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無量壽經(1992年11-15集)
無量壽經 (第十一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1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一面,這是概要的第四個大段: 【方便力用。】 在這一段裡頭,主要給我們說明,我們學習這一部經,修學這個方法,究竟有什麼用處。 【度生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所結,大智之所顯,萬德之所莊嚴,果覺之究竟處也。是故繼體性宗趣後,而論本經方便勝妙之大力大用。】 佛出現在世間,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解決生死大事。這一樁事情,自古以來,中國、外國確實有一些人覺悟到這一個問題,但是始終沒有法子解決。也就是說,發現輪回這個事情有,對於輪回狀況能夠理解明白的也有;可是輪回究竟怎麼發生的?怎樣才能夠超越?這個問題,自古至今,沒有一個人明了。所以佛才出現在這一個世間,幫忙我們解決這一個大問題,這個就是講的方便度生。 度眾生這個「度」字,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幫助眾生、協助眾生,解決我們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就是這個意思。「方便」,方是方正,便是便利,這是從方法上講的;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很容易而且很正確的方法。方便是就這個意思,容易而且非常正確。這是佛幫助眾生一個很大的願望,也是佛的智慧。我們說佛的德能,這也是佛德能的表現,所以稱之為莊嚴。這個問題,也只有佛能解決。因為佛才有這一種圓滿的智慧,無盡的能力,這就是果覺的究竟。因此,在這一部經前面跟我們講了教起因緣,再講體性,再講宗趣,接著一定要說明佛幫助我們的方法以及學習的用處。 【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 實在講,我們學佛,這些地方是很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哪三種?第一個是: 【說經,法施利益,令眾生破迷開悟,早證無上菩提。】 這是佛對眾生最有利的一樁大事。「說經」,就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為我們說出,這叫做法布施。我們從佛的教誨當中,漸漸明白了,漸漸的開悟,再依照佛教給我們的方法來修學,這一個真實的境界,我們也像佛一樣的可以親自證得,這就是俗話講成佛了;換句話說,他能成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佛。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成就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叫成佛。這些名詞術語,它的含義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然後才知道佛法裡面沒有迷信,佛法確確實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換句話說,這是我們在一生當中,必須要認真學習的。第二種利益: 【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相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皆能滅罪消業,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 這是事實。我們凡夫業障太重,所以見不到;雖然見不到,佛對我們的加持,對我們的護念,從來沒有間斷過。這個地方要給諸位報告的,佛的身相光明從哪兒來的?他有,我們也有。我們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問題是他的光明完全顯示出來了,我們的光明被煩惱、被妄想蓋覆住了,所以雖有,好像不起作用,這個就是佛在經上常講迷失了;是迷失,並不是真正的失掉了,只是迷了暫時不起作用,雖有等於沒有,是這麼個意思。光明是從智慧生的,也就是從清淨心生的;心清淨,就生智慧,就放光明。相好是福報,是他真正能夠修福所成就的。由此可知,光明是自力自己修行的果報,相好是利益眾生的果報。 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的短促,這是我們應當要覺悟的。一個人的一生,幾十年,縱然長壽活到一百年,一百歲的人畢竟還是少數;一百年的時間,實在說,非常的短促,並不是很長,一剎那就過去了。在一生當中,這個日子究竟怎麼過的?過的有沒有意義?有沒有價值?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現代人講,你在一生當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究竟有哪些貢獻?這個也與我剛才所講這個意思很接近。佛法所講的范圍就更大了,不是對這一個社會,不是對一個國家,而是對盡虛空遍法界的諸佛菩薩一切眾生,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事情,這就有意義了,這個一生就沒有空過了。 所以學佛,學佛的什麼?一定要學佛的心量。佛的心量廣大無邊,經上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心能包太虛空;太虛空是我們所知道最大的了,心包太虛空。量是度量,度量能容納恆河沙數的大千世界,量周沙界,這是我們要學的。 我們今天所以不能成佛,不能恢復自己的智慧德能,你要問什麼原因?心量太小了,兩個人都容納不下,這怎麼能成功!所以首先要把心量拓開;心量一大了,那就自自然然要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像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音菩薩是誰?是自己,不是別人。 那麼怎樣才是真正的把眾生苦難問題解決了?我們看佛在經典上說的,一切諸佛如何幫助眾生徹底解決苦難的問題?參透了大小乘經典,我們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勸導眾生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這個事實我們明白了、搞清楚了;換句話說,佛出現在世間能夠做的事情,我們也能做。別的事情難,佛能做的、菩薩能做的,我們做不到;勸眾生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個事情佛能做、菩薩能做,我們也能做。這才知道,這一樁事情是幫助眾生真正徹底解決問題,這是屬於究竟圓滿的功德。諸佛菩薩關心我們,冥冥當中加持我們,提醒我們,這是佛的威神。 「若有眾生,稱念觀察」。眾生也要有緣分,有這個機緣能夠接受佛菩薩的加持,接受佛菩薩的護念。用什麼方法接受?你有心就行了。就是《楞嚴經》上講的「如子憶母」,母親憶念兒子,兒子也念母親,那就行了,這個力量就接上了。換句話說,佛念我們,從來沒有間斷;我們一念佛就跟他相應了,這個力量就得到了,所以說「稱念觀察」。 「稱念」是持名念佛,就是執持名號。「觀察」是屬於觀想,我們心裡面常常想佛,常常體會佛的教訓,體會佛的意思,能夠憶佛念佛,當然能滅罪,當然能消業障。滅罪消業障,就絕對不會墮三途。在這個世間有求必應,將來一定得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當生成就圓滿菩提。這一段是講佛以他的本願功德威神,加持一切眾生,這是平等的加持,沒有偏愛。第三: 【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 這一句話很要緊。世間人,哪一個人不愛父母?哪一個人不關心父母?你所得到的法門,總會希望自己的親人修學那個法門是第一殊勝的。第一殊勝的是什麼?念佛三昧。無量無邊的法門,佛勸他的父親修這個法門。為什麼沒有說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在他出世沒有幾天的時候就上生忉利天了,世尊是他的姨母扶養長大的,所以這裡說他的父親,沒有說他的母親。 這個地方特別節錄經文裡頭的一段話: 【佛告父王,一切眾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 這是佛勸告他父王的一段經文。一切眾生生死中,就是輪回之中,就是說在三界六道,無論在哪一道,無論受的什麼身,只要起心念佛,能夠系念不止。這個不止,就是《楞嚴經》上講的「淨念相繼」,也是我們常講的「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就是系念不止。這樣的人,他決定生在佛前,決定得生。生到淨土之後,無始劫以來,他的業障、他的罪障自自然然消除了,而成像佛菩薩一樣的平等慈悲。 【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勸父之言,唯勸念佛。可見種種行門,非不殊勝。】 這是對於一切法門的贊歎,祖師大德常常提示我們,「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是事實。雖然法門平等,我們眾生的根性不平等,因此有些法門我們學起來容易,有些法門學起來困難,這是對於法門不能不選擇。這一段,也就是佛為我們選擇,看他是怎麼個選擇法。因為釋迦牟尼佛的父親也是凡夫,也跟我們一樣,業障習氣都很重,佛為他選擇的是念佛法門。 【但非凡眾之所能修。】 這就是其他的法門,凡夫聽聽是可以,修學起來確實有困難。 【唯有系心念佛法門。】 這個「系心」,系就是專心的意思,專心念佛,我們心裡頭常常牽掛著阿彌陀佛。這個系就是牽掛的意思,不要牽掛世間這些拉雜事,世間一切拉雜事都是輪回一邊事,你心裡有牽掛,那就有輪回,造輪回業。把世間事統統放下,佛法裡面的事也放下,一心一意就念阿彌陀佛。實在講,現在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年歲大,或者是年輕;年紀大了、老了,時間少了,不夠了,學其他的法門來不及了,耽誤時間,應當徹底放下,專心念佛。年輕的,覺得自己時間還很多,這個想法也未必正確。這個世間有意想不到的災難,我們有沒有能力避免?像基督教所說的,世界末日快到了。世界末日是哪一年?他們說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上帝、耶稣都要下到人間來審判世人。今年是九二年,到九九年,你看還剩幾年?這要提高警覺,世間有意想不到的災難,我們何必浪費時間。所以一切佛法,我們也暫時把它放下,專心念佛,求生淨土。如果要想博學多聞,到極樂世界再辦,這是一個最聰明的打算。現在在這個世間不搞了,到極樂世界再去搞。這是說這個法門,系心念佛法門。 【最是應機。】 最適合於我們現代人修學。 【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顯示無余。】 我們都曉得自己業障很深。怎樣消災滅罪?念佛這個方法最有效、最殊勝、也最快速。下面說: 【念佛有四種。】 這個四種,實在是四大類,每一類裡頭還可以分許許多多種,只介紹這個四大類。第一個: 【持名念佛。即本經所宗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這一個方法,《無量壽經》上提倡。《無量壽經》教給我們是這個方法,小本的《阿彌陀經》也是這個方法,都是教我們執持名號;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特別引善導大師的兩句話。善導大師是唐朝時候人,在那個時代,中國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唐朝時候是最強盛的時候;靠我們的東方是現在的韓國、日本,南面是越南,像現在的寮國、柬埔寨,這個附近的小國都到中國來朝貢,都派他們優秀的學生到中國來留學。而到中國來學佛的就非常之多,成果也很殊勝,像日本這一些高僧,對善導大師就非常崇敬,比我們中國人這個敬愛之心要勝過很多。在台灣,台北市有個善導寺是日本人留下來的,不是我們自己建的,是紀念善導大師,這個寺廟用善導大師的名號,這是對他的敬意。造善導大師的像,在日本很普遍,中國大陸就很少見到了。善導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第二代的祖師,所以諸位看到那個寺叫善導寺,那一定是念佛的,是淨土宗的。他老人家說「唯有徑路修行」。這個徑,是最近的一條道路;我們講成佛,成佛最近的一條道路,就是念阿彌陀佛。 在傳記裡面,我們看到有這麼一個說法,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阿彌陀佛應化,身分暴露了,被後人知道的有幾位;善導是一個;以後有永明延壽,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還有國清寺的豐干和尚,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這三位在歷史上幾乎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佛菩薩在中國化身確實多,但是不露身分,露身分的很少。 為什麼大師要給我們介紹、推薦這個法門?正是因為它方便、容易、簡單、直捷,而且成功快速,有這麼許許多多優越的條件,佛把這個法門教給我們,這是佛對我們的恩德,佛對我們的護持,表現在具體的言行之中。第二個: 【觀像念佛,以供養聖像,注目觀視,然像去還無,因成間斷。】 這是第二類的念佛方法,叫觀像。觀像,也就是把佛的形像深深的印在我們的腦海之中;照佛法的名詞來講,深深的印在八識田中,這是用觀像。觀像,這個比較前面要麻煩一點了。因為你必須要有一個很莊嚴的佛堂,佛堂裡面供養佛菩薩的形像,你在佛堂裡面以清淨心、恭敬心觀看佛像,這是一種念佛的方法,把佛像印在自己的腦海之中。但是離開佛堂,你這個修學就中斷了、就間斷了,佛不在你的面前;必須時時刻刻面對著佛像。當然現在我們利用科學的工具,這個佛像很容易仿造,可以隨時帶在身邊,也是個辦法。總而言之,不如持名來的方便。何況觀像一定要有閒,你有工作就沒法子了,一旦離開佛堂,你這個「因成間斷」了。這是一類。第三類是: 【觀想念佛。如觀經所說。】 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一共有十六種觀法,所以也叫做《十六觀經》。總而言之,《十六觀經》的綱領不外乎: 【以我心目,想彼如來。】 這是觀想的原則,正是佛在大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可是一定要依照經上所講的方法、所講的理論、所講的境界去觀,如果觀錯的話,那叫打妄想,那就不是觀想,是妄想了。現在很多人把妄想當作觀想,這是很大很大的錯誤,所以他修學這個法門很難成就。何況,底下說: 【但境細心粗,妙觀難成。】 譬如這十六觀裡面,第一觀最容易,觀「落日懸鼓」,就是叫你看黃昏的那個太陽,剛剛要下山,那個紅紅的太陽,叫你觀那個。怎樣才算觀成就了?觀到無論在什麼時候,你睜開眼睛太陽在你的面前,閉上眼睛太陽也在面前,你這一觀觀成了。換句話說,還是要專心;不專心的話,這個境界不可能現前,這是第一觀。第一觀,它的用意就是想西方,專想西方。 第二觀,觀這個地,大海結冰。西方世界的地跟我們這裡不一樣,我們這裡是土石地,西方極樂世界是琉璃地,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翡翠,它那個地干淨;平,它沒有起伏,平坦;透明的,從地面可以看到地底下;就像海水結了冰,就有一點像琉璃了。怎樣觀成?觀成之後,你看到這個大地跟西方極樂世界一樣是琉璃地。如果一看,我們這個地是水泥地鋪著地板的時候,你沒有觀成。不容易,相當不容易! 實在講,這個十六觀觀成之後,極樂世界在哪裡?這個地方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此地;別人看到這個地是沙土,你看到的是琉璃;別人看這個馬路是柏油鋪的,你看馬路是黃金鋪的,完全不相同,這是你真正見到的,是用你自己的思想觀念把這個境界整個變掉了,把這個穢土完全變成淨土了,這是用心的力量把它變的。萬法唯心,所以這個觀想的力量非常之大,因此一個人不能打妄想。 年歲大的人,不學佛,不懂得,我們看到真可憐;我們想幫助他,幫不上忙。為什麼?他不肯聽,他不能接受。老的時候病苦,他怎麼會老?他天天在念「我老了,我老了」,他在觀想他老了,他一天就比一天老了;觀想他這裡有病,那裡有病,病統統都生了。你說,這個麻煩不麻煩!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這個念頭要一轉變去觀佛,佛的相好光明,他天天想佛,他自己的面就變成佛相,永遠不老。想到佛是金剛不壞身,他永遠不生病。這是講從最近的來講,我們現前我們身體的健康與我們的念頭關系很密切,這個很多人不知道。你的心清淨,身就清淨;心健康,身就健康。「一切唯心造」,我們這個身體是唯心所造的,唯心所變的,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太少太少了。 所以,諸位看《十六觀經》,不要以為想西方極樂世界的,我們現前日常這個身體跟我們的生活環境,統統都是不出這個原理。你要是真正懂得的話,你這一生當中,健康長壽,真的生活愉快!為什麼去胡思亂想?所以,應當要多去想佛。實在講,十六觀境界太細密了,我們沒有辦法觀成。但是用念佛這個方法很好,我們想不到佛的那個細相,我們常常想念我們自己供養的佛像,這也很好,可以用這個方法把你的妄想、把你的雜念斷掉。 【故不如持名方便易行。】 實在講,觀像、觀想都沒有這個念佛來的方便,來的容易。第四種叫: 【實相念佛。】 前面三類都是事上修,從事相上下手;實相是從理上下手,這個跟前面三大類不相同。 【遠離生滅、有無、能所、言說、名字、心緣等相。】 前面說了這麼一大堆,要用現代的話來講相對的,生滅是相對的,有無是相對的,能所是相對的,我們凡夫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什麼人能夠超越相對?超越相對就契入實相。如果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那個相就不是真實相。《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指的是什麼相?生滅相是虛妄的,有無相是虛妄的,能所相是虛妄的,言說、名字、心緣統統是虛妄的。離開這一切虛妄: 【專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 在念什麼?念自性佛。這是我們做不到的。為什麼?我們沒辦法離相。最基本的是什麼?有我,跟我對立的是人,人我相沒辦法離開,是非相沒有辦法離開,利害的相離不開。換句話說,這個實相念佛我們做不到。現在做不到,將來總會有一天做到。到什麼時候才做到?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修學一個階段就做到了。這個通常我們講一心不亂,這屬於理一心。只要證得理一心之後,你念佛統統屬於實相念佛;沒有證得理一心之前,都是前面這三種念佛。 【實相念佛,圓覺之性。】 圓是圓滿,覺是覺悟,性就是自性。圓覺之性,就是禅宗裡面所講的明心見性。 【雖然眾生本具。】 心性,哪一個人沒有?統統都具足。可是雖然具足: 【但因妄心念念生滅,而不能觀。】 你的功夫為什麼用不上,因為你有妄心,你有雜念。只要有妄心,只要有念頭,這一種念佛的方法,你就用不上了。 【故佛告父王,諸佛本德,真如實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 這是什麼人?法身大士。因為明心見性,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這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換句話說,初地以上,他們念佛是用實相念佛,他們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法身大士;不是法身大士,他念佛總不離開前面三種。 我們顯教的淨宗跟密宗的修法不相同,這一點諸位要知道。因為在佛門裡面所有的宗派,要把它方法歸納起來,不外乎「覺正淨」,就是三歸依裡面的「佛法僧」,最後歸納這三個門。禅宗、性宗走的是「覺門」,走的是覺悟,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它從這個地方入。禅宗以外的教下,包括像華嚴宗、天台宗(法華宗)、法相、唯識、三論等,這許許多多的宗派是從「正門」入。律宗也在其中,就是正知正見,從這個地方入門。淨土宗跟密宗是從「淨門」入,所以這兩宗是同樣的修清淨心,這兩宗是同一個原理。 但是淨宗跟密宗不相同的地方,淨宗是依照《十六觀經》觀想,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想佛的自行化他、無量的功德大願,觀想這些;而密宗裡面所觀想的,多半是觀想佛菩薩的神通道力,它觀想這個,所以跟我們的觀想不一樣。