,這是講大的,大別六大類,每一類裡面,它產生的作用都是無量無邊的。那個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稱它叫秘藏。

  【又曰,三身唯說阿字一法,諸經廣贊此法功德,聞名觸耳,眾罪冰消。】

  我們想一想西方世界導師的德號,頭一個字就是『阿』,阿彌陀佛。這一段引用在此地,主要就是說明西方教主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三身唯說阿字一法』,報身佛說、應化身佛說我們能夠理解,法身佛怎麼說法?在《華嚴經》上講,法身佛是不說法的,你讀《華嚴》,都是菩薩說法,佛沒有說法。為什麼?佛代表本體,本體是空寂的,怎麼說法!菩薩說法,菩薩代表從體起用,起作用那就可以說法。但是諸位一定要明了,體用是一不是二,從體起用,所以作用還歸到本體。由此可知,法身佛說,是從理上講的,不是從事上講的,報身、應身佛說,是從事上講的。

  『諸經廣贊此法功德』,特別是華嚴字母傳到中國來之後,現在能夠演唱的也不多見。在過去,有幾位法師、大德唱得很好的,可是現在這些人都不在了。還有兩位,年歲太大,現在也不能唱了。在新加坡有位隆根法師,現在也年歲大了,不過隆根法師年輕所唱的錄音帶好像還保留下來,也許還能找得到。這是佛門的音樂,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梵呗。『聞名觸耳,眾罪冰消』,因為是梵音,你聽到這個音聲你心地會清淨,確實能夠幫助你遠離煩惱。音樂是調心的,佛法重視,孔老夫子也重視,在教學上,夫子跟佛陀的見解完全一致。夫子教學以禮調身,教我們言談舉止要合乎禮節,禮調身,以樂調心。夫子時代那個時候的樂,我們能夠想像得到《詩經》,《詩經》裡面的詩詞都是那個時候的樂章,都是可以唱的,譜成曲都可以唱的。所以夫子在那個時候也下了不少功夫,他的一部《詩經》是采集許多地方的民謠編集成的,把不雅的部分他都把它刪改了,刪詩書、訂禮樂。所以這三百多首的歌曲,我相信就是孔老夫子當時教學生的,當心情有憂郁、煩惱的時候,高聲唱幾首歌,心情就舒緩了。所以樂調心。

  佛教弟子也是用這個方法,佛用戒律來調身,其實戒律跟儒家講的禮,在精神上完全相同,用梵呗來調心,梵呗是音樂。梵音的確比我們中國的雅音還有效果,為什麼?中國音樂裡面,還有情在裡頭,梵音裡面沒有情,有智慧,它不會叫你動感情的,動感情就生煩惱。所以儒家還沒有離開情,佛法已經超越了。所以「聞名觸耳」,確實能夠達到「眾罪冰消」。

  【唱聲見字。】

  唱的時候是音聲,看的時候是文字。

  【萬德雲集。】

  這句話是贊歎,贊歎是不是過分了點?我們聽到梵呗、看到佛經,真的就『萬德雲集』了嗎?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問題是你有沒有看懂、你有沒有聽懂,果然聽懂、看懂了,從這裡可以見性,性德是大圓滿,「萬德莊嚴」是贊歎大圓滿的。在大總持法門裡面來說,這一句佛號叫萬德洪名,這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實在說,念的人很多,見的人很多,它裡頭什麼意思不知道。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萬德雲集?給諸位說,不知道還是萬德雲集,不過雲集你自己也不知道,妙就在此地。如果你能夠達意,你能夠轉境界,在「唱聲見字」的時候,古人所講的隨文入觀,隨著音聲、隨著文字把自己的概念轉過來,這個萬德雲集你就能體會。後面這幾句說得好。

  【淺觀但信,直游淨土。】

  這是德業淺的,往生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這是淺的。深的:

  【深修圓智,現證佛道。】

  這是講深的,需不需要到極樂世界去?不要,在這個地方就能夠圓滿成佛。這是從理上講沒錯,可是我們這些眾生根性辦不到,不要說是深,『淺觀』我們都沒有法子,哪裡能夠講到『深修』!諸位明白這個道理、明了這個事實,《華嚴經》上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阿字是一,一切陀羅尼是一切,一切陀羅尼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無量無邊的法門是一,一即是無量無邊的法門。由此可知,佛經典中,字字句句都像阿字一樣,含無量義,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字字句句都不可思議。不要今天在這裡看到阿字真言,那彌陀,彌就不是真言,陀也不是真言,你這麼看你就錯了。你要知道佛經上任何一個字都是真言,字字句句都不可思議,你才能體會到這一點味道。

  【要解曰,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權聖機盡,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

  我們看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講的這一段。聖是聖人,聖人有兩種,一種是實,是實在的,也就是真實的,這是指小乘初、二、三果。他們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們正在用功斷煩惱,在證菩提,這是實在的。『權聖』,權是權巧方便,他已經成佛、成大菩薩,倒駕慈航來幫助眾生,他是來示現的。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印度,為眾生表演八相成道,那是表演,不是真的。佛在《法華經》上講過、《梵網經》上講過,他久遠劫就成佛了,不是這一生。《梵網經》上說,他這次到世間上來表演,是第八千次了,這叫權現,不是真的。初果、二果、三果是真的,他真在那裡斷煩惱,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那是假的,是表演的。權、實的意思在此地,我們要搞清楚,「權聖」比「實聖」不知道高明多少倍。他是『大慈悲願』這麼來的,不像前面小乘初、二、三果,他是過去有漏的業,他在那裡斷,他只要斷一品,他的境界就向上提升一層。所以,他不斷在這個地方下功夫,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從初果升到二果,二果升到三果,三果升到四果,這超越六道輪回,不斷在提升。

  不像大權示現的,人家已經成佛,回過頭來裝著做小乘、裝著做初學的菩薩,他那是舞台上扮演的,不是真的。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大慈悲願,因中曾發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成了佛之後,他的願要兌現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都不會捨棄,這叫大慈大悲。不但善人不捨棄,我們要幫助他,惡人也不捨棄,惡人幫助他回頭。在佛法裡頭,哪一種人佛不度他?不相信的人、不肯依教奉行的人,這個沒辦法。他再惡,只要他相信,他還能聽懂、他還能夠發心依教奉行,就是能回頭的,這要幫助他;這樣的人不幫助他,這叫捨棄,這是錯誤的。那個不能幫助的,不相信的人、完全不能接受的人,你天天跟他講經說法,那叫對牛彈琴,毫無用處。遇到那樣的人,暫時不度他,等到他哪一天回頭的時候再度他,佛法講究機緣有沒有成熟。什麼叫成熟?能信、能願就成熟了。還不能相信,他是沒成熟,沒有成熟,可以放在一邊,成熟的人,一定要發心幫助他,這個叫大慈悲願。

  『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我們這個世界是凡聖同居土,佛、菩薩、阿羅漢在我們世間,我們跟他們同在一起,叫龍蛇混雜。雖然同居,哪個是佛、是菩薩、是羅漢,我們自己不知道。當然聖人他們曉得,我們凡夫不曉得,凡夫把他們也當做凡夫,這就叫凡夫。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這些聖者,有意無意之間把身分曝露了,我們知道他是佛菩薩再來的。身分露了之後他馬上就走,這是真的。像我們在《高僧傳》裡面見到永明延壽大師,他是梁武帝時代的人,跟達摩祖師是同一個時代,他是梁武帝的老師。這個人是阿彌陀佛再來的,身分怎麼露出來的?是梁武帝有一天發心要供千僧齋,供千僧齋就是那一天皇帝請客,供養,供僧,供出家人,供一千個出家人來吃飯,這是修大福報。當然,雖然是講平等,出家人都平等,可是首席總是要德高望重的人去坐,平常一般人不會去坐到那個位子上去。大家都推推讓讓,彼此謙虛客氣,互相推讓,誰也不願意坐。從外面來了一個和尚,看到大家都在推讓,他就不客氣往當中一坐。梁武帝從來沒見過這個人,看他身上穿的邋邋遢遢的,但是他是個出家人,怎麼不高興也要容忍,當時也不能發作。他往首座一坐,大家都坐定下來。

  齋用完之後,散了會,梁武帝就問他的老師,向永明大師請教,今天我供齋,有沒有聖人來應供?要是有佛菩薩來應供,他的福報就大了。永明大師跟他講,今天有!他說誰?定光古佛來應供。這定光古佛在佛經上念過。「哪一個?」今天坐在當中那個位子上的就是!梁武帝這下子,聽了這句話之後,趕緊派人四處去找、去跟蹤,曉得這個人是定光古佛。但是這個人很少出現,人家也不曉得他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他住在哪裡,突然出現的。但是他的耳朵比別人都大,所以一般人不曉得,就叫他做大耳和尚,去追。最後被他找到了,他住在一個山洞裡面,在山洞裡打坐。梁武帝派去的這些人知道他是定光古佛,當然是恭恭敬敬的,跟以前態度完全不一樣。這身分曝露了,永明大師把他的身分說出來。他看到梁武帝派這批人要找他,請他到宮廷裡面去供養,他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就是阿彌陀佛多事、多嘴,你把我的身分說出來,他就圓寂了,就坐化了。這一坐化,就沒辦法了,可是他們聽到「彌陀饒舌」,回去趕緊向梁武帝報告。梁武帝一聽說「彌陀饒舌」,就曉得永明延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這還得了,趕緊去拜永明延壽。在還沒有出門的時候,外面一個報信的來了,走得太急了,幾乎撞了一跤,他就問他∶「為什麼這樣慌慌張張的?」永明大師圓寂了。兩個人都走了。

  古時候有這些例子,身分一露一定走,不可能身分露了還在這個世間,沒這個道理。可是最近,你看看在中國、外國,聽說這個人是什麼菩薩再來的,那個人是什麼佛再來的,說了又不走,這是很奇怪的事,這就不可靠。古來的時候,說了就走,沒有再留在這裡,留在這個世間,不就妖言惑眾了,這個麻煩。所以那是真的,在中國古代很多這個例子。在現代,眾生愈是有苦難的時候,佛菩薩悲心愈重,怎麼會不到這個世間來?雖到這個世間來,不會曝露身分,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可是『權聖機盡』,實聖他只要斷了煩惱,『實聖灰身』,他證到四果阿羅漢,他就入滅了,灰身滅智。權聖這些人,緣盡了,應當得度的人都已經得度了,還沒有得度的,機緣沒成熟,在這種情形之下他也走了,度生之緣已了,他走了。由此可知,我們這個世間是凡聖同居土,聖人在我們這裡是暫住,不是長住。我們跟他同居,是暫時同居,不是永久同居,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是永久同居,不是暫居,情形完全不相同。暫時同居,他們走了以後,他們往上升,眾生往下墮落,升沉不一樣,升的是指他們,沉淪的是指凡夫。往上升是樂,往下墮落是苦,『苦樂懸殊』。所以這是『暫同,非究竟同』。這是把我們這個凡聖同居土跟西方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做個簡單的比較。

  【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這個再從同居時候,這些聖人在我們世間跟我們同居的時候,我們仔細觀察這裡面種種的情況,差別太大了。『天壤之間』是比喻,我們所謂是天上天下,這個差距太大了,聖人好像在天上,凡夫在地下。能夠遇到這些聖者的人不多,不是普遍都能遇到的。『幸獲見聞』,見是見到他們,聞,雖然沒有見面,但是聽說過。見過面、聽說過,幾個人發心去親近?如果不發心親近他,你怎麼會得到利益?我們不要想佛經上講的佛、菩薩、羅漢這些大聖,即使在世間,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這些善知識,我們也曾經聽說,偶爾有機緣也會見一次兩次面,有沒有發心去親近?如果不發心親近,你怎麼能得益處?前面我們講到,菩提心裡面的深心,好善好德,你是真的好還是假的好?真的好,要親近善知識,那是真的,對自己有好處。

