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感懷


 2019/8/15    熱度:1448    下載DOC文檔    

  住山感懷

  學校封閉教研,去了新密伏羲山。

  山中村民,或一兩戶或兩三戶,依山就勢,散散落落逐土而居,絕無成千個平方以上的大面積聚居。而老家平原,動辄人口成千上萬甚或幾十萬上百萬的聚居,與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麼山民的寡居與平原居民的群居,各自有著怎樣的成因呢?

  佛曰今日之象乃往因之果。

  這就是說眾生所居的寡眾與否,最根本的往因應是心理壯態不同。平原地帶寬敞遼闊,萬物皆易為見;凡所有情,如果所思寬廣且其見識眾而通常者,應感生於平原。大山區域壁高谷深,奇物多有歸藏;凡所有情,如果所思深邃且其見識寡而見鮮者,應感生於大山。

  大千世界,外境景象,異如恆沙,各異境處之有情,心思皆當有異。

  又曰依繞正轉。

  恆沙有情,與其說心思不同故,感生之外境也千差萬別;不如說心思的千差萬別,感生出了相應的外境。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修学报告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