那一種觀想,如果沒有真正好老師在指導,一下想錯了、想岔了,就入了魔的境界。你看《楞嚴經》上講的五十種陰魔,那個境界如果現在我們面前,我們怎麼知道它是魔境?往往把這個境界當作佛的境界,哪裡曉得它是魔境。很難辨別!愈是往高的境界,愈不容易辨別。這個諸位要細讀《楞嚴》,你就曉得了。 佛在《法滅盡經》裡面講,將來佛法哪一部經最先滅?佛說《楞嚴》最先滅。我們想想,有道理!《楞嚴》要不滅,那個魔怎麼樣現,有一個標准在此地,拿到《楞嚴經》一對照,就曉得他是佛,還是魔,就知道了。《楞嚴經》沒有了,這個標准沒有了,魔來了,佛來了,沒有能力辨別,它先滅是很有道理的;它要不滅,佛法不會滅。所以,我從前講《楞嚴》的時候,我說《楞嚴經》是照妖鏡,在《楞嚴經》指導之下,妖魔鬼怪原形畢露。現在我們看這個世間,講《楞嚴》的也少了;縱然有講,真正沒講錯,如法如理的講就更少了。 【故勸父王持名念佛也。】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勸他父王采取實相念佛,而采取持名念佛,這個有道理。為他父親選擇法門,他父親是我們娑婆世界所有眾生的一個代表,為他選擇法門,就是為我們大家選擇法門,我們要明白這個意思,使我們對他的選擇深信不疑。 【四種念佛,持名念佛,最為方便究竟,故稱為徑中之徑。】 四種念佛是徑路,是成佛快速的道路。四種念佛裡頭,又以持名念佛最直捷、最簡單、最容易,成就最快速。你看,這個持名念佛七天能成功。觀想七天不能成功,觀像七天也不能成功,但是持名能成功,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四種念佛,難易懸殊,深淺似異,實則事理不二,淺深相即。若是圓人看來,稱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名念佛又何異於實相念佛。】 這是會看的人看出來了,看出它的門道了。我們知道,佛在經上常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觀像念佛把佛的形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深深的印在自己的八識田中。如果求往生,沒有問題,決定往生。如果想明心見性,那這個大有問題,這個妄想是障礙。觀像是個妄想,觀想還是妄想。所以觀,很難觀成;觀成之後,也很不容易拿掉。到西方極樂世界,還要把這個妄像、妄想拿掉,你才能夠進步,才能夠進入到實報莊嚴土。如果拿不掉的話,那你還是在同居土、在方便土,實報莊嚴土就很難往上提升,問題在此地。 你這一想,不如念佛,要把那個名號拿掉很容易,那個名是假名,換個名不可以嗎?換個名,行!那個假名叫你離開容易,這個形相離開不容易。 所以,持名暗合道妙。道妙是什麼?道妙是實相,持名是最容易契入實相的。你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勸你持名,不勸你觀想,你就曉得了。如果諸佛菩薩不說持名,教我們觀想,到了西方世界,還要費那麼大的事情,還要吃那麼多苦頭,你就會責怪佛,原來那麼好的方法為什麼不教我,教我這麼一個方法。一定要懂得、要明了,才知道這個法門妙絕!因此念佛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不夾雜,不間斷,這個功夫就得力。 真正念佛人,近代印光大師是一個榜樣。印祖自己住的小房子,現在還是完完整整的保存在蘇州靈巖山。你去看看印祖的關房,他自己修行的那個小房子,只有三間房,一個小佛堂裡面,只供一尊佛、一個香爐、一杯水,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佛像後面,老人家寫了一個「死」字,放在佛像後面,拜佛就看到,一抬頭就看到那個「死」字,死心塌地念佛,沒有什麼香花莊嚴,非常簡單。簡單,容易捨,容易放下。 這也就是佛在經上常常教給我們「以苦為師」,生活簡單清苦,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對這個身體也沒有留戀,將來佛來接引,走得痛快,走得潇灑,沒有一絲毫牽掛。這是在平常生活當中要覺悟的,要鍛煉的,使我們一點障礙都沒有。 【疏鈔雲:實相雲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 蓮池大師這個兩句話說得很透徹,實相不是外面沒有相,前面不是講要離生滅相,離有無相,離能所相。生滅有沒有?有,有無也有,能所也有,一切萬相都擺在面前,不是教你離這個相。離什麼相?離心裡面的生滅相。外面的生滅相不相干、不礙事,你心裡頭那個生滅的分別執著礙事,妨礙你的清淨心,要離這個;不是教你離外面,外面那個離不了,那就搞錯了。 底下講「離言說相」,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天天在講,一天沒停過,那怎麼個離法?不要執著他的言說相,這是教你自己心裡頭離言說相。佛說了許許多多的法相名詞,持名念佛是名詞,觀想念佛、實相念佛也是名詞,這都是佛學名詞,不要執著,你執著就錯了。佛怎麼說,你明白意思就行了;意思明白了,他怎麼說法,不執著他,他說些什麼名相,也不執著他,也不要去思惟去想像,都用不著。為什麼?我們想佛這句話什麼意思、那句話什麼意思,全叫妄想。聽佛的話,悟多少,就是多少;沒有悟的,不要去理會它。為什麼?保持自己清淨心,不要讓自己清淨心被佛法染污了,這是佛對我們唯一的願望。 有些人學佛學得很可憐,佛菩薩看了都流眼淚。為什麼?被佛的法語污染了。佛教他世間法離開。好,世間法他不染,他染上佛法了,還是污染。殊不知世間法我們把它離開,佛法也要離開,統統不染著,我們的清淨心才能現前。清淨心的作用就是般若智慧,這才能達到佛教學的目標,真正幫助我們,不但出離了三界六道,超越十法界,成就圓滿的佛果。 【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 有人認為念佛的人沒有智慧,充其量可以得一點定。因為經上講念佛三昧、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屬於定。念佛人愚癡,沒有智慧,這是很多人對淨宗的誤會。往往我們聽了這些話,我們的信心動搖了,還想得去參禅,還想得去學教,認為那個有智慧,那個有般若,我們念佛沒有,不知道念阿彌陀佛是甚深的般若。 【念得純熟,萬緣齊放。】 這一句佛號念熟了,功夫深了,自自然然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 【能所頓空,即是無住。】 這個時候入了什麼境界?入了《金剛經》的境界。《金剛經》就是金剛般若,用念佛這個方法自自然然達到,到達這個境界。 【於此之時,一句佛號,朗然明白,相續不斷,即是生心。】 《金剛經》上頂重要的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看看念佛人,他不知不覺自自然然就到了這個境界。依照禅修,依照教修,依照《金剛經》修,未必能達到這個境界;念佛人往往很容易入這個境界。 【故暗合道妙,句句是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念佛號即是念實相也。】 這個話講的一點都不錯,確確實實是事實。可是諸位必須要知道,一定要念到不夾雜、不間斷,就入這個境界。我們今天念佛,入不了這個境界是有夾雜、有間斷,所以這個境界不能現前。我們把境界不能現前的因素找出來,只要把這個因素消除,這個境界就有希望現前。這個境界現前,就是理一心不亂,給諸位說,那個往生是上上品生,那不是普通往生,上上品往生。 【小本有一心不亂之文。】 小本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經文上有「一心不亂」。 【今本不雲一心不亂。】 《無量壽經》上沒有這個字樣,《無量壽經》是「一向專念」。 【而專主一向專念。】 「一心不亂」跟「一向專念」差別很大。所以從前我介紹淨土法門給一些同修,他們看到《彌陀經》上一心不亂,打電話告訴我,說「法師,做不到,一心不亂做不到,怕的是修學這個法門將來會落空」,被一心不亂嚇壞了。我們這一部經裡頭沒有一心不亂,是一向專念;看到一向專念放心了,一向專念我還可以做得到。 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了,一心不亂不是《彌陀經》的原文,梵文本上也不是一心不亂,而是一心系念,跟此地講的一向專念意思很接近,是講一心系念。看玄奘大師的譯本就知道了,玄奘大師是按照原文翻的。羅什大師是意譯,他有沒有譯錯?決定不錯。如果翻譯錯誤,玄奘大師一定會說出來;玄奘大師沒有說,這就承認他所翻的正確。 為什麼說一心不亂正確?因為我們往生的人,一定是要念到功夫成片;這個功夫成片,就是此地講的一向專念。這個一向專念,實在講,就是不夾雜、不間斷;也就是《楞嚴經》上所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這個意思。念要淨念,夾雜就不清淨,有妄想也不清淨,有懷疑也不清淨;間斷,那就不是相續了。所以《楞嚴》這四個字,把這個念佛的方法、念佛的要領說絕了;要緊的就是「淨念相繼」、「一向專念」,這個才叫功夫成片,所以帶業往生。 【是所宗更為明確。】 本經在經文上比小本《彌陀經》更為明白、更為確定。 【更契眾生根機。】 使我們看到這個經文,就不會懷疑;看到這個經文,自己能夠生起信心。 【彌顯慈尊恩德。】 這個法門能夠契一切眾生之機,能夠普度九界有情,原因就在此地。它實在是太方便、太容易了,只要你能夠專就成功。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裡面,警惕我們,念佛人最忌諱的是夾雜;這一夾雜就壞了,夾雜就不專,就不淨。 【彌陀無盡大悲勝願。】 「大悲」是大慈悲,「勝願」是殊勝的大願。這一句就是稱揚彌陀的四十八願。 【方便至極,力用難思。】 這兩句是特別贊歎第十八願「十念必生」。 【凡聖齊收,利鈍俱被。】 「凡」是指六道,「聖」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乃至於等覺菩薩;「利鈍」是講根性。 【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 可見得不難,只要真正發心。發什麼心?發求生淨土之心,要發這個心;還要發一個把這個法門普遍介紹給別人之心,要發這個心。專念,這是講修行。前面這個發心就是發菩提心,要專念。 【如是方稱如來本懷,才是究竟方便。】 能把這個事情做到了,發心專念做到了,就是如來度生的本懷;換句話說,就是如來對於我們的願望,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佛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往生不退成佛,我們只要發心專念,佛的願望就達到了,才是究竟方便。這一樁事情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可以做得到的,所以它叫做究竟方便。世尊四十九年,給我們說了許許多多的法門,那些法門眾生修學,一生當中不一定能成就;換句話說,它就不叫做究竟方便。唯獨這個法門,所謂「萬修萬人去」,這才叫真實的究竟方便。 無量壽經 (第十二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2 請掀開經本,第二十三面第六行,這是第五個大段: 【所被根機。】 這一段裡面,主要是說明這一部經典、這個法門,它所教學的對象是哪些人。明了之後,我們想想自己是不是也適合於修學這個法門。 【疏鈔雲:前三非器。】 這個「器」,就是我們講的根器;「非器」,就是不適合修學這個法門。 【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反是皆器。】 蓮池大師這一句話,包括的范圍非常之廣,他說哪三種人不適合修學這個法門?第一個是不相信的人,那當然沒有法子;第二個是不願,縱然相信淨土法門,他不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對他也沒用處;第三個,雖然有信、有願,不肯念佛,這個也沒有法子。換句話說,能信、能願、肯念佛的統統都是這個法門教學的對象,都能夠往生,都能夠成就。 【信謂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 信心要這樣的建立,這個有理、有事,一定要相信。佛法,特別是淨宗,講到信,跟其他宗教裡面說的信不一樣。我有一次在達拉斯,遇到幾位基督教的牧師,他們來訪問我,談到他們認為基督教跟淨土宗非常的接近。我說何以知道接近?他說我們都是建立在信的基礎上。他們信上帝,我們信阿彌陀佛,這個信就能往生,那個信就能夠生天堂,他說這個非常接近。我就告訴他不然,我們淨宗講的信跟你們基督教講的信完全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我說我們第一個要信自己,你是信上帝,是信他,不相信自己。我們是信自己,然後再信他,這個非常非常重要。一個人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任何人想幫忙都幫不上。 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跟我們講「信願行」,第一個是信自,第二個是信他,所以我們把信阿彌陀佛擺在第二,把信自己擺在第一。信自己什麼?信生佛不二。我們是眾生,我跟阿彌陀佛不二,不二就是一,一才是事實真相。如果我們跟佛是兩回事情,你就錯了,我們再也作不了佛,跟佛再也不會有感應道交了。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佛是什麼?佛就是心。阿彌陀佛是心,我們眾生也是心變的;換句話說,能變是一個心,所變是十法界。十法界是所變,能變是一個心,所以生佛不二,眾生與菩薩也不二,眾生與阿羅漢也不二,眾生與天、人、鬼、畜統統不二,要曉得這個道理。所以才真正明了是心可以作佛,佛是心變的。我現在這個心,念念要作佛,念念想作佛,那當然就作佛了。我們念佛的理論是在此地,這個跟一般宗教所說的完全不相同。 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想什麼,將來就變什麼,這是事實,我們不能不留意,不能不知道。一般世間人,他們想錯了。怎麼錯了?人死了都變鬼,他將來當然會變鬼。為什麼?他有這個意念,不管這個念頭是強、是弱,總而言之,阿賴耶識裡頭他有這麼一個印象,死了以後就作鬼去了。所以人死了作鬼,不是沒有道理的。就是六道裡頭,他不想天,他不想人,他單單想鬼,想鬼的人很多,所以作鬼的人也就多了,就這麼回事情。所以念佛人,一定要想佛,一定要作佛。如果一生修行,不想往生,不想作佛;換句話說,六道很不容易超越,非常非常的困難。這是佛把這個原理原則告訴我們,明白這個理論事實的真相,我們對於念佛這個法門,才會有清淨的信心,才會有堅定的信心。 「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這一句要注意「究竟」這兩個字。究竟是圓教的佛果,沒有比這個更高,沒有比這個更殊勝了。他不是藏教佛,不是通教佛,不是別教佛,因為這些佛都不究竟,究竟佛是圓教佛。我們要相信自己決定得生淨土,相信自己決定成佛,要有這個信心。 【願謂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 這是願,一定要願意離開這個世界。你不離開這個世界,怎麼能到極樂世界?要想到極樂世界,一定要把娑婆世界放下,把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放下。現在這個世界非常混亂,眾生一天比一天辛苦。如果諸位要問,苦從哪裡來的?可以說,科技日新月異進步帶來的副作用,所以並不是個好的東西。 如果追究它根本的原因,是現代人把教育捨棄掉了,這就不得了了。也許諸位聽我這個說法,感覺很奇怪,現在學校這麼多,怎麼會沒有教育?諸位要知道,我們中國古老的教育,它教學的目的在哪裡?這個要知道。中國儒家的教育,佛法的教育,教給我們人與人的關系;換句話說,這是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今天大家不要倫理,不要道德;倫理道德要是捨棄了,社會秩序就會混亂,這就像黃河的堤防一樣,一下崩潰之後,沒有人能夠收拾,這是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這個崩潰,現在正在加速度的崩潰。所以一個平靜和諧安寧的社會,這是大家心目當中的理想,不可能實現。真正要實現,除非把儒家的教育重新再恢復。重新再恢復,即使國家提倡,真正要來做,要收到效果,也得三十年之後;沒有那麼快的,要三十年之後才能見到效果。所以李炳南老居士在往生的前幾天,告訴學生們說「世界已經亂了,即使諸佛菩薩神仙來都救不了」,這是他老人家最後說的話。 今天世界的局勢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從電視、從廣播、從新聞都能夠看得到,確確實實一天比一天混亂,而且這個亂還要嚴重,決不是止於目前的狀況,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唯一的一條生路是積善修德。佛法裡面講這是大眾的共業。共業裡面有別業,別業就是個別,與他們不共的,一定要知道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能夠在這個亂世當中幸免於難,這就相當不容易了。如果再能夠依照經典的教訓,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這才是根本解決之道。所以對於這個世界要看得很清楚,要認識它,要了解它。真正要認識、要了解,單單看眼前是不夠的,一定要讀歷史,知道過去、知道現在,才能夠判斷未來,所以應當要有歷史的眼光。 底下這兩句是比喻。比喻是取自於《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這個願望之切,就像兒子憶念他的慈母一樣,念念不忘,求願往生。 【行謂從願起行。】 有信、有願,當然就要有行持。本經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是「一向專念」。向是方向,一個方向,就是西方淨土這一個方向。我們認真的去念這一句佛號,不夾雜,不間斷,這叫行。 【以上三事,號為資糧,信願行三,缺一不可。】 真正求往生,這三個基本的條件必須要具備,少一個都不能夠成就,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我們在講堂裡面研究經論,它的目的是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明白事實真相,我們的信心才能夠生的起來;換句話說,信心建立在理論與事實的基礎上,這個信心才是真實的。願是依信而起的;換句話說,願是建立在信心的基礎上;行,這又是建立在願望的基礎上。所以課堂裡面的研究討論,都是幫助建立堅定信心而設施的。 【淨土法門,奇特殊妙,當機之說,亦有三例。】 這個法門非常特別,非常的奇妙殊勝。如果說到當機,依照經上所說,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 【上輩往生,唯是菩薩。】 古大德有這麼一個說法,「上輩往生」(本經裡面講「三輩往生」),這個上輩是菩薩。我們不是菩薩,我們就沒分了。 【唐善導大師以前之古德。】 善導大師以前古來的大德。 【多認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 這個位次太高太高了。 【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從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絕分。】 為什麼?都是大菩薩,初地就明心見性。這是一種說法,這種說法是唐朝古德們所說的。善導大師的說法跟他們不一樣。 【本為凡夫,兼為聖人。】 這兩句是個小標題,這是善導大師給我們說的。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到我們中國來的,那麼善導大師所說的,就是阿彌陀佛自己宣說的。 【善導大師四帖疏。】 這個《四帖疏》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注疏,這個注疏是善導大師說的。因為他把這一部經分成四個部分,所以叫《四帖疏》,就是《觀無量壽經》的注解。 【破前說曰:】 這個「破」,要拿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批判;批判從前人所說的,從前人說的不對,不是佛的意思。 【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 這是善導大師告訴我們的。善導大師所講的是《觀無量壽佛經》,用在《無量壽經》上,或者用在《阿彌陀經》上,都非常適當。為什麼?因為這三部經都是專講西方極樂世界,實在是一而三,三而一,可以通用的。換句話說,佛說淨土法門,這個淨土三經裡面,它的理論、方法、境界,全是為六道輪回眾生所說的。 這個「常沒」,就是指的六道。「沒」是什麼?