  我在年輕的時候,因為我從小失學,學業沒完成,而對於求知比一般年輕人要熱心很多。怎麼樣補救?我三十八年到台灣,打聽哪些有學問、有德行的人,我打聽這些有名的教授。打聽到之後,我就給他們寫信,大多數的教授都會給我回信,約我見面,所以我在那個時候認識差不多有三十多位名教授。別的年輕人,那個時候二十三、四歲,星期天假期都去玩了,我就利用這個時間去找這些教授,去親近他們,聽他們的教誨,我干這個。這些人非常熱心,所以不要以為他們的名氣太大,恐怕不會接見我們,你這個觀念完全錯誤。凡是一個好的老師,有德行、有學問的人,都愛護好學的年輕人。你跟他們接觸他歡喜,年輕人真正肯好學,他會特別撥出時間來接見,我用這個方法來補救。

  學佛之後,我就親近佛門的大德,我年輕的時候,時間沒有浪費。我一些長官、同事、朋友,看到我的做法很奇怪,年輕人為什麼不去玩玩?偶爾談起來的時候,我就告訴他,我不是不喜歡玩,我沒有本錢玩,我現在需要充實自己。我說我把玩的時間跟你們顛倒了一下,你們年輕時候玩,我想我等老的時候再去玩,年輕的時候要充實自己。他們聽了這個話都哈哈大笑。到以後退休之後看到我,看到我到處滿天飛、到處去玩,說你看得對!我看對,當時我跟你講你不相信。所以,眼光要看得遠、要看得深。這就是一定要親近善知識,得善知識的教誨,我們比在學校裡面學的東西還要多、還要深入,課堂裡面講的東西是給一般學生講的,單獨來談,的確是非常契機。底下一句∶

  『又佛世聖人縱多』,釋迦牟尼佛出現的時候,菩薩、羅漢多,這是我們在佛經上看到的。但是跟這個地球上,不要說一切眾生,跟地球上居住的這些人的數量來比較,那還是『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換句話說,還是少數又少數,底下講『如眾星微塵』。這個「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是比喻西方極樂世界的,西方極樂世界聖人就太多了,聖人的數量比我們往生的凡夫不曉得多多少倍;換句話說,親近善知識的緣太多了。我們現在在這個世間,親近善知識的緣非常稀有!

  下面這三句又說另外一樁事情。這是講凡聖雖然是同居,但是『所作所辦』的不相同;換句話說,反顯出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凡夫跟聖人所辦的相同。每天都是聽經聞法、念佛,到十方世界參學,干一樣的事情,不像在我們這個世間凡聖同居,那些聖者跟凡夫辦的事情不一樣。我們的生活不相同、工作不相同,環境都不一樣,西方世界完全相同。這也是一切諸佛、一切善知識,對西方極樂世界的贊歎,特別贊歎凡聖同居土,真正是稀有。

  【要解雲,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

  這實在是蕅益大師一語道破,我們這一關太難了。依據大乘經上所說的,大乘經,佛的言語、文字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佛的話字字句句真實!大乘經上,佛給我們確實多次授記,我們讀了就是糊裡糊塗這麼讀過去,沒有覺察到。給我們授的哪些記?我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如來,如果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你今天聽到阿彌陀佛不會生歡喜心。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看到《無量壽經》、看到《彌陀經》,你會生一念歡喜心,就是你無量劫善根的發現。既然有這麼深厚的善根,為什麼現在還在搞六道輪回?還過這麼苦的日子?就是蕅益大師這句話,『同居一關,最難透脫』,難在這個地方。

  為什麼生生世世修學都不能成就?這個前面也曾經多次的提示,放不下,毛病出在這個地方。起心動念先有個我,這就壞了。我、我所有的,我跟人當中有一道很深的界限,雖然無量劫的修學,都在增長我執,這是我們沒有法子脫離三界,沒有法子超越六道的原因。我們在《金剛般若》裡面看到,過去雖然常常讀《金剛經》,實在講沒看清楚,太粗心太大意了。以往總以為,菩薩要離四相、要離四見,像小乘初果、二果、四果阿羅漢大概沒有!在《金剛經》上明明跟你說明,須陀洹已經不做得須陀洹的念頭;換句話說,小乘初果已經把四相放下了,他才能證得初果。由此可知,我們為什麼連個初果都不能證得?堅固執著四相。這一部《金剛經》,你要能懂得這個意思,你得的利益就很大。這才曉得,如果不離我相、不離人相,起心動念還要落在這上面,往生都不能成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往生不能成就?這經上講得太多了,往生的人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裡頭沒有四相,有四相就不是菩提心,這幾天說得很多了。

  所以,我們比不上那些沒念過書、不認識字的老阿公、老阿婆,比不上他們。他們心清淨、他們真的放下,沒有分別。你給他說好的,他笑笑,阿彌陀佛;你去說不好的,他也笑笑,阿彌陀佛。他的心真清淨,他一心專注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好人也好,壞人也好,好事也好,壞事也好,與我統統不相干,再不過問。他到這個境界,所以他能往生。如果周邊這些人事還常常要去過問,那個麻煩大了,那叫魔障,你脫離不了魔障。所以這一關就很難透脫。這是講我們這個世間的凡聖同居土。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就大大的不然,他們凡聖同居土幾乎跟實報莊嚴土沒有兩樣,這是我們在三經裡面都看到的。

  【疏鈔雲,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

  蓮池大師這句話,實在講就是《金剛經》上講的非有非無,就是《金剛經》上講的無住生心。這叫中道,這叫第一義!念佛不著念佛的相,所以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念不念?這個佛號從來沒有間斷。有沒有念?心地清淨,確實沒有著能念所念之相。由此可知,念跟無念是一不是二,這是我們學佛人最難懂的。我們學佛,總是要把它分成二邊,念不是無念,無念不是有念,一定要把它分成二邊。分成二邊就迷了,如果曉得沒有二邊,那就是覺悟。禅宗裡面講明心見性,教下裡面說入不二法門,入不二法門就是明心見性。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皆是不二,這就明心見性。

  怎樣才能到不二?一心就不二,一心是真心。《彌陀經》上跟我們講念佛的標准,一心不亂,祖師大德編的課誦本裡面,教給我們一心稱念。你要懂得一,一是真心,一是自性。從一變成二,就壞了,就迷了。變成二,在中國古人講,一是太極,變成二就兩儀了,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生起亂七八糟的東西出來,十法界莊嚴就這麼出來的。佛法相宗裡面也是這個意思,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二。你看無明從哪裡來的?從一來的,一不覺,就變成二,二就是無明。從無明生三細相,從三細相生六粗相,這才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它演變的過程速度太快了,確實是有次第的,但是速度太快,幾乎沒有法子看到它的次第。怎樣才能夠回到自性的本體?你要懂得還源,你要懂得不二,《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離相離念,就入不二法門。離相離念,你的心清淨、心平等,這時候心裡面自然生無量智慧,無量智慧、無量德能都現前。淨土宗用念佛的方法入不二法門,蓮池大師這段開示就是說明這樁事情,有理論、有事實。

  『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所念之佛是緣生的,凡是因緣生法,皆是當體皆空,了不可得,這是不落有邊,非有。『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念佛的心很清楚,念的佛號『歷歷分明』,一個字也沒有念錯。字字清楚、字字分明,不落無邊。這叫念佛的功夫,念佛人空、有二邊不住。「應無所住」是不落在有邊,「而生其心」是不落在無邊,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修無住生心,把無住生心的理論跟方法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持。我們念佛人懂不懂這個道理?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事實,才曉得這個方法高明!大勢至菩薩講得很對,「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就是明心見性。就用一句佛號,為什麼能夠達到這麼高的境界?因為這句佛號是空有二邊不住,確實是《金剛經》上最高指導的原則,「無住生心」最巧妙的應用方法,妙極了。但是我們阿彌陀佛會念,沒入這個境界,這是我們功夫為什麼不得力、為什麼煩惱不斷、為什麼智慧不開。我們同樣是這句阿彌陀佛四個字,沒念錯,可是義趣不相同。多多的讀讀祖師大德的開示,細細去思惟,把我們的毛病、過失找出來,然後把它修正過來,我們功夫自然就得力、自然就相應。

  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三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3

  請掀開經本,第十三面倒數第五行,二十九段看起:

  【要解雲,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

  這是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說明《彌陀經》的體性,也就是世尊為我們說《彌陀經》理論的依據,體性就是理論的依據。明了之後,我們對於世尊所說才能夠相信,才能夠接受,而沒有疑惑,所以五重玄義裡面的辨體,目的就在此地。所有一切大乘經,皆以實相為體,實相簡單的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所講的皆是宇宙人生真相,我們不能不信,若是不信,那就是自己錯了。什麼叫實相?實相究竟是什麼?實在講非常難講。佛在一切經裡面常常用歸納的方法,把它歸納幾個原則、重點,為我們描述,讓我們從這些經文裡面去體會,這是佛講經說法的善巧方便。這一段的意思也離不開這個原則,一定要很細心去體會。

  『實相之體,非寂非照』,這是用「寂」跟「照」兩個字來形容它。雖然不是寂照,但它確實有寂照的現象,如果說實相之體就是寂照,這個話說得有問題,如果說它不是寂照,這個話也有問題。體是清淨的,寂跟照,世尊在大經裡面講得很多,它可以互作體用。如果我們以寂為體,照就是它的作用,以照為體,寂就是它的作用,所以它可以互為體用。為什麼它能夠互為體用?實在講,寂跟照是一樁事情,它才可以互為體用,如果是兩樁事情,那就另當別論。實在講是一樁事情。說它不是寂照,『而復寂而恆照』。在本經經題上,前一段是「無量壽莊嚴」,是從果上說的,題的後一半是講「清淨平等覺」,是從用上講的、從因上講的;換句話說,修「清淨平等覺」才能得「無量壽莊嚴」之果,因果裡面都有寂照的意思在。清淨心、平等心是寂,寂是寂靜,心裡面如果有疑,心不清淨。寂也就是定,你就定不下來,你有疑,你的心怎麼會定?你的心是動的。心要不平等,心也定不下來,寂是最深的定。《仁王經》上,世尊用五忍來說明菩薩修行功夫的淺深,而最深的境界叫「寂滅忍」,忍就是定,比「無生法忍」還要高一等。所以這是極清淨之心,不是普通的清淨、不是普通的禅定,定達到登峰造極,才稱之為寂。所以,心若不清淨、心若不平等,就不可能入寂定的境界。而寂定之心起作用就是覺,覺就是照,所以它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寂而恆照」,「恆」是沒有中斷的,絕對不是像一般的現象,因為一般現象是假象,這是實相,不是假相。假相,那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假相。不但我們六道裡面這一切現象是相續相,四聖法界的現象還是相續相。我們講到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它是個相續相,所以是虛妄的,跟《金剛經》末後結論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個不是實相。這個地方講的是實相,所以很不容易體會,它不是我們的境界,不但言語說不出來,我們想也想不到。思惟想像這個功能確實是很大,如大乘經上所說,第六意識要向外面緣能夠緣虛空法界,十法界都可以緣得到,向內緣可以緣到阿賴耶識。這個功能真的不小,可是它就緣不到實相。為什麼緣不到?因為它跟實相不是一類的,一個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妄的,虛妄總緣不到真實,道理在此地。但是真實的體,也就是我們真如本性,或者講是自己的真心,它確實恆照,它沒有間斷。為什麼?因為它沒有生滅,有生滅的就有間斷,它是不生不滅,這一點我們總應當要曉得。阿賴耶識都是生滅法、有為法,真如本性不是生滅法,《百法》最後一條真如無為,這裡講的是實相,真如無為,所以它不是生滅法。

  『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是明了,就是自性的般若智慧,盡虛空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統統明了。雖然明了,明,沒有動心性、沒有染污到心性,所以它恆寂,「照而恆寂,寂而恆照,寂照不二」,這是真心。我們現在跟這個標准是恰恰相反,我們的心,現在這個心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動的,不是寂的,我們的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動的。你說你在那裡靜坐一會,覺得自己心已經很清淨,其實心還是在動。只可以說,我們這個心震動震幅大小不一樣,它震幅小的時候我們就感覺到很清淨,幅度太大,我們就覺得心裡面很煩燥,身心都不安,這是我們沒有寂。我們照有沒有?照也有,不能說沒有,眼能見、耳能聽,也照,可是我們照,不寂。照外面境界,它影響裡面的妄念,震幅就增高。看到順自己意思,就起貪愛之心,貪愛之心是大風大浪;不喜歡的境界,就起瞋恚之心,也是大風大浪。所以我們這個照,不寂;寂也不會照,雖照,沒有見到事實真相,你所照的都是假相、都是幻相,見不到實相。這是我們在凡夫位。真正能達到寂跟照的標准,若把這個標准降到最低限度,圓教初住菩薩,入這個境界了,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無明破盡,清淨法身圓滿的顯露。破一品你就見一分,那個時候有寂照的現象現前。如果沒破無明、沒見法身,這個境界不但難說,體會都相當困難。

