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康寶鑒YIN禍案一:談談本該中狀元做丞相,卻因邪YIN一無所有的李登


 2019/7/30    熱度:1995    下載DOC文檔    

  李登十八歲時考中解元,後來五十歲了還不及第,就拜見葉靖法師問原因。法師祈禱專管科舉的文昌帝君指示,帝君命令官吏拿籍簿出示說:“李登初生之時,玉帝賜玉印,讓他十八歲中解元,十九歲作狀元,五十二歲時出任右丞相。而他中解元後,私下調戲鄰家女兒,事情雖未得手,他反而將鄰女之父告下獄,因為這個原因功名推遲十年,並降二甲。後來又因侵占他哥哥的屋基打官司,因此功名又推遲十年,降三甲。後來又在長安旅店中,奸YIN一位良家婦女,又推遲十年。而今又奸YIN鄰家女子,為惡多端,不知改悔,官祿全被削去,死期快到了。”法師將上述情況告訴李登,李登聽後,羞愧悔恨至極,不久便死了。

  筆者歎曰:

  1、邪YIN且不思悔改,對一個人本有的功名富貴有毀滅性打擊

  李登有才華,前世應該修了不少福,積了很多陰德。出生時,玉帝親自賜給他玉印。18歲中解元,19歲中狀元,50歲可以做丞相。丞相相當於現在的國家總理,在同一時期一個國家正常只有一個丞相。邪YIN損害一個人命中本有的功名富貴。即使命中應該中狀元,哪怕應該做丞相。只要犯邪YIN,命中本有的功名富貴會逐漸被消掉,甚至完全消除,一點不剩。一個人想在學習成績上有所突破,功名再上新台階。記住,一定不要邪YIN。

  2、功名和學習能力有一定關系,從根本上說,與一個人的陰德有決定性關系

  李登學習能力強,想必學識淵博。否則他不會在18歲時參加省一級考試即鄉試得第一名。我們清楚,古代省一級考試即鄉試第一名是解元,通過鄉試的人統稱為舉人。但是到了50歲,李登還是解元。想必這三十二年,他屢次參加會試屢次不中,最終便向葉靖法師請教原因。因為侵占兄長宅基地,多次奸YIN女子犯下邪YIN,即使有學識有才華,最終還是沒有在解元基礎上再上一個台階,而是悔恨至極郁郁而終。想把學習成績搞好,一定不要邪YIN,在不邪YIN的基礎上努力學習。想在功名上有所突破,一定要戒色,遠離邪YIN。同時,用功讀書,孝敬父母,廣行善事,廣積陰德。

  3、文昌帝君主管人間科舉功名,頂禮文昌帝君

  李登從18歲到50歲這32年間,屢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屢次不中。終於,50歲的李登向葉靖法師請教原因。法師祈禱專管人間科舉功名的文昌帝君,文昌帝君讓官吏拿出籍簿查明原因。這30多年,李登侵占兄長的宅基地,奸YIN別人的妻女,誣告別人的父親導致入獄,有損陰德,犯下邪YIN。最終李登自己把自己的狀元搞沒了,自己把自己的丞相搞丟了。

  文昌帝君陰鸷文共1000多字,在文中文昌帝君告訴我們應該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事,適合每日或讀或誦。我們應該經常讀誦文昌帝君陰鸷文,按照文昌帝君陰鸷文的要求做好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過好每一天,過好這輩子。

  4、不要占便宜,要和鄰居、兄長搞好關系

  不謙虛,自以為是,目中無人,這是筆者讀完這則案例後對李登的評價。中解元就以為自己了不起,搶哥哥的宅基地,調戲鄰居女兒,誣告鄰居使其坐牢。由此可見,李登和他的兄長沒有處理好關系,和鄰居也沒有搞好關系。鄰居的女兒你能去調戲嗎?當然任何人的女兒,我們都不應該調戲。調戲不成,又把人家父親誣告進牢房,真是大損陰德啊!

  現實社會中,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要通過團隊合作和其他人搞好關系,大家一起努力把工作做好。我們的生活、事業、家庭才能越來越好。反之,一個人和鄰居、兄長處理不好關系,老想著自己占便宜,整天處於人際關系緊張的狀態下,這個人生活事業各個方面都不會好。

  5、及時改過,多多行善,命運才有可能發生轉機

  李登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以為自己學識淵博,18歲在鄉試得第1名中解元,以後應該很順利地中狀元,最起碼考中進士,這一切看起來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李登這個人總想著自己占便宜,而且占鄰居的便宜,占親哥哥的便宜。加之奸YIN女子,真是作惡多端。最終當李登知道自己32年參加科舉考試,仍然沒有及第的原因後,悔恨至極郁郁而終。如果李登年輕時候能及時醒悟,認識到一定要戒除邪YIN,一定要遠離色情。真誠改過,廣行善事,多多布施,勸人戒邪YIN。以他的學識,他的命運肯定是有轉機的,狀元之名與宰相之位或許能再次得到。

  6、當今社會,自以為學識淵博,能力很強,卻始終窮困潦倒的人應該從本案例有所反思。

  在現實社會中,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有口才有學識,學歷高且能力強。但是亂搞男女關系,邪YIN,墮胎,不尊重異性,不自愛。導致自己事業發展受阻,健康受損,沒有定力,被人輕賤。這種人有的自以為了不起,就像本案的李登一樣。殊不知,人在做,天在看。如果一個人事業發展不順利,但是這個人感覺自己的學識和能力又很好。那麼,請一定要戒除邪YIN,一定要遠離色情,一定要改過行善,一定要孝敬父母。

  以上幾點是通過這則案例得出的一點心得,不當之處,請多多指教。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