「沒」是佛經裡面用的比喻,叫「頭出頭沒」,比喻三界;三界三善道,生到三善道,這個人好像在水裡面冒出一個頭出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說明這個時間很短;再一個筋斗栽下去,就到水底裡面去了,不曉得到什麼時候再能夠冒出來一下。說明六道眾生,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所以叫「常沒眾生」,特別是指六道裡面,三惡道極苦的眾生,佛為這些人說的。 「不干大小聖也」。干就是干涉。大聖是菩薩,小聖是聲聞、緣覺。前面古人講上輩往生、中輩上品,都是大乘小乘的菩薩、阿羅漢,善導大師反駁,與他們不相干,三輩九品統統是為度凡夫的。 【又雲: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 話說得非常非常之好,非常的明確。為什麼會有九品差別?我們將來往生,到底能夠得什麼樣的品位?善導大師說這個的確不一定,看你遇緣;正是《彌陀經》上所說的善根、福德、因緣。換句話說,得生淨土與否,是你的善根、福德;品位高下,那要看你所遇的緣分,關系在此地。緣分,實在講,你所遇到的老師、你所遇到的同學,在佛門叫同參道友,也就是你修學的環境。如果你所遇的緣殊勝,遇的這個老師對淨宗的理論、方法、境界,真正通達明了,你跟他學,決定斷疑生信,你走的是一條最直捷的道路,不會走彎曲的路程,不會耽誤你的時間,你的成就就快,成就就高。如果遇緣差一點,對於淨宗的理論不能夠明了,方法也沒有真正徹底理解,這一句佛號也能成就、也能成功,品位可能會低一點。這個九品差別,原因在此地。 【又雲: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 這是把淨宗攝受的根機圓圓滿滿統統包括盡了,上到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只要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沒有一個不能修學,沒有一個不能成功。 【大師之說,上契聖心。】 善導大師這個話才真正是佛的本意,是佛度眾生的本懷。 【下洽群機。】 對於我們業習煩惱深重的凡夫來說是很大的鼓勵。我們曉得,如果遇到的緣殊勝,上輩往生我們也有指望,也不是沒有希望。我們今天的緣,可以說比過去歷代,任何一個時代的緣都要殊勝,真的是愈是在苦難的時代,佛菩薩對於眾生憐憫心更切。我們在受苦! 殊勝在什麼地方?唐朝以後,一直到民國初年,這一千多年,《無量壽經》沒有人讀,沒有人流通,也沒有人講解,大家所能夠依據的是《阿彌陀經》。《阿彌陀經》裡面所說的,沒有《無量壽經》這麼樣的詳細,這麼樣的明白。換句話說,信願果然堅定,那實在是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深厚。 所以,自古以來許多大德們常常警惕我們,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為什麼念佛而不能往生?還是遇緣有差別,遇到的緣不一樣。我們今天讀的這一部《無量壽經》,夏蓮居老居士,這也是大菩薩再來,絕對不是一個普通人,用了十年的時間,將五種原譯本會集成一本;這個本子,實在就是集五本原譯之大成,我們讀這一本,等於五種原譯本統統都讀到了。這個緣就殊勝,過去人沒有見過這個本子。換句話說,十年前,諸位想見這個本子都見不到,大概你也沒聽說過,因為在台灣流通量很少很少。 民國三十九年,李老師第一次在台灣講這一部經的時候,大概只印了一千本。三十九年第一次印,以後就再沒有印過了。到民國五十八年,我到台北發心想講這一部經,印了兩千本。李老師認為時機沒有成熟,不讓我講這一部經,這個本子也就跟大家結緣了。一直到李老師往生之後,也就是六年前,為了紀念李老師,我們將他眉注這個本子,印了一萬本流通,這個數量才比較多一點,大家才真正能夠看到。如果單看這個本子,它的好處不見得能看出來;李老師的注解,雖然注得很簡單、很扼要,經的重點,確實他統統給我們指出來了,所以你看這個本子能生歡喜心。 一直到三年前,北京黃念祖老居士有一部非常詳細的注解,在我們台灣開始流通,對這一部《無量壽經》深入研究,才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參考資料。 所以,諸位接觸這個經之後,都能夠生歡喜心,這就是我們今天的緣比十年前修學淨土的那些人殊勝太多了,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樁事情。換句話說,我們不成功則已;如果成功,我相信品位都相當之高。 【實大有功於淨土,故中日諸師,多承此說。】 善導大師的學生,日本人很多,韓國人很多,他們都遵從善導大師這一個說法。 【專接上根、旁及中下。疏鈔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忏滅罪被初機。】 這個地方說專接上根,旁及中下,「上中下」三等根機,這是佛經裡頭常說的。我們是哪一等?看到蓮池大師這一段話,我們會很慶幸。「信位初心」,這就是初學佛的人,初學佛的人有四種根機。在台灣,禮忏拜佛這個風氣很盛,拜大悲忏、拜梁皇忏、拜水忏,用這一些方法修學的人,這是初機,也就是下等的根機。 【以修習止觀被中機。】 「止觀」指修禅的。參禅的,學教的,這是中等根機。 【以求生淨土被上機。】 真正發願,求生淨土,不但是上等根機,而且是上上根機。為什麼這樣說法?禮忏,他所得到的只是人天福報而已,但是他必須還要持戒精嚴才能得人身;否則的話,他的福報在三途。三途裡面也有福報的,像鬼裡面的鬼王、土地公、閻羅王、城隍,這些都是鬼裡頭有福報的。畜生裡頭有福報的,你看外國人養的寵物,真有福報,就到那個裡面去享福。那都是過去生中禮佛拜忏之人,搞到這個樣子去的,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五戒十善修得非常好,他到人間來享福;再好的在天上享福,這是人天福報。只曉得拜佛、禮忏,不知道修五戒十善,果報就是在畜生道、餓鬼道。所以,這是初機。 修禅、學教、修學止觀,很不容易成就;換句話說,很難超越三界。就像倓虛老和尚所說的,他老人家在一生當中,這些參禅得禅定的人,他見過,聽說過;開悟的,沒聽說過,也沒見過。參禅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出不了三界。得禅定,不希奇,得禅定將來到哪裡去?到四禅天、四空天去,還是在三界之內,天福享盡,依然墮落。所以,這叫中機。唯有選擇淨土法門,決定帶業往生,往生就不退成佛。他不是上上根機,誰是上上根機!這個說得好。我們再繼續看底下: 【初謂業障眾生。】 初機是業障深重的眾生,迷惑顛倒。 【中謂凡夫二乘。】 中間是凡夫業障輕的。 【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 蓮池大師說的這麼肯定。宋朝王龍舒居士在淨土文裡面,也是這樣的強調,淨宗是菩薩所修的法門。 【又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 這是蕅益大師所講的,這個法門深妙。 【破盡一切戲論。】 戲論,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所有的研究討論像兒戲一樣,我們俗話講開玩笑的,沒有一句是真的。這個話不假。你要是念佛念到有心得,念到心清淨,然後你會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都是廢話,那你就差不多入門了,你已經看到事實真相。真的是什麼?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連這一部《無量壽經》都是戲論,這些都是事實。所以到最後,只提起這一句佛號,其他的統統放下了。 【斬盡一切意見。】 這是對禅宗所講的。禅宗是觀心、參話頭、機鋒、問對,這全部叫做意見。由此可知,這一句佛號念到心地清淨的時候,超越一切法門,它真正能超得了。 【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蕅益大師說的這幾句話,誰能夠承當?我們凡夫沒有法子理解。馬鳴、龍樹是古印度的大菩薩,流傳在中國佛法的八個宗派,都是馬鳴、龍樹傳下來的,他這個祖師的地位是八宗共祖,每一個宗派,他都是祖師,都是從他這裡傳下來的,他能承當。在中國,像智者大師,天台宗的祖師;永明延壽,這是禅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大德,晚年回過頭來專修淨土,專弘淨土,他是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這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在歷史上記載,他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民國初年,寶靜法師所寫的《彌陀經要解親聞記》(寶靜是谛閒法師的傳人,他跟倓虛法師是同學,他寫了一本《親聞記》),把這一段故事寫得很清楚,寫得很明白。像這些人,他們能夠擔當,他們能夠明了。 【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 「圓」是圓滿、圓融,到達了極處,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圓;換句話說,這一個方法包括一切諸佛所說的無量法門,就在這一法裡面。所以說「一修一切修」,那個「一」就是念佛,無論什麼法門,統統在這一句佛號之中。「頓」是講頓超,就是快速,沒有比這個法門更快了。罪障深重之人,在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彌陀經》跟《無量壽經》都是說一日到七日,哪有比這個更快的!所以法相宗的開山祖師,窺基大師,在《彌陀經》注解裡面,他替《彌陀經》作了一個注解,叫《通贊疏》,這是法相宗祖師所說的,也把《彌陀經》判作圓頓大法。那就是經上講的一日到七日成功,一切法門裡面沒有、見不到,這是講它快速,真的是無上法門。 【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 不但我們凡夫沒有方法想像它,當然更不能去討論它;即使是羅漢、緣覺、菩薩,他們也沒有辦法思量討論。【故曰深妙。】 【但蓦直念去。】 「蓦直」是一直,只要你一直念去。 【不假方便。】 這個「方便」,就是指其他的方法;不須要藉其他方法來幫助,用不著;也用不著觀想,也用不著參究;什麼方法都用不著,只要你一直念去就行。 【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開。】 只要念到功夫純熟,念到心地清淨,自然就開悟了。這個「自得心開」是自自然然就得到開悟,跟禅家明心見性是同一個境界。它用那個方法達到開悟很難,淨宗這個方法念到開悟比禅宗容易。我們要問,容易在哪裡?禅宗純靠自己的力量,這就難;淨宗一下手,就是有十方諸佛如來冥冥當中幫助你、加持你。所以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自己一分力量,佛菩薩一分相對的力量幫助你,所以它來的容易。 【當下破盡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是能直下承當者,肉身大士也。】 「大士」是大菩薩的稱號。換句話說,你如果能夠真正聽到這個法門,立刻不懷疑,就能夠接受,就能夠發願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你是什麼人?你就是大菩薩。這一句話,絕對不是恭惟,絕對不是說的好聽。因為你這一生決定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立刻就圓證三不退。照一般菩薩果位上來說,你的智慧、德能等於八地以上的菩薩,那怎麼不是法身大士!這是到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你現在還沒到西方極樂世界,可是你決定在這一生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現在你不叫法身大士,叫肉身大士。這一往生,肉身丟掉,就證法身,真的快速,真的容易。 【要解雲: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一句話是梵文音譯的,翻成中國意思叫「無上正等正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叫做成佛了。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成佛的?念佛成佛的。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 佛給我們說這個法門,把這個法門傳給我們,這個法門是什麼法門?是他自己修行成佛的法門。換句話說,他在沒有修這個法門之前,修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那是修的菩薩法門;菩薩不修這個法門,不能成佛;修這個法門是成佛的法門。他真是慈悲到了極處,直捷了當的把成佛的法門傳授給我們,我們就省事了,不要作阿羅漢,不要作辟支佛,也不要作菩薩,一下就作佛了。這個不可思議,這是難信之法。佛的話句句真實,決定沒有妄語,我們要深信不疑,那自己真正有福了。 【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這些話都是蕅益大師講的,講得好!這一個法門,經典裡面所說的,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只有成佛才能徹底明了;換句話說,等覺以下的菩薩,對於這個法門的事實真相都還含含糊糊,沒有辦法搞清楚。 現在我們為什麼能接受,為什麼能相信,能夠發心修學?這是個大問題,這個問題也很難解答。讀了《無量壽經》之後,這才恍然大悟;這個大悟,就是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情。佛在經上說,凡是在末法時期,就是在我們這個時代,遇到這個法門,能信、能願、能行,這種人不是普通人,他在過去生中,多生多劫以來,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個人的善根、福德之深厚,只有佛知道;除佛之外,沒有人能說的出來。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這一段因緣。有善根、有福德,遇不到緣,這一生沒有遇到,那也是空過了。遇到之後,你的善根、福德起作用,起什麼作用?深信不疑,歡喜發願,老實念佛,那你這一生就成功,這一生就作佛了。殊勝是在此地,不可思議也是在此地。 【可見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也。】 這個「上根」,就是指善根、福德深厚的。我們在今天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大家,你只要看對方一聽就歡喜信受,你就知道這個人是真正的上上根人。如果不是過去生中培養這樣殊勝的善根、福德,他不能接受,不肯深信,這是非常正常的。不但普通人不能夠接受,小乘的羅漢、辟支佛,大乘的菩薩,都不能夠相信,都不能夠接受,何況凡夫?所以我們曉得不是普通人能夠接受的。 【疏鈔雲:故知念佛,菩薩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 這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所講的。「菩薩之父」,這個父母是比喻生成,菩薩唯有依念佛的法門才能成佛。「生育法身」是比作父母,就把念佛法門比作菩薩的父母。「乃至十地,始終不離念佛」,這兩句是《華嚴經》裡面所說的大義,《華嚴經》上講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十地,是從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再往上去是等覺,總共十一個位次,在華藏世界裡面,這十一個位次對於念佛法門沒有懷疑。所以,他們真正的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華嚴經》上說的。 你讀《華嚴》,如果體會到這一個事實,你才曉得這一個法門真實涵蓋了無盡的法門。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這些法門,乃至於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傳授給一切眾生無量的法門,他們修行最後的歸宿,都是到華藏世界;到了華藏世界之後,在那邊修行,等到哪一天在華藏世界修到初地菩薩了,他對於念佛法門大致上了解差不多了,他不懷疑,他相信了,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接受了。 這是說明,你修別的法門,到達華藏世界,從華藏世界再聽普賢菩薩的勸導念阿彌陀佛,再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拐了一個彎去的。我們不拐彎,我們直接去的。這個彎,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彎,不是小彎,可能這個彎是三大阿僧祇劫、是無量劫!諸位想想看,不要說別的,單單出三界輪回,就不是個容易事情;學禅、學教、學密,修學其他一切法門,想超越這個圈圈,不容易!念佛法門是橫超三界,這個容易。這種成就,可以說沒有法子比較。這些事實,我們必須要把它認識清楚。 「何得初心自足,不願往生」,這是蓮池大師兩句責備學佛人的話。學教的,參禅的,很容易滿足,認為參禅,我開悟了,見性了,就滿足了。見性,你見的性不圓滿;在教下裡面開悟,悟的不究竟,怎麼能夠自足?在我們中國古代,參禅真正得禅定,真正有功夫,知道來生到哪裡去投胎,在中國禅宗有「三生石」的故事。 那說的是圓澤禅師,他那個功夫很了不起,定功很深,他知道來生到哪一家去投胎。知道了,盡量的避免,不跟他這個父母接觸。他母親懷孕三年,就是因為他不肯去。有一天是被逼的,被一個同參道友,兩個人到四川去旅行,他要走旱路、陸路,那一位一定要走水路,水路坐船方便,不會很辛苦。到後來沒法子,跟他一道走水路。 走到一個地方,遇到那個婦女,他流眼淚了。陪他一道去的這個老居士,就問他為什麼事情?他說離我們這個岸邊上,有一個婦人懷孕三年等我,我之所以不願意走水路,就是不想去投胎,現在沒辦法,一定要去了。 他叫他三天之後到村莊去,三天以後你去看我,就變成嬰兒了,我對你笑一笑,我們兩個有個默契,你就認定那確實是我投生的。他在船上一坐,就化了,他有能力坐化,去投胎了。過了三天,他去敲門,要看那個小孩。見了面,果然笑一笑。 不能超越三界。這樣的定功,如果念頭一轉,念佛求生淨土,品位一定很高。蓮池大師說的,就是說這一類人,初心自足,不願往生,太可惜了。 【可見淨土法門,正契菩薩之機。】 前面祖師們把他們這一些人列入中品根性,有道理!他不願意往生。你問他,知不知道這個法門?他知道。你教他給你講講《彌陀經》,他也講的頭頭是道,他勸你往生,他不肯往生,這個沒有法子。可見得善根、福德是一點都不能夠勉強的。 【蓋此法門,乃彌陀住真實慧,從真實之際之所開化顯示。故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圓融具德,超情離見,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故不可思議也。】 這是把不可思議的道理、真相給我們說出來了,這一段話非常非常的難得。「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三句話都是佛在《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所以這個法門是如來從究竟圓滿真實智慧裡面為我們說出來的,當然不可思議。所有一切大乘經也是如來真實智慧裡面流出來的,不是究竟,不是圓滿的,像月亮一樣,十三的月亮、十四的月亮,光明已經很大了,這裡流出來的;這一部經是十五滿月裡頭流出來的,怎麼能相比!所以只有成佛才能證得究竟圓滿的智慧,佛佛道同,才能徹底明了。等覺菩薩,好比十四的月亮,還沒有圓滿,沒有究竟,對於如來果地上這個境界,他還不能究竟透徹。 所以對於阿彌陀佛一乘願海,這個「一乘願海」就是指四十八願。「六字洪名」,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他接引一切眾生的方法;這個方法究竟怎麼個妙法,只有佛知道,等覺菩薩都說不完全。 「圓融具德,超情離見」。情是情識,超越了情識;見是見解。這是指一般的大乘菩薩、二乘、六道凡夫,都是落在情見上。這個法門完全超越了,所以這一句佛號教你老實念。「老實」兩個字很不容易做到,怎麼叫老實?心裡頭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老實。有一句阿彌陀佛,還有其他的雜念,那叫不老實,那個雜念就是情見。真正老實念,情見一定沒有了,一定超越了,這個方法真的妙!用其他的方法超越情見,實實在在不容易;這個方法非常巧妙。 「舉體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是《華嚴經》的境界,《華嚴經》講的是一真法界。本經是一真當中的一真,所以它是真正不可思議。 我們細細的去體會,細細的去觀察,然後才能夠接受祖師大德給我們提供這麼許許多多寶貴的意見,幫助我們深入經典,深入這一部《無量壽經》。