  從照寂來說,則『強名常寂光土』,「強」是不得已,為什麼?事實上沒有名字,名字是人給它起的。所以你無論起個什麼名,都是假名。但是對於我們初學人來講,假名的用處很大,沒有這些名相,我們真的是不得其門而入。名相是什麼性質要懂得,名相好比是指路牌,指著這個方向,你去尋找道路,指路牌不是目的地,是指著那個方向。所以名相有用,言說也有用,不能執著,一執著就錯了,就完全錯了。要曉得,所有名相的建立都是勉強不得已而說的,我們要懂這個意思。「強名常寂光土」。一切諸佛如來都有四土,四土不是專指西方極樂世界,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也有四土。常寂光土這個名詞從哪裡來的?就是從自性照而恆寂,勉強叫它常寂光土。照是般若智慧,遍照十方,不但遍照十方,而且遍照三際,過去現在未來統統照到。起這樣大的作用,自性依舊如如不動,這稱它做常寂光土。

  如果從寂而恆照,又給它說一個名字,叫『清淨法身』。寂,寂然之體如如不動,雖然如如不動,但是它能夠遍照十方三世,這就叫它「清淨法身」。如果你要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了,你就明白古人所謂的身土不二,這個意思你能夠體會到一點。法身大士得到這個受用,身土不二的受用,最顯著的像我們在《彌陀經》、在《無量壽經》上看到的,西方世界的人,我們都稱為菩薩,他是真的菩薩,不是假的。經上告訴我們,他們每個人幾乎每天都到十方世界去參訪、去供佛、去教化眾生,上供諸佛,下化眾生。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不到一餐飯的時間,這是講時間之短,他們這個事情都做完了,又回到西方極樂世界,聚集在講堂,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十方諸佛無量無邊,要是一個一個參訪,不要說多,一尊佛那裡耽誤一分鐘,恐怕我們這裡的時間,十萬年也還沒有參訪遍。因為我們不了解身土是一不是二,懂得這個道理,所謂他分身去的,同一個時間,一切諸佛面前都有他的身,這個境界我們叫不可思議!

  他能夠以一個身變現成無量的身,又能以無量的身回歸到一個身,這就是身土一如所展現的事相。若非身土一如,這個千百億化身的理論在哪裡?這有事,事總有個道理,沒有道理,這個事怎麼能通,理就在此地。這個意思實在講有相當的深度,但是並不是不能體會。我們了解經上常講的常寂光淨土、清淨法身,意思多少能夠體會到一些。

  【要解雲,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蕅益大師這一段的開示非常重要,使我們對於修學念佛法門充滿了信心,信心堅固才能往生,不能有絲毫的懷疑。我們在這個世間,學佛以前、學佛以後,我們造作的罪業都很多。沒學佛之前,造一切罪業,不知道,不以為是做錯事情。學了佛之後,有了標准,善惡有了標准,仔細想想,造作的過失真的是無量無邊,如同《地藏菩薩本願經》上所講罪業深重,實實在在的。像我們這樣罪業深重的眾生,念佛能往生嗎?西方極樂世界肯收留我們嗎?往往我們想到這些事情,不免生起疑惑,大師這段開示就重要了。我們所造的一切惡,『五逆十惡』大概還沒有造,沒有造這麼重的罪業,即使造這麼重的罪,還是有救。《觀經》上講得清楚,什麼人沒救?不相信淨土的人沒救。只要你肯相信、你肯發願、肯依教奉行,造作五逆十惡業也能往生。臨命終時『十念成就』,這是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所以古人講,四十八願哪一願是第一?第十八願。實在不可思議,極重罪業的人,臨命終時遇到善友,勸他念佛往生,他在這個時候一念回心就能往生。這是『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章》就是講這一類人。

  有些同修讀到這些經文來問我,我不止碰到一個,碰到好幾次,來問我,他說法師,這樣講起來太不公平了,多少人一生做了好事,還不能往生,這個人無惡不作,臨終一念,他就能往生。好像淨土法門非常不公平。其實我們凡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們只看到眼前幾十年這個階段,前面沒有看到。依照佛在經上所說,這個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往生的人,他也符合了《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一生當中,我們沒有看到他有什麼善根福德啊!善根福德是他累世所修的,這個話我們能不能相信?如果仔細想想,你也許就會相信、你就能接受。一個劣根性很深的人、惡習氣很深的人,在臨終的時候,一、兩句話,那緊要關頭,他就能夠回頭、就能夠悔過,不容易,太難了!這種現象,若不是過去生中深厚的善根,怎麼喚他也不回頭。從這個地方證明,佛在經上講得不錯。那麼他為什麼有這樣深厚的善根,這一生當中做了很多五逆十惡的壞事?善導大師在注解裡說得好,「遇緣不同」,他遇緣不同;換句話說,他這一生沒有交到好朋友,沒有遇到善知識,一生都跟一些惡友在一起。臨終遇到善友,他就能向善,可見得他並不是不能向善,是沒有遇到善緣。這樣的事絕對不是偶然。

  古大德唯恐後學讀到這段經文發生誤會,最大的誤會就是聽說臨終十念還可以往生,造惡的人說現在多造一點惡還沒有關系,臨終還來得及。你要是這樣想法、這樣會法,你就完全把意思會錯了。剛才講了,人家那個人是一生沒有遇到善緣,沒有遇到善友,臨終回頭。你已經遇到佛法、遇到善緣,那你是故意在作惡,哪有這個道理!何況這樁事情要具足三個緣,你想想,你臨終的時候能不能具備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臨終的時候頭腦清楚,不迷惑、不顛倒,你有沒有把握?我們看臨終的人,到醫院去看看,或者是家親眷屬臨終的時候,仔細去觀察,有幾個人臨走的時候頭腦清楚的?這是第一個條件。假如臨終的時候生病,病得很重,不省人事,你往生的機會這一生就沒有了。臨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福報,不是容易的事情。第二個條件,在這個關頭,有一個人提醒你,勸你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臨終會不會有個人來提醒你?第三個條件,你一聽到人提醒,馬上就接受,就能夠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才能成功!這三個條件,缺一個都不行。可是你想想,這三個條件是多難!我們自己能有把握嗎?因此,這個事情雖然有,不是僥幸,絕非僥幸,是這個人過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緣在臨命終時才現前,哪裡是偶然的!

  《要解》裡面這一句,實在講告訴我們兩樁事情,第一個,五逆十惡,造作這個罪業不怕,只要改過自新,真正能忏悔;忏悔就是後不再造,我知道從前做錯了,從今以後不再造,信願持名、老實念佛就行。這是給罪業極重的人,幫助他堅定信心。第二個意思要告訴他,這樣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圓證三不退。此地講『皆得三不退』,《彌陀經》到後面說出來,圓證三不退,這個利益不可思議,任何一個法門裡面都沒有的。三不退是成就,不退轉。第一個是位不退,你證得聖人的果位,絕對不會再墮落回來當凡夫,這叫位不退。佛法裡什麼人證得?小乘初果就證得。所以,小乘初果雖然還沒有出三界,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他是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就證阿羅漢果,就超越三界,他是聖人,他不是凡夫。他在三界裡面是有限的時間,必定超越。如果他第七次往返的時候,這個世間沒有佛法,無佛出世,他能不能成就?他也能成就。佛講,那個時候他叫獨覺,辟支佛裡面的一種。辟支佛是兩種,一種叫緣覺,一種叫獨覺。緣覺是出在有佛菩薩住世的時候,他聽經、聞法,依照佛法修行,證果了。獨覺是這個世間沒有佛法、沒有佛菩薩,他自己也能成就,也能證得四果,超越六道輪回,絕對不會到第八次,這叫位不退。第二個叫行不退,行不退是指大乘菩薩,絕對不會再退回來當小乘。第三個叫念不退,念不退是法身大士,也就是我們講到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他會不會再退回來?不會。

  從這裡說「皆得三不退」,下下品往生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以這個標准來看,他所得到的功德利益相當於法身大士。這個地位多高,實在不可思議。如果讀到《彌陀經》後面,蕅益大師跟我們講的「皆是圓證三不退」,那就更不可思議。圓,什麼地位才圓證?這個地方是講證三不退,是你初證,分證,沒有圓滿。圓證三不退,嚴格的說就是等覺菩薩,真正是圓滿了,等於念不退圓滿了。如果要把這個標准放寬一點,最低限度也是八地菩薩,八地叫不動地,確實三不退,雖沒有完全圓滿,是接近圓滿,可以說他是圓證。往生西方世界的人,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他的智慧、德能、受用幾乎與八地菩薩相等。這個法門誰能相信?所以叫難信之法!難信是真的,它易行,在修學比哪一個法門都容易。而且成就了,就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比哪一個法門成就都高,任何一個法門不能跟它相比。

  【又雲,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

  這幾句話的開示義理很深。『了此』,「了」是明了,前面所說的你真的明白了,你才能夠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力不可思議,佛的本願威神加持。你能夠得到幾分加持,完全看你的信心跟願心,你有一分的信願,你得到阿彌陀佛本願一分的加持;你有十分的信願,你就得阿彌陀佛願力十分的加持。『彌陀願力』不可思議,能叫你極重的罪業都能夠伏住,能夠令你在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名號功德」我們過去在講席當中說得很多。念佛的人雖然不少,但是真正能夠體會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的人,的確不多。古大德曾經做過比較,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部經第一?第一就是能夠圓圓滿滿包含一切經。古來的大德,無論哪一宗哪一派,幾乎共同承認《華嚴經》第一。所以,尊崇《華嚴經》為根本法輪,一切經是《華嚴》眷屬。古德有個很好的比喻,把它比喻一棵大樹,《華嚴經》好比樹根,樹的本,本就是它的主干,叫根本。一切經都比作枝葉,都是從根本上生出來的枝葉。枝葉再多不離根本,所以《華嚴經》叫根本法輪。

  《華嚴經》跟《無量壽經》做個比較,古人就說,《無量壽經》第一,把《華嚴》比下去了。為什麼《無量壽經》能高過《華嚴》?《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經》才圓滿,如果不導歸極樂,《華嚴》不圓滿。《華嚴》最後歸到哪裡?歸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經》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華嚴經》就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華嚴》的歸宿,這第一的第一。這樣一比較我們才曉得,這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它所占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不了解,他不肯死心塌地依照這部經修行,還要搞別的。真搞明白了,心就死了,不再搞別的,就在這一門深入。

  這部經有四十八品,哪一品是第一?當然第六品第一,第六品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講全經,諸位仔細去看看,字字句句都沒有離開四十八願;換句話說,全部的《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的解釋、說明。四十八願裡面總共有四十八條,哪一條第一?隋唐時代的大德幾乎公認十八願第一,十八願是什麼?十念必生。顯示出「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是第一,所以這個名號是第一的第一。我們可以說四十八願是解釋這個名號的,《無量壽經》是解釋四十八願的,《華嚴經》是解釋《無量壽經》的,這一部《大藏經》是解釋《華嚴經》的,你把這個事實搞清楚之後,你才知道古人所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的精華,一切法要歸到一句,就是「阿彌陀佛」。你能夠相信四十八願願力不可思議,你才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這句話很深。這個第一的第一的名號從哪來的?是我們心性的德號,這前面說過,所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阿彌陀佛名號不是別人,是自己真如本性的德號。這是從理上說,理事不二,性相不二,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是念的別人,正是念的自己自性,這哪裡是迷信,這哪裡是求人!有許多人有志氣,要靠自己,不想靠別人。我們念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加持我們,靠他不是好漢,要靠自己。你自己真行,可以,你真能明心見性,可以;你不行,還是要人家拉你一把。殊不知念佛這個法門,靠他就是靠自,這才是事實的真相,正所謂是自他不二。所以蕅益大師為我們講信,第一個就是講要信自己,第二才信他,這個信自己,就是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

