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上冊(第三十三章)01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三十三章伸腳就在縮腳裡01 如有學人問:忠國師雲:“不作意時得寂然不。”答。若見寂然即是作意。所以意根難出動靜皆落法塵。 南陽忠國師(695—775),歷唐玄宗、肅宗、代宗三朝,是六祖的弟子,也是永明壽禅師的老先輩。有人間南陽忠國師,意念完全不動時,算不算得到寂然不動、寂滅清淨的境界? 南陽忠國師答覆,如果覺得自己在寂然不動的境界,有一個寂然已經是意境上的分別境界,這也是第六意識所造的境界。所以要仔細研究意根,不管是動的境界或者靜的境界,動靜二相都是意境的變態。等於一個手背、一個手心。換句話說,拿意根來講唯識現量境的話,動靜二相也都是意識的現量,動的時候是動的現量;靜是靜的現量。‘所以意根難出,動靜皆落法塵’,你所證到動相與靜相的境界,都是法塵影事。 《楞嚴經》提到:‘內守幽閒猶是法塵分別影事’,要特別注意‘影事’二字。我們感覺到心境很寧靜的那個境界也是影子。如果問證道是什麼樣子?證道就是我無念無心那個樣子,這個也是比量。如果硬要將它表達出來究竟證道是什麼境界?好吧!證道就像到了阿裡山頂,既不刮風又不下雨,什麼都聽不見,這還是比較,比較是意識上的一個陰影,所以叫‘法塵’,意根相對的法塵影事。究竟什麼是真的靜?靜是什麼樣子?那是個大問題,希望大家留意。 故知並是執見修禅,說病為法,如蒸砂作飯,緣木求魚,費力勞功,枉經塵劫。且經中佛語幽玄,則義語非文,不同眾生情見鹿浮,乃文語非義。 如果見地、觀念不正確,執著自己主觀的成見面而修禅,是‘說病為法’,把病當成藥吃,搞錯了!比如認為無念是定,一上座就求無念,無念變成成見,執著這個成見用功下去,猶如蒸砂成飯,爬到樹上找魚,永遠不會成功,因為根本下手的路線就錯誤。因此,結論說‘費力勞功,枉經塵劫’,你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也沒有用,不會成就的。 ‘佛語幽玄’。一切經典中,佛說的話都非常幽遠而有深度,然而一般人看經典不明佛經深遠的義理,僅僅只是粗淺閱讀不加深思,便妄認明了。講經典、研究佛學的,則把經典文字用其他的知識作概括性地比較,把佛經幽深的義理,當成作學問一樣,做比量的推測;看經文並沒有回轉到自己心地上做功夫,將經典高深幽遠的義理會之於心深加體會。也就是說,一般人看經典,並沒有從內心去體會自己所修的境界。所以說佛經的道理不同眾生的情見,眾生看佛經或任何書,都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這個觀念是很粗糙浮淺的。所以我們要了解,佛經的文字義理並不是一般所講的道理。 又若執任緣無著之事,盡落邪觀,得悉檀方便之門,皆成正教。 如果執著一切放任自在、一切無著無念就是佛法、就是禅,那就落於邪見。但是反過來說,果真證道得到了悉檀,任緣無著雖然不是道,可也是一種入道的方法,那麼,悟道以後,方便任緣都成了正教。 ‘悉檀’二字不作翻譯,《大智度論》上有‘四悉檀’的解釋,勉強翻譯,與中文‘境界’一詞相似,不過中文所講的‘境界’,我們還比較容易體會,悉檀是得道成就的境界,不是凡夫意識所能意會得到的,用‘境界’二字不能概括‘悉檀’,因此不翻譯。 惺寂心與昏散意 是以藥病難辯,取捨俱非。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斷,境智齊泯,人法俱空。向眾生三業之中,聞佛知見;就生死五陰之內,顯大菩提。則了義金文可為繩墨,實地知識堪作真歸。 什麼是病?什麼是藥?很難分辨清楚。在座有一位道友提到永嘉禅師的止觀法門,永嘉所走的路線是天台宗止觀與禅宗修定合而為一的路線。他提出兩個觀點:‘惺惺’與‘寂寂’,用中國文字講,惺惺就是清醒的,寂寂就是空空的。我們學修道打坐,‘惺惺寂寂是’,空空洞洞什麼念頭都沒有,可是什麼都清楚,這就對了。‘散亂惺惺非’,坐起來什麼知道,可是念頭亂七八糟,游思浮動,那就錯了。‘寂寂惺惺是’,空空洞洞、清清楚楚是對的;‘昏沉寂寂非’,什麼都空空的,人也迷迷糊糊的就錯了。 所以他說,惺惺可以依止寂寂,一上坐什麼都不想,空空洞洞,這是我們大家的經驗,寂寂以後就昏沉。那麼,你說坐好一點,肩膀端一端、頭揚一揚,眼睛瞪一瞪,腦子清醒一點,一清醒,散亂來了。‘惺惺’、‘寂寂’是藥,寂寂可以治惺惺,惺惺可以治寂寂,藥可以治病,但是吃多了又生病。所以我們心理的狀況非常難治療。現在醫學發達,有專門醫治心理病的醫生,心理病醫師的大祖宗是釋迦牟尼佛。他對生理、心理的病搞得太清楚了。我們的心理病就有那麼麻煩,所以是藥是病?很難分辨。 魔境界與聖人境界,也是藥與病的差別。悟道以後,魔境變作聖境,不明白本體,即使聖人境界都是魔道,這是藥病之辨的關系。所以他說‘藥病難辨,取捨俱非’,取捨就是‘擇法眼’,常看佛經上說,佛一次說法以後,有多少多少眾生得法眼淨,比如現在一看經教,阿彌陀佛在世就好了,聽聞佛法後馬上得法眼淨,但別以為頭上會多了一只眼睛。法眼淨就是頭腦清楚,曉得正法、非法,對於佛法的選擇是正是邪?或者正的變邪的?邪的變正的?這個選擇搞清楚了就是法眼淨。 ‘但且直悟自心’,永明壽禅師認為,主要的還是要真正用功,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在禅宗所標榜有幾句話:‘言思道斷,境智齊泯,人法俱空’。言思道斷,境智齊泯這八個字非常重要。‘言語’包括文字,‘思’麻煩,思與言語文字也是一樣,站在哲學的立場,一個人的思想沒有表達出來的時候是思想。表達出來則成為言語或文字,再變為行為。其實言語、文字也是行為的一種,是已經表達在外的思想。所謂思想,即是內在沒有表達出來的言語,也就是心理的行為。 禅堂常見‘禁語’二字,實際上不掛‘禁語’牌,人還不太想說話,掛了牌子以後話反而多了,由此可見人的心理有多妙!你不禁止他講話,他都懶得講;你一禁止他講話,他非講不可,這就叫做眾生。你要他吃的時候,他並不想吃,你故意不給他吃,他一定搶著吃,這就是眾生的心理。 我們平日打坐,心理的語言思想沒有斷過。很多人認為自己悟了,雖然表面不承認,表現出來的態度好像悟了,看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不管有沒有悟,有一個自我測驗的標昨,等於現在有各種病可以試驗的藥品,這裡有個藥品給你,你有沒有做到‘言思道斷’?不是壓下去的無念,也不是壓下去的無著,自然而然不想,從前有個禅師說: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 不是故意有心地去除妄想,是自然不想。言思道斷,斷是形容詞,不是有意切斷,是自然沒有。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