在這一部經裡面,建立信心,得三寶威神的加持,我們對於經典的大義,逐漸逐漸能夠體會;這個體會,就是一般人講的悟入;漸漸能夠悟入,要靠自己的功夫,要靠彌陀本願功德的加持。 【行人】 行人是修行人。 【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 這個語氣非常肯定。因為不是上根人,他不能接受的。 【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 這是佛的誠實,佛對眾生一定給你最真實的利益,最殊勝的利益,這是他對得起你。你不接受,那是你的事情,不是佛沒有給你說。說了你不接受,你不能怪佛,只能怪自己錯過了機會。 【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 最好的法門、最殊勝的法門,一定是最容易的法門、最簡單的法門、最易修的法門,這才是第一殊勝。如果講的法門,修起來很麻煩、很困難,決定不是一個最究竟、最圓滿的法門。這個道理,這個事實,只要我們冷靜去想一想,我們會同意。這個法門,真正一切眾生所想要的,一切眾生所想學的,一切諸佛所想教的,就是這個法門。 【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 可以說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統統包括盡了,現在的問題就在眾生肯不肯接受。肯接受的,統統都是一生當中圓成佛道,絕對不要等到第二生,不須要浪費許多的時間,不須要浪費許多的精力,人人能修,人人能念,人人能往生,人人能圓成佛道。 無量壽經 (第十三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3 請掀開講義第二十五頁,看第六條: 【行人若能於此無上甚深微妙之法,能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如來從真實慧中,開演此法門者,欲惠眾生真實之利也,故此法門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現在、當來,一切凡、愚、濁惡眾生,悉登彼岸。】 我們上一次講到此地。這個地方特別要強調的是希望我們能夠真正認識這一個法門的殊勝。它殊勝在什麼地方?底下一節就說到了。 【大願之核心乃第十八願。】 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是佛度眾生真實、殊勝、奇特的方法。 【然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實由於彌陀究竟成就之最極方便處。正是本經中如來定慧究暢無極處。今人焉能因此法之易行而鄙視之,而輕此法門乎。】 末後兩句是感慨的話,確確實實如此。因為這個法門容易,任何人都能夠修學,不須要具備什麼條件,因此許多人對這個法門看輕了,不肯接受,不能相信,這是莫大的損失。這樣殊勝方便的法門,實在是阿彌陀佛累劫修學成就的心得,開出這麼一個奇特的法門。十方一切諸佛,因彌陀法門的殊勝,所以將一切眾生全部都介紹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們在大乘經典裡面處處都能夠看到的。黃念老說這正是本經當中,世尊所說的「如來定慧究暢無極」,這兩句是贊歎阿彌陀佛的,贊歎的絕不過分,贊歎到恰如其分。為什麼法門殊勝,這裡為我們說出來了。我們翻過來看第二十六頁: 【疏鈔雲:但持佛名,必生彼國,則或高或下,或聖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贊或毀,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解脫。】 這是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給我們開示的。 【至於當世,何人當機。】 這是我們最需要知道的,在現在,什麼樣的人是這一個法門當機者。這個當機者,就是最適合修學這個法門的。 【則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上智下愚,久修初習。】 「久修」,就是我們講老修行;「初習」,就是剛剛開始學佛的。 【宿根利鈍。】 根利的人聰明,根鈍的人比較遲鈍。 【善惡差別。只要於此法門,能生實信,因信發願,從願起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這幾句話非常非常重要;換言之,只要具備這個條件,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就是小本經上講的「信願行」三個條件。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這個「信」,這是真正的相信,不能有一絲毫懷疑。如果還懷疑阿彌陀佛功德大概不是究竟圓滿,還要念念其他的經論,還要念念其他佛菩薩名號來幫助,這個都是信心不堅固、信心不真實才會有這種現象。如果真正相信了,知道這一句彌陀名號就包含所有一切佛菩薩的名號,念這一個名號統統都念到了,何必還要累贅!念這一部經等於念一切經,大經上常講「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是什麼?一經,就是《無量壽經》;一佛,就是阿彌陀佛。你能這樣念,統統都念到了,一個都沒有漏掉,這才是究竟圓滿方便。所以「因信」,願是建立在堅定信心的基礎上。因為願,我們才肯念,我們才肯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才能真正做到。 這兩句話含義無盡的深廣。「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發菩提心是發起真正覺悟之心。真正覺悟之心裡面,包括了幾樁事情:第一個,覺悟到這個世間真苦。你要不曉得這個世間苦,你就不願意離開這個世間;不願意離開這個世間,就沒有辦法到極樂世界去。所以,首先要覺悟這個世間是真苦,六道輪回就更苦、更可怕。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是你自己覺悟。我們非常非常幸運,無始劫以來找不到一條生路,這一生碰到了,這個實在是大幸運,這是值得慶幸的。 可是我們再看看周圍的這些人,我們的家親眷屬、鄰裡鄉黨,再擴大看到我們這個世界上的這些人,他們還不知道,那多可惜!所以必須在自己修學之中,要盡心盡力的幫助這些人,使這一些人也能夠認識這一個法門,也能夠修學這一個法門,讓這一些苦難的眾生,我們同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菩提心才圓滿。只顧自己,不顧別人,這個菩提心不圓滿,所以這一點我們要明了。 「一向專念」,不但自己要念佛,念佛的名號、念佛的功德、念佛的修因證果、念佛的心願,我們讀經,這些統統都念到了,都在經典裡面。除這個之外,還要常常念許許多多眾生還沒有聽到這個法門的,我們要把這個事情掛在心上,隨時隨地以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他們,讓他們都能夠見到阿彌陀佛,都能夠聽到阿彌陀佛的佛號,都有緣見到《無量壽經》這個經本。無論他信與不信。信,這個緣分幫助他成就了;不信,也在他阿賴耶識裡種下了金剛種子,今生不能得度,總有一天他再遇到緣,這個種子起現行,那就成功了。正如同我們自己一樣,我們在無始劫之前,阿賴耶識種下這個種子;如果沒有種子,今天縱然有緣,但是沒有因,有緣沒有用處的。換句話說,我們是全心全力幫助別人,成就他、幫助他種下金剛種子。這個叫「一向專念」。換句話說,念念求往生,念念幫助眾生,這個也是幫助諸佛接引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認識《無量壽經》,認識阿彌陀佛。 【如是之人,正是當機。】 果然能夠這樣存心,這樣去做的,換句話說,沒有不往生,決定往生。比自己專念,不顧別人,可靠的多了,這個功德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到這個地方,這一段介紹的是這一部經適合於哪些人修學,我們明了了,當然自己也感到非常歡喜,我們自己確確實實是這個經典法門的當機者。 第六大段是介紹「藏教所攝」。這個在佛門裡一般講叫判教,也就是為我們說明,這一部經典在整個佛法教學過程當中,它這個課程是安排在哪一個階段。因為佛說法在鹿野苑,從度五比丘開始講小乘教,相當於佛教的小學,這個時間也相當之長。第二個階段,佛給我們講方等,等於是中學。第三個階段,佛給我們講般若,相當於大學,般若時間講得最長,總共講了二十二年。我們知道佛說法四十九年,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可見得般若確確實實在教學裡面,它是中心,它是一個重點。般若之後,佛給我們講《法華經》,《法華》講了八年,佛就入滅了。佛在入滅前一天講《大涅盤經》,所以《涅盤經》是一日一夜所說的。這是四個階段,像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那麼它是擺在哪一個階段裡,這個課程在哪個階段裡。 【凡體究經典。】 這是專門對於研究經典人來說的。如果像我們專修淨土,這一樁事情知道、不知道,實在講沒有太大關系。如果研究教理的話,那就不能不知道。 【宜先知此經屬於何藏?說在何時?判屬何教?知此,則有助於理解全經。】 下面我們一段一段來看。 【經典能包含蘊積文義,故名為藏。有二:一、三藏:1契經。2律。3論。】 這個「藏」,也就是收藏的意思;像倉庫,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分類。佛講的東西很多,我們把它歸納分類,這樣子要是找也就方便了。所以佛的經典總分為三大類,叫做『三藏』。這個三大類,第一類就是經藏,第二類是律藏,是戒律,第三類叫論藏,「經、律、論」三藏。 在三藏裡面,本經是屬於哪一類?清朝在乾隆年間,編了一個《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構想就是從佛法三藏來的。因為佛教這個分的很方便,所以當時將中國自古以來的典籍,乾隆年間做一次總的整理,就分為四大類:經、史、子、集,稱為四庫。這個庫跟藏的意思是很接近的,很相通的。 佛教這個藏,有三藏、有二藏之說。三藏,就剛才講的『契經』。經,上面加上一個「契」,區別跟我們中國對於聖人所說的,我們也尊稱之為經,像孔子所說的,儒家有《十三經》,道家也有《南華經》,《南華經》是莊子的,《道德經》是老子的,都尊稱之為經。佛所說的,我們講契經,區別跟中國這個儒家、道家所說的不相同。 契是什麼意思?上契諸佛所證之理。換句話說,這是一切諸佛統統見到的,統統證得的,這決定是真實,決定不是假的;下契眾生可度之機。就是上決定不違背真理,下要能夠適合於現前大眾的根機;換句話說要適合於大眾的程度。你說得太深了,大家聽了不能接受,那你是白說了;說得太淺,他根本不屑聽。這都沒有辦法叫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所以一定要適合於眾生的程度,這稱之為契經。第二是『戒律』,第三是『論藏』。 【本經屬經藏。】 在三藏裡面,它是分在經藏這一類。經藏,主要是講定學。「戒定慧」三學,它主要講定學。你看看小本《阿彌陀經》主張「一心不亂」,那就是定。我們這個經裡面,雖然沒有講一心不亂,也講到「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就是修定的一種方法。 第二是戒律。戒律,總而言之,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說的生活規范。佛給我們說了許許多多,但是生活方式每一個時代不相同,每一個地區也不相同,每一個國家地區、民族、風土人情都不一樣,因此佛在這一部分就講得很多了。所說的有很瑣碎的條文,像諸位現在有的時候能看到的,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許許多多的條文,都是佛在世,當時的那一些生活習慣當中,必須要注意遵守的威儀。但是現在都不適用了,換句話說,完全用不上了,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為什麼?佛在世的那個時候,跟我們現在穿的衣服不一樣,在穿著上所有那些規矩統統用不上了。飲食不一樣,佛在世是托缽,印度人吃飯是用手抓的,我們用筷子,那不相同了。所以「衣食住行」裡面所講的這些細節,統統用不上。但是我們讀這一些戒律書,會懷念佛當年在世教化眾生,無微不至,這叫苦口婆心,使我們能夠紀念他。我們要學的,是要學戒律的精神,如何把戒律的精神應用在現在的生活上,這個學習就對了。所以佛法要活著學,不能學死東西,學死東西就錯了。 佛教傳到中國是佛滅度之後一千年,在後漢時候到中國來的。從印度到中國,印度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都跟我們中國完全不相同,印度這些高僧到達了中國,完全將佛陀的教義跟中國的固有文化、現前的生活狀況融合在一起,所以這個佛法立刻就被中國人接受了,能在中國發揚光大。如果他要是把印度那一套東西,呆呆板板的搬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一定不能接受。 我舉幾個明顯的例子。佛教在印度是三衣一缽,托缽乞食的制度,到中國來之後完全廢棄了。穿中國的衣服,穿海青,大袖子。海青是中國衣服,不是印度的。你們看現在的泰國,小乘國家,披著黃色的袈裟,那是印度的服裝。在我們中國穿海青,這個大袖子海青是漢朝的服裝,讀書人穿的。這個大袖子是禮服,不做粗事的。通常的工作服,像我們這個長衫,這是工作服,短袖子做事情方便,當中系一個腰帶,做事情方便。海青是文人、念書人穿的。但是中國服裝這個領子上都繡的有花紋,如果作官,這個繡的花紋代表階級,代表他的身分;出家人這個海青什麼花紋都沒有,素的,完全沒有花紋。所以服裝是中國式的,立刻就本土化、現代化了,不是印度這個服裝。 在行禮的時候,或者是大的集會當中,袈裟就變成一種形式了,是一個紀念,將袈裟披在海青的外面,我們現在叫「披衣」。本來印度這個衣是很大圍到身體的,我們現在不須要了,把它改小了,只有原來衣服的三分之一大。從前是用帶子,現在用鉤環,比帶子方便。這是一個紀念。服裝到中國來全部改了,中國人看到歡喜。飲食也不要出去托缽了,寺院裡面自己燒飯,也有廚房;印度寺院沒有廚房,他們不燒飯的,他們出去托缽。完全符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道場的建築,不是印度那個樣子,完全用中國宮殿式的這個建築。因為中國古時候的老百姓,最尊敬的無過於帝王,對於帝王非常非常尊敬,帝王所居住的皇宮,有人一生能從皇宮外面走一圈、看一看,都覺得很光榮,見過大世面了。中國的幅員這麼大,皇宮在京城,幾個人一生有機會到京城去一趟!在那個時候交通一切都不方便,所以相當不容易。佛教來到中國之後,中國的帝王都以佛為師,自己都作弟子的身分,就特別准許佛所居住的這個場所,可以仿照皇宮,所以就把皇宮的建築分布到全國了。老百姓一看到宮殿式的建築,不學佛也要去看看,皇宮沒看過,這個跟皇宮差不多,也得進去看看,攝受眾生的力量太大太大了。 你再看看基督教、天主教,在中國傳教一百多年,現在算起來,大概總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了,為什麼在中國不能生根?教堂建的西方這個形式,中國人一看,外國來的,那是洋鬼子,這個界限馬上就分了,就劃起來了。神父、修女、牧師穿的衣服跟我們中國人不一樣,不能跟這個文化生活融合成一體,所以它這個不如佛法。如果佛法傳到中國,道場建立成印度那個樣子,依舊過印度那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中國人決定不能接受,佛教早就在中國絕跡了。 實在講,佛教不執著,它非常開放,非常開明,講求的是現代化、本土化,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佛教重視在精神,不重在形式,所以形式可以隨著需要去改變。古時候,出家這些佛弟子有智慧,真正了解。不像現在,我們看到許多法師大德到美國來建道場,要建成中國宮殿式的,這些外國人一看,那是外國的文化,他們不會走進去的,頂多到這裡來參觀一下,下次再不來了。為什麼?這裡頭就有界限了。如果我們知道佛法的精神,到美國來之後,佛教的道場建築像他們教堂那種形式,他們一看歡喜。佛像,無論是塑造的、彩畫的,畫成美國人的面孔,他一看佛教真的到美國來了,美國人也成佛了,也成菩薩了。現在到那裡一看,只有中國人成佛、成菩薩,美國人都沒分,把那個氣都洩掉了,他怎麼肯進來?這個要知道。 再談到戒律。戒律到中國來之後,我們曉得唐朝時候的百丈大師,「百丈立清規」。清規是什麼?就是戒律大幅度的修訂;不修訂,不能適合於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根據中國社會風俗習慣、道德觀念、生活的需要,大幅度的來修改;換句話說,就是生活儀規的現代化,保持它的精神,條文都修改了。正如同我們這個世間的法律一樣,你看法律立法之後,過個二、三十年要修改一下。為什麼修改?二、三十年,社會的結構都有變化,三十年前適用,三十年後今天不適用了;不適用,必須要加以修改。所以佛門在中國立清規,清規就是戒律的現代化與本土化、本地化。從百丈大師開端之後,以後在中國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地區,甚至於每一個寺院,根本戒是相同的。根本戒只有四條:不殺生、不偷盜、不YIN欲、不妄語,「殺盜YIN妄」這四條叫根本戒。後面其他的,每一個寺院都不相同;這就說明每一個地區它的需要不一樣,它自己制定。 知道這一個史實,我們就曉得,今天大眾傳播的工具發達,交通便捷,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當中求同,這個世界社會才能和諧,才能大眾和睦相處;否則的話,各種文化一接觸,他不相同,他要起矛盾,他要起斗爭,彼此都有苦難。我們在不同當中求同,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佛教在美國,一定要美國本土化、美國現代化;在日本,是日本的現代化、日本的本土化,這個統統要知道。我們看造像,日本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中國的佛像,一看是中國人;西藏的佛像,一看就是西藏人;泰國的佛像,泰國人面孔尖尖的,你一看就知道是泰國人。佛教傳到美國來,算算歷史也有一百年了,從來沒有看到一尊佛菩薩像是美國人的面孔,這是錯誤的,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要使一切人得到佛法真實利益,一定要叫他接觸就生歡喜心。 「論」是研究討論,根據佛所講的經典,根據佛所制定的生活規范。這個生活規范,我們特別注意它的精神。它的精神,實在講只有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個戒律的精神就是這兩句,我們要能夠辨別善惡,斷惡修善。這是介紹三藏。 【二藏:1聲聞藏。2菩薩藏。】 『二藏』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大乘與小乘。小乘叫『聲聞藏』,大乘叫『菩薩藏』。在大小乘裡面,我們這一部經是屬於大乘法,就是屬於菩薩藏。 【本經廣演大乘,詳陳信願往生,殊勝因果,淨佛國土,依正莊嚴,彌陀無邊願海、普度眾生之道,故為菩薩藏攝。】 這就不必細說了。再看下面一段,什麼時候說的。 【說時有五:】 佛說法分為五個時期。第一個是: 【華嚴時:最初三七日說。】 也有的地方說二七日說。不管二七日、或三七,時間都不長。佛講《華嚴》是在定中所說,我們世間人沒有分。我們凡夫看到釋迦牟尼佛初成道的時候,在菩提樹下打坐,只看到他在那裡打坐,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講《華嚴經》,所以《華嚴經》是佛在定中所說的。因此現代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承認,認為這個太玄了,不能接受;他們要接受的必須是事實。 佛什麼時候開始講經?在「阿含時」,就是在鹿野苑,最初度五比丘,說四谛法。現在全世界一般佛學的學者,都從這個地方開始,前面不承認。所以,小乘教裡面,像南洋錫蘭、泰國這些,他們對於大乘不承認,他們認為大乘非佛說,大乘不是真正的佛法。這一種意見很多,我們明了之後,決定不能受他們的影響;他們所見到的是一部分,沒有能夠見到全體。這個定中的境界,不可思議。 在中國,我們可以找到例子。中國佛門裡面,眾所周知的智者大師,這是天台宗的祖師,中國、日本、韓國歷代的高僧沒有不敬佩的。傳記裡面記載,智者大師有一天讀《法華經》、誦《法華經》,讀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他入定了。讀到這個地方入定,定中他到了靈鹫山,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還在講《法華經》,他在旁邊還聽了一會。出定之後,告訴別人,世尊《法華經》還沒有散會,還在那裡講,他在定中見到的。假如智者大師這個話是真實不虛,絕對不是騙人的,那麼釋迦牟尼佛三七日中講《華嚴》,這就可能,定中講的。你有能力入定,你可以參加他的法會;你沒有能力,你見不到。 