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得住氣,這才是智者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兩人交情甚厚。有一天,馮道穿了新買的鞋子到和凝家中拜訪。和凝一看,這雙鞋子和他數日前叫僕人買回來的那雙不是一模一樣嗎?於是和凝就問馮道:“你這雙鞋子是多少錢買的?” 馮道一聽,不慌不忙的舉起右腳,說:“五百塊錢。”和凝一聽,怒氣沖沖的對著身旁的僕人罵道:“一模一樣的鞋子,為什麼你說要一千元呢?” 此時,馮道又緩緩的舉起左腳說:“這只也是五百塊錢。”和凝一聽,霎時滿臉通紅,深為自己沉不住氣感到羞愧。 沉不住氣,往往不能冷靜的判斷是非,造成憾事。歷史上,很多戰爭原本有利的一方,往往被對方的激將法激怒,沉不住氣,貿然出兵,而使局勢逆轉。在佛門裡,一些出家人還俗,也是等不及,沉不住氣,因此沉淪世海。 沉得住氣,是一種修養的工夫,東晉淝水之戰的名將謝安,當他正與朋友下棋時,得知侄兒謝玄力克敵人,獲得勝利,但他不形於色,依然冷靜下棋。沉得住氣,是一種忍辱的智慧,英烈千秋的張自忠,受命與敵人周旋,卻被誤認為賣國賊,但他沉得住氣,最後終能完成使命,留芳千古。 三國時代,諸葛亮以空城計騙過司馬懿的數十萬大軍不戰而退,也都是沉得住氣。有智慧的人,越是緊急危難的時候,越是冷靜沉著,唯有在鎮靜中才能想出應付事變的方法。 所謂“飯未煮熟,不要妄自一開;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拳頭不要隨便打出去,要沉得住氣,才有力量;眼淚不要隨便流出來,要沉得住氣,才能化悲憤為力量。 現在台灣經濟衰退,全國人民應該沉得住氣,共體時艱,共同奮斗,共度難關,不要你怪我,我怪你,如此只有互相抵銷力量。 沉得住氣,也不是沒有是非觀念,而是冷靜沉著,俟機而動。紀渻子訓練斗雞,說明一只上等的斗雞,不是只會虛張聲勢,自狂自傲,如此遇到強者,往往不堪一擊!反而氣定神閒,從容安詳,呆若木雞,最後總能不戰而勝。 因此,吾人在日常生活中,縱使遇到挫折,或有不公平之事,不可以沖動,更不能意氣用事,應該冷靜沉著,要沉得住氣,才能理性的思考解決之道,這才是智者所為。 南無阿彌陀佛
:幸福人生 :为人处事 回上壹頁