  這一段我們就介紹到此地。我們再看底下第四段,「方便力用」裡面所引的。

  【大毗盧遮那經雲,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

  這是講力用,力是講能力,這部經典它的能力、它的功用,或者說這個法門的能力、法門的作用,能叫我們得到些什麼?這是題目簡單的意思。首先引用的是《大毗盧遮那經》說的這三句,這三句古德用的很多。老同修看到這三句都不會陌生,都感到很熟悉,可是經文的深義我們要能體會,否則的話就很難得到真實的受用。

  『菩提為因』,我們的菩提心有沒有發?菩提心在前面講得很多,我們有沒有發菩提心?『大悲為根』,根是根本,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我們有沒有慈悲?要從這個地方認真去反省。『方便為究竟』,我們有沒有方便?這個方便通常稱為善巧方便。要用現代的話來說,用最適當、最妥善的方法,幫助人破迷開悟,這就是「方便為究竟」的意思。眾生根性不相同,生活環境不相同,於是種種障礙的確是無量無邊。如何能把這些障礙化除,使一切眾生能夠和睦相處,共同來學習,這是諸佛菩薩度化眾生永恆不變的一個目標。可是眾生不會輕易接受,《地藏經》上描繪的,我們娑婆眾生剛強難化。佛的意思好、佛的意思圓,眾生不接受。為什麼不接受?堅固的執著,這是業習。何況眾生與眾生之間生生世世結的這些恩怨,我們今天看不到,我們沒有天眼,看不到過去世,但是能夠體會得到。從來不認識的人、很陌生的人,一見面就很歡喜、很投緣,這是前世的善緣,不能說沒有前世。有些從來沒有見面,一見面就是仇人,就不能夠容納,如果前世沒有恩怨,這個現象怎麼可能產生,他並不是對每個人都這樣的。前世、累劫來的恩恩怨怨,剛強難化,於是諸佛菩薩有種種善巧方便。我們要想學菩薩、要想學普度眾生,這個理與事不能不知道,應當認真努力去學,才能夠以清淨、平等、慈悲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觀佛三昧經雲,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

  這是釋迦牟尼佛對他父親說的一段話,就是淨飯王,他的父親是淨飯王,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

  【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垢,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

  這是第一種利益。佛要不出世,世間沒有經法,唯有佛出世,佛才為眾生講經說法。佛的法運也不能常住在世間,為什麼?佛法因緣生,凡是因緣生的就有生有滅,像釋迦牟尼佛,他的法運是一萬二千年。《無量壽經》上有說,《法滅盡經》裡面說得更詳細,一萬二千年之後這個世間就沒有佛法,那個時候眾生苦了!這個世界要等到什麼時候再有佛法?彌勒佛出世。彌勒佛什麼時候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佛在《彌勒下生經》裡面告訴我們,以我們世間時間來算,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這個數字我算得不太標准,大概總是這個數字。但是從經典上來講,有很精確的數字,是可以能夠計算得出來的。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兜率天人的壽命是四千歲,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諸位可以用這個算法能夠算得出來。一天是我們的四百年,也是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計算,四千歲,你算算看是多少年。彌勒菩薩從兜率天下降,生到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由此可知,這個世間有佛法的時候很短,這一萬二千年好短,當中是五十六億萬年沒有佛法,沒有佛法的時間長,太長了!我們生在釋迦牟尼佛末法時期,算是很幸運,你能夠生在這一萬二千年當中,你能夠遇到佛法,這個緣非常稀有、非常難得。因為有這個緣,就有機會脫離六道輪回,沒有這個緣,沒有機會,縱有善根福德也沒用處,你也沒有法子脫離六道輪回。所以佛出世,好處就是為眾生講經說法。

  『十二部經』,「十二部」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十二種的方式,或者講十二種不同的體裁。譬如在佛經上最明顯的,大家不說也能看得出來的,經文有「長行」,長行就像我們現代人講的散文。散文的寫作沒有拘束,表達自己的意思非常方便,用散文體。第二種是「偈頌」,偈頌跟中國的詩歌一樣,它也押韻。但是佛經裡面偈頌,對於平仄不太講究,但是它有押韻,便於記誦,它的句子很整齊,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不同。這是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另外一種體裁。第三種的體裁就是「咒」,這是我們中國文體裡頭沒有的,佛經裡面有咒語,往往在長行、偈頌當中加了些咒語。這三種很明顯不同的體裁,我們常常見到的,總共有十二種不同的方式。譬如講《彌陀經》,《彌陀經》屬於「無問自說」,這也是十二種體例之一,這就不必細說。十二部就是指的一切經,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總不超過這十二種方式。十二種方式圓滿具足的就是《華嚴經》,《華嚴經》這十二種方式統統有。像我們常念的《彌陀經》,《彌陀經》裡面只有兩種,一種是長行,就是散文,一種就是無問自說,這在體例裡面來講是最少的。

  『法施利益』,這是世尊對於一切眾生法布施的利益,布施供養的利益,大小乘經裡面都說得很多。布施是因,果報,實在說是一切眾生所希求的,眾生都希求財富,財富從哪裡來的?你得到財富是果報。無論你在世間從事於哪個行業,你發了財,你認為這些財是你聰明智慧、你有能力賺得來的,那就錯了,不是的,你命裡頭有的。命裡面沒有,你再聰明也沒用,再有能力也沒有用,同樣做一個生意,人家做賺錢,你做了賠本,為什麼?你命裡頭沒有財!這個事情怎麼能強求?命裡頭財從哪裡來的?從財布施來的,世間人不曉得。發大財的人,前生財布施多,肯幫助別人,用財力幫助別人,他來生就得大富。用法布施幫助別人,他得聰明智慧。以無畏布施幫助別人,他得健康長壽。你看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世間人哪個不求?中國人求,外國人也求,你給他講講,他都要。若不修因,哪來的果報?佛不欺騙我們,佛的智慧、福德都圓滿,佛叫二足尊,福慧二足尊,佛肯布施,三種布施從無間斷的他在做!

  而布施當中是以法布施為第一,這個在大乘經裡面比較得多了,法布施是第一。因為法施『能除眾生無明暗垢,開智慧眼』,這兩句就是平常講的,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斷煩惱、開智慧,這個利益是真實的,這個利益是無量無邊的。智慧開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沒有智慧不能解決問題。這是我們在今天看到的,你看許多發大財的,一生當中聚集財富億萬,但是他沒有智慧,這些財不能夠利益社會、不能利益眾生,反而造作許多罪業,這就錯了。這一生壽命終了,來生就到三惡道去受苦。說實在的話,沒有財富的人,造的業少、造的業小,財富多的人,造罪業比一般人不曉得重多少。你就不說別的,單單飲食,你跟多少眾生結了冤仇,你天天吃肉,而且天天還吃活的,你才曉得那個罪業結得重。貧賤人家,說老實話,他一生安分守己過日子,過得很辛苦,他來生不墮惡道。所以,你要是真正看透了三世因果,你才曉得老天爺原來很公平,富人不會生生世世富,貧人不會生生世世貧。貧賤之人,來生就富足,而富足之人,來生貧賤。

  因果輪回,絲毫不爽,這個事情佛菩薩看得清楚、看得透徹。教導我們,我們聽了這些話,千萬不要以為,我現在日子過得苦,佛菩薩說這些話來安慰我的,你這麼說、這樣會意,你就錯了。諸佛菩薩的言語,都是「如語者」,如語是什麼?完全說的是事實,不會加一點,也不會少一點,給你說的句句是老實話,不是安慰你的,說的是事實真相。一個人大福報是從哪裡修的?是常常念念有利益一切眾生之心,這個人福報大。如果存心,念念只有利益自己的心,這個人沒有福報,他這一生的福報是過去生中修的,他沒有福報。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家庭的利益、自己這個小團體的利益,這福報很小。佛的福報為什麼那麼大?佛起心動念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你說修福,福報大小是從你心量上來說的。你能夠把虛空法界看作是你自己、看作是你一家,這個福報是無量無邊,你的心量拓開了。大乘經上,世尊都跟我們這樣說法。

  『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這一句就是導歸極樂。唯有念佛求生淨土,你這一生當中才能見到阿彌陀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夠不退成佛,往生不退成佛。今天時間到了,只能講到此地。後面是佛勸他的父王念佛求生淨土,這個法門要不好,他怎麼會勸他自己的父親修學這個法門?可見這個經文裡面字字句句都含義非常深廣。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四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4

  請掀開經本,第十四面第四行,從第二句看起∶

  【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

  這是世尊對他父親說的,佛出現在世間有三種利益,這是第二種。第二種是講見相就能夠滅罪,說如來『身相光明,無量妙好』。佛滅度之後,往後弟子們供養佛菩薩的形像,大多數是塑像,以後畫像也就很多了,彩畫的。佛菩薩的像,一定要把他的相好明顯的表現出來,就是常說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好,實在講,很不容易表示,但是三十二相比較上容易顯示得出來。佛經當中有一部叫《造像量度經》,古時候造像,造佛像、菩薩像、羅漢像,乃至於天龍護法像,都根據《造像量度經》上所說的,以這個比例來塑造。現代我們看到有些塑的像,跟經典裡面出入很大,現在造像的多半是藝術家,藝術家要表現他自己的性格,所造的像,諸位仔細去觀察,它是人像,不是佛像,這是與經上所說的相違背。

  如果依照經典上所講的塑造的像,好像一般人覺得我們世間沒有這種人,沒有這種相。其實佛的用意不在乎它像不像一個人的像,要緊的意思,是要把三十二相凸顯出來。為什麼?這是屬於果,讓我們看到果就想到有因,所謂是種善因才能得善果。三十二相是善果,每一種相都是修因才得到的。所以佛菩薩的塑像、雕像、彩畫的像,重要的意義是在表法,是在時時刻刻提醒我們。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而不能把它塑造成一個美男子的像,菩薩塑造一個美女的像,這都是錯誤的。

  依照經典所教的這樣塑造,『眾生稱念觀察』,稱是稱名,念是憶念,常常想著,觀察是你看佛菩薩的相好。『若總相』,總相是整個身相,或者是坐相,或者是立相,全身的相叫總相。『別相』是觀察他一部分。眾生的煩惱習氣很重,觀佛整個身相難,不容易,所以《觀無量壽佛經》也教導我們,不能觀佛的全身,觀佛的一部分。經典上常常介紹,譬如說觀佛的白毫,這是最容易的,佛面相當中,眉毛當中有一根白毫,你就觀這個。可是這個相你要把它造出來才行,白毫是一根透明的白毫盤旋在一起,好像是個珠子一樣。經上告訴我們,這個白毫當中是空的,外形是有八個稜角,盤旋在一起。這是叫你觀察。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佛學大辭典裡面有,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也記載得很清楚,我們一定要知道每一個相的因果,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相好,你觀這個別相就容易了。

  無論你觀現在佛,或者是過去佛,現在佛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現在,沒有般涅盤。過去佛,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屬於過去佛,無論是現在、過去佛,我們觀、念的效果都一樣,『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這是講極重的罪業。四重罪就是戒條裡面前面的四條戒,殺、盜、YIN、妄這四條罪是最重的,叫四重罪。五逆,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四重五逆果報都在阿鼻地獄,這是極重罪業,經上常講不通忏悔。可是諸位要曉得,如果能回過頭來念佛求生淨土,這個罪業還是能夠轉得過來。由此可知,念佛法門,實在是不可思議。但是念佛要能相應,如果念得不相應就沒有辦法滅罪。怎麼樣相應?譬如我們舉個例子,佛有廣長舌相,這是三十二相之一。廣長舌相是什麼因緣得到的?是不妄語成就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果這個人三世不妄語,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鼻子。釋迦牟尼佛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面孔蓋住,證明他生生世世不妄語,不欺騙一個眾生。我們憶念佛菩薩相好光明,要憶念他的修德,看到相好光明,這是果報、是成就,我們要效法他,要以佛為榜樣,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這樣才能夠滅罪。假如只是念佛,只是想佛的相好光明,不知道這個裡面因緣果報,我們自己的心不能回頭,業障就沒有辦法消除。消除業障就是要藉外緣,佛像是外緣,藉外緣來觸動自己的善根,使自己知道回頭、知道改過自新,這樣才能夠滅罪、才能夠『永背三途』。