智者大師去釋迦牟尼佛差不多是一千五百年,一千五百年之後,他入定的時候,還能夠參加釋迦牟尼佛當時講《法華經》的這個法會,可見得人在定中,這個時間就沒有了,正是佛在唯識裡面給我們講時間不是真的,是假的。如果你心要真正得定了,你可以見到過去,也可以見到未來,過去、現在、未來叫一時,這個妙!只要你心專一,你就得定,你就見到一時了;一時,就是過去、現在、未來統統見到了。現在人沒有這個能力,只看到眼前,不是事實,他就不承認,這真正叫迷信,不是事實真相。 【阿含時:】 第二時,就是『阿含』了,佛教的小學。阿含是從經典上說的,我們現在的《大藏經》裡面有阿含部。阿含部這一部分,完全是小乘法;它的經典也相當豐富,也很多,但是都不很長,長的很少,小經很多,這是佛教的小學。 【次十二年說。】 佛講阿含,講了十二年,這是奠定佛學的基礎。有這個基礎,這就可以進入到大乘。所以第三個時期: 【方等時,次八年說。】 方等說了八年。 【廣演四教,均被眾機。】 這個「四教」是依天台所說的,「藏、通、別、圓」,這個時期統統都說了,說大乘法,什麼樣的根性都能夠攝受。所以佛講經說法,因人施教,無論什麼樣的根性,向世尊請教,佛都跟他詳細的解答,以後集結的就稱為經典。這個好像是佛教的中學。第四個時期: 【般若時,次二十二年說。】 剛才說過了,這是講了二十二年。所以佛法是智慧之法,佛學是智慧之學,般若是講智慧。這個時候可以說了,因為前面總共有了二十年的基礎,二十年戒定的熏修,這個時候可以進入般若的教學。現在在我們《大藏經》裡面,最大的一部經典就是《大般若經》,總共有六百卷,這是中文經典裡面部頭最大的;「般若心經」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精華,六百卷《大般若》的心要。你要問,這六百卷《大般若》講的是什麼東西?那個兩百六十個字的心經也統統包括了,六百卷可以濃縮成兩百六十個字,這兩百六十個字細講的話,就是六百卷《大般若》。所以念心經的人很多,真正解其義的人不多。最後: 【法華涅盤時:後八年說法華,一日一夜說涅盤。】 佛說法總共四十九年,他是按這一個次第,把學生從初學逐步逐步帶到最高的境界。我們要問,佛法在中國教學,是不是這個程序?沒有依照這個程序,這就是到中國來之後,佛法的教學要適合於中國人修學的這個狀況。中國過去接觸佛法的都是士大夫階級;士大夫階級,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知識分子,佛教到中國主要教化的對象是知識分子。這一些知識分子,都有儒家的基礎、道家的基礎,中國諸子百家,他有這樣的學說根基。所以小乘法在中國就不吃香了,於是小乘經典雖然翻譯,在中國不能流行。中國人學佛,直接就修大乘法,而是以儒道代替了小乘,所以佛法在中國成就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們看看近代,近代沒有高僧大德出現,什麼原因?儒道的底子丟掉了,小乘經典也瞧不起,不肯學;直接往大乘,這個大乘裡面就摸不到邊際了。我們這一代,絕對不是這一代的人聰明智慧不如古人,不是的;方法錯誤了。如果要想成就,還是要走老路子;如果不以儒道作基礎,一定要從小乘經入門。這是講研究教理、修學佛學的課程要按部就班,這樣才行。 當然中國人最好還是以儒家、道家的作基礎,一方面能夠保持中國的文化,中國文化有它的特色,它在思想意境上往往超越了小乘,跟大乘非常接近;在行持方面,無異於小乘。像《中庸》說理論,《大學》講方法,從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套修學的程序構想,跟小乘經典上沒有兩樣,絕對不在小乘之下,反而接近大乘。所以中國人特別容易契入大乘佛法,是有這樣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至於小乘經,實在講,小乘經典的翻譯,雖然相當完整,但是在文字上來講,遠遠不如大乘,沒有大乘經翻得那麼好,翻得那麼叫人生歡喜心。所以中國歷代祖師大德教學,都是從儒家的經典下手。 【說此法時,在第三方等時。】 這部《無量壽經》什麼時說的?方等時說的。 【又此經蒙世尊多次宣說,故不應限於一時也。】 所以,一定要把它說在某一個時期,那就很難。什麼原因?因為佛多次宣說。不像其他經典,佛在一生當中,只講一次,沒有重復講過;而本經是重復講過很多次。由此可知,這一部經是釋迦牟尼佛非常重視的,才會多次宣講。這也是他利生的苦心,希望在每一個階段裡面說這個經,提醒不同的大眾,希望大家都能夠認識、都能夠明了、都能夠發願修學這一個法門,所以多次宣講。 【判教。】 下面講『判教』。判是判定,教是教下。這一段裡面,簡單的說,就是這一個教材,應當列入哪一個班級。這個意思,像我們現在學校裡排課程,這個課程應該排在第幾年級,第幾學期,是這麼一個意思,這也要懂得。 【天台宗立四教: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藏就是三藏,完全依據小乘三藏,就是阿含。所以稱之為藏教,屬於小乘教。通教,這是大乘,是大乘的初級,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是大乘的入門。別教,別是區別,絕對不同於小乘,就是純粹的大乘,這個裡面沒有小乘的教義。在通教裡頭,含著有小乘教義,所以大乘它含有小乘教義在;別教裡頭,絕對不含小乘。圓教,這就是圓滿的融會貫通,所有的教法都能融會貫通,這是圓融的。天台家立四教。 【賢首宗立五教:】 賢首就是華嚴宗,它立的是五教。 【小乘教、大乘始教、終教、頓教、圓教。】 它的小乘教跟天台的藏教,完全相同。它的大乘始教,就是天台家的通教。它的大乘終教,就是天台的別教。天台只立一個圓教,賢首把圓裡面分作頓、圓,這就是把天台家的圓教,開成頓教跟圓教,開成兩個教,所以頓、圓合起來,就是天台圓教的教義。 【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 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這都是後來祖師大德,他們對於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用它來分類。分類,各人分的不一樣,各人看法不相同,分法也不一樣。其實,在中國隋唐時代,這個判教的人很多,有幾十家之多,判法、看法都不相同。現在說出天台跟賢首,這是兩大派,他們對於中國佛教影響很大,後人對他們這個判法也很佩服,都遵從這個判法。所以我們介紹,只介紹這兩家,其余的就不介紹了。綜觀許多人看法、判法不相同,但是「頓」與「漸」這兩種看法是非常普遍的。 【淨影疏曰:】 「淨影」是寺廟的名字,叫淨影寺,這是隋朝慧遠法師;諸位要記住,不是晉朝的慧遠,他們的名字完全相同,但是是兩個人,不是一個人,在中國佛教史裡面,叫他小慧遠,區別不是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祖師廬山的慧遠。他是隋朝時候人,住在淨影寺裡面,他有《無量壽經》的注解,所以我們稱他小慧遠。 【今此經者,為根熟人頓教法門。雲何知頓,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故大,故知是頓。】 小慧遠有《無量壽經義疏》。在中國,《無量壽經》注解很少,除了他老人家之外,另外有一個注解也叫《義疏》,是吉藏大師作的,我們到後面會有介紹,到底下一大段再跟諸位介紹。他在注解裡面告訴我們,他說這一部經是屬於頓教。為什麼屬於頓教?完全是為根熟人說的。我們現在要問,什麼叫根熟?根機成熟的人。什麼叫根機成熟?聽到這個法門,就歡喜,就生信,就發願,就立刻念佛,要想到極樂世界去,這個人就叫根熟。如果他覺得這個雖然歡喜相信,還不想到極樂世界去,這個根還沒熟。熟了的人,決定想去,而且他這一生決定得去,他真的往生了,真的超越輪回了,這是根熟的。 怎麼曉得它是頓?因為它主要度脫的對象是凡夫。凡夫當中,真正覺悟這個世間苦,輪回苦,一心一意要想了生死出輪回,發心求生淨土。這個法門,不必經過小乘,所以它是大乘;不必經過很長的時間,像一般教宗講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華嚴》裡面講要無量劫;它不需要,一生當中就成就了,所以它是頓。經上講「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功了,說到頓,沒有比這個更快的了。 【大佑判小本曰:】 「大佑」是元朝時候人,他有《彌陀經》注解。他這個本子在台灣也有流通,數量不太多就是了。大佑的注解。 【漸頓分之,此屬頓教。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為頓教所攝。】 如果從漸教、頓教來分,漸是按部就班、慢慢的來修學;頓是超越,完全的超越。從這兩種來分,這一個法門、這一部經典是屬於頓教,它是不依次第的,所以是真實的難信之法。 【若依五教,古今中外淨宗大德,莫不以本經實屬圓教也。】 這個頓教的教義,可以說古今中外的學者都同意,都沒有話說。但是對於圓教的教義,有許多人看法不一樣,有不少人把這個經看成別教;真正過來人,他知道這一部經典、這個法門確確實實屬於圓教。怎樣圓法?黃念祖老居士在注解裡面,給我們舉出許許多多的例子,證明它跟《華嚴》、跟《法華》實在是無二無別。《華嚴》,大家認為是圓教,這個經當然是圓教。《華嚴》的教義講六相,講十玄,這是《華嚴經》的特色;本經六相十玄也清清楚楚、圓圓滿滿的具足。換句話說,《華嚴》所具備的特色,本經都有,這是證明它確確實實是圓教。 【蕅益指出,天台純圓。】 這是《法華經》。 【賢首全圓。】 賢首是《華嚴》,《華嚴》是全圓,《法華》是純圓。 【其秘髓與奧藏,皆不出此大經之外。】 「此大經」,就是指《無量壽經》。換句話說,《無量壽經》既是全圓,又是純圓;純、全,它統統都包括盡了。這是蕅益大師為我們判的。 【圓中鈔雲:】 《圓中鈔》是大佑的。 【圓頓法門,亦必須先開圓解,而次修圓行,破三惑而證圓果,以階不退。】 這是講一般圓教經論修學的程序,必定是這個樣子。 【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以之為開解生信。】 這是跟其他圓頓法門的經論、法門不相同的地方,其他圓教經論修學難,這個經修學容易。其他經典先要開悟,要大開圓解,這一點就非常非常不容易;而我們這一部經,給你說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的信心就生起來了。 【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以之為造修行門。】 你看這個修行,人家要圓修。我們這個地方,七天念佛就成功了。 【臨命終時,即得往生,以階跋致。】 「跋致」是阿鞞跋致,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不退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 【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 所以從這裡看,我們現在生在濁世,濁就是污染。這一點我們現代人提起來都能夠意識到,我們這裡環境的污染非常非常嚴重。這幾天,你看華語新聞廣播,報台灣的垃圾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階段,垃圾沒地方放了。為了這個垃圾,現在民眾還要告台北市市長。這個問題,在從前想也想不到,作夢也夢不到,垃圾哪能是問題。你就曉得,現在污染多麼嚴重。 可是還有更嚴重的污染,現在大家沒發現。什麼污染?思想的污染、見解的污染、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比這個垃圾不曉得嚴重多少倍,大家沒想到。這叫五濁惡世,我們生活在這麼一個環境裡。這樣的環境要想成就清淨心,擺脫這個污染,能夠成佛、能夠成菩薩,談何容易!祖師大德告訴我們,只有這一個法門靠得住,依這個法門修學還有指望;依其他法門修學,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面,恐怕不容易。這一樁事情,實在值得我們深深的去思考。 【甄解稱本經。】 《甄解》是日本人作的,唐朝道隱法師是日本人,到中國來留學,也很有成就,把淨土宗傳到日本,他有《無量壽經》的注解,就叫《甄解》。他在這個注解裡面,對本經的贊歎: 【為專中之專。】 在所有一切經論法門,它是專中之專。 【頓中之頓。】 頓教的經典不少,沒有比這個更頓的,就是更快成就的。 【真中之真,圓中之圓。絕對不二之教,一乘真如之道也】。 這是唐朝時代,日本高僧對於這一部經的稱贊。 【印光大師贊要解雲:】 印光大師可以說是中國近代的第一位高僧大德。民國以來,諸位如果仔細去觀察一下,無論哪一位大德,都還有人批評,唯獨印光大師沒有人批評他;只聽到贊歎,沒有聽到批評的。很難,真正不容易,可見大師確實是以德服人。他對於《要解》,就是蕅益大師的贊歎: 【理事各臻其極】 就是《彌陀經要解》,注解這個《阿彌陀經》,無論在理論、無論在事實上,都到了登峰造極。 【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妙極確極。】 注得太好了,也非常正確。 【縱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這是印光大師對《要解》的贊歎。我們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什麼人的注解,能夠得大勢至菩薩如此的贊歎?蕅益大師的身分沒有暴露,印光大師的身分暴露了;印光大師對他這樣贊歎,想必蕅益大師一定是古佛再來,說不定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也說不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如果不是佛與觀音之流,怎麼能當得起大勢至菩薩如此的贊歎! 所以修學淨土的人,除了《無量壽經》之外,《彌陀經》不能不研究。要研究《彌陀經》,一定要研究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要解》精要、恰當,《疏鈔》博大、精深。《疏鈔》的分量多,博大精深,非常了不起的著作。這三樣東西合看,就是包括《無量壽經》三樣東西合起來看,你對於西方淨土大概就認識的差不多了,相信你的信心不會動搖了,你的願望會非常的懇切,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決定往生淨土的保證。 【可見上之判教,如佛親判也。】 以上這幾位祖師大德,對於這一部經的看法,實在講就是跟佛陀所見的完全相同,等於是釋迦牟尼佛親自為我們判設的沒有兩樣,我們應當要相信;相信這一部經典,決定是圓教,決定是頓中之頓、圓中之圓;這一部經決定是含攝一切經。我們如果沒有多余的時間,一生當中死心塌地受持這一部經,就等於受持一切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等於修學無量無邊的法門,你就不會懷疑了,斷疑生信,這才能成功。 現在這個世間是亂世,亂到了極處。亂在什麼地方?思想見解非常混亂,你接觸人多了,聽得太多了,看得太多了,信心都沒有了,不曉得學哪個法門好,不曉得念什麼經好,這就不得了了,對自己修學產生了嚴重的障礙。所以一定要知道專精,這是我們成功之秘訣,一定要專,一定要精。 無量壽經 (第十四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4 請掀開講義第二十九面,從第一行看起: 【疏鈔廣引淨宗經中事事無礙之文,深意苦心,以證本經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亦即證明本經屬於圓教,實不容或疑也。】 這幾句是說蓮池大師當年作《彌陀經》的注解,也是相當的艱苦。因為在他那個時代,禅宗的風氣很盛,對於淨宗往往給它很輕視的眼光,蓮池大師在這種環境裡面要想弘揚淨土,必須要把這個障礙破除。破除這個障礙,一定要讓大眾心悅誠服,認識淨土法門,於是《疏鈔》之作裡面,引用《華嚴》、《法華》這一些大乘經的地方非常之多。他的目的非常的明顯,是要把《阿彌陀經》提升到跟《華嚴》同等,那麼大家對它的看法就不一樣了。這個工作,如果不是真正對於淨宗有很深的體會,有真實的功夫,一般人是做不到的。《疏鈔》在台灣流通的非常之廣,諸位很容易能看到。這是作《疏鈔》時代的背景不相同,蓮池大師用《華嚴》、《法華》這些大經,證明《彌陀經》裡面的理論、事實與境界都跟大經等同,把它判作圓教。 在中國,我們講大乘的圓教,或者講一乘圓教,只有三部經,這是為大家公認的。第一部是《華嚴經》,第二部是《法華經》,第三部是《梵網經》,就是《梵網菩薩戒經》。這是大家公認,這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殊不知,本經跟《彌陀經》,不僅是一乘圓教,而且是圓極頓極的法門。如果不是祖師為我們說出,我們也很不容易認識它。 【黃念祖居士依疏鈔義】 這是根據蓮池大師的《疏鈔》。 【專論本經中事事無礙之相】 黃老居士說得更詳細了。 【取探玄記所說十玄次第】 這個《華嚴經探玄記》是《華嚴經》的注解,是《六十華嚴》的注解,賢首大師所作的。清涼是賢首的學生,清涼注解《八十華嚴》,他的老師注的是《六十華嚴》。 【引證經文,以明本經實具十玄】 諸位看黃老居士《無量壽經》的注解,他注得很豐富,引證的很詳細,確確實實《華嚴經》上有的,《無量壽經》也有。六相十玄這是《華嚴》的特色,本經統統具足。 【於是確證本經正屬圓教】 證明它跟《華嚴》的教義沒有兩樣。 【即是中本華嚴】 這個「中本華嚴」是前清彭際清居士所說的。八十卷分量多,稱為大本;《無量壽經》分量少,稱為中本;《阿彌陀經》分量更少了,就稱為小本。這是彭際清居士所說的;就是《彌陀經》、《無量壽經》跟《華嚴經》,這三部經完全相同。 【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非因淨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 把《無量壽經》跟《彌陀經》提升跟《華嚴經》平等,確實有證據,不是隨便說的。 【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極樂,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 這個證據,可以說任何人都不能夠否定的,《華嚴》到最後歸到淨土。 【部類差別。】 底下這一段介紹『部類差別』。哪些是同部的,哪一些是同類的,我們也要明了。 【同部:本經與小本彌陀是同部經典。】 是屬於同一部。 【疏鈔謂大小二本,文有繁簡,義無勝劣,判屬同部。】 換句話說,佛說《阿彌陀經》跟這一本《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內容完全相同,只是文字有多少不相同;《彌陀經》說的簡單,《無量壽經》說的詳細,所說的是一樁事情,所以它們屬於同部。因此,我們在受持的時候,你喜歡采取哪一個本子都好。《彌陀經》短,容易念;《無量壽經》長一點,實際上是一樣的,沒有優劣。如果我們的時間少,工作很繁忙,受持《阿彌陀經》就好;假如我們空閒的時間多,當然《無量壽經》文字長,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介紹的比較詳細,所以這是任憑我們自己去選擇。 【小本現有三種。】 就是《阿彌陀經》,現在有三種本子。我們通常所看到的、所讀的本子是鸠摩羅什大師所翻譯的;另外兩種,一個是唐朝玄奘大師翻譯的,這個本子沒有單行本流通,所以大家看的比較少;還有一本是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他把羅什大師的跟玄奘大師這兩個本子會合,有這麼一個本子。這三種本子,我們在台灣把它合印成一冊,叫《彌陀經三譯合刊》。我不曉得此地有沒有?好像達拉斯那邊有這個本子,諸位同修如果要想看,可以寫信問那邊要,或者將來由那邊寄一部分過來都好。 【秦唐二譯,大體相同,稍有出入。秦譯精要流暢。】 這個「秦」,就是姚秦羅什大師翻譯的。 【眾所宗向。】 大家都依這個本子來修學,所以這個本子流通非常之廣。 【唐譯則准確詳備,力保原面。】 玄奘大師他是直譯的,所以保持了梵文本裡面那個樣子,形式都保留了。 【夏蓮居居士撷其精要,更據六朝石經補足秦譯所佚之二十一字。】 羅什大師的本子傳到現在,可以說大家都承認這是一個定本了。但是在湖北襄陽發現的石經,就是刻在石頭上的《彌陀經》,那個經文比我們現在流通的本子裡頭多了二十一個字,就是我們現在這個本子沒有。二十一個字差不多就是一行,是不是從前人抄經的時候抄漏掉了,這就很難講了。因為從前這個經本都是手寫的。襄陽這個經是六朝時代的,相當之古,所以這個絕對不是偽造的,相當可靠。夏老居士把這二十一個字補進去了,在他的會集本裡面補進去了,這個本子二十一個字此地有。 【按襄陽石經乃六朝人手書而刻石者,於一心不亂之下】 就是現在這個經本一心不亂之下,有底下這二十一個字。我們接著念: 【尚有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就是這二十一個字,現在我們的經本上沒有,要知道古時候這個石經上多了這二十一個字。 【會本依古德意,補入此二十一字。大有益於聖教也。】 這二十一個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教給我們修學的是專持名號。念這一句名號,就是經上講的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所以這一句實在講相當重要。這裡講同部的有這麼兩種。 【同類。】 另外有『同類』的。同類是不同部。類,凡是提倡念佛法門的,這是與我們這個《無量壽經》就是屬於一類的。 【凡倡導憶念彌陀,願生極樂之經典,均屬同類。其中亦有親疏,以持名念佛為親,其他為疏。】 同類裡面有親有疏。什麼最親?小本跟《無量壽經》都是提倡持名念佛。換句話說,如果它也是提倡持名念佛,這就很親了;如果它提倡的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那就比較疏一點了,也屬於同類。底下舉幾個例子: 【如一佛說觀無量壽經。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三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四往生論。五 安樂集等等。】 同類的不少。 第三,有附帶說淨土的,那這個文字不多,附帶而說的,像這樣的經典,那就相當之多了。 【帶說淨土經論,淨宗經論合刊,內載有二百四十余種。】 這是古人給我們列出來的,在已經看到的就有這麼多了。 【此乃略舉其要,遺漏難免。】 總還沒有完全查遍《大藏經》,這是比較重要的經典裡面,我們所看到的,已經有兩百四十多種。可見得古人常講,這個法門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它的確是有這個事實存在,絕對不是隨便說的。 底下一段,介紹「譯會校釋」。譯是翻譯。 【譯指本經之原譯本。】 本經在中國的翻譯。 【會校指根據諸種原譯而會集校訂之本。】 因為譯本不止一種,所以後來有會集有校訂。 【釋指本經諸本之注釋。】 這是本經注解,歷代有哪些種注解。 【本經譯本,自漢迄宋,凡有十二。宋元而降,僅存五種。】 這個譯本在中國譯經史裡面,我們所看到的目錄有十二種,是翻譯最多的。但是到宋朝以後,有七種本子失傳了,還保存著五種。現在《大藏經》裡面有五種,但是在目錄裡面有十二種,就是有七種已經失傳了。保存下的五種,這個經名都列在下面。第一部是: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月氏沙門支婁迦谶譯於洛陽。】 這個翻譯的最早,是後漢月氏。月氏是當時國家的名字,這個國家它的版圖,大概有我們新疆的一部分;另外一大部分是現在的俄羅斯,在新疆的北面。這是從前我們讀歷史,讀到大月氏,就是這個地方。這個法師是大月氏人。「沙門」,這是他的學歷,這是法師謙虛,沒有稱三藏法師,後來都稱為三藏法師,稱沙門是非常謙虛。「支婁迦谶譯於洛陽」,後漢的首都在洛陽,這是翻譯的人、翻譯的處所都非常的確定。第二種,經題比較長一點: 【佛說諸佛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這個經題完全是梵文的音譯。 【一名無量壽經。一名阿彌陀經】 也稱作《無量壽經》,也稱作《阿彌陀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這個「吳」就是三國時代的東吳,翻譯的人是在家的居士,優婆塞是在家居士,也是大月氏的人。第三種叫: 【無量壽經。曹魏印度沙門康僧铠譯於洛陽白馬寺。永嘉四年壬寅。】 這一個本子在中國流通很廣。因為幾種譯本,以康僧铠譯的本子念起來最為順暢,因此這個本子流通的比較廣,其余的四種很少看到有單行本。第四種: 【無量壽如來會。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譯。】 這是在《大寶積經》裡面的一分。第五種: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趙宋沙門法賢譯。】 「趙宋」,這是趙匡胤所建立的王朝,這是最後一次翻譯的。最初翻譯是後漢,從後漢到南宋差不多是八百年;八百年中,這個經總共有十二次翻譯,現在只剩下這五種。 後面給我們列的就是現在有經題,這個目錄上有,經本沒有了,看不到了。 【佚失七種,據開元釋教錄計有:】 第一種: 【無量壽經,二卷,後漢安世高譯。】 在中國佛教史裡面,安世高是很有德望的一個人,知名度非常之高。早期翻譯,他譯的東西最多,也翻得最好。所翻的文字,中國人非常歡喜,這是早期了不起的一位譯經師。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 第二種,『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也是二卷,是『曹魏』,這是三國時代,『沙門帛延譯於洛陽白馬寺』,這個本子現在也不在了。 【無量壽經。二卷。晉朝沙門竺昙摩羅密。】 第三種,『無量壽經』,有二卷,是東晉時代的,『沙門竺昙摩羅密譯』。 【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二卷。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 第四種,『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這部經它有別名,『一名樂佛土樂經。一名極樂佛土經,東晉西域沙門竺法力譯』。 【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沙門佛陀跋陀羅譯於道場寺。】 第五種,『新無量壽經』,有二卷。『東晉沙門佛陀跋陀羅譯於道場寺』。 【新無量壽經。二卷。宋涼州沙門寶雲譯於道場寺。】 第六種,也叫『新無量壽經』,有二卷,這個都是屬於南北朝時代的,『宋涼州沙門寶雲』,也是在道場寺翻譯的。 【新無量壽經。二卷。宋罽賓國沙門昙摩羅密多譯。】 第七種,也叫做『新無量壽經』,有二卷,『宋罽賓國沙門昙摩羅密多譯』。 末後這三種統統叫做《新無量壽經》,翻譯的年代很接近,同時還在一個道場,在道場寺所翻譯的。我們從這裡可以體會到,如果是同一個版本,不可能在同一年同一個地方做三次的翻譯,決定是印度傳來的版本不相同,所以才會有這一些事情的發現。 【以上連現存者,總八代十二譯。】 從後漢到宋是八個朝代,十二次的翻譯。 【甄解雲:凡於諸經中,傳譯之盛,無如今經】 佛經傳到中國來,翻譯最多的就是《無量壽經》;沒有一部經的翻譯,能像《無量壽經》這麼樣多,這樣的興盛。 【斯乃以出世正意,利益無邊故也。】 原因在此地。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最主要的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回,圓成佛道!出三界、成佛道,最正確的方法、最妥當的方法,就是這一部經,就是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這是如來出世的正意,就是為這個意思他來的,利益無量無邊。 宋朝王龍舒居士,下面我們會說到他,他有本經的會集本,他是第一個會集《無量壽經》的人,而且做了一部勸導一切人專修淨土的一本書,叫《龍舒淨土文》。今天我們印了一張念佛的方法,就是《龍舒淨土文》裡面的兩個小段,我把它影印出來,提供給同學們作參考。這個方法非常非常簡單,而且很有效果,不費時間;兩種方法,采取一種就好。 這是講龍舒居士當年寫勸人修淨土的這些文章,集起來就是淨土文,到處刻版流通。在相傳裡面,刻版裡面,三次出捨利,可見得感應不可思議。他老人家當年在世,一生到處奔波,處處都是刻這個《淨土文》,到處贈送,對於宣傳淨土宗,一生真正是不遺余力,以一個在家的居士,認真拼命的去做。他老人家在往生的時候是站著走的。 【會疏雲:凡於一切經中,傳譯盛然,無如今經,此乃道理幽邃,利益最上故也。兩疏同一卓見。】 這兩位大師的見解幾乎是相同,都肯定承認這個經典、法門是至高無上。 【本經為佛多次宣說。】 佛當年在世,不是一次講,是多次宣講。 【且誦習者多。】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依照這個經典修行的人很多。 【梵本傳寫者多。】 所以它的本子不一樣。 【梵本有多種,存沒詳略不同。】 就是多種,佛是多次講,講的都不一樣。有的這一樁事情,佛這一次講得很詳細;佛另外講的時候,這一段詳細的他就省略掉了,講的不詳細的地方重新再細說,所以就有這一種情形。因此,阿難尊者集結的時候,完全照佛當年所說的,不增不減,這樣子集結下來,所以這個原本就有很多種,不是一個本子,原本就有很多種。 【梵策寫本又易脫落。】 我們知道古時候,這個梵文的經典是寫在貝葉上的。印度沒有紙張,是用貝葉寫的。那個貝葉有一點像我們台灣香蕉樹一樣,這個樹葉很寬很大,也相當厚,是很笨重的;把它切成一塊一塊的,切的都是長條,大概有四、五寸寬,一尺多長;一面寫四行,兩邊打兩個洞,用繩子穿起來。這是從前梵文的經典,相當的笨重。繩子斷掉之後,很容易脫落。 我們中國古時候沒有發明紙以前,這個文字刻在竹簡上;把這個竹子組成一張,也是用繩子把它編起來的,稱為冊。我們看「冊」字,你看篆字是什麼?就是竹字編的,那時候文書是這種形式。如果用竹簡跟這個貝葉,還是貝葉比較方便。這個容易脫落。 【故今諸譯本甚有差異。】 我們看現前這五種譯本,裡面的內容差別就太大了;從這個差別裡面看,證明它不是一個原本。一個原本很多人翻譯,縱然翻譯的文字不同,內容一定是大同小異。像《金剛經》有六種譯本,它是一個底本,翻的大同小異,出入不會太大。我們這五種譯本,裡面的出入太大太大了,所以證明它的原本不是一個。 【若細究存世之五譯,可推知當年梵策,至少有三種】 有三種不相同的。 【必是所據之原梵本不同,方有此異耳。可見會集諸譯,實有必要。】 因為梵文的原文不相同,佛多次宣說,我們現在確確實實有把它會集的必要。因為我們看很多本子,挺麻煩的;會集應當仔細的校對,哪些地方相同的保留,不相同的把它節錄補充進去,這樣就變成一個非常完美的經典,這是會集本的長處,我們中國所說集大成。下面給我們介紹會校之本,就是會集本了。 【會校之本,自宋迄今,凡有四種:】 前面介紹的是原譯本,翻譯的經本有五種。現在再看歷代會集的本子,節校的本子。第一種: 【大阿彌陀經,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校輯。】 這就是王龍舒居士他的本子。他這個本子算是會集本,但是他很謙虛,他只說校輯;校是校正,幾個本子合起來對照,重新編輯。這個本子編成之後,確確實實比原譯本好。因此,他這個本子流通也就很廣,並且收在《大藏經》裡面。由此可知,這是自古以來的高僧大德對他的本子贊同,這才能入《大藏經》。 可惜王龍舒居士這個會集,五種本子還漏掉了一種,就是唐朝《大寶積經・無量壽會》這一個本子龍舒居士沒有看到。我們推想,他當年在社會上的地位,他家雖然不是很富有,生活還挺優裕不錯的,所以他才有閒,他不要作事;中了進士,不作官,天天念佛傳教,干這個事情,所以家庭生活能過得去。對於佛法有這樣深的造詣,而且那個時候到處走動,因為他要印他的《淨土文》,勸人念佛,所以走的地方很多,五種原譯本都不能完全看到,你才曉得那個時候這個書本流通數量之少。 因為那個時候統統是手寫的本子,流通的分量很少,不容易看到。他一生只看到四種本子,四種本子的會集本。「無量壽會」這一個本子,裡面還有一些經文,非常精彩的經文,是前面這四種本子裡頭所沒有的,王居士所漏掉的;所以這個本子不是盡善盡美,有漏失。 另外,這是印光大師對他老人家的批評;其實在印光大師之前,蓮池大師就有批評了。取捨這是很難,取捨不甚妥當。還有一個缺點,有時候他把原文的字改了,這一點印光大師非常不贊成。為什麼?以龍舒居士改這個經文,沒有問題,他的文章好,佛學造詣又深,他所改的與原文相比,意思沒有變,修辭更美。可是這個例子如果一開,後來的人如果看經看不懂,隨隨便便改的時候,大家都改,這個經傳到後代,那就面目全非,所以這個例子決定不能開。龍舒居士犯了這個錯誤,這是後來大德不以為然的地方。但是對他的本子依然很贊歎,蓮池大師《疏鈔》裡面,引用王龍舒居士這個本子的經文就不少;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對於龍舒本子也非常贊歎,所遺憾的,它美中不足。第二種: 【無量壽經,清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 彭居士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人,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要是以現代地位來講,就是國防部長,所以他是貴族出身。當然家庭環境非常好,人聰明,童子就中進士。中國古時候,二十歲成年,行冠禮,這就成人了,就不叫童子;如果叫童子,就是不滿二十歲。不滿二十歲,他就拿到功名了,也是不作官,學佛。 在佛學裡面很有成就,他有《無量壽經》的節校本,可惜他只用一個本子,五種本子他只用一種本子,用康僧铠的本子,把康僧铠的本子簡略了,本子裡面有些羅嗦的統統去掉,所以是一個本子的節校。經過他的節校,這個本子念起來非常舒暢;遺憾的就是只有一本,因此也是美中不足。 他的本子在台灣有流通,單行本沒有,有連注解的本子;我們看到《無量壽經起信論》就是彭際清居士所作的,經文是他節校的本子,注解是他自己作的,這個本子在台灣有流通。另外丁福保居士他有一套佛學的著作,裡面有《無量壽經箋注》。《無量壽經箋注》采取的經文,就是彭際清的節校本。所以從丁福保《無量壽經箋注》,我們能夠看到彭際清的這個本子。第三種: 【摩诃阿彌陀經,清菩薩戒弟子承貫邵陽魏源會譯。】 這個本子是五種本子的會集本。魏源居士就是魏承貫,他是生在清朝鹹豐年間;鹹豐慈禧太後,就是鹹豐皇帝的西宮,這個距離我們年代比較近。他有五種本子的會集本,所會集的確確實實比王龍舒、比彭際清的要好;但是很遺憾的,也是他取捨不夠精確,也有一個毛病,就是改動原文的文字。這個會集跟翻譯不一樣,翻譯自己可以斟酌用什麼字,會集是依照別人的文字,決定不能改動一個字,一定要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能隨便更改,這才是一個好的會集本。所以這個本子也有缺點,印光大師對這個本子有嚴厲的批評,在《文鈔》裡面有兩、三篇的樣子。 諸位念了以後,對於現在這個本子不要懷疑,因為我們現在這個會集本,印光大師沒有見過,這就是最後這一種: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這是民國二十一年夏蓮居居士會集的,我們現在采取的這個本子。夏老居士也是認為自古以來這個會校本都不是善本,都有缺陷。這麼好的一部經,確確實實能夠幫助末法眾生,了脫生死,圓成佛道,太重要太重要了,沒有一個完善的本子,感覺到非常的遺憾。他老人家用了十年的時間,根據五種本子重新來校對、來編排。三年,他的初稿才完成。我們看這一本經沒有多少,薄薄的,並不算太多,用了三年的功夫會集成的。會集之後,不斷的一次又一次再修訂,十年,這才有定本出來。所以我們的因緣是無比的殊勝。 因為印光大師對魏默深的本子有很嚴厲的批評,大家對於這個會集本、節校本都不贊同。印祖在近代是大眾所景仰的,所以他老人家的話,別人聽了的時候,沒有一個不遵從的。這個本子老人家沒有見到,到底這個本子印光大師反對不反對?我們就不得而知了,祖師不在世了。 我為了宣揚這一個版本,特地把五種原譯本找到,四種會校本也找到了,一共是九種不同的本子,我把它印在一起。從前有淨土五經,這個經還是五經,但是版本多了,我加了一個讀本,《淨土五經讀本》,統統在裡面了,諸位自己可以看。你看看印祖對於王龍舒、彭際清、魏源,他批評的對不對?原本一看,你就曉得他指出哪些地方了。 看它哪些地方有缺陷,你再看看夏蓮居這個本子有沒有?夏老居士這個本子,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原譯本的原文,一個字沒有改動。其他那些會集本多多少少都改了幾個字,唯獨夏老居士一個字沒有改,這個難得。 所以不是不能會集,應當要會集的。但是會集要謹慎,取捨要確當,要精確,要妥當,這個事情相當不容易。龍舒居士、彭際清、魏源都是了不起的人,做這個事情都不能做到圓滿。所以夏蓮居老居士究竟是什麼樣的身分,我們不知道。黃念祖老居士也不肯透露,我問過他,他告訴我時候未到,現在不能說出。今年老居士往生了,也沒有透露出來。 不過去年年底我在邁阿密講經,邁阿密有許許多多奇奇怪怪的人,就是我們一般講有神通的人,曾憲炜居士跟這些人往來很密,而這些人裡面許多是外國人,我在那邊講經,他們也來聽,曾居士翻譯,他翻的還不錯。他曾經拿夏蓮居老居士的照片給這些人看,問他夏居士是什麼樣的人?說也奇怪,這些人看到夏蓮居的照片,這個照片是書本上的照片,就是《無量壽經》經本前面有一張老居士的照片。他看了之後,他說這個人不是普通人,是大菩薩再來。他問他為什麼?他說他的身體全身是透明的。照片我們看不出來,他看到他全身是透明的;而且告訴曾居士,這個人現在已經不在了,在世的時候不很出名,講的完全正確。決定是大菩薩再來,普通人這個事情不能做到盡善盡美,會集的這麼圓滿。換句話說,超過了前人,不是一個普通人,這是來度末法眾生的。 我這一次到北京,看看老居士的家屬,看看他老人家臨終有沒有什麼交代。那一邊他的學生告訴我,夏老居士在往生之前,曾經跟他們說過,《無量壽經》(就是他這個會集本)將來是從海外傳到中國。他們聽了都莫名其妙,明明這個經本是他老人家會集的,中國的,怎麼可能從海外傳到中國?他說現在看起來,果然沒有錯,他的話說對了,是從海外傳到中國的。他又說將來這個經本會傳遍全世界。現在看看我們做的,差不多;雖然沒有達到全世界,大概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經有《無量壽經》了。從這個情勢上去看,確確實實有傳遍全世界的可能。所以他所講的話,現在幾乎都兌現了,絕對不是一個普通人。 這九本諸位同修喜歡的話,我們這一邊淨土五經大概還有一些,明天我們帶來給大家結緣。《無量壽經》九種版本,統統可以看到,這是現代人的大福報!諸位要知道,在台灣過去專門弘揚淨土的法師,道源老和尚沒有見過。居士裡面,李炳南老居士這九種本子,他見過五種,有四種他沒看到過,沒有單行本,很不容易找;《大藏經》裡面只有六種,原譯本的五種,會集本的王龍舒一本。《大藏經》那麼小的字,誰去看,沒人去看。現在我們把它們統統印在一起,人手一冊,九種本子擺在面前,從前那些人簡直不可思議,不敢想像。這是得現代印刷術的發達,我們便利了,而且印經書的價格很低廉,也印得非常好。這是這一個時代眾生比起過去,說到因緣,可以說是無比的殊勝;當然也是我們善根、福德,諸佛菩薩大願威神的加持,使我們能夠見到。 底下再看這一部經的注解,「本經注解」。第一種: 【無量壽經義疏,六卷,隋淨影寺沙門慧遠撰疏。】 這個本子,在中國算是流通最廣的,學習最多的。這個地方的慧遠,名字跟廬山初祖完全相同,朝代就不一樣了。慧遠大師是晉朝時候人,他是隋朝時候人,相隔一百多年。在歷史上,中國佛教史上稱他小慧遠,他作的這個注解有六卷,台灣很流行這個本子。 【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唐朝嘉祥寺吉藏。】 第二種,也叫做『無量壽經義疏』,只有一卷,注得很簡單,注解的這個文字比經文還少。這是唐朝吉藏大師所作的,雖然文字少,但是重要的地方,他都把它點出來了,也很難得。這個本子流通的就很少了,好像在台灣還沒有單行本流通,金陵刻經處有單行本。 【無量壽經義述文贊。三卷。新羅沙門憬興著。】 第三種,『無量壽經義疏文贊』,有三卷,是『新羅沙門憬興著』。新羅是現在的韓國。在中國唐朝時候,朝鮮半島有三個國家,有高麗、新羅、百濟三個國家,他是屬於新羅國人,都是在中國留學的。第四種: 【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沙門元曉撰。】 元曉大師最近有一套錄音帶,在台灣,好像美國也很流行,知道他的人不少。他對《無量壽經》也很有研究,他有這個著作。第五種: 【游心安樂道。一卷。新羅元曉撰。】 也是《無量壽經》的注解,它不是按照經文的,完全是講大義、講綱要;前面這一種是注解經文的,也是元曉大師注的。末後: 【日本則有了惠。峻谛。道隱。觀徹等數十種之多。遠超我國。】 日本,《無量壽經》的注解確實多,如果連後來的,恐怕有四十多種,在《卍續藏》裡面。在台灣,《卍續藏經》我們好像印過兩次,對於研究經典的人,這一部藏經非常好,它的經少,注解多;經不多,注解多。日本的《大正藏》,在世界上流通的非常廣泛;《大正藏》是經多,注解少。所以要查經,以《大正藏》收的最為豐富了,收經齊全,注解少,不多。如果要研究注疏,中國、日本、韓國古今大德這些注解,日本人統統收集起來了,編在《卍續藏》裡面。所以這一部藏經,注疏非常的豐富,研究教理的人,值得參考。這是注解《無量壽經》的,多半都是注的康僧铠的本子。 【注釋大經校會本者,共有五種:】 前面所講的是原譯本,原譯本的注解;這個會集本、節校本,有底下這五種。 【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清初彭際清作。】 第一種,『無量壽經起信論』,有三卷,彭際清作的。這個經本是彭際清的節校本,注解也是他作的。 【無量壽經箋注。二卷。清末丁福保作。】 第二種,『無量壽經箋注』,有二卷,清朝末年丁福保居士著作的,他的經文是采取彭際清的。 【佛說摩诃阿彌陀經衷論。清末正定王耕心作。】 第三種,『佛說摩诃阿彌陀經衷論』,是清朝末年正定王耕心作的。他的本子,采取魏源的本子、魏默深的本子。印光大師對於他這個著作,批評很多。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眉注。民國李炳南老作。】 第四種,就是我們現在用的本子,『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眉注』,這個注解就寫在經本上,這是李炳南老居士作的。我們現在送給諸位的經本,就是李老居士手寫的本子。他寫的也很工整,毛筆小楷寫的,值得作紀念。所注的文字雖然不多,全經重要的地方都給我們點出來了,非常的難得。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四卷。民國黃念祖解。】 