  道理實在講並不難懂,一切經論上佛都告訴我們,眾生雖然造作惡因,四重五逆的惡因,我們舉這個比喻來說,因如果沒有緣,不會結果。因要結果,當中有個緣,緣非常重要。因,沒有法子,過去已經造了,但是我們希望這個因不會結果,你就把緣控制住,這是我們自己可以辦得到的。所以,佛法不講因生,講緣生,緣是自己可以控制的。雖有惡因,我現在不造惡緣,我不再造惡,惡緣斷掉了,而現在所造的是善緣。我們阿賴耶識裡面,雖然有惡的種子,可是也有善的種子,種子善惡混雜的。惡種子不希望它現行,不希望它結果,善的種子希望它早一天成熟,於是我們就多造善緣,讓善的種子結果。此地所講叫你念佛,稱念觀察,諸位想想看,這在十法界業因當中,我們是專造成佛之因,在一切善緣裡沒有比這個更善的。稱,持名念佛;念,觀想念佛;觀察是觀像念佛。《觀無量壽佛經》上所說的十六觀,十六觀不外乎這三大類,觀想、觀像、稱名,這四個字就把十六種觀法統統包括。所以,這是專造成佛之緣,讓我們阿賴耶識裡面成佛之因先結果報,成佛。十法界到哪裡去了?到佛法界去,「永背三途」,永遠離開三途。『隨意所樂』,我們今天念佛,目的就是求生淨土,『常生淨土乃至成佛』,則往生不退成佛。這是佛出世對一切眾生第二種的利益。

  【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這三種利益,後後勝於前前,第二種利益勝過第一種,第三種又勝過第二種,愈說愈接近淨土,所以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念佛是功夫,三昧是成就,雖念佛而不能得三昧,那沒用處、沒有成就,換句話說,不能往生。這就是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所謂功夫不得力。也就是你這句佛號伏不住煩惱,一定要這句佛號提起來,能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能夠伏得住。要是真能伏住,換句話說,在平常日常生活當中,多少要看破一些,要放下一些。如果不能看破、放下,這個佛號就沒有力量、就伏不住,所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大乘經上,特別是般若經,世尊當年在世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這二十二年教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看破放下。你要是看不破放不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包括念佛法門,也不能往生,你也不能得念佛三昧。一定要知道這個世間一切法假的,不是真的,何必那麼認真去計較?萬法確實是無常苦空,我們一定要覺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能看破、真能放下,人就不造罪業,再不會造惡緣,這一點很要緊。

  【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

  淨飯大王聽了佛這樣勸他,他也有疑問,他向佛說,諸佛如來果地上的德行,『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這兩句話全是般若經上所說的,一部《金剛般若》也是講這兩句八個字。淨飯王就說,你為什麼不讓你的弟子們去修學?

  【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般若不是不好,真好!《華嚴》、《法華》都是大乘非常殊勝的經典,只有極少數的實實在在的上上根人他們行,他們能解、能行、能入三昧,凡夫不行。凡夫業障習氣很重,說這些大乘經,理論上聽起來很妙,但是要叫你去做,你就沒有法子做了。實在說每一位學佛的同修,我們相信《般若心經》都念得很熟。般若是佛法的樞紐,所以《心經》古德把它定做朝暮課誦,那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華。我們念得很熟,能不能做到?不要說沒見到一個人做到,聽也沒有聽說過。這就是淨飯大王所問的。不是中下根能夠受持的,祖師大德把這部經放在課誦裡面,其目的無非是時時刻刻讓自己警覺,提醒自己,幫助自己看破、放下。經上講得明白,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後面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意思就是講的萬法皆空。十法界依正莊嚴,相有體空,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最後的結論結成一句「無智亦無得」。智是什麼?妄想,你以為你聰明,你以為你有智慧,那是妄想!「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裡面,沒有智也沒有得。得是什麼?煩惱,你只要有智有得,有智就是有所知障,有得就是有煩惱障。真如本性清淨心中沒有這些東西,我們為什麼不放下?果然放下了,那恭喜你,你就是佛菩薩,你就無事了。

  所以,佛與大菩薩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凡夫無法思議。不但凡夫的能力達不到,聲聞、緣覺、小行菩薩都沒有辦法理解,所以佛勸淨飯王修念佛三昧。念佛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下根人也能在一生當中平等成佛,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一切諸佛贊歎的法門,確實是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這是勸淨飯王念佛,世尊這個做法也是做給我們凡夫看的。世間至親無過於父子,佛說無量法門,他勸他父親學哪個法門?我們從這個地方仔細觀察,就曉得這個法門殊勝。

  【又雲,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

  『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就是在六道輪回之中。眾生為什麼會在六道輪回?都是一個念頭!念貪瞋癡慢,就生三惡道,念五戒十善、四無量心,他就生三善道。正是經論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面想什麼就變現什麼境界。佛這個說法,如果我們自己稍微留意一點,不難證實。從什麼地方證實?從作夢,凡夫都會作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念佛人常常念佛,所以他夢中會夢到佛、夢到菩薩,夢到講經說法這些。你再問問不學佛的人,問問他,你這兩天作什麼夢?你到處去問問,與他的習氣有關系。他心善他夢的境界善。他煩惱習氣重,惡念多,他就天天作惡夢。這個境界相,確實是從心想生的,『念佛之心,亦復如是』。

  念佛就見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而要緊就是『系念不止』,系念是《彌陀經》上講的,玄奘大師的譯本。系,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心裡頭掛念著、牽掛著。不要牽掛別的事情,要常常掛念佛就對了,掛念阿彌陀佛,把其他的念頭統統放下,為什麼?全是不相干的。心裡面若有其他的掛念,給諸位說,都是六道生死輪回邊事,你掛念這個干什麼!我們今天把念頭換掉,六道輪回邊事再也不掛念,要把它捨得干干淨淨,要常常掛念阿彌陀佛、常常去想西方極樂世界,不能夠想總相,想別相。正報,經論上常常教給我們觀佛的白毫,依報也常教我們觀蓮花,西方世界七寶池中的蓮花,常常想蓮花開、蓮華合,常想這個有好處,這就是培養淨業之緣,不再造惡業。「不止」就是不能間斷。為什麼不能間斷?一間斷你一定又去系念六道輪回。也許你說,我間斷,我什麼也沒想。沒想,墮在無明裡頭,有想都是邪念,無想你墮在無明裡頭,你怎麼會有成就!所以「系念不止」,跟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淨念相繼」,是一個意思。你只要能這樣去做,『定生佛前』,決定往生,這個「定」字非常肯定。

  『一得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雖然過去生中有無量的罪業,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惡的緣永遠斷掉了,縱有惡因絕不會起現行,沒有惡果。你現行的,也就是你起心動念的,都是大慈大悲,跟佛與大菩薩沒有兩樣。這是《觀佛三昧經》上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非常好,意思非常的圓滿。

  【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修行人,所謂聰明人找徑路,這是聰明人。大乘比小乘就聰明,換句話說,大乘人跟小乘人比,大乘走近路,小乘的路繞得遠,繞得太遠了。小乘人破我執非常之艱難,要把我執斷掉,要破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見惑第一個身見,把自己身當做我,這頭一關。怎麼能把這個身看破,身不是我,實在是個難事情。八十八品見惑斷掉之後,再斷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思惑是貪瞋癡慢疑,這五大類。從破一品身見那天開始,把八十八品見惑斷掉了,這才證須陀洹果,初果。由此可知,初果以前所修行的,需要多長的時間經上沒說,從證得初果那天開始,要把八十一品思惑斷掉,貪瞋癡慢疑斷掉,需要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若是到四禅天、四空天,那個壽命,我們凡夫心目當中叫天文數字,什麼時候才能夠出得了三界?所以他的路子迂回,時間長,修得非常辛苦。

  大乘菩薩比他們聰明太多,大乘菩薩斷見思煩惱,不用他們的方法,他們那個方法太麻煩。佛教大乘人起心動念想一切眾生,不要想自己,這個方法的確是高明。時間久了,把自己就忘掉了,從來不要想自己,要想到一切眾生,你心量愈大愈好。不要想你一個家庭、不要想你一個小團體,那都沒有辦法,不能破我執。甚至於說我們這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不行,你那個圈圈太小了,不能突破,不能破我。要像諸佛菩薩一樣,起心動念想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這樣你才能夠破我執、破身見,破你家庭、種族、國家這些界限,統統突破了。所以這個方法比小乘高明太多,這叫真正修學大乘,這是大乘根性之人。

  我們細細觀察,大乘根性的人不多,哪一個學佛的人不是起心動念都想到自己?所以你修學大乘也不能成就,為什麼?我執是堅固的執持。不但你執持,你天天還在增長我執,你怎麼能成功?佛教大乘人,對我們道場怎麼個看法?水月道場。我們每天在這裡做弘法利生的事又如何看法?夢中佛事。別當真,假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所以做,天天做,很認真做,心裡毫無牽掛,真正是一塵不染,跟《金剛經》最後講的「夢幻泡影」完全相應。不要想到這個道場將來還要傳多少年、傳多少代,你在那裡作夢!道場建立能不能傳是眾生的事情,這個地方眾生有緣,道場就建立;沒有緣,道場馬上就消失。佛法也是從緣生,我們何必替這些眾生操心,只要把自己的責任盡到,不要再操心,有緣,後面自然有人去做。自己要徹底放下,決定不能有絲毫的牽掛,絲毫的牽掛就錯了。牽掛,應當牽掛阿彌陀佛、應當牽掛極樂淨土,這就對了。

  所以,大乘比小乘的路近。大乘當中也有許多的法門,這許多法門當中,是以禅為最近,捷徑,禅是大乘裡面的徑路,為什麼?宗門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的路子直,也不拐彎抹角。大乘其他宗派法門那個路比小乘是近得多,可是還是有許多委曲婉轉之相,沒有禅那麼痛快、那麼直捷。可是禅要跟淨土比,淨土比禅更近,這是真的。禅宗裡面你要成就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你也不過是個分證佛而已。從分證佛到究竟佛,這是大乘經上常講的,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個三大阿僧祇劫是從明心見性那天講起的。你沒有明心見性,都不算。法身大士,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圓教初住菩薩到成佛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這是禅宗的,宗門走的路子。淨土宗念佛往生,一生就成就,不需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不要那麼長。所以淨宗古德有個小冊子,勸人念佛的,那個小冊子的題目叫《徑中徑又徑》,可能我們這邊也有。你看這個小冊子的題目,徑就是近路,第一個徑是大乘,第二個徑是禅宗,第三個徑是淨土,小路裡頭還有直通的小路。『但念阿彌陀佛』,這是成佛最近的一條道路,大乘、禅宗不能相比!何況,大乘與禅宗你未必能修,念佛法門是人人能修、人人能成就,就怕你不肯干。

  下面是《觀經》裡面的兩句話。

  【觀經雲,以我心目,想彼如來。】

  這是「觀想念佛」的要領。我們眼睛觀察看佛相,心裡頭要常常想著,就跟大勢至菩薩講的「憶佛念佛」是一個意思。憶就是常常想,念是心上真有叫念,念是心裡頭真有。所以念這個字是會意,你看中國的文字,上面是個今,底下是個心,就是你現前心裡面有了。你心裡頭要有佛才行,那叫念佛,心裡頭真的有佛,可不能再夾雜別的東西。《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夾雜,我心裡頭真有佛,心裡面還有別的東西,你不能成功。必須把其他牽掛的東西全都放下,心裡面只有一尊阿彌陀佛,你才能成功。

  『想彼如來』,這個「彼如來」就是阿彌陀佛,這是觀想的總綱領。所以念佛人為什麼家裡頭要供佛像?供佛像是幫助你觀想的,目的在此地。要把佛的形像印在自己的心中,心裡面常常有佛,不要有其他東西夾雜,你就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你就決定往生,功夫好的人,可以自在往生。這個自在是隨意,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與自己的壽命完全沒有關系,所謂是生死自在。這樁事情我們凡夫都可以做得到。再看底下一段:

  【圓覺經雲,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

  『未出輪回』,這句意思就是講,以凡情,凡夫的情見,你要想辨別『圓覺』,圓覺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圓滿的大覺。你在那裡想、你在那裡猜測,你怎麼能猜得到?你所想像當中的圓覺,不是圓覺性,不是真的圓覺。第二句講『彼圓覺性,即同流轉』,「彼圓覺性」是你所猜想的、你所理想的那個圓覺,那是什麼?依舊是生死輪回的妄想而已,「流轉」就是妄想,是你在打妄想。圓覺性怎麼能夠思惟、怎麼能夠言說,大乘經上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若免輪回,無有是處』,這是講你用這個方法來修行,希望將來能夠超越六道輪回,經上告訴你,沒有這個道理。這段意思很深,我們用淺顯的話來說,你以為用妄想去思惟大乘經義,將來就可以能夠了生死出輪回,可以開悟、可以證果,沒這個事情。這句話非常重要,現在年輕人學經教的,犯這個錯誤的太多了,以為這個方法他是真的在學佛,他很用功,每天在研究經教、在討論經教。把這幾句念念,看他會不會覺悟、會不會回頭!