第五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四卷』,就是黃念祖老居士注解的本子。前年,他把這個修改的本子交給我,我帶到台灣重新作版,今年印出來了;印出來,送給他,他也看到了,這是非常歡喜的一樁事情。當時他給我的時候,我就問他,我說「你老人家以後要不要再改」?他說「不改了,這是定本了,我也沒有時間改了,就不要改了」。所以,這個本子是他注解的定本。第一次,前年我們在台灣印出來的是大陸上的第三版,在台灣是第一版。現在這個本子,我們印出來要從初版一直到現在,應該是第六版,所以這個定本是屬於第六版。這是把注解概略的介紹到此地。 另外,黃老居士還有一本白話的注解本,因為他感覺到他所注的這個本子,注得有相當的深度;現在在大陸一般讀文言文的人很少,惟恐大家看不懂,所以有一個白話的本子。這個本子寫了一半,他老人家往生了,大陸上他的學生、家屬無不希望有人把這個本子續成圓滿;就是現在這個一半也把它印出來,所以決定這樣作法了。 我對於這一部經也講了不少次,都留下了錄音帶;好像有一些同修發心從錄音帶上寫出來,大概也有一、兩種;將來有時間,重新把它校正一下。每一次所講的內容都不相同,所以想留到後人也去作一個會集本。每一次講的不一樣,因為每一次的境界都不相同,所以也有作會集的必要。末後這一段是: 【總釋名題。】 就是要進入經文了。進入到經文,先要介紹經題。 【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 就像一篇文章一樣;我們講一篇文章,先講題目,題目就是這一篇文章的總綱領。 【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台家注經,先釋經名。】 天台五重玄義,第一個就是介紹經題。我們這一次講解,因為本經與《華嚴經》的關系非常密切;尤其是彭際清居士把這一部經稱作中本華嚴,所以黃念祖老居士注解本經,采取《華嚴經》的方式,前面用十門開啟,把解釋經題列在第九段,第十段就是講經文了。所以華嚴家,就是賢首家用十個條目來介紹全經的大義,比天台是要繁瑣一點,但是解釋當然比較詳細,這是賢首宗的好處。下面: 【正釋本經題名:】 我們可以把它分作八個小段,就是一個題目分成八個小段。前面七段是別題,「別」是跟其他經典不相同,題目不相同;末後一個字是通題,末後就是「經」,經是通題,許許多多這個經都是相同的;前面不相同。別題裡面分作七段。 【一佛。義為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即本師釋迦牟尼佛。】 第一個是『佛』,第二個是「說」。「佛」這個字是從印度音譯過來的。佛經傳到中國之後,因為翻譯的關系,當時造了不少的新字;中國在那個時候,我們的字匯不多,翻譯的時候不夠用,所以造了許多新字。這個「佛」字是當時造的新字,沒有人字邊這個弗是我們中國的古字。佛是人,所以用這個字的聲音旁邊加一個人,這是佛教裡專有名詞了,它的意思有自覺、覺他、覺滿這三個意思。在翻譯經的體例當中,這叫含多義不翻。因為佛陀這個名詞裡面,它含的意思很多,在我們中國找不到適當的字匯來翻它,特別造了一個字。 自覺是不同於凡夫;凡夫迷惑顛倒,凡夫不覺,佛覺悟。覺他,不同於二乘,阿羅漢、辟支佛覺悟,他自覺但是不肯幫助別人,所以叫小乘,叫自了漢;自己覺悟了,不願意幫助人。這個不願意,也不是完全不願意。小乘聖者也相當的慈悲,你要去找他,他跟你有緣,他就教你;你不去找他,他不會主動來找你;你去求他,跟他沒有緣分,他也不教你,這是小乘人。所以,小乘自覺,不能主動的覺他。能覺他的是菩薩,不必你去找他,他會來找你,所以經上有,菩薩叫「不請之友」,你不請他,他就來了;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他都來。他是一個主動把佛法送給一切眾生的,這個心量比阿羅漢、辟支佛就大得太多了。所以菩薩不同於小乘,心量大,不怕辛苦,不辭辛勞,把佛法以種種善巧方便,推薦介紹給一切大眾,這是覺他。 菩薩雖然自覺覺他了,但是沒有圓滿;覺滿,就是自覺覺他都達到圓滿了,圓滿就成佛了。此地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這一部經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任何一個人要是達到自覺覺他圓滿,都稱作佛。所以佛法是平等的,絕對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能成佛。佛告訴我們,所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都能成佛,這是佛法所講的平等,建立在這一個觀點上。佛在《華嚴》、在《圓覺》說得更明白,他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一句話佛是不常講的,這是真話。你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是凡夫?迷了。迷的是什麼?迷失了自己,自己本來是佛,迷失了自己。 由此可知,佛教化四十九年,給我們說了許許多多的經論,教給我們許許多多的方法,目的何在?無非是幫助我們恢復自己本來面目而已,本來面目就是佛。所以佛法教學的宗旨,它的口號叫破迷開悟,把我們的迷惑,迷失了自性,迷失了本心,這個迷惑打破;打破之後,自己豁然大悟,這才完全明了原來自己本來是佛。 所以佛在大乘經上常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到你成佛了,你得到什麼?什麼也沒得到。為什麼?你本來是的,你得到個什麼。現在我們好像失掉了,失掉是迷失,不是真正失掉;將來你所得到,得到是恢復,並不是真的得到。由此可知,佛法徹始徹終是站在真實平等的立場,生佛平等,生佛不二。我們一定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自己從這個事實建立信心。 這個信心,首先要相信「我有佛性,我能成佛」,要相信自己;然後才相信諸佛菩薩能幫助我恢復自性。我雖然有自性、有佛性,但是迷了,他們可以幫忙我破迷開悟,幫忙我恢復自性,信心從這個地方建立的。 【說者。悅也。】 第二個「說」,說是悅的意思。古時候,「說」跟「悅」是用一個字,以後才有豎心邊的這個悅字,古時候沒有。你讀《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悅是說字,但是那個念悅,悅是喜悅,喜悅才肯說。 【悅所懷也。】 所懷就是佛的願望;佛唯一的願望,就是希望眾生快快成佛。現在機緣成熟了,這個法門大家可以接受了,能聽得懂,聽了能歡喜,能發願,能修行,能念佛,能往生。緣成熟了,佛歡喜,無比的歡喜,所以為我們說出這一部經。 【佛以度生為願,今眾生機熟,堪受淨土大法,究竟解脫,故今樂說,以暢本懷。】 這是「說」的意思。到將來看到經文之後,你才知道佛說這一部經是如何的歡喜。 無量壽經 (第十五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15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四面,第二段: 【正釋本經題名:】 昨天簡單跟諸位介紹了經題的前面「佛說」兩個字。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解釋這兩個字,實在是最恰當、最圓滿,而且是古人所沒說過的。這個「說」,就是喜悅的意思;眾生學佛的因緣成熟了,佛當然歡喜。佛為眾生說法是應機施教,眾生的機緣不相同,根性不一樣,所以當年佛在世,遇到佛,沒有不得利益的;就好像大夫治病一樣,不管你生什麼病,到他那個地方,他給你一診斷,一用藥,藥到病除,你真正得利益。 佛滅度之後,佛這些弟子們的能力就不如佛了;說老實話,這些弟子代代相傳,一代不如一代,這是真的。過去,像佛滅度之後,早期的那些弟子,不但有修行,真的有證果。即使佛法傳到中國來,這些傳法的大德,在中國歷史裡面所記載的,差不多都是三果的聖人,這是講小乘三果,不是普通人。到隋唐以後,證果的人就少了,但是真正有修持的人很多。你看禅宗裡面得禅定的、開悟的,六祖能大師會下明心見性的,就有四十多人。遠公大師,當年在廬山建立蓮社,同參道友一百二十三人,個個成就。這是早期在中國這些佛弟子。到了元、明以後,去佛距離遠了,對於教理的研究發明,或者還有,真正修行就少了。真正修行有成就的,到了今天幾乎只剩下淨土宗念佛求生淨土,只剩下這一門了,其他的就相當之難。民國初年,學禅還有得禅定的,他一入定,能夠七天、半個月不起來,還有這一種功夫,這講得禅定的;開悟的,就沒有聽說過了。 真正得禅定,他的果報在四禅天,依舊不能出三界;換句話說,生到天上,壽命是比較長一些,福報大一點,這個沒錯,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但是壽命盡了,福報享完了,還是要墮落,這是一樁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絕對不羨慕天福,不希望生到天上。當然唯一的目標是希望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六道輪回就是不再有生死了,這個生死很麻煩。所以了生死、出三界,只有靠淨土這個法門。 佛宣講這一個法門,他的喜悅,我們將來在經文裡面可以看到,真是無比的歡喜。蕅益大師說,為什麼這麼歡喜?是佛看到當下有人成佛的機會到了;佛度眾生,就是希望大家快快成佛;這個人成佛的機會到了,你說他怎麼不歡喜!佛念念當中,盼望著有這麼一個學生出現,現在居然被他見到了,趕緊把這一個法門說出來,所以這個法門是對於根熟眾生而說的,因此顯示特別的歡喜。 根熟,就是說他這一生成佛的機會到了,這是非常非常的希有,確確實實是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兩個。這樣的人,確確實實是十方一切諸佛護念,當他緣分成熟,佛決定不會捨棄他的;這是經典裡面常講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都不會捨棄的,只要他真正成熟了。所謂成熟,他真的能接受,真的能相信,真的就發願求生淨土,這個就是成佛的機會在這一生成熟。這個法門正契這些人的機,所謂「萬修萬人去」。這是「說」的意思。第三是: 【大乘:喻也,乘以運載為義。】 大乘是比喻,對小乘而說的。小乘人心量小,只求自利,而沒有度他的弘願,所以少慈悲心。實在講,他不是沒有慈悲,他是沒有大慈大悲。大慈悲怎麼說?大慈悲是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礎上,心地真正平等了,起的作用就叫大慈大悲。 阿羅漢、辟支佛沒有到這個程度,所以他們雖然有相當的定功,那個定功超越天上了。這個世間的禅定是四禅八定,一共是有八種,就是八大類,叫四禅八定;得到這個禅定,生四禅天、生四空天;換句話說,都在三界之內。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所修的定比這個更高,佛經裡面叫做九次第定,他是第九定;這個世間只有第八定,第九定就超越三界了;超越三界,就證阿羅漢果,這是小乘。 雖然有定,能超越三界,沒有見性,智慧不能現前,這是小乘人。小乘人你去找他,他肯教你;你不找他,他不會主動來找你。不像大乘菩薩,大乘菩薩你不找他,他來找你。將來我們在經上第二品裡面就念到,大乘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你不請他,他就來了,他來找你,主動的來幫助你,這個阿羅漢絕對做不到的。所以揀別這一部經是屬於大乘,不是小乘經。 【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這個說法,在大乘教義裡面,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說法。怎麼是究竟圓滿?確確實實本經所宗,也就是淨土宗所依據的理論,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它修學的條件是「信願行」。首先,相信自己,這個信心非常難建立;相信自己是佛,「是心是佛」!自己不是佛,誰是佛?自己不相信自己是佛,這就迷了,就迷失了自己。心是能變,心是本體,是主宰。是心是佛,是心是菩薩,是心是阿羅漢,是心是人。我們今天心念念想的是人,就變成人了。如果我們把念頭換一換,我們念念想佛,不知不覺就變成佛了。淨宗依據的理論在此地。 佛給我們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從上面講佛、菩薩、緣覺、聲聞,下面是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這是大的分類。這十大類從哪裡來的?是我們自己心變現出來的。人為什麼會墮地獄?是心是地獄,是心作地獄,那就一定到地獄去了。所以《華嚴經》上說「萬法唯心」,這個經的偈子裡教給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完全是你心變現的;離開心之外,沒有一法可得,十法界依正莊嚴,全是自心裡變現的。佛教給我們這個方法是自性的大乘法;人不能相信自己,那就沒有法子。 佛法講信,第一個是信自己,第二個才信佛,所以跟一般宗教不一樣。一般宗教講信,第一個要信上帝,要信神,這個跟我們的講法完全不相同。我們第一個要自信,然後別人才能幫得上忙,外人才能幫得上忙。自己對自己喪失信心,外面人再有智慧、再有能力,對你也無可奈何。所以,自信是非常非常的重要。這是大乘當中的大乘,是究竟圓滿的大乘法。 【無量壽: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是密語。含無量義。】 第四小段,『無量壽:梵語阿彌陀』,阿彌陀是從梵語音譯過來的。『阿彌陀三字是密語』,雖然是梵文音譯過來的,印度人也不能理解這個名詞裡面所含的真實義,他們也不懂。『含無量義』,那怎麼能說的出來? 梵文裡面,「阿」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彌陀」是量,這個名詞就叫無量。什麼無量?一切都是無量,沒有一樣是落在數量裡頭的。譬如我們講智慧,智慧是無量的,德能是無量的,才藝是無量的,沒有一法不是無量的。諸位一定要曉得,一切的無量是自己本來具足的。 我們讀《壇經》,看到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他向老師提出他的心得,也就是他的悟處,他說了五句話;當中有一句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這個「阿彌陀」跟他講的「本來具足」是一個意思。本來具足就是沒有一樣欠缺的,圓圓滿滿;智慧是圓滿的、德能是圓滿的、才藝是圓滿的,甚至於我們講福德是圓滿的、壽命是圓滿的,樣樣都圓滿,自性本來具足!又說了一句,「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盡虛空遍法界從哪裡來?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他到這個時候完全見到了,完全明了了。六祖所說的就是本經阿彌陀這個意思。所以阿彌陀就是無量壽,這是翻成中文,這是我們所求的;我們所求的是樣樣無量。 這個「壽」是個代表,為什麼不用其他的來代表,要用壽?佛給我們說了,一切無量裡面,這個壽是第一。譬如你有無量的財富,你死了,財富有什麼用?你不能享受;必須你有壽命,你其他一切的無量,你自己才能得到享受,才能有用處。所以一切無量裡面,壽命是第一;有了無量壽,其他一切無量,才真正能夠享受得到、受用得到。所以用這個字來作代表。絕對不是只有壽命無量,其他都沒有了,都有量的了,那你就想錯了。用一個字來代表,沒有一樣不是無量;換句話說,沒有一樣是有欠缺的。 我們學佛為什麼?就為了這個。這個聽到的時候實在是太好了,我們能得到嗎?問題就是你自己相不相信你自己了。實在講,不是從外面來的;從外面來的,那的確未必能得到;這是從自性裡頭來的,不是從外來的。所以佛法叫「內學」,是從自性裡面去修,從自性裡面去現,它不是從外面來的。如果從外面來的,這在佛法裡叫做「外道」。 這個外道,不是說其他的宗教,不是說佛教以外的,這樣想法就錯誤了。外道是心外求法,以為自心之外還有法存在;只要有這種觀念,在佛門裡都稱之為外道。佛給我們講宇宙人生,經上常講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自心變現的。所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全是自心變現的。 佛給我們說了,把這個事實給我們講了;我們學佛,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把佛給我們講的,我們要把它證實,那就對了;我們要做的是要把佛所講的證實。這個證實,就是佛經上講的證果。你能證實,你跟佛就一樣了,他成佛,你也成佛。你沒有能夠證實,換句話說,你修學的功夫還不夠,境界還達不到。你能夠證實了,你就是佛,你就成佛了。換句話說,無量你就得到了,完全得到了。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 剛才說過了,所有一切無量,壽命是最重要的,一個意思。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 「法藏」是阿彌陀佛沒有成佛之前,像我們現在情形一樣是初學,他那個時候出家叫法藏比丘,是阿彌陀佛因地的時代。他所發的願,所修的行,以及以後成佛了,建造極樂世界,幫助一切眾生成就。極樂世界的依報就是環境,我們今天講生活環境;正報就是人事環境,依報是物質環境。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上,有物質環境,跟大眾相處是人事環境。主是老師,所謂教主,現在我們說主講的,這是阿彌陀佛。伴是學生。主是老師,伴是學生。 這一部經所說,「無量壽」三個字統統包含盡了。不僅這一部包含在裡面,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無量這個意思統統包在裡頭,哪能出這個范圍!不但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也不能出無量之外。無量外面還有一法?沒有的,全都在這個名號之中,這個名號梵音叫阿彌陀佛。你才曉得阿彌陀佛這個意思,實在講,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所有一切經、所有一切法門,阿彌陀佛這一句都包括了。不僅包括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包括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所說的,都不能出「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之外。 這是我們的所求,這是我們本性本來具足的德能,這是我們本有的。現在自己迷惑顛倒,迷失了。我們迷了什麼?自性無量的德能迷失了,現在變成了無知無能,這是我們迷了。你怎麼迷的?佛在《華嚴經》上,把我們的病根一語道破。在「出現品」裡面,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有一切眾生跟佛沒有兩樣,跟釋迦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一切諸佛,智慧德能完全一樣;「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把病根說出來了。 我們的病根是什麼?妄想執著,好像給一切眾生診斷,病源找出來了。妄想變成了所知障,智慧沒有了;執著變成了煩惱障。這是佛常在大小乘經典都說的二障。障了什麼?障了自性的無量。我們本來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一切一切的無量統統沒有了,都不能現前了,就被這二障障礙住了。 我們要問,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教我們什麼?總而言之,教我們破二障。二障破了,你那個無量壽的性德就現前了。無量壽是佛給你的嗎?不是,是你自己本來有的;去了障礙,自性就現前,就這麼簡單。所以,《楞嚴經》上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到你成佛,佛問你得到什麼?一樣也沒得到。怎麼一樣也沒得到?因為統統是自性本來有的。如果是自性裡面沒有的,忽然來一樣,你才能算得到了。這是本來有的,你得個什麼! 佛給我們說的句句都是真實話,佛沒有一樣東西給人的。如果說佛有東西給你,那是欺騙你,沒有這回事。說老實話,佛只不過是提供他修學的方法經驗給我們作參考,他對我們的幫助就是這些。我們依照他的經驗方法來修學,恢復自性了;自性裡面無量的德能,不是佛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本來具足的。這是無量壽的意思。 所以在經題上,無量壽是所求;換句話說,這三個字就是禅宗裡面所講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禅家要見的就是這個,在我們淨宗就稱作無量壽,在一般大乘教裡面稱作真如本性,這個名字不一樣,實在講是一樁事情,無量壽就是真如本性。 【莊嚴。】 第五小段,『莊嚴』。