  這段文裡頭,還有個非常深的意思,說明了四弘誓願「法門無量誓願學」,是脫離六道輪回以後的事情,你們看看這段文是不是?煩惱沒有斷,就沒有出輪回。「辨別圓覺」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斷煩惱之後才有能力學法門。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是對誰說的?阿羅漢以上。沒證得阿羅漢,老老實實一門深入,要緊的是修定,因為定能出輪回,先要修定,定就是伏煩惱、斷煩惱,對付煩惱是用定功。先要出輪回,脫離輪回之後,再把煩惱轉變成智慧,那就要「法門無量誓願學」了。先把煩惱伏住,說老實話,阿羅漢講斷煩惱,那個斷的意思也是勉強說的,真正的意思是伏,並不是真的斷。伏是什麼?永遠不會起現行,真的伏住,稱它做斷。其實煩惱怎麼會斷,不可能斷的,煩惱是性德。所以第二個階段,要把煩惱轉變成菩提,煩惱即菩提,那就是要廣學多聞,「法門無量誓願學」。這第二個階段。《圓覺經》上這個意思很明顯,多少人學佛違背經訓,所以一生苦學而得不到成果、得不到效果。

  【又雲,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

  這個意思也非常之深。凡夫就是我們現在的狀況,我們現在確實用的是『輪轉生死垢心』,垢是污染。現在講到污染,大家都有相當深刻的概念,所謂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精神的污染,非常的明顯!所有一切污染,外面境界是緣,裡面是煩惱。六根接觸外緣,引起阿賴耶識煩惱現行,這樣子愈來愈嚴重,所以沒有清淨,就是清淨心不能現前。由此可知,觀佛的圓覺要清淨心,如果沒有清淨心,你要觀佛的圓覺,也是無有是處。經文沒有說無有是處,換了一句話,『而不旋復』。旋復是什麼?又回過頭來,回過來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還是搞這個,以妄想分別執著觀佛的圓覺。未得清淨心,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今天深入經藏,讀誦大乘,用的什麼心?妄想分別執著。深入經藏之後,讀誦大乘之後,還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又回來了。

  實在這個經義,清涼講得淺顯、好懂,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解釋經題裡說過兩句話,他說「有解無行」,有解,我們深入研究,沒有去照做、沒有修行、沒有功夫,叫「增長邪見」,「而不旋復」就是增長邪見。可見得佛門講求的是解、行要相應,特別是《華嚴》,《華嚴》把行擺在前面,解擺在第二。《華嚴經》上以兩位菩薩顯示這個意思,普賢是代表行的,實行、實踐、真干的,文殊菩薩代表智慧。而經上告訴我們,《華嚴經》上普賢為長子,文殊為庶男,文殊排在第二。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華嚴經》是行重於解,它是解行相應,但是行擺在第一。

  《圓覺經》上這兩段話的意思亦復如是。要認真去修,修就是把自己的毛病、把自己的習氣,要認真的改過來。我們佛門裡頭常講開悟,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徹悟是講明心見性,徹底覺悟,我們現在沒有,小悟總要有。什麼是小悟?每天反省檢討,知道自己的毛病、知道自己的過失,這就是小悟,就是覺悟。覺悟之後,能把自己的毛病、習氣改過來,那叫修行,你真的修了。覺悟是智慧,改過是功夫,這才叫解行相應。如果今天一天沒有發現過失,這一天就空過了,這一天迷惑顛倒,一點進步都沒有。佛經裡面說過,世間有兩種人沒有過失,一種是諸佛如來沒有過失,第二種是凡夫沒有過失。凡夫怎麼?不知道自己有過失。如來是所有過失都改過來,真的沒有過失了。三乘聖者他們之所以不同於凡夫,他們知道自己的過失,三乘是講聲聞、緣覺、菩薩,跟我們凡夫不同的在哪裡?他們天天找到自己的過失、天天在改過。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是他的過失,所以他天天還在覺悟、天天在改過。改過就是修行,把自己的錯誤修正過來叫修行。這兩小段的經文,含義無限的深廣。

  【彌陀疏鈔雲,實相雲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雲,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反,雲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

  這一段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經》注解裡面為我們解釋『實相』,實相就是事實的真相。實相的意思很深,通常解釋在這個名詞裡面,從體、相、作用上來說明。體,實相無相,說無相是從體上講的,真相。從它作用上來講,實相無不相,無不相就是有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是無相的實相變現出來的。既然變現出來的,為什麼說它無相?因為這些現象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所以從體上去觀察,它無相,從相上去觀察,它無不相。因此,佛與大菩薩對於它的體相認識得非常透徹,一點也不迷惑,因此在應用,他的受用裡面來講,無相無不相。無相無不相,這個實相是講受用,我們如何來享受,那就自在了。因為它無相,像《金剛經》上講的,佛才教人「應無所住」,又因為它無不相,所以佛教人「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講的我們怎麼樣來生活,生活裡頭的大原則,守住這個大原則,守住這個總綱領,就是無相無不相。無相無不相就是無住生心,那你就得自在。無住心清淨,一塵不染,心裡頭絲毫的牽掛都沒有。這個時候生的心是大慈悲心,廣利一切眾生,確實如古大德的話,正法久住,普度眾生,生的是這個心,護持佛法,廣度有情,他生這個心。

  因此,蓮池大師在此地說,這是怕一些人誤會,以為要證實相,一定要把相都滅除掉,那就錯誤了。這些相是幻相,怎麼能夠滅除掉?『非必滅除諸相』,「非」,不是叫你要滅除諸相。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幻相在,不需要滅除。怎樣才能夠見到實相?『即相而無相』就行了。什麼叫做即相無相?我們還拿古德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只要你勤修六度而不著修六度的相,就對了,就是即相而無相。即相是什麼?修六度。六度是什麼?六度是我們日常生活,我們生活所有一切的活動,一天的活動、一年的活動、一生的活動,歸納起來總不外乎這六大類。無論你是從事於哪種行業,都可以歸納在這六大類裡頭。六大類是我們日常生活,這是即相。凡夫不知道離相,著了相,那就錯了。著相為什麼錯?因為這些相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你怎麼能執著?著就迷了。你要知道,這所有現象當體皆空,了不可得,我們不執著就對了。不執著就悟了、就不迷了,不執著就無相,即相無相,這就對了。

  『經雲』,蓮池大師引用經典,他引用哪部經,我們不知道。『治世語言』,古聖前賢的教訓。在中國,如同孔孟的教訓,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麼處事,這些倫常道德,就叫治世的言語。這些教訓,『與實相不相違反』,這句話的意思我們能夠體會得到。世間聖人的教誨與實相不違背,那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還會有違背嗎?『雲何萬德洪名』,萬德洪名是指「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這句名號還『不及治世一語』嗎?實在講治世的善言,一般世間人尊之為經訓,寶貴的教訓,只是彌陀洪名裡面的一小部分而已。這個在前面跟諸位說過,彌陀名號,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的總綱領、總題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無量的經法,都不出「阿彌陀佛」四個字的范圍,知道的人很少。所以古人常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決不是世間聖賢寶貴教訓能夠相比的。世間聖賢寶貴教訓很有用,我們常常記在心裡、常常奉行,對我們有好處、有利益。但是那個好處利益小,不究竟、不圓滿,這一句萬德洪名的利益是究竟圓滿的。蓮池大師這段的意思在此地。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十五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15

  請掀開經本,第十五面第七行,從第七段開始:

  【圓中鈔曰,四明雲,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極真故。】

  這段引用經論比較多,我們一段一段的來看。四明尊者是天台宗的一代祖師,他的著作也很多,這是智者大師的傳人,這些話多半都是在《法華經》注解裡面所講的。『圓極之果』就是圓教的佛果。一切法既然都是從心想生,由此可知,一切法絕非真實。而一切法的真相,可以說隨一切眾生不同的概念在起變化。變幻是無常的,無論怎麼樣變,它的體都是空寂的,正是《金剛經》上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則是相同的,但是每個人的觀念當中所變的現象不相同。所以,相絕對不是真實,這是我們學佛必須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是。到證到「圓極之果」,可以說是心性究竟圓滿的顯示出來,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了。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那就是障礙,他還沒有達到圓滿,沒有達到圓滿之前,所現的一切境界相都有差別。即使等覺菩薩與等覺菩薩,也不會完全相同,我們可以說是大同小異,不可能完全相同。唯有到成佛了,這個時候就相同,佛佛道同,他是心性究竟圓滿,這個時候所現的相決定沒有差別。

  『所有名字』,名字也是相分之一,所謂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名字也是相分之一。既然相隨心轉,心圓極了,相也就圓極了,這一定的道理。所以它「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為什麼?『究竟成就』,底下說明其所以然,『蓋其所召,皆極真故』。不僅是在佛法裡面,我們在經論裡面看到許多的名相,像現在編的《佛學大辭典》,佛法名詞如是,世間的名詞也不例外。所以佛法中有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這個圓就是圓極之果,他所說的、他所見的、他所接觸的,無有一樣不圓。這個「圓」是與自性完全一樣,絕無差別。所以說萬法是一不是二,那個「一」達到究竟圓滿,沒有到這個境界,我們所接觸的外境總是不圓。在大乘法裡面,像菩薩的果位,證得愈深就愈接近圓滿。我們在《金剛經》上看到,從小乘初果,我們一般講超凡入聖,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向圓這條道路上走,愈走愈接近,最後達到究竟的圓滿。圓滿就是一,萬法歸一。什麼時候歸一?它本來是一。

  我們凡夫因為煩惱、業障、習氣,距離一,好像是愈走愈遠。愈走愈遠,原因是迷,這不是真的,完全是虛妄的,所以說妄想分別執著。距離圓、一好像是愈走愈遠,其實沒有這回事情,如果真的是愈走愈遠,實在講沒有這個道理,只是迷、悟不同而已。所以,一切所召都是極真,沒有一樣不真實、沒有一樣不稱性。大經裡頭常講萬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如」就是真的意思。《金剛經》上給我們解釋如來,「如來者,諸法如義」,諸法涵蓋了世間出世間一切法。

  【故大經雲,世谛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谛,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谛故。】

  『大經』,此地沒有指出是哪一部,在一般大乘法裡面指大經,多半是指《華嚴經》,在性宗裡面指大經,多半是指《大般若經》,這是常常被人稱之為大經的。在淨土宗稱大經,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有很多不同的譯本,都稱之為大經。經上有這麼一段話,這段話裡面如果我們能參透,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多少能夠體會一些。『世谛』就是俗谛,凡夫的見解。凡夫見解,有名無實,為什麼有名無實?他名、實不能相應,也就是說,因為他有妄想分別執著。實在講,名跟實真的是一不是二,這個話如果我們套《六祖壇經》上的一個格式、模式來看,我們就容易體會。《壇經》上說,印宗法師第一次跟能大師見面的時候,向他請教,五祖在黃梅對於禅定、解脫怎麼樣講法?而六祖回答他,並沒有說明五祖對於這兩個名相如何解釋,並沒有這樣答覆他。他反過來說,禅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換句話說,二法就不是佛法。此地也是,名實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這是凡夫的見解。

  什麼時候你能夠入不二法門?名實是一法,不是二法,你就入門了。入不二法門,就是宗門裡面講的明心見性,你見到性了,為什麼?性是不二法,所有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統統是不二法。我們今天講我跟人,我跟人是二法,你是凡夫。幾時你知道我跟人不二,你就是菩薩,你就明心見性。眾生跟佛是二法,你決定是六道凡夫;哪一天知道眾生跟佛不二,你就成佛了。什麼時候你見到不二,你自己曉得你成佛了。你還知道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裡頭,還有彼此、還有二,沒有入門;不管你怎麼修,你以為你修得再好,古人講的,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一天磕十萬個大頭,你還是凡夫。

  怎樣才能入不二?你要曉得二從哪來的?妄想分別執著來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就不二。為什麼『第一義谛』裡面『有名有實』,名實是一不是二,這個意思跟《金剛經》上講的諸法如義是一個意思,如就是不二。我們凡夫執著性跟相是二、事跟理是二,人家到諸法如義,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佛如眾生,眾生如佛,生佛一如,生佛不二,這樣才能見性,這才能解決問題。二,諸位要曉得裡面永遠有斗爭,斗爭就是造業,入不二法門之後,永遠沒有斗爭,不要說斗爭的事沒有,斗爭的念頭都沒有。什麼人?圓教初住菩薩,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就入不二法門。凡是起心動念還落在二、三裡面,在《壇經》裡面我們看到,印宗法師沒有入不二法門;換句話說,印宗法師修得再好,他沒有得到圓教初住的地位。因為到達圓初住的地位,不會有這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他還在二、三,他是凡夫,不是聖人。

  『佛是究竟第一義』,圓滿的第一義。法身大士是分證的第一義,他確實入第一義了,但是他沒有圓滿。到如來果位上,圓極之果,他圓滿了。因此他的名字,我們曾經說過,佛所講的一切經,字字句句都圓滿、字字句句都究竟,為什麼?人家心清淨,心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有一切的言語、文字統統圓滿,統統是第一義。乃至於他表演在生活上,我們在《金剛經》上一開端,看到釋迦牟尼佛入捨衛大城去乞食,著衣持缽,沒有一樣不圓滿,沒有一樣不是第一義。你要是問為什麼?人家離妄想分別執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整體、是一個義。道理在此地。

  我們修行、我們學佛,學什麼?大乘經裡講得很透徹,自性本具的德能,不是修來的,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你本來是佛。你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你起了妄想分別執著,這《華嚴經》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法修什麼?去妄想執著而已。妄想執著淡一分,我們自性的德能就透一分;妄想執著統統沒有了,你就見性。到統統沒有了,還有余習沒斷,余習雖然沒有作用,它還障礙你圓證;根本無明是余習,剩余的習氣。習氣難斷,這個事情很難說,也很難懂,古人用一個比喻,讓我們從比喻當中去體會。譬如酒瓶,盛酒的,我們把酒倒得干干淨淨,裡面也擦得干干淨淨,確實一滴都沒有,聞一聞還有味道,聞的那個味道,就叫余習。這個比喻什麼?你的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斷了,就好像酒倒盡了,確實沒有了,你證得圓教初住菩薩果位,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但是那個味道習氣沒斷,要把那個習氣斷盡,你就證圓極之果。這個在大乘經上佛常講的,有四十一個階段,四十一個位次,一分一分的把那些習氣淘汰掉。諸位從這個比喻裡面去體會。

  所以他們真的沒有這些事情,妄想執著確實沒有,他們確實入了萬法皆如的境界。為什麼不能圓證?就是無始劫的習氣在,雖在,這習氣絕不起作用。如果習氣起作用,見性他就做不到,他沒有辦法見性。修得再好,我們一般講他在十法界,十法界裡面的聲聞、緣覺、菩薩,他不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這個妄想分別執著的事確實完全斷掉,這是脫離十法界,而進入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的圓證,就是斷余習。我們再看底下這段文。

  【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谛,故一稱嘉名,萬德齊彰,彌陀萬德慧日,既已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自然當念消乎塵劫,罪性本空,虛而不實者既銷,則稱名功德,福等虛空者自生。】

  《圓中鈔》裡面舉前面兩段做一個前提,說明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佛名號的人很多,雖然是念佛名號,不能叫執持,經上教給我們要執持名號,為什麼說我們沒有做到執持?持是相應,我們念這個名號,與名號的德能不相應,不相應就是我們念這個名號不如法。怎樣如法?實在講經論儀軌裡面我們常常看到,叫一心稱念,就相應了。我們念這個名號,裡面還夾雜著妄想,所以不能叫執持。執持是裡面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一心稱念,那個功德就無量無邊,會把自性念出來,會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念掉,那真正是修行的好方法。一面念佛號還一面生煩惱,這個沒有用處,這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而已。這種結緣的方法,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不知道結了多少次,現在遇到再結一次,但是這一生不能往生,依舊還要搞六道輪回。如果想這一生永脫輪回,往生不退成佛,那就不能再犯過去的老毛病。

  這句佛號我們要念到什麼樣的標准?《無量壽經》的經題上教給我們的,「清淨、平等、覺」,只要念到這個標准,你就相應了,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的心清不清淨?平不平等?是覺還是迷?會念佛的人,經上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是佛常常勸我們的,受持是關鍵。會念佛的人,心裡頭念頭一起,這個念不管是善念、是惡念,不必要理會它,念頭一起,佛號就提起,「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壓住了。能夠壓得住,功夫,功夫得力。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凡夫的老毛病、老習氣,妄念會起來。順境裡面生歡喜心,歡喜是妄念;逆境裡面生煩惱心,那也是妄念。惡念是妄念,善念還是妄念,你所感的都是六道輪回,善念感三善道,惡念感三惡道,你總出不了六道輪回。所以這個法門真是妙極了,念頭一起,「阿彌陀佛」,把念頭壓下去。以這句佛號,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心要真的清淨平等,就生智慧,覺就是智慧。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而沒有過失,沒有過失就是我們佛家常講的不造業。心不清淨、不平等,這裡面就會造業,「起心動念無不是罪」,這是《地藏經》上所講的。

  這一句佛號實在不可思議,阿彌陀佛已經證到究竟圓滿的佛果,我們稱這句名號,叫『萬德齊彰』,自性裡頭圓滿的智慧德能,就在這句名號裡面顯示無遺,全都顯示出來。好像我們沒有體會到,我們天天念阿彌陀佛,這個境界不現前,經上雖然這樣說,我們沒有體會到。剛才說過,沒有體會到是你沒有用一心念,你要用一心念,你現在就體會到。為什麼?一心是真心、是真如本性,一心裡頭沒有界限。妄想分別執著裡頭有界限,有界限你的德能就局限,你畫成很多界限,你就不能超越你自己畫的界限。凡夫的界限很小,「我」,就是一個小圈圈,我跟人就對立,那個圈圈就沒有辦法突破。我不能容第二個人,甚至於更可憐的,自己對自己都不能容,真可憐!沒有人,他自生煩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都生煩惱,這就是自己跟自己都不能相容,你說那個圈子多小!但是一心裡頭,一心就沒有二,一心所有一切界限統統突破,那個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無所不包。你用這個心去念一句阿彌陀佛,自性的德能的確圓滿現前,自己能感受得到。感受的是什麼?佛經上常講的輕安、自在、法喜充滿,這是真的享受,從前方東美先生講人生最高的享受。再看這些芸芸眾生,像從前自己一樣迷惑顛倒,自然生起大慈悲心。大慈悲心就是無條件的關懷眾生、無條件的幫助眾生,沒有條件的,自然能生得起來。所以,「一稱嘉名,萬德齊彰」。

  『彌陀萬德慧日』,「慧」是表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日」是比喻像太陽一樣遍照大地。光明遍照沒有分別,沒有說這個不喜歡我,不照他,那個喜歡我,多照他,沒有,平等的。『既已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瑕是瑕疵,就是染污的意思,黑暗是無明,罪瑕是表惡業,『自然當念消乎塵劫』。眾生的罪是不是消了?彌陀佛光常照我們,不但彌陀的佛光照我們,十方一切諸佛的佛光都照我們,從來沒有間斷,我們的罪業好像沒消。這是什麼道理?就好比陽光普照,我們出門偏偏打一把傘,不讓它照,不是佛光不照你,是你自己不肯接受。什麼人接受?一心的人接受,一心的人他把障礙去掉,他接受到了。二心、三心的人不接受,二心、三心就是遮蓋,叫障,業障,障礙諸佛的般若光明,這個沒有法子,佛不能度你。由此可知,我們果然會用一心,你就得諸佛威神的加持,我們中國人常講保佑。一心就去掉自己的障礙,就能得到佛智慧德能的加持,我們的無明業障就逐漸消除。

  『罪性本空,虛而不實者既銷』,無明也是無自性,罪障也是無自性,換句話說,當體皆空,了不可得。你以為它有,它就有,你的心恢復到清淨,把這些妄念統統捨掉,它就沒有。換句話說,捨妄念,難!太難了。佛菩薩就是沒有妄念,凡夫是妄念太多,這個東西是業障,障礙佛光遍照。我們今天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正清楚明白之後,就曉得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怎樣去用功夫。一定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打掉,有這個東西存在,修得再好、再精進、再用功,都是福報,你修福。福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壇經》上六祖跟大家開示,講得很好,生死輪回的大事,福不能救,福不能幫助你超越輪回,福只可以在三界六道裡享受。可是你要記住,享福沒有不造罪業的,諸位仔細去讀歷史,觀察古今中外的這些帝王、豪門貴族,在世的時候享了幾十年的福,福享盡了,到哪裡去?都到三惡道去了。正是佛法講的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墮三途。

  沒有福報的人,想做害眾生的事情他做不了,他沒有能力做。從前在中國大陸,在抗戰時期,我們多半住在鄉下。鄉下人要吃肉,平常沒有賣肉的,一個月只有兩天賣肉。你就想想看,殺生、吃肉那也是要造業,佛法裡講真的給你說,吃它半斤你來生要還它八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只有有錢的人家天天吃肉,天天造業,跟眾生結下深重的冤仇。窮人沒有能力造業,想吃肉他沒有能力吃,所以窮人到第二世就翻身,富人就下去了,這是事實。如果說有權力的人,他造業就更重,一個妄想、一個錯誤的政策,多少人受害,墮落在地獄裡什麼時候出來,難了,太難了。所以佛在經上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說得一點都不錯。菩薩知道事實真相,起心動念小心謹慎,不敢做錯事情,不敢跟一切眾生結怨仇。凡夫不怕,凡夫不曉得因果報應,任意的在造作,到果報現前的時候後悔來不及。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從今而後,我們要學菩薩,要修一心。

  《彌陀經》上的目標是一心不亂,什麼叫亂?亂,是被外面境界動搖了,你的心亂了。你到市場去逛逛,看到現在的產品,新產品日新月異,看了之後心就動了,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你就亂了。如何在一切境緣當中去修如如不動?《金剛經》末後總結兩句一偈,是般若經的總結,兩句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偈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兩句一偈做為《金剛般若》的總結,《金剛般若》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綱要,這個總結就是世尊二十二年說般若的總結論。我們的毛病是處處著相,佛教給我們「不取於相」,我們偏偏著相、偏偏要取相,佛教我們「如如不動」,我們這個心總是在動。取相就不清淨,心動就不平等,所以經題上,清淨、平等,清淨就是不取於相,平等就是如如不動,不動就平等了。我們用什麼方法達到?用執持名號,心裡頭才動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把它壓下來,這個叫做功夫,這叫真正會念佛。

  『則稱名功德,福等虛空者自生』,稱名是福,這個福德會變成功德。在修持裡頭,我們在《金剛經》裡面講得很多,怎樣把福德變成功德?清淨心就把福德變成功德。如果是妄心,妄想分別執著把所有的功德都變成了福德,有妄想分別執著的人決定沒有功德。什麼叫功德?清淨平等覺是功德。你的心不清淨、不平等,哪來的功德?功德是定慧,持戒是手段,因戒得定,因定生慧,定慧是功德,功德跟福德我們要辨別清楚。所以這個時候他這個福德,功德裡面有福德,福德裡頭沒有功德,這個福德就大了,「福等虛空」。為什麼等虛空?因為他心裡頭沒有界限、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修的福報等虛空遍法界。