莊嚴,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真善美,這裡面還要加一個智慧,「真善美慧」的集合,這就是真正的莊嚴。實在講,本經所顯示的是究竟圓滿的莊嚴。 【經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他用什麼方法來莊嚴?一向專志。到經文裡面,我再細細跟諸位介紹。這一部經確確實實提供我們非常完美的修學原則,即使在世間學術上,你要懂得這些方法,好好的來運用,在世間無論從事於學術,或者在社會上從事的行業,都能夠輝煌發達,它的好處太多太多了。 【莊嚴眾行。】 行是行為,思想、見解、言行都包括在其中。 【又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 這一句是法藏比丘對他老師提出的修學報告。極樂世界已經建造成功的時候,向老師報告,他已經成就莊嚴佛土。如何莊嚴佛土?是以清淨之行,所以這個國土叫淨土。淨土從哪裡淨起?從心地淨起,心淨則土淨。 因此,這一個世界,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它為什麼這樣的圓滿而沒有一點缺陷?這是一個新的世界,就如同我們這個地球上,這是一個新建立的國家,是個新國家;美國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是一個新的國家,它的人民是從四面八方移民過來的。西方極樂世界,人統統是這麼來的,是移民過來的。像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我們從這個地球移民到極樂世界去。凡是去的條件,他要求的非常嚴格,心地清淨。心不清淨的人,不能去,念佛也不能去。所以古人常說,念佛心不清淨,這些人「喊破喉嚨也枉然」,去不了!這是諸位一定要明了的。 心地清淨有三個等級,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叫理一心不亂,剛才講的兩種障都沒有了,都破掉了,煩惱障跟所知障都破掉了,這叫理一心不亂,那是真清淨了。中等的,煩惱障破掉了,所知障還在,這是中等的。下等的,二障都沒破;雖沒有破,他念佛這個功夫,念佛是定,這個能力能夠把二障控制住,沒斷,控制住,控制住它不起作用,所以我們把它叫做功夫成片。兩種煩惱根還有,古人講這個方法叫「石頭壓草」,沒除根。事一心、理一心是根除掉了,這個沒除根,這叫帶業往生。可是最低限度,你要有這個能力把這個二障伏住;這不是斷,是伏,就是把它降伏住,有能力把它伏住;雖有,不起作用;換句話說,你這個心還是清淨的,煩惱有,不起作用,要這樣的條件才能往生。因此這個新國家,所有去的人心都清淨,這就變成淨土。 美國接受全世界的移民,沒有這個限制;如果有這一條限制,美國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的淨土,心不清淨的人不准到這個地方來移民,那這個地方就變成淨土了。阿彌陀佛他這一條限制的很嚴格,所以我們要知道他怎樣莊嚴的。 【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 這三句是總贊;換句話說,對於西方極樂世界做一個總評語,實在說不盡。在個人來講,功是功夫,修學的功夫;在極樂世界團體裡面來講,這是它的功用。德是講它的德能。個人修行的功夫,團體的功用德能,都是十方世界不能跟它相比的;換句話說,它樣樣美滿,沒有一絲毫的欠缺。這些我們將來在經典裡面,都可以看到。 你看到之後,你會對它生起信心,你會體會到阿彌陀佛所作所為確實是有道理的,就是用我們凡夫的思惟來說,它合情合理合法,這個世界絕對不是一個虛構的。 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現在我們的科學家也都承認,這個太空當中,絕對不是只有地球才有生物,現在科學家相信其他星球裡面有生物;不但有生物,而且有許多高等生物,他們的聰明程度、科技比我們還發達;像這種事情,佛經裡面說得就很多很多了,這是被現代科學家證明了。西方世界也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星球,確確實實像我們一樣的人類在那個地方生活。我們的活動空間是無量無邊的,絕對不是只有小小的地球這麼大,那就錯誤。 我們沒有到這個世間來之前,我們在哪裡?我們人會死,死了以後到哪裡去?生前死後活動的空間,就不限於這個地球了。即使在六道裡面輪回,六道有多大?佛經上講三千大千世界,那是一個六道。我們這個地球在三千大千世界裡面,太渺小了。根據佛經,佛經不是說的確實數字,大概說的,佛講一個大千世界有一百億個太陽系,彷佛我們今天所講的銀河系一樣。 如果要以黃念祖老居士的看法,一百億個太陽系,那這個范圍就更大更大了。我們今天講太陽系,佛經裡面講單位世界,一個單位是一個日月所環繞的這個范圍。過去一般法師大德,都把這個單位世界看作太陽系。黃老居士的看法不一樣,他是學科學的,他說太陽真正圍繞的那個中心,不是我們太陽系。那麼太陽圍繞的中心在哪裡?銀河。太陽環繞著銀河轉,銀河系的中心是佛經裡面講的須彌山。黃老居士說,現在天文學家講的那個黑洞,恐怕就是佛所講的須彌山。 如果照黃老居士這個講法,這個世界的范圍擴大太多太多了,我們這一個單位世界就是一個銀河系,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百億個銀河系,這個是六道輪回的范圍。我們不出六道,在一百億個銀河系裡面跑來跑去,到處流轉,你說這個范圍多大!這不過是一尊佛的教化區而已;像這樣的大世界,在太虛空當中,無量無邊!佛法裡面講的宇宙觀、大宇宙,就是我們活動的空間。所以我們的心量要擴大,心量不能太小,一定要擴大,一定要了解這個事實的真相。 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不是在我們這個大世界之內了,是另外一個大的世界、一個大千世界。這個世界距離我們多遠?佛講距離我們當中間隔有十萬億個大世界,有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如果一個大千世界是一百億個銀河系,你們去算,當中要距離十萬億個,一百億個銀河系算一個單位,它在那一頭。 我們今天用光的速度,用電的速度,要想達到那裡,那個計算單位恐怕都要以億兆年為單位,才能達得到。我們現在曉得,以我們現在的光速,從我們銀河系這一邊到那一邊,就要二十五年;那一百億個銀河系,還得了!佛法所說的大宇宙,今天被科學家證實了。 【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之圓明具德也。】 我們對於整個宇宙人生徹底明了,不再有一點迷惑。要用什麼方法?要用修持的方法。我們通常講修行,行是行為,修是修正,把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一切錯誤的把它修正過來,我們的智慧能力就恢復了。可是我們自己許許多多的錯誤,自己不知道,這叫愚癡。自己知道了,就叫覺悟;覺悟之後,要把它改正過來,那叫修行,那叫功夫。 譬如佛給我們講了,我們有煩惱障,我們有所知障;煩惱障容易懂,煩惱是障礙,障礙清淨心;所知障,障礙智慧。什麼叫所知障?所知,就是整個宇宙人生是你本來所知的,你原來就有這個能力,你沒有一樣不知道,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是你的本能。你的本能現在失掉了,為什麼失掉?這個裡面有個障礙,這個障礙叫做所知障。這個障礙佛給我們說穿了,是什麼?妄想。一打妄想,智慧就沒有了。為什麼?因為打妄想,心不清淨;有煩惱,心不清淨了。如果把妄想跟煩惱拿掉,你的心就清淨了;清淨心起用,就是你自己本來的能力,你的本能就恢復了;本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佛是教我們恢復本能。 現在雖然佛把我們這個病根說出來了,說出來也沒用;曉得有煩惱障,煩惱去不掉;曉得有所知障,所知障也去不掉。佛雖然教給我們許許多多的方法,你去嘗試看看,太難了,實在是難。何況我們壽命又很短,時間不夠用,這是真的。所以阿彌陀佛慈悲,他的條件沒有別的,只要心清淨,就能夠到他那裡去,他歡迎你去,他提供我們一個修學的環境;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最大的恩惠,最大的幫助。 第一個到他那裡壽命長,換句話說,你有足夠的時間修學;第二個老師好,諸佛如來在那裡擔任指導的老師;同學好,諸大菩薩是我們的同學。換句話說,修學的環境非常理想。不但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勸我們到極樂世界去,我們看佛在許多經典裡面所說的,連《華嚴》都不例外,世尊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勸大家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去。 所以這個法門、這一部經典是一切諸佛共同弘揚的法門,這就殊勝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這個經是多次宣講,講其他的經一生就講一次,沒有重復的,唯獨這個經不斷重復的講,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佛的用心,也逐漸逐漸能夠認識這個法門的重要性了。 事事無礙的境界跟圓明具德是華嚴境界,顯示本經跟《華嚴》,無二無別。莊嚴是我們所需要的。無量壽是本體,真如本性;莊嚴是現相,最殊勝的德相。前面是本體,這是受用。有體有用,都是自性之體,自性的德用,這是我們所求的。 所以這個經的題目好,我們所求的都在題目上。用什麼方法求?下面把方法也擺在經題上,這就是說淨宗所修的,就是題上的「清淨平等覺」五個字;淨宗所修行的,就是依這一個原則。 【清淨:身口意三業。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 要達到這一個目標,『清淨:身口意三業』。身是身體,口是言語,意就是念頭。我們所有一切行為,出不了這三個范圍,「身口意」統統包括了。這三大類的行為,『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染之謂』,惡行是錯誤的行為,煩是煩惱,離一切煩惱,染是污染,離一切污染,這就叫清淨。 大家都曉得,我們今天的心不清淨,心理被污染了、精神被污染了,思想見解統統都被污染了。污染,就會發生許多錯誤的想法、看法,乃至於作法,那叫造業;造業,後面一定有果報。你造的善業,必定有善果;你造的惡業,一定有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所以這個清淨的心行,實在是非常非常重要。 【經雲:心淨則佛土淨】 這一句話佛在《維摩經》上所說的,淨宗的修學,就是要求心淨。《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本經講的「一向專念」,目的何在?就是求一心清淨。 【表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這兩句話出自《華嚴經》上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異」。多就是一切。佛教給我們修學的秘訣,就在這兩句話當中。「一切」是萬事萬法,「一」是什麼?禅家又說「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沒有人能答得上來。如果這兩句你要是明了了,那就很簡單了,萬法歸一,一歸萬法,一多不二。萬法歸一,「一」是什麼?給諸位說,一是任一,不是專指一樣,這個一定要知道。你參禅,萬法無有一法不是禅;你學教,一切萬法無有一法不是教;你念佛,一切萬法無有一法不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個「一」是任一,不是特定指的哪一邊的。 佛給我們開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你要想成功,哪一個法門都行,你修學的原則就是要專一。你不能夠學很多,學很雜,那就錯了。你這一門通了,一切都通了,因為一就是一切。這個法門是平等,我這一門走不通,我走那一門;那一門走不通,我再可以選其他的門。可是你要記住,就是一門深入。你學禅,禅不是不好,好,一門深入;你學密,密也好,也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就成功了;二門三門,你就失敗了。 所以這個「一」,不是專指哪個一;絕對不是我這個法門殊勝,那些法門不如我。如果你有這一念,錯了,大大的錯了。選擇法門,一定要看自己的根機、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程度、自己的生活狀況,為什麼?選擇修學一個對自己沒有障礙的,對我生活不但沒有妨礙,而且還有幫助,使我生活過得更美滿、更幸福,那你這個法門就選對了。所以,佛開這麼多法門是讓我們自己選擇的;我們不會選擇,佛代我們選擇,佛代我們選擇的就是勸我們念阿彌陀佛。 為什麼佛不選擇其他的法門?這個法門容易,你看這一句「阿彌陀佛」,誰不會念?這個道理懂得,你可以念;不懂,也能念。只要一心念,不管懂不懂,都有成就。這個太難了,太不容易了。其他法門不行,其他任何一個法門,必須先要了解它,它走的路是「信解行證」。這四個步驟:第一個你相信,第二個你理解它,你完全通達明了,然後再修行,再證果。這個法門不要解,你解很好,不解沒關系,一樣成功;換句話說,只要你一心念,一心就清淨,一心是清淨心。 經上講的這個原理,不僅是修淨土,學禅、學密、學教、學戒律,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是要用清淨心,都要一心學;念佛要一心念,參禅要一心參,研教要一心去研,都是一樣的,一個道理。 所以我們念佛,見到參禅的人,我很恭敬,我應當恭敬,因為法門平等,沒有高下,他的根器跟我不一樣,他聰明,他可以參禅,我聰明不如他,我老實念佛;他研教,教要智慧,沒有智慧不能大開圓解,我智慧不如他,我老實念佛。所以人最重要的,換句話說,成功失敗的關鍵,你知不知道自己?古人講,必須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根機、知道自己的能力,我就會安分守己,我也會恭敬別人,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決定不可以貢高自大,不可以自以為是,這都是修行的大障礙。不僅修行是障礙,就是在世間事業上也是障礙,縱然成功,他的成功不會太久。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曉得這個「一」是任一,不是專一,不是特定指哪一個「一」。 我們今天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切經就是這一本《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來,就是一切經。我們淨宗的看法,一點沒錯。這個參禅的人,中國參禅到六祖之後,都用《金剛經》做印證,所以一切經就是一部《金剛經》,《金剛經》就是一切經。對不對?對,他那個宗派那個法門一點都沒錯。所以決定不能說,我這個經是一切經的第一,它那個不如我,這就錯了。這個一即一切,一切經就是一部經,一部經就是一切經。 那到底是哪一部經?部部經都是,沒有一部經不是的。可是你要修的話,任何一部經,當然這部經選擇你最喜歡的,所有一切經我最喜歡這一部經,一門深入,就行了;這一部經通了,一切經都通了。展開一切經擺在面前沒通,證明這一部經沒通;如果這一部經通了,那一切經真的都通了。 印光大師《文鈔》裡,有一篇我記不得名字了,我看《文鈔》大概在三十年以前了,是剛剛學佛的時候;以後我勸人,但是我自己都沒有時間去看。曾經有一個參禅的人,是一個在家的居士,年歲也很大了,寫一封信給印光大師,也很自負,說他參禅參一千七百則公案,就是《傳燈錄》,禅宗裡頭有一部《傳燈錄》,他說一千七百則公案,他差不多都參透了,其中還有幾條不太明了;差不多統統都參透了,只剩下幾條了。印光大師回他一封信,如果有一條沒有參透,你全都不懂;如果你有一條懂,就全部都透了。這一位參禅的,以後跟印光大師念阿彌陀佛,服了。確實如此。 你說這個經通了,這個《大藏經》任何拿一部來,你全都通達;如果我這個通了,那個我還有一點不通,證明你這部經也不通。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的學術,隔行如隔山,這一門通了,未必通那一門。佛法不是,佛法是性理之學,心通,所以一通一切通。不可能說你這個法門通了,那個法門不通,沒這個道理!換句話說,這一句佛號要念好了,真念通了,教也通了,禅也通了,密也通了,沒有一樣不通。參禅的人要通了,大徹大悟了,淨土也通了,密也通了,教也通了,樣樣都通。這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就是心清淨。 心清淨平等了,它起的作用叫照見,它不是分別,不是執著,不落思惟。我們講研究研究,研究就壞了,一研究就落在意識裡面去了。他不用意識。 所以我們佛弟子家裡供養佛像,莊嚴道場,家裡有佛像也是道場,真正修行人不必用香花。用什麼莊嚴?一杯清水。供佛供什麼?供一杯水。水表什麼?表清淨心。看到這一杯水,我的心像不像水,水不起波浪,平的,我的心平不平?水干淨,沒有污染,我的心有沒有染污?這一杯水是表法的,常常提醒你。如果你心真的像水一樣平靜,一點波浪都沒有了。波浪就是念頭,我們起心動念是念頭,「貪瞋癡慢疑」,那是污染,那不干淨。果然不染,清淨了;果然不起波浪了,平等了,就是此地清淨平等。底下的作用,就是覺,無所不覺。不但整個佛法你覺悟通達了,世間一切法一樣通達了,不用學的。世間學一門學得很苦,真正心通了,不要學的,一接觸就明了,一看一聽就通達,一絲毫錯誤都沒有。 這個能力並不神奇,這個能力是本能。為什麼一切法通達?一切唯心造,你現在的心能起圓滿的作用,它怎麼會不知道,怎麼會不通達!佛法無量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的是清淨心,統統修的是平等心,只是所用的方法手段不相同,目標完全相同,這一點不可以不知道。如果不知道,你就迷惑了,必定犯了很大的過失。什麼過失?自贊毀他,起門戶之見,這個就錯了。有門戶之見,可見得你心不清淨,你那個法門修得再好,你的心不清淨,你的心不平等;換句話說,念佛不能得一心,往生不可靠,靠不住!參禅不能得禅定,學教不能明理,持戒不能得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律持的再好再嚴,不會得定。為什麼不得定?心地不清淨,心不平等,他怎麼能得定?定是清淨平等心,這個很要緊很要緊。 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個事實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這才理得心安。道理明了之後,心就安了,對於一切法自然恭敬;對於自己所修學的,絕對不會有自卑感,知道是平等的。他雖然高,我也不低,這個貢高我慢的心不會生起來了。底下是: 【平等覺。】 第七段是經文上「平等覺」。 【經雲: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不二法門。】 「真如」,真就不假。《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就不是真實的;真實,就不是虛妄的。「如」這個意思,當下就是。這說的是什麼?就是說的我們真心,說的我們本性。 佛為什麼就一樁事情,說了這麼多的名詞?譬如我們隨便略舉幾個例子,真如、本性、自性、真心,《楞嚴經》上講的如來藏,大乘經上講的第一義,統統都是講的這一樁事情。為什麼說這麼多名詞?這個名詞要在經典上隨便去找一找,可以找到幾十個。佛的用意我們要知道,佛教我們不要執著名相;你知道是這一回事情,用什麼名相都可以,一執著就錯了。 所以一樁事情用許多名詞來說,是教我們破名字相。不但名字不能執著,言語也不能執著。你看《大乘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才會真正體會到佛講的意思,真實義就能夠體會到了,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如果這三樣,你執著了一樣,佛講的真實義你很難體會。 所以,平等就是真性,真心是平等的,妄心是不平等的。我們今天對人平不平等?對一切諸法平不平等?對一切事物平不平等?不平等,當然不平等。不平等怎麼辦?要在事事物物裡去學平等,這叫修行;逐漸我們的分別執著慢慢減少了,這叫功夫。 功夫在哪裡?我這個分別執著一年比一年輕了,一年比一年淡了,這個功夫好。換句話說,對佛經上講的意思愈來愈明白。如果有很重的分別執著,古來祖師大德注得再好,你也看不懂;今天就是佛來給你說法,你也聽不懂。為什麼?你用分別心去聽,你用執著心去聽,你用不平等的心去聽,你怎麼能聽到他的真實義? 這是佛法難處,就難在此地;我們用的心跟佛菩薩的心不一樣,所以佛菩薩的意思,我們就不容易體會了。如果我們用的心跟佛菩薩的心是一樣的,不等他說,他這一提,我們完全了解了,自然就通達了,這一點希望同學們要多多的留意。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明天再跟諸位介紹,這個「平等覺」裡面的含義非常豐富。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