  【彌陀要解雲,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我們一段一段的來看。這是講念佛往生,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會有品位差別的不同?假如『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這一句文要看清楚,見思煩惱沒斷,但是見思煩惱要有力量伏,才能往生,伏住,它並沒有斷。如果要是斷了才能往生,我們這些人都沒指望。我們今天能往生,是帶業往生,帶業就是沒斷,沒斷怎麼能往生?伏住!這一句佛號,他有功夫,功夫能把妄想分別執著伏住,剛才講了,一個妄念起來,「阿彌陀佛」把它壓住。壓住,叫妄想分別執著不現前、不起作用,但是妄想分別執著並沒有斷,只是你佛號念得有功夫就是了,能把煩惱伏住,這樣就能往生。

  這種功夫我們一般講是成片,功夫成片!這是往生起碼的條件,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裡面『三輩九品』,就是你伏的功夫的淺深,與你發菩提心的大小,你菩提心發得大,你往生的品位就高。菩提心就是深心、慈悲心,深心前面講了,好善好德,大慈大悲。這個心大家都發了,雖發了,但是程度不相等。有人發的心很大,發的心真誠,品位就高;有些人雖然是發了,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沒有能力顯現出來,不能說他沒有,他這個力量薄弱,他往生品位就低。這是講功夫成片的,未斷見思,但是要知道有能力伏見思煩惱,伏容易,斷難。

  【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余土。】

  這是念佛功夫又更進一步,見思煩惱斷了,你看斷,不是有意去叫它斷,它自自然然斷了;也就是說你伏,伏久了自然就斷了,不必刻意去斷。刻意去斷,決定斷不了,為什麼?刻意就是煩惱,哪有煩惱斷煩惱的道理?所以煩惱要斷,它是『任運』斷的,你只老實念佛,自自然然就伏煩惱,自自然然就斷煩惱。不要著急,只要老實念!「任運」是自然,這些觀念自然就淡薄了,淡薄是伏,沒有了就是斷。哪些觀念?我們不能不知道,說粗淺一點大家好懂,說佛教這些名詞不好懂。說淺一點,是非人我、貪瞋癡慢,我們學佛,如果是非人我、貪瞋癡慢一年比一年淡薄,就證明你的功夫得力,你的境界一年比一年好。給諸位說,為什麼要淡薄?假的,不是真的,是非人我、貪瞋癡慢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的心裡頭有這些東西,這就是生死輪回的根本,你為什麼會有生死?為什麼會有輪回?就是你心裡面執著這些虛妄的東西。真實的東西裡面,《金剛經》上說得很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那是真的,清淨心中什麼都沒有。六祖惠能講得好,「本來無一物」,哪裡有是非人我,哪有貪瞋癡慢!全是假的,全是一場空。你把這個虛妄的東西、假東西,你把它執著不放,這就搞六道輪回,這是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愍者,這人真可憐!

  什麼是真的?離開虛妄就是真的。真如在哪裡?本性在哪裡?佛在哪裡?離開虛妄,真如、本性、佛就現前,佛是自性佛,不是從外來的,不是你修得來的。所以見思煩惱先斷,品位就高,生方便有余土。

  【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

  這是功夫達到上乘的人,不但見思煩惱沒有了,塵沙、無明也破了,塵沙是比喻,比喻妄念之多就像塵沙一樣,都是比喻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真的是無量無邊。他都看破、都放下了,無明破一品,這是『理一心不亂』。無明一共有四十一品,才破一品,這就剛才講了,他的心真的清淨。像我們剛才的比喻,那個酒瓶裡面倒得干干淨淨、擦得干干淨淨,一滴都沒有,甚至於濕氣都沒有,都擦干淨了,還有味道在。所以這個四十一品,就是斷這個習氣,習氣完全沒有了,就圓滿,成佛了。這四十一個位次,《華嚴經》上稱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些人雖然沒有圓滿成就,但是很了不起,他們是真佛,不是假佛。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楞嚴經》上也是這麼說的,在十方世界,應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這四十一個位次的人,無論是哪一個位次,可以示現八相成道,可以示現佛的身分來度眾生。真的是像《梵網經》上所說的千百億化身,《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這是《法華經》,法華會上觀世音菩薩示現的身分是等覺菩薩。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示現的身分是初住菩薩,也就是說他破一品無明,這是觀世音菩薩。法華會上,是已經破了四十品無明,還有一品沒破。而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觀世音菩薩示現的是第七回向位的菩薩,恰好在當中,第七回向位,都是觀世音菩薩。真的是像經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

  可是諸位要曉得,眾生有感是有心的,我們求佛、求菩薩,佛菩薩應是沒有心的,如果他有心,他就變成凡夫,他沒有心。這個也很難懂。佛在經上,古大德舉例,譬如我們佛門,鐘鼓是離不開的,佛門的樂器,鐘鼓是主要的樂器。佛當年在世舉比喻就用鼓來做比喻,你去敲鼓,你一敲它就響,敲是感,響是應,我們敲的人有心,它應的沒有心。我們敲鐘也是如此,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它不是有意來應,它是無意的、無心的。就說明諸佛菩薩無心、無有妄心,所以他應的是真心,凡夫感是妄心,妄心感,佛菩薩真心應,感應道交。所以才「千處祈求千處應」,盡虛空遍法界,哪裡有眾生求,他同時都應,因為他沒有妄心,他並沒有起心動念;要起心動念,應就來不及了。所以,他是沒有心、沒有念頭,他才能夠普遍的與眾生起感應道交。這個是念到「理一心不亂」。

  怎麼個念法?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老實念,這個法門妙就妙在此地。正如同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大勢至菩薩修行是專中之專,真的沒有比他更專的。他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從來沒有改變,效果非常顯著。他說的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不需要借任何一個法門來幫助,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自得心開,心開就是破無明,換句話說,就是念到理一心不亂,這個境界跟禅宗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完全相同的境界。在功夫上是相等的,但是在功德上完全不一樣,修禅的人,跟修淨土的人不能比。這是生實報莊嚴土,在西方世界,他見到的是阿彌陀佛的報身。像前面凡聖同居土,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余土,見到阿彌陀佛是應化身,不是報身,生到實報莊嚴土,見阿彌陀佛是見報身。『亦分證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是理,實報莊嚴土是事、是相,常寂光是理。為什麼要把這兩個合起來?合起來告訴你是不二。你看前面同居土是二,方便土也是二,常寂光土就不二了,入不二法門。

  這一段還需要多說幾句話,怕的是諸位同修在這裡起了誤會。大師此處所說的,完全是憑我們自己念佛功夫淺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是說我們自己自分,我們自己的功夫,沒有說佛的加持。但是每位往生的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被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平等的加持。這個事情是十方世界沒有的,唯獨西方世界特別。這一段所講是普通的、是一般的,沒有得佛加持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不平等。我們念《無量壽經》、念四十八願就曉得,阿彌陀佛對一切眾生的恩德是無與倫比的,我們父母比不上,一切諸佛菩薩也比不上。他對我們的幫助是平等的。即使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十八願裡面講得很清楚,「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的菩薩是什麼身分?是理一心不亂裡面的,八地菩薩。八地菩薩,四十一品無明破了多少?八地上面,九地、十地、等覺,就成佛了,距離佛四個位次;換句話說,四十一品無明至少破掉三十七品,還剩四品,我們怎麼能想像得到!

  是不是真的破了?沒有,真的我們無明一品也沒有破,不但無明沒破,見思煩惱都沒破。為什麼你生到那個地方去,你的神通、智慧、道力就跟八地菩薩一樣?這不是你修來的,是阿彌陀佛加持你的,使你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的能力就跟八地菩薩平等,就跟破三十七品無明的這種菩薩相同。這真正不可思議,所以這叫難信之法。所有一切經典裡沒有這個說法,所有一切諸佛世界裡也沒有這個事,這種事唯獨在西方世界出現。所以一切諸佛贊歎阿彌陀佛,稱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你就曉得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是怎樣對待一切眾生的,平等、慈悲達到了極處。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面貌跟佛相同。我們這個世間的人,世俗裡頭常講「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這個話講得很有道理。相貌從哪裡來?相貌從心變現的,唯心所現。你心地清淨,你相貌就清秀,心地善良,相貌看到很善良,相隨心轉!心地很凶惡的人,相貌叫你看到寒毛直豎。

  過去李老師,我們跟他的時候李老師曾經說,他曾經見過兩個人,這兩個人相貌很凶,見到的時候就感覺到不寒而栗。用現代的話來講也能解釋得通,每個人起心動念磁場不一樣,他那個磁場非常強,讓你在裡面感觸到的時候,你的身心不安。在佛法裡面告訴我們,佛法講光,不講磁場,講光,佛有光,金色光明,魔也有光,也是金色光明,魔修的福報很大。魔的金色光跟佛的金色光,不同的在哪裡?佛光柔和,你在佛光裡面會感覺到清涼自在,生歡喜心。魔的光,也是金色光,它像陽光,剌眼睛,照在你身上,你感覺到渾身不安。同樣是金色光明,感受完全不相同,我們一般講氣氛不一樣,這個裡面很有道理在。所以,西方世界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中的修持,以他修持的功德,加持給一切眾生。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照理說我們的煩惱一品沒有斷,相貌怎麼會那麼圓滿,這個在理上是講不通的,真的是難信之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相貌跟佛一樣,身體體質跟佛一樣,皆是紫磨真金色身,相貌都是真的是「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在一般修行,到八地以上的菩薩,相貌跟佛就差不多了,那是修得的,這是論佛加持的。

  論佛本願威神的加持,往生到西方世界,平等世界,所以這部經叫「平等覺經」,是以平等法普度一切眾生。平等法就是這一句名號,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念這一句名號去的。我們凡夫念這句名號往生的,地獄、餓鬼、畜生也是念阿彌陀佛往生的,文殊、普賢這些大菩薩還是念這句佛號往生的。這說明因平等,都是用這個方法,因平等,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果報平等,等覺菩薩跟地獄眾生都平等,這個是真正不可思議。《無量壽經》這些事情為我們說得很多。正因為這個事實,這個理太深,經上常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明白這個道理,等覺菩薩如果不得佛力的加持,他也搞不清楚。你要問他,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等覺菩薩也答不出來。難信之法不是我們凡夫難信,凡夫反而好信,糊裡糊塗就信了,真正難信是那些菩薩們難信。菩薩們要想這個道理想不通,怎麼會有這種事情?所以,菩薩難信,聲聞、緣覺這些人難信。但是它的確是事實,絕不是虛妄的。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遇到也不是偶然的,不是我很幸運僥幸遇到的,不是的,而是過去生中無量世的善根、福德,才遇到這個緣分的。遇到這個緣分,能不能在這一生成就?那就是善導大師講的「遇緣不同」。這一生當中,我們遇到的緣殊勝,遇到真正的經典,善導大師講得好,我們今天能遇到《無量壽經》這個本子,這個緣太殊勝了。夏蓮居居士為我們會集的這個本子,不容易!這個本子會集流通到現在才不過五十年,五十年前沒有這個本子。沒有這個本子,你要想讀《無量壽經》,你得要看五種原譯本,那不就麻煩、羅嗦了,這是我們的緣殊勝。又遇到像黃念祖居士、李炳南居士,把這部經詳細給我們解釋,這個難,很不容易。再遇到有一些真正修持的、真正發心的同參道友,在一起互相勉勵、提攜,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你遇到這樣殊勝的緣,那你這一生有成就,你往生品位高下,在遇緣不同。

  如果沒有這些殊勝的因緣,縱然這一生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還不想往生。甚至於有人想往生,他樣樣都放不下,結果這一生還是空過了,這一生充其量跟阿彌陀佛再結一次緣,什麼時候能滿願?那就難說了。說來生,你來生能得人身嗎?來生縱然得人身,你能夠聞到佛法嗎?不容易。來生如果有福報,去做大富大貴的人,去享福,縱然有人把佛法介紹給你,你也不會願意學,富貴學道難。世界這麼大,有佛法的都市不多,沒有佛法的地方太多了,你是不是投胎剛剛生到有佛法的地方?自己做不了主!所以說下一次再碰到佛法,不曉得是哪一生哪一劫的事情。不是一生一世連續的來,連續的來,哪要那麼長的時間,早就成佛了。由此可知,遇到佛法,我們這一生修學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遇不到佛法的時間很長,不止一曝十寒,不止!所以說修行,成就非常困難,原因就在此地,這些事實都必須要認識清楚。

  